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用不含磷洗涤用品;少使用一次性木筷;空调冰箱用无氟品种;不食用野生动物;节约水资源;少用或不用超薄塑料袋;今天的绿色生活,你做到了么?保护纸张,少寄或不寄贺卡;不乱扔垃圾,尤其不要乱扔废旧电池;电脑辐射损伤皮肤,用完电脑要洗脸。2/17/20241Environmental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第五章全球环境变化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环境科学教研室教师:伦小文2/17/20242EnvironmentalScience第五章全球环境变化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危害全球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安全及国际合作2/17/20243EnvironmentalScience全球环境变化?2/17/20244EnvironmentalScience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ort)大气中的某些微量气体,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从而使地表升温,并大量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返回到地面,继续保持地面的温度。一、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2/17/20245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8EnvironmentalScience(1)海平面上升近百年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0—20cm,预计到2100年,将上升20—70cm。淹没许多沿海低地平原,加快海岸线和滩涂的侵蚀,将造成河口三角洲沦为浅海,直接威胁沿海及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并影响许多沿海工程项目与海湾的使用。1、温室效应的影响2/17/20249EnvironmentalScience(2)气候变化对农业和森林产生影响一般认为,气温升高,可使作物减产。在中纬度地区,将出现气候带北移的现象(幅度在50—150km之间)。有些作物可向高海拔发展。增温和干燥加快世界沙漠化的进程,导致耕地减少。增温使害虫越冬,病虫害将增加10—13%,使农业减产。2/17/202410EnvironmentalScience(3)对水资源的影响气温升高导致降水的变化随纬度不同而不同。高纬地区,降水增加;中纬度和副热带,降水减少;对于脆弱生态系统来讲,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剧,尤其是在毁林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将失去控制。在我国,对水资源影响最敏感的是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2/17/202411EnvironmentalScience(4)气候带的迁移导致生物群落改变冻原生态系统可能从北欧完全消失。有的森林不能适应气候的迅速变化,可能出现衰退、死亡的现象。气候带向极地移动,导致热带种群向温带扩展,温带种群向极地退缩。动植物种群和群落分布发生改变。有些物种适应迁移,有些物种无法使用而灭绝,尤其是极地和高山生物。2/17/202412EnvironmentalScience(5)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病原菌、细菌大量孳生,导致与高温、高湿有关的如霍乱、疟疾和黄热病等多发,传染病增加。2/17/202413EnvironmentalScience(6)导致经济的损失
IUCN报告,如果不迅速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今后50年,年均全球经济损失最多可达3000亿美元,占沿海国家财富的10%以上。我国的长江、珠江、黄河三角洲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粮食损失百亿kg以上。沿海的盐场和养殖场受到破坏。2/17/202414EnvironmentalScience冰川融化释放远古病毒?
在南北极万年不化的冰川冰层中,蛰伏着各种病毒;季风输送地球的病毒到极地,被困在冰层中;中国是否会受“冰川病毒”的威胁??2/17/202415EnvironmentalScience海水升温,珊瑚礁白化健康的珊瑚群会与海藻一起生存,这些海藻依赖珊瑚寄居其中,反过来它们也为珊瑚提供养料。如果水温到达一个不甚舒适的高温时,珊瑚会开始紧缩并将藻类压出自身的身体。这会使得珊瑚变白并开始失去养料而渐渐饿死。一些珊瑚礁观察者一直警告着自从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以来已有不少珊瑚都在泛白化,此后温度不断上升的海水令全世界15%的珊瑚死亡。
2/17/202416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17EnvironmentalScience(1)CO2气体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生命力长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为63%。2、温室气体的排放CO2浓度增加的原因:①矿石燃料的燃烧;②植物吸收的减少。2/17/202418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19EnvironmentalScience(2)CH4气体
甲烷在大气中寿命为12年,其全球增温潜势(GlobalWarmingPotent,GWP)是23,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15%。如果对流层甲烷增加一倍,那么全球地表温度升高0.2—0.3℃
在过去1500年浓度保持在750—500ppbv;1900年为974ppbv;1990年为1717ppbv;2030年,将达到2340ppbv。2/17/202420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21EnvironmentalScience甲烷气体的来源:
其中人为排放占50%以上。垃圾堆填化石燃料燃烧反刍生物土地开发稻田湿地2/17/202422EnvironmentalScience(3)N2O气体
N2O在大气中寿命为114年,其增温潜势是296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4%。1998年N2O浓度为314ppbv,目前的年增长量约为3.9Tg(百万吨,折合成氮)。
