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可塑性课件_第1页
发育可塑性课件_第2页
发育可塑性课件_第3页
发育可塑性课件_第4页
发育可塑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育&可塑性2012/12/112012/12/112012/12/11思想培训

(BBC

brain

story)2012/12/112012/12/11我们如何从婴儿变成现在的我?婴儿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天生就拥有美感与道德吗?婴幼儿能说话、会数数、懂人我关系辨识、知道时间与空间,这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能力,还是强大学习能力造就而成?2012/12/11012/12/1122012/12/11证明「人之初,性本善」的关键实验助人上山

推人下山2012/12/11影片2012/12/112012/12/11苏格拉底的「几何天赋论」笛卡儿的「空间交叉论」2012/12/112012/12/11三个月大的婴儿「知道」物体不可能悬空而立2012/12/1118个月的幼儿可以理解别人的观点2012/12/11婴儿有非常细致的语音分辨能力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个月大的幼儿可以藉由统计信息来理解别人的偏好2012/12/11「玩具侦测器」(运用统计结果来学习机器运作)2012/12/11从操作中学习因果关系2012/12/11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因果关系2012/12/11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答案会抹煞他们的创造力2012/12/11婴儿可以改变与创造、学习与探索2012/12/11婴幼儿的前额叶缺乏控制力,但在不受抑制的情形下,反而让他们可以创造探索、灵巧学习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概算能力是天生的,线性数量概念是文化建构的2012/12/112012/12/112012/12/11阅读改变大脑的神经网络2012/12/112012/12/112012/12/11汉语及英语具有共通的特质,即使母语不同,他们使用的大脑结构也很相似2012/12/112012/12/1112012/12/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2012/12/11视觉大脑的适应力BBC

HumanSenses2012/12/11听觉大脑的适应力Real

LifeBatman2012/12/11神经可塑性(Bach-y-Rita)1. 利用刺激舌头恢复前庭半规管功能2. 利用刺激背部恢复视觉功能3. 利用复健恢复65岁中风父亲的行动功能2012/12/11神经可塑性(Merzenich)大脑地图上的神经元会因为它们在同一时间一起活化而连接得更紧密假如地图可以改变,那么那些天生大脑有问题的人就有希望了大脑不像计算机,大脑是可以不停的适应环境,替自己升级的所以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有这种可塑性。即使老年人也可以改善他的认知功能2012/12/11丰富的环境可促进海马回神经细胞增生2012/12/11加强使用特定手指可增大其在大脑皮质上的区域2012/12/11强迫两指并用可改变其在大脑皮质上的区域2012/12/11幻肢(Phantom

limb)2012/12/11大脑灰质上的增大可影响猴群的社会地位2012/12/11最新研究:使用Facebook可增大某些大脑皮质上的区域2012/12/112012/12/11改变是大脑的天性每一个经验都改变大脑的连接大脑的可塑性就是越常用的,连接越强,不常用的就被荒草淹没了大脑一出生时是个很粗略的简图,因为神经还未分化完成。关键期时,接触到刺激可以让皮质分化(自闭症可能是过早关掉了关键期)临时抱佛脚与每天念书慢慢累积这两种神经回路的改变是不同的可以透过想象力来改变大脑如果大脑有可塑性,那为何我们长大后不容易学新的语言或技能?2012/12/11好书分享天生婴才

Naitre

Humain

作者:J.Mehler

&

E.Dup/着原文作者:J.Mehler

&

E.Dup

译者:洪兰出版社:远流出版日期:1996年04月01日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特质是什么?这些属于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或是学习经验的累积?作者在书中梳理了近三十年来,认知科学领域探讨人类早期知识发展所得到的丰硕成果。一反行为主义的刻板印象,婴儿既非一张白纸也不光只懂得吃喝拉撒睡。透过严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认知科学家眼中看见一个整备妥当、迫不及待展现智慧潜能的新生个体。本书结构严谨行文环环相扣,举证、譬喻恰如其分,绝非寻常只顾传播新知的科学报导堪与比拟。2012/12/11摇篮里的科学家作者:Alison

Gopnik,

Andrew

Meltzoff,

&

Patricia

Kuhl译者:黄馨慧出版社:信谊基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10月15日你可能会有一点惊讶,但更令人讶异的是,孩子可以正确地学到人们会用不同角度看事情的重要事实。当然,不同的是,人是如何用不同的角度了解世界?孩子们对此仍有许多待学之处。显然地,成人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因此,坊间才会有一大堆讨论男女之间鸿沟的书籍。但是在我们踏出人生的第一步不久之后,我们也跟着开始迈向学习那个理解之路了。「摇篮里的科学家」所呈现的崭新知识,正足以帮助我们更了解婴幼儿的发展特色与惊人表现。期望藉由本书的出版,能够唤起大众对生命、对婴幼儿重新认识,并带动国内研究的水平,提升婴幼儿照顾的专业知能,让父母们也能更正确地掌握与孩子互动的时光。2012/12/11数字感-1、2、3哪里来?

The

Number

Sense作者:戴亚奈原文作者:StanislasDehaene译者:王丽娟出版社:先觉出版日期:2000年04月26日当你看到此书时,可能注意到页数,也可能留意了价钱,你会发现,生活无处不与数字习习相关。但我们很少去想:为什么会有数字?人脑如何算出2+2=4?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对数学一筹莫展?为什么杰出的数学家多为男性?数字的奇妙进化不得不教我们惊奇。人天生就俱有数字感,襁褓中的婴儿就已能辨识物体的数量;但人脑无法容纳大数字,对象一但超出三,就会增加视觉的负担以及计算的时间,所以各民族的书写数字从三之后开始变形,以方便记忆使用;此外,和西欧语文比较起来,中文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语言,而阿拉伯数字是最实用简洁的书写系统。我们常赞叹某些人对数字的天赋异秉,却忽略天资相同的学生,可能因为数学课上老师的不同教法,而成为数学天才或白痴,兴趣或热情所占的决定成分更大。上天赐给人类美好的礼物,使我们能运用数字这抽象的文字和概念,但一旦大脑受了损伤,就连简单的数字能力也会消失,2+2可能会等于3!2012/12/11改变是大脑的天性-从大脑发挥自愈力的故事中发现神经可塑性作者:Norman

Doidge译者:洪兰出版社:远流出版日期:2008年03月28日脑是一个有机体,可以改变它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只要还活着,年纪再大仍能不断改变。「神经可塑性」是近期神经科学最大的突破,这个革命性的发现,推翻了几百年来认定大脑在成年后不能改变的看法。神经细胞可以重新生长、产生新连结的现象,不但给心智有缺陷的人带来希望,也给过去认为不可治疗的大脑伤害带来复原的机会,而且还让我们看到健康大脑拥有的惊人适应力。多吉医师是位精神科医师和研究者,他投身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而且遇见了最聪明的科学家,和生命被改变的病人。这本书包含多个个案的研究,那些长久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