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汇编_第1页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汇编_第2页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汇编_第3页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汇编_第4页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雪养生,当心“寒从脚起”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大雪,大雪至,寒冬始,寒冷干燥是这个节气的特点,那么我们养生保健就要针对这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几个要点,第一,大雪养生要避寒保暖,保护阳气,衣着温暖,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当心“寒从脚下起”。第二,大雪饮食养生,温和温补为宜,既要忌口过于辛辣刺激,又要多饮水,防止燥热的情况。《本草纲目》中记载,莱菔,生食升气,熟食降气,莱菔就是萝卜,最好是白萝卜,正好顺应大雪节气的气候特征,老话也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第三,大雪养生要起居有节,早睡晚起,也就是说要足够的睡眠达到劳逸结合。第四,大雪养生还要注意心平气和,调节情绪,防止抑郁,冬季是抑郁经常发生的季节,可以通过多活动,如慢跑、快走、跳舞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方,当然也要注意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进行运动。小雪养生注意这四点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凛冬已至,星河长明,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小雪养生,应做到以下4点。1.饮食进补小雪进补可平衡阴阳,强身御寒。饮食上应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腰果、核桃、花生等。另外,冬季宜补肾,黑色食物入肾补肾,所以小雪节气,也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等,不仅可补养肾气,还可以抵御寒冷,润肺生津。2.适当运动小雪节气,气温偏低,阳气闭藏,当减少运动,运动养生当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打太极、慢跑,切不可大汗淋漓,恐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应以微汗为度。3.睡眠充足“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4.艾灸暖身小雪节气阴寒为甚,此时应注意防寒,可艾灸肾俞、涌泉、足三里等穴位养护肾气,保护阳气。冬季养生,不妨试试药膳立冬过后,气温将进一步下降,如何用中医的方法来增强肺部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市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副主任任俊红为大家提供了几种药膳食疗方:1.花生沙参汤做法: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功效: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2.黄精冰糖做法: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功效: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3.白萝卜蜂蜜蒸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4.薄荷罗汉果泡水做法:薄荷3~6克,罗汉果半个到一个,胖大海一两粒,用500毫升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适用于疏风清热、通肺止咳(痰多流黄涕)。5.沙百鸭汤做法:北沙参50克,百合30克,鸭肉200克,葱、姜、精盐各适量。将沙参、百合切片;鸭肉切小块,放葱、姜等,加精盐,加水适量共煮汤,至鸭肉熟即可。食鸭肉,饮汤,每日1次或隔日1次。功效:可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咳嗽,咯痰不爽,痰中带血等症。补冬不如补霜降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养好生,冬天不生病。”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天和冬天的过渡,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大的表现,天气骤冷始于霜,故以“霜降”命名来体现这个节气的特点。霜降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故霜降时节养生,关键是要做到“外御寒,内清热”,首先我们要做到保暖,主要是脚部和胃部的保暖,最好是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其次,我们要防秋燥。秋天天气干燥,我们可以适当运动,但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耗伤阴液。在饮食调养上,以平补为主,健脾养胃,调补肝肾,主要可以进食一些百合、秋梨,还有蜂蜜、鸡肉、玉米等。在睡眠上,《黄帝内经》提出“夜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天天气转凉,我们要早一点起床,以适应阳气的潜藏,又要早一点起床,以适应阳气的舒长。最后,我们要防秋郁。晚秋时节,草木枯黄,落果落叶,万物萧条,给人以悲凉之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涣散,抑郁。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培养一颗乐观豁达之心。秋分养生重在清肺润肠昼夜均,寒暑平,人间最美是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是一个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的节气。秋分在中医中有两重含义,第一,平分秋色,是六淫燥邪温燥和凉燥的分界,秋分之前是温燥,秋分之后属凉燥;第二是指平分昼夜,阴阳相半,秋分过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宣布大家进入秋收冬藏、清肺润肠养生节律。秋在五行属金,金曰从革,具有沉降、收敛的特性,肺在五行同属金,肺与大肠相表里,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秋季要注意顾护肺与大肠。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能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秋季养肺,主要是防肺燥,护阴液,收养神气,忌大愤郁大忧思,可应季多用白色的食物,如大贝,麦冬,百合,萝卜、梨、枇杷露,葱姜易稍减,避免升发太过。秋季养好肺,冬季尿频、起夜次数会相应减少。大肠主津,为传导之官,可多食坚果、粗粮,切不可贪凉、贪甜、贪油荤,逆之则冬生飱泄,肠鸣泄泻,顽固不化之症。露从今夜白,白露养生做好这几点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色的水滴,所以称为“白露”。“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那么白露时节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呢?1、注意起居,身不着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是说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2、饮食宜营养清淡白露时节,要注意饮食,特别是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从饮食上看,注意滋阴润肺,要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黄萝卜等。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响肺、大便和皮肤。3、要注意运动锻炼秋季也是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有些体质容易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闹上症状像感冒的“花粉热”。