N2O的主要来源:与施用氮肥有关的土壤与海洋释放、工业化石燃料及生物物质的燃烧等。同时与平流层的超音速飞机飞行有关。其中90%自来生物源。2/17/202423EnvironmentalScience(4)CFCs重要的CFCs类寿命在45—300年之间,增温潜势在4600—10600之间,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在14%左右(破坏性最大的是CF2Cl2(F-12)、CFCl3(F-11))。1980年两者在对流层的浓度分别为285pptv、168pptv,而1986年分别为400pptv、230pptv,90年代变化不大。2/17/202424EnvironmentalScience3、全球变暖的趋势过去100内,全球均温上升0.6℃,过去40年上升0.3℃,海平面10年上升1—2cm。预测到2100年,地面将升温1.4—5.8℃,是20世纪增幅的2—10倍。北半球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冬季增温比全球高40%。全球年降水量增加,尤其是北半球中高纬度。
2/17/202425EnvironmentalScience2020—2030年,中国平均升温1.68℃;到2050年,将上升2.22℃。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西北、东北明显变暖。东南沿海降水增加最显著,西北也将增加25%。而华北、东北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继续变干。
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极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强度有所加强;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夏季高温热浪天气增多2/17/202426EnvironmentalScience控制的技术措施及保护行动计划落实清洁生产措施,减少排放量(节能、减耗、增效,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工艺);工艺中引进脱硫、脱氮装置,减少排放;使用替代能源,增加低碳能源的使用量;无碳新能源开发: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水能、地热、核能等;“减少排放,增加吸收”技术控制措施2/17/202427EnvironmentalScience控制的技术措施及保护行动计划1985年奥地利菲拉赫召开会议,对气候变暖原因和影响作出评价。1991年、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各缔约国有“共同但有区别的”义务,减少排放。1997年《京都议定书》指出6种气体减排:CO2、
CH4、N2O、HFCs、PFCs(全氟化碳)、SF6,并规定不同国家有差别的减排。保护行动计划2/17/202428EnvironmentalScience科学家出怪招应对全球变暖铁粉填海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的:把铁屑倒入大海中喂浮游生物的“健力多方案”之一。向海中施加铁元素,促进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生长。人造火山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岑等科学家提出的用喷气式发动机、大炮或气球等将硫酸盐加入大气,为大气降温。地球阳伞利用火箭发生16万亿个太空飞碟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它们连成一片,为地球抵挡阳光。资料来源:2007.03.18——沈阳日报2/17/202429EnvironmentalScience沙漠造林——非洲:撒哈拉森林计划生物炭——亚马逊流域印第安人,加热农业废料海藻农场——增强海洋吸收碳的能力造云船——云层反射白屋顶2/17/202430EnvironmentalScience二、臭氧层破坏1985年,首次公布南极上空出现95%的臭氧被破坏、形成臭氧洞的现象;1987年,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洞。
2/17/202431EnvironmentalScience1、臭氧层的意义臭氧总体分布是有规律的:从低纬度到中高纬度迅速增加(50—60度浓度最高),向两极逐渐减小。O3对太阳紫外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全部的UV-C和90%的UV-B射线,是有效保护地球免受高能辐射的屏障。大气中O3的平均浓度仅为0.9×10-10g/cm。如果按照地表温度和压力下聚集仅3mm厚。地球的保护神2/17/202432EnvironmentalScience2、臭氧破坏的反应大气中的自由基主要是来自HOx、NOx、ClOx、BrOx中的H、OH、NO、Cl、Br等,与O3的反应是循环的链式反应。含卤素基质是罪魁祸首。其中Br比Cl的破坏性大30—60倍,且两者破坏性表现协同作用。ODS是“Ozone-DepletingSubstances2/17/202433EnvironmentalScience2、臭氧破坏的威胁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
过多的紫外线可能破坏蛋白质,损害DNA,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打乱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导致许多物种灭绝,可以使植物叶片受损,光合作用减弱,植物生物量降低,作物减产等。影响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
UN-B改变大气的温室效应,遏制森林、草原及作物的正常生长,破坏植被,使气候恶化。2/17/202434EnvironmentalScience2、臭氧破坏的威胁损害人体健康
O3的损耗使达到地表的UV-B射线增强,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引起多种病变,如黑色素瘤、红斑狼疮、白内障等。有报告指出:O3总量降低1%,UV-B射线增加2%,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上升2%,白内障上升0.2—0.6%。
2/17/202435EnvironmentalScience2、臭氧破坏的威胁破坏水生态系统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多发及酸雨危害加剧。
UV-B可穿透10多米深水面,杀死水中大量的微生物,显著削弱浮游生物及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水生态系统变化,降低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在南极春季,O395%被损耗,UV射线使浮游生物数量下降6—12%。2/17/202436EnvironmentalScience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一个统筹委员会来研究臭氧层,并批准了“有关臭氧层的全球行动计划”
3、保护臭氧层的行动2/17/202437EnvironmentalScience1978年,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禁止使用CFCs气溶胶。1981年,UNEP开始启动保护臭氧层的政府间协商。2/17/202438EnvironmentalScience《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UNEP签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10年内削减一半氟利昂。即到1998年7月,达到1986年的50%。它与1991年的伦敦修正案、1992年哥本哈根修正案一起,要求工业化国家在1996年、发展中国家在2006年完全停止氟利昂的生产。2/17/202439EnvironmentalScience数据来自《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中国的削减计划1992年《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1991年中国加入修正后的《议定书》。2/17/202440EnvironmentalScience数据来源: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2/17/202441EnvironmentalScience中国CFC淘汰计划2/17/202442EnvironmentalScience中国ODS的控制目标自2010年01.01,中国完全停止CFCs的生产和消费;自2005.01.01,哈龙的生产和消费均量(95-97)削减50%;自2010.01.01,哈龙的生产和消费完全停止;自2005.01.01,CTC的生产和消费均量(98-00)削减85%;自2010.01.01,则完全停止;自2005.01.01,TCA的生产和消费均量(98-00)削减30%;自2010.01.01,削减70%;自2015.01.01,则完全停止。2/17/202443EnvironmentalScience实现“四同步”,持续完成履约目标
“四同步”是指ODS生产关闭-消费转换-替代品生产-政策法规建设四同步。名称分子式空气寿命ODPGWP备注R11CCl3F
451.04600原始R12CCl2F2
1000.8210600原始R22CHClF2
11.90.0341700不用换R134aCH2FCF2
13.80.01300换压缩机过滤器几种制冷剂2/17/202444EnvironmentalScience《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法律政策法规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进行生产、进口。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或者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配额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取消生产、进口配额。大气污染防治法2/17/202445EnvironmentalScience“拯救我们的蓝天,保护你自己,保护臭氧层”2/17/202446EnvironmentalScience三、酸雨—空中死神酸雨(acidrain),也叫酸沉降(aciddeposition),是指PH<5.6的雨、雪、霜、雹等大气降水,是人为排放的NOx和SOx进入大气后,经扩散、迁移、化学转化后形成的酸性降水,其中酸性物质包括H2SO4、H2CO3、HNO3、HCl等。国外酸雨H2SO4、HNO3之比约为1:2;国内以H2SO4为主。酸雨具有可播性、渗透性、跨国界性和季节性2/17/202447EnvironmentalScience1、酸雨的形势1)国外:北欧:自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和西欧排放SO2使瑞典15000个湖泊和挪威许多河流酸化。比利时、荷兰、丹麦、英国、联邦德国的环境酸化程度超过正常值的10倍。北美: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的酸雨危害严重,并逐渐向西蔓延,同时向北加拿大国界扩展,使加拿大酸雨受害面积达到120—150万km2,成为美加关系的政治污染。2/17/202448EnvironmentalScience图世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1950-1993)2/17/202449EnvironmentalScience1、酸雨的形势2)国内:华南西南酸雨区:以广东、广西、四川盆地、贵州大部分地区为中心;华中酸雨区:以长沙、南昌为中心;华东沿海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中心;北方酸雨区:以青岛为中心;2/17/202450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51EnvironmentalScience2、酸性物质的来源物质自然源人为源SO2海洋有机硫化物氧化、火山喷发、土壤和森林火灾等工业化石燃料燃烧占85%,矿石冶炼占11%,石油精炼4%NOx雷电和陆地生物释放机动车排放、化石燃料燃烧占75%海洋有机硫化物氧化、火山喷发、土壤和森林火灾等工业化石燃料燃烧占85%,矿石冶炼占11%,石油精炼4%雷电和陆地生物释放机动车排放、化石燃料燃烧占75%2/17/202452EnvironmentalScience3、酸雨的危害1)陆生生态系统:
敏感种类的叶片出现可见伤痕,一般表现为叶缘、叶尖和脉间出现块状漂白坏死斑,有时出现黄化或枯萎。有时甚至出现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现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PH为4.7的酸雨造成地里的西瓜全部被毁;PH为3.9使600多公顷的水稻全部枯死。2/17/202453EnvironmentalScience3、酸雨的危害酸雨促进植物冠层Mg2+、NO+、K+、Ca2+养分流失,破坏叶片角质层,从而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破坏植物叶绿素,使其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量减少。“肥料效应”使林木生长过快,木质软而影响使用;对土壤酸化作用:酸化土壤,促进Ca2+、K+、Na+、Mn等营养流失,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N的固定,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壤更加贫瘠。同时酸性条件溶解固定在土壤中的金属,植物吸收,受到毒害。2/17/202454EnvironmentalScience3、酸雨的危害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腐蚀和风化过程抵挡酸雨污染物北京太庙金水桥刷上“金钟罩”腐蚀地球肌肤的恶魔2/17/202455EnvironmentalScience3、酸雨的危害2)水生态系统:使水体酸化,鱼类生产受到抑制,甚至消失。
PH<5时,鱼类生殖功能失调,繁殖停止,甚至不能生存。鱼类对PH敏感程度随种类、年龄不同而不同。鲑科对PH敏感性:虹鳟>大马哈鱼>海鳟>红点鳟>棕鳟>河鳟;对同一种鱼,卵和鱼苗对PH最敏感。2/17/202456EnvironmentalScience3、酸雨的危害2)水生态系统:水体酸化后,底泥中重金属释放,增加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素,毒害鱼类。PH降低,Al升高,破坏鱼鳃对黏液的分泌和离子交换,成为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