因此,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周末可进行登山等。还要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小儿胃寒脾虚怎么办我们常常会碰到有些家长说孩子长得黄黄瘦瘦的,很能吃,但是瘦,不长肉,严重的还能明显能感到孩子体质差,动不动就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像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胃强脾弱。那么胃强脾弱是什么?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吃多少,由胃决定,吸收多少,则脾说了算;而孩子光吃不长,就是因为"胃强脾弱。胃强脾弱的孩子的爱吃,是一种假象。吃很多,但是吃了不消化。孩子依然处于消化吸收不了、营养缺失状态,而且吃得越多,越糟糕。原因是感冒过度发汗,或滥用抗生素伤及脾胃,灼伤胃阴,脾胃气机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油炸食物,胃火亢盛,久则损伤胃中津液,致胃阴虚阳亢。胃强脾弱的孩子,有哪些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食欲旺盛,但瘦小、不长个。家长还可以结合以下的症状来判断:1、容易积食,上火。有内热胃强脾弱的孩子经常觉得饿,吃很多,吃进去的食物消化不了,会特别容易积食。积食日久化热,就特别容易“上火”,比如有口气、有眼屎、反复口腔溃疡、羊屎便、便秘等。2、睡不安稳,脾气暴躁。“胃不和、卧不安”,胃强脾弱的孩子睡眠都会比较差的,有的孩子会趴着睡,甚至是跪着睡,睡着了也容易盗汗。3、生长发育缓慢,容易生病。进食量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食物就会堆积,营养物质没办法很好地吸收,而且堆积的食物日久反而会化热,进而加重胃热,损伤脾脏。加上睡眠质量低,自然会影响生长发育。针对小儿胃寒脾虚,也就是吃的很多就是不长这类孩子们的按摩手法有哪些?除了之前给大家提到的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以外,还可以给小孩进行一个清补脾经的操作。孩子拇指微屈,术者以右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孩子拇指桡侧指尖至指根方向来回推动,推100~500次。这类孩子,日常如何养护?1、饮食控制。这类孩子食欲特别强,可越吃身体越差,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住,想吃零食时,先喝水;如果一定要吃,可以用汤粥、温热的水果代替零食;给孩子吃一些饱腹感强的食物;比如馒头、番薯、南瓜,还有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既能饱腹,还能助消化。清淡饮食,少吃多餐。2、反馈式喂养。在孩子的喂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处于“胃强脾弱”。而舌苔和便便就是很好的反馈对象。比如:孩子的舌头有红点、舌苔白厚,大便前面干,后面还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老喜欢吃东西。就说明孩子正处于积食有内热,并且是胃强脾弱的状态。这时,我们便要对孩子的饮食做出调整。3、饮食健脾。要给孩子脾胃减负,最好就是给他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平时吃饭7分饱就行,当孩子不想吃时,也不要再强迫他吃啦。在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方法:山药莲子粥山药50g、莲子30g、粳米50g将粳米洗净、莲子去心、山药切块;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调成小火再煮60分钟;粥稠米烂即可。食用可起到健脾益气、消积止泻的作用。

立秋养生宜健脾利湿滋阴润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秋来。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此时的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我们要顺应自然节律养生,调整饮食起居,顺应自然变化,保养好身体。一、饮食调养: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菠萝等,此外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二、起居调养:立秋之际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三、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四、运动调养: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视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集体舞、瑜伽、游泳、拉筋、快走、慢跑、爬楼梯、滑旱冰、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防癌抗癌,中医药治病更治人中医药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未治先防,预防肿瘤发生。直肠息肉、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癌前病变,部分可转化为肿瘤,大多选择被动动态复查方式,难以早期遏制向肿瘤方向发展。中医认为这些息肉、包块、结节等为气滞血瘀痰凝产物,应用中医药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等方法治疗,可在癌前阶段将其消除,避免进一步向肿瘤发展。二是可以促进术后恢复,减毒增效。肿瘤手术会不同程度损伤人体正气,严重影响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体质,改善预后。许多患者放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毒副反应程度,提高患者耐受程度,同时提高疗效。三是帮助肿瘤晚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肿瘤晚期患者,肿瘤负荷大,进行性消瘦,身体状况逐渐下降,生活质量差。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改善肿瘤晚期患者消瘦、食欲下降、乏力、失眠、盗汗、便秘等症状,带瘤生存更长时间。

冬病夏治之督脉熏蒸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源自《黄帝内经》,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间,一些冬季常发或加重,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可以激发脏腑正气,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内部平衡,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即“春夏养阳”。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内科疾病: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运动系统:颈腰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虚寒体质;妇科: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盆腔炎以及月子病、产后身痛等;亚健康状态:易疲劳易感冒,免疫功能低下等。冬病夏治之督脉熏蒸督脉熏蒸技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特定的药物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的一种外治方法。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其优点是避免药物对口腔黏膜、消化道及胃肠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负担,通过经皮经络给药,疏通经络,以达到鼓动升发人体阳气、畅通经络、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起到健康管理作用。督脉熏蒸的时间是从入夏开始,每天1次或隔天1次。督脉熏蒸注意事项:督脉熏蒸治疗时间30—45分钟,一个疗程为7—10天,每天1次或隔天一次,坚持3—4个疗程。急性发作期可一天2次。熏蒸后适当饮用温水,建议休息半小时;2小时后方可沐浴;尽量避免受风受凉,避免大量排汗,避免久居空调房间。

小暑至,盛夏始,祝安夏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表示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虽不是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小暑过,每日热三分,人出汗多,消耗大,易劳累,更不能忽视对身体的养护!一、饮食清淡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以免损伤阳气。很多人喜欢一口气灌下一听冰镇饮料,吞几根冰棒,似乎非常享受这一时的清爽,殊不知饭后吃冷饮尤其伤脾胃。因为此时吃冷饮,会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缩,胃的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量减少,食物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形成饱胀状态,引发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此外,还要注意不可一味追求苦瓜等凉性食物,食用时需佐以葱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用荷叶、莲子、茯苓、扁豆、薏米等食材煲成的汤粥,非常适合此时食用。二、早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调整,以晚睡早起为宜。建议晚上10时至11时就寝,早上5时半至6时半起床。午饭后最好午睡一会儿,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又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对改善脑部供血系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小暑,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但在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容易使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疾病。三、适当运动夏季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如在傍晚或早上适当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运动尽量选择在室内,避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提高。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四、做好“三防”夏季要做好“三防”,即室内防着凉,室外防晒、防中暑。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且把温度调到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此时进出房间,人体很难迅速调整,常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尤其容易患感冒、胃肠炎、肩周炎、面部神经麻痹等症,更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大忌。因此,夏季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6℃。如果有出行需要,应选好时间,上午10时~下午3时尽量不出门,避开日光最毒辣的时候,外出时要注意防晒,戴帽子、戴墨镜、打遮阳伞、穿防晒服、擦防晒霜等。其次,外出期间要少量多次补水。有条件者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尤其是藿香正气水,不仅可内服治疗呕吐,也可外用防蚊虫叮咬、止痒。

端午节养生要点一、吃粽子搭配醋、茶、豆浆和乌梅汤端午佳节粽飘香,总是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但对于患有慢性病或是爱美想减重的民众而言,可得小心粽子惊人的热量!营养师表示,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以一颗裹蒸粽为例,热量就约有1000大卡,成年女性吃了半个裹蒸粽就相当于摄取了一天1/3的热量,加上内馅多为胆固醇较高的食材,对于部分慢性病患者更应该酌量摄取。在品尝粽子时尽量减少酱料的蘸取,且要搭配天天五蔬果的健康观念,摄取五谷蔬菜及水果,以平衡肉粽内所含的高油脂及补充不足的营养素,进而达到健康的均衡饮食,避免过了一个端午佳节,身上多了一层一层的游泳圈。专家也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饮茶的保健功效虽然最近几年已陆续获得证实,但一般民众普遍有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特定茶种才能油切,但其实只要是茶类都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其中也以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包种茶及乌龙茶油切效果最好。美食达人发明了粽子新的吃法,就是和豆浆一起吃,每天早上一个粽子一杯豆浆,对于上班族来说是既营养又便捷。由于粽子多半是用糯米制作的,在食用中务必控制数量,每次食用不宜超过60克为宜。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配喝茶水或豆浆等,以帮助吞咽和消化。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每天食用一个大肉粽或蛋黄粽等,摄入一定量的脂肪,可以有效的保持皮肤的弹性,增加肌肤的光泽度。如果想要快速润肠,可以适量的饮醋,由于醋的酸性成分与胃里的消化液差不多,因此,可以起到刺激肠胃、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食用时每次不要超过1小汤匙,食用后紧接着饮一杯温开水。端午以后暑热渐盛,这个时候喝一杯凉爽的乌梅汤不仅可以解暑,还能增进食欲、改善乏力心烦等症状。和粽子一起食用,还能缓解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二、夜卧早起、穿衣简单凉爽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早起”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春天来说,此时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如果感到困的话,中午可以补个觉。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总之一句话,你只要跟着太阳走,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就可以了,这样才利于人体阳气向外生发。健康专家表示,酷暑季节,“简单、凉爽、美观、能保护皮肤”是着装所要遵循的原则。要想穿出健康,那就要穿着适当,并注意选择衣料,少穿紧身衣,以利身体内排出的汗气散发,要勤于换衣,防止汗液浸湿生细菌。炎炎夏日,当衣料已经无法再省略的时候,你就要从衣衫的材质上下功夫了。而在众多材质中,纯麻、纯棉、丝绸类材质不仅迎合潮流口味又具有极佳的降温功能。因此,如果你不属于热带型人,那么这类面料的衣衫绝对应该是首选。专家指出,夏天选择宽松、吸汗的衣服。尤其居家不必讲究,可以尽量选择凉爽宽大的衣服、衣服的质地最好是棉质的,不仅柔软、透气,而且吸汗性强。色彩上,可以选择清爽宜人的浅色系列,如白、淡黄、淡粉、浅绿、湖蓝、瓦灰、银灰色等。三、运动养生推荐健步走赛龙舟、蹴球、珍珠球、斗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在端午节开展的体育运动。从古至今,端午节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练之首”。健步走健身,锻炼者可选择上午或傍晚锻炼,运动中身体放松、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两腿自然迈步,步幅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饱满,呼吸自然有节律。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状态为最佳。四、精神调理忌恼怒气郁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忧郁。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托。