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生物的生长量和活动降低,加速了水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酸化的湖泊和河流鱼类逐渐减少,甚至成为“死湖”。2/17/202457EnvironmentalScience4、酸雨控制的行动计划与防治对策年份行动与计划1969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首先提出酸雨问题1977挪威提案缔结防止酸雨的国际公约
1979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定了《长距离越境大气污染条约》1985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定《赫尔辛基议定书》《赫尔辛基议定书》提出:1993年将SOx排放量削减到1980年的70%。因此该协议又称为“百分之三十协议书”。国际关于控制酸雨的行动计划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定《赫尔辛基议定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签定了《长距离越境大气污染条约》挪威提案缔结防止酸雨的国际公约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首先提出酸雨问题2/17/202458EnvironmentalScience我国两控区图“九五”期间,“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被列为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使“两控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幅度降低,酸雨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到2005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减少10%,“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减少20%,80%以上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将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17/202459EnvironmentalScience酸雨控制对策:对原煤洗选加工,减少煤炭的硫含量;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煤和天然气;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的酸性物质的生成;采用烟气脱硫装置,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排放;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加强绿化,降低空气中酸性物质含量。4、酸雨控制的行动计划与防治对策2/17/202460EnvironmentalScience四、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1、湿地的减少(1)什么是湿地?《湿地公约》做出的,即: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2/17/202461EnvironmentalScience1、湿地的减少(2)湿地的功能“湿地是地球之肾”,“涝时吸,旱时吐”,具有对水的“海绵作用”。其蓄水量是同面积林地的五倍。其他功能——养分循环、气候调节、生物避难所、休闲娱乐、文化、食物生产、基因资源等。湿地是自来水的解毒药2/17/202462EnvironmentalScience1、湿地的减少(3)湿地减少世界湿地面积为5.7×106km2,若加上水稻田,则世界湿地面积约为7.2×106km2,是20世纪初的50%。到1985年,全球26%的可利用湿地被开垦,其中欧洲和北美有56—65%的可利用湿地被开垦。
黄河源头地区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正在迅速消失。到目前,这一地区原有的4000多个湖泊中半数以上已经完全干涸。向海湿地与引察济向2/17/202463EnvironmentalScience2/17/202464EnvironmentalScience2、森林萎缩(1)森林减少森林作为工业原料、农业柴薪的利用,以及把森林用地转变为农业、工业、交通、城镇建设用地等,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1990—2000年每年世界森林自然增长及人工种植为5.2×104km2,砍伐14.6×104km2,净减少为9.6×104km2。
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调查,本世纪最初的5年内,全球年均因遭受破坏而减少的森林面积达1300万公顷。南美洲地区森林资源年均净减少430万公顷,非洲地区则年均减少400万公顷;在欧洲和亚洲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则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17/202465EnvironmentalScience“皆伐的悲哀”提倡节约纸张
2/17/202466EnvironmentalScience3、生物多样性减少(1)生物多样性(Biodivercity)生物多样性包括四个层次: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在秘鲁1hm2森林中,发现283种树,17种滕本,一棵树上有43种蚂蚁。2000年,台湾某大学研究,每年灭绝1000种,是背景值的500—1000倍;到2050年,1/3世界物种将灭绝或濒危。2/17/202467EnvironmentalScience减少原因贡献率减少原因贡献率栖息地的改变30%商业猎捕21%食物匮乏6%与外来种竞争16%抓捕饲养5%污染1%害虫控制7%猎捕活动12%2/17/202468EnvironmentalScience渡渡鸟毛里求斯岛上栖息的一种名叫卡尔瓦利亚树的热带树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纠其原因,同渡渡鸟的灭绝有关。因为这种树的种子藏在外壳十分坚硬的果实内,幼芽自身不能破壳而出,只有渡渡鸟才是它的天然盟友。渡渡鸟最喜欢吃这种树木的种子,但并不将它完全消化,而是使其外壳变薄,然后排出体外,经过这番折腾的种子才能发芽生长。从渡渡鸟的灭绝而到卡尔瓦利亚树的濒临灭绝,说明了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连带效应当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人类时,那么人类的末日也就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17/202469EnvironmentalScience十大最受威胁物种虎鼠鲨锯鳐白斑角鲨红珊瑚2/17/202470EnvironmentalScience十大最受威胁物种亚洲犀牛欧洲鳗象大型猿类大叶桃华心木2/17/202471EnvironmentalScience4、淡水资源匮乏世界总需水量平均每年增加5—6%,每15年就增加1倍。有的国家每10年就增长1倍。世界性水荒日益严重。目前全球约占陆地63%的43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面临缺水危机。估计到2025年,水资源匮乏会危及世界1/2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1)用水方面:农业用水占全球用水量的2/3,且年增长率3.3%,工业用水增长更快;城市生活用水:2025年,城市化由现在的50%上升到75%。用水呈继续增长趋势。水资源短缺原因2)污染: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超过4.3×1011m3,造成5.5×1012m3水体受污染,约占全球径流量的14%以上。2/17/202472EnvironmentalScience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UNCED(环发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及森林保护的原则声明;全球生态系统退化的保护行动自从1980年以来,美、日、FAQ(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多次推动热带森林的调查、研究、保护等活动;1971年在拉姆萨卡签订的《湿地公约》,在1982年修订。1992年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17/202473EnvironmentalScience五、环境安全问题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状态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1、环境安全的定义生产生活技术层面:指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环境安全含义社会、政治、国际层面:指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2/17/202474EnvironmentalScience环境安全生物安全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资源安全健康安全食品安全五、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的定义2/17/202475EnvironmentalScience1)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动态安全过程,即生物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外来入侵种(InvasiveAlienSpecies),即入侵物种,是指通过人类有意无意活动引入到一个非本源地的物种,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维持与再生的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外来种外来入侵种2/17/202476EnvironmentalScience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肉食性鱼类河鲈,引入新疆南部的博斯腾湖后,由于避开其他凶猛性鱼类对其种群的控制,大量繁殖并吞食其他鱼类,导致该湖特有的名贵鱼类——扁吻鱼和原来生活在湖中的其他鱼类绝迹。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2/17/202477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遗传的影响生物入侵的影响与危害生物入侵造成基因漂变和丢失
18世纪人们将猫、马、牛、山羊、鼠类、鸟类引入夏威夷后,使本地10多种鸟类灭绝。后来引进猫鼬对付鼠类,不料猫鼬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全部消灭。外来入侵种对土著种的基因污染
入侵种与土著种杂交可能产生:新的有杂交优势的杂合体基因型,会排挤其土著近缘种;或者产生不育的杂合体,与土著种竞争资源。2/17/202478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是继生态环境破坏之后的一个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对全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生物入侵导致灭绝的爬行类占爬行类灭绝总数的40%,鱼类、哺乳类和鸟类分别占其灭绝类群的30%、20%、22%。
鳙鱼引入云南水域中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鱼类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近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
在新西兰斯蒂芬岛,灯塔看守人带来的一只猫将该岛特有的异鹩全部消灭,是典型的一只动物灭绝一个物种的例子。2/17/202479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生物入侵可以通过捕食、竞争、共生来影响该地区的种群动态,甚至导致种群的灭绝。如入侵的疯蚁、火蚁、阿根廷蚁和褐大头蚁等通过干涉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侵入地的蚂蚁种群,并大肆捕食地面的节肢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或干扰其繁殖。它们保护吸吮汁液的昆虫不受其他动物的攻击,使林冠层受到损害。阿根廷蚁通过改变动物—植物—种子传播之间的关系而导致该植物种群的数量明显下降。
2/17/202480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群落的影响
外来入侵种可能改变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别是群落的优势种、建群种和关键物种。
关键物种不一定是在群落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如传粉的昆虫在维持物种延续、群落结构与更新及多样性中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认为是关键种群。一旦外来种入侵导致传播种子的昆虫和动物从群落中消逝,打破“动物—植物—种子传播”系统,将引发相关物种连锁灭绝的灾难。2/17/202481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入侵种通过直接的竞争与捕食导致当地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减少,破坏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使濒危动植物受到致命侵害,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甚至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入侵会降低生态系统对外来干扰的抗性以及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有助于后继物种的入侵。生物入侵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导致食物链缩短,食物网结构简化等。2/17/202482EnvironmentalScience尼罗河河鲈暴发对维多利亚湖中被捕食动物类群动态的影响2/17/202483EnvironmentalScience尼罗河河鲈对维多利亚湖食物网的影响2/17/202484EnvironmentalScience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印度每年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美国每年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30亿元。有些肉食性动物入侵,可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如食人猖和大瓶螺等。生物入侵对人类的影响2/17/202485EnvironmentalScience加强立法;建立外来种防御体系和早期预警系统;加强宣传;