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才能使他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产生自觉的意志行动和积极的情感。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人们的情感,从而起到怡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其次,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一定要设法不使之再现,这就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在《黄帝内经》里介绍的圣人养生之道,一是“无恚嗔之心”,二是“无思想之患”,三是“以恬愉为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修身养性之道,用豁达、微笑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是人们应具备的涵养。五、中草药避毒祛邪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端午之后湿热渐盛,各种真菌、细菌大量繁殖,人体湿热出汗,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蚊虫活跃,日照增强。于是,各种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专家强调,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预防以上提及的皮肤病。菊科的佩兰有香气,煎水沐浴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预防感冒,防止蚊虫叮咬的作用。为防治疾病,很多地方都有喝藿香的习俗。藿香有祛暑、止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胀气等功效。以它入药的藿香正气类制剂,更是备受专家推崇。谷雨养生须知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这里提醒朋友们一旦发病不要紧张,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就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中医将其称为“胁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扑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不论属于何种病因,其根本都与肝气不舒有关,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痛如刀割,活动时加重。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痹有闭阻不通的含义。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使该经气血痹阻不畅所致。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感受风邪为主的,疼痛呈游走性者,称为行痹;感受寒邪为主的,疼痛剧烈者,称为痛痹;感受湿邪为主,表现酸楚、麻木、困重者,称为痹;发病急剧,伴有发热症状者,称为热痹。凡是患上坐骨神经痛者,都应根据上述四型,辨证施治,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使营卫调和而痹病得解。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或下颌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其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寒之邪,客于面部经络,致使经络拘急收引,气血运行受阻,而突然疼痛。《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另有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饮食不节,食滞生热,肝胃之火上冲于面以及素体阴虚,房劳伤精,致阴虚火旺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诱发本病。在施治过程中,要究其病因、辨其病症。对感受风寒者,要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针刺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谷雨节气的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对早出晚归的人更应加倍小心地呵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发生。清明养生小常识1、清明养生少吃“发物”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这些发物应少吃或忌吃。清明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等食物。2、清明养生忌久坐卧清明节气是“春瘟”流行时节,但人们不可闭门不出,更不能坐卧过久。中医表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清时节气应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应要常到户外或河边散步,以呼吸新鲜气息,并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3、清明养生作息提前到了清明作息提前。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4、清明养生“春捂”要适当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春分养生,阴阳相伴,疏肝为要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我们要注意餐饮,把握好养生的好时机。尤其在春分时节,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高峰期,但春天多变的气候又会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心情调养,疏肝为要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此时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条达。所以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遇到事尽量不要愤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饮食调理,宜甘少酸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宜甘少酸。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蜂蜜、豆制品等;吃时令蔬菜,如豆芽、豆苗、莴苣、黄花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以及时令的樱桃、草莓、桑椹等水果,均可多食用。调适寒温,以防感冒春分后气候仍然多变,遇有大风大雨要尽量不外出,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注意增减衣被。体弱多病者,穿衣服要注重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脚部保暖。走出户外,适量运动春光明媚,草木葱郁,正是出门健身的好时光。最好能常到户外活动,如踏青、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在清新空气中活动,也有利肝气疏泄,达到养肝养护之作用。早睡早起,精力充沛睡眠充足能助人心情平和、提高免疫力,白天人会充满活力,也有利于血压稳定、心脏健康。早睡早起,保证6—8小时睡眠,可迎合春天之朝气,消除成年人暮气;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消除疲劳。惊蛰将至,5大养生要点应注意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所谓“蛰”,是指入冬藏于土中的昆虫动物,所谓“惊”,是指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因此,惊蛰时节,春雷惊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