加强研究;
加强监管,防治结合;
重点防范,恢复先行;人工防治、生境管理控制、化学农药防治、天敌引种;
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2/17/202486EnvironmentalScience1)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GMO)是指通过基因工程,人为将其它种的某个基因导到新的生物中,该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
转基因生物种植主要分布在四个国家,分别为美、加、阿根廷和中国,共占99%,其中,美和阿根廷占90%。
2/17/202487EnvironmentalScience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本身有四个风险:毒素:基因的破坏或不稳定性带来新毒素;过敏:外来基因导入产生新的Pr,出现过敏反应;营养失调: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人营养失调;转基因生物本身是否安全尚未确定。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导致:增强非靶生物的抗性;导致野生种质资源污染;降低生物多样性;
2/17/202488EnvironmentalScience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①将巴西豆基因导入大豆中,在人类食用实验阶段,发生部分人过敏现象,因此该计划搁浅;②转基因土豆给大鼠喂食后,大鼠出现器官生长异常,免疫系统遭到破坏;③测到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可能导致遗传学改变,抗性标记基因,可能增大对人的危害。爱尔兰绿色组织拒绝转基因马铃薯
如何面对转基因?2/17/202489EnvironmentalScience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十六条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
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第十七条转基因食品采用下列方式标注:
(一)定型包装的,在标签的明显位置上标注;
(二)散装的,在价签上或另行设置的告示牌上标注;
(三)转运的,在交运单上标注;
(四)进口的,在贸易合同和报关单上标注。2/17/202490EnvironmentalScience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关于颁发第一批转基因农产品进口临时证明和标识审查认可批件的通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17/202491EnvironmentalScience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污染物(有毒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的健康的现象。“蔬菜傍农药,陈米着靓装,面粉兑尿素,海鲜泡甲醛,硫磺熏银耳,激素喂甲鱼,火锅添罂粟,矿油喷饼干。”。“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共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较2002年,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中国青年报2004.02.13不干不净,吃了没病2/17/202492EnvironmentalScience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的原因:1)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2)化学性因素——天然化学物质、添加的化学物质或外部或偶然添加的化学物质;天然化学毒素—扁豆中毒事件、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香港“问题”花生—黄曲霉毒素添加化学毒素—“瘦肉精”事件;2/17/202493EnvironmentalScience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
爆发源:瘦肉精
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2/17/202494EnvironmentalScience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爆发时间:2011年5月24日
爆发源: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工厂考试题及答案
- 甘肃村官考试题型及答案
- 附中朗诵考试题目及答案
- 法律律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锻压工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案例范本
- 中国纳米水滑石项目创业计划书
- 垃圾转运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
- 低级文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铁监控员考试题及答案
- 设备隐患排查培训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全国二卷真题英语试卷(真题+答案)
- 中国耳背式助听器项目创业计划书
- (完整版)党员发展对象试题题目及答案
- JT-T1508-2024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宣贯
- 外科护理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银企合作协议书
- 小米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公司收购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咨询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