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制度_第1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_第2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_第3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_第4页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等相关事宜。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2术语2.1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风险用风险度表示。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R:风险度,R值越大,风险越大。L: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S: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2.2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过程。2.3评价准则是指衡量风险大小的一个参数标准(可承受的),主要包括事件龙化化工公司2013-**-30发布2013-**-30实施QG/LH20.43-2013发生的可能性L、后果的严重性S,依据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制定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2.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选定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3安全风险管理目的识别出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强化源头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避免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4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状态报告、安全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信息管理和隐患治理。5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5.1公司成立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公司其他领导、及安全、生产、技术、人力资源部部门负责人。5.2职责分工5.2.1总经理对安全风险管理及公司安全生产状态报告编写工作全面QG/LH20.43-2013负责。5.2.2副组长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分管领导,协调组织安全生产状态报告的编写和评审工作,负责确定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监督整改重大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隐患。5.2.3公司安全管理部是安全风险归口管理部门,督促检查、指导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安全评价分析、编制安全生产状态报告。5.2.4技术设备部、总调度室、企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及安全生产状态报告的编制、组织、协调、督促工作。6风险评价范围6.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6.2常规和异常活动;6.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6.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6.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6.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6.9气候、地震其他自然灾害等。QG/LH20.43-20137评价准则7.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见附录A。7.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见附录B。7.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见附录C。8评价程序及评价方法8.1评价程序8.1.1由公司总工程师负总责,由技术部牵头编制公司安全生产状态报告,每月风险评估一次,每年编制一次,8.1.8.1.2序号作业岗位作业活动1058#氨制冷巡检(常规)氨高位储槽检修(非常规)8.1.2序号设备名称位号部门11#气化炉21#造气车间8.1.QG/LH20.43-20138.1.4依据评价准则判定风险。8.1.8.2风险评价方法8.2.18.2.28.2.38.2.48.2.58.2.68.2.78.2.89控制措施9.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生产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削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9.1.1制定控制措施应考虑9.1.1.19.1.1.29.1.1.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9.1.1.4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QG/LH20.43-20139.1.1.5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9.1.2控制措施主要应包括9.1.2.19.1.2.29.1.2.39.1.2.49.1.39.2风险控制风险评价组根据可接受的程度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包括:9.2.19.2.29.2.39.2.49.2.59.3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QG/LH20.43-20139.4落实所确定的控制措施,对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消除或减少事故的发生。9.9.4.19.4.19.4.19.4.19.4.19.49.4.2用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控制措施9.4.2.1修订和新制定的操作规程9.4.2.2及时向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教育9.4.2.3使从业人员熟悉其岗位和工作环境中的风险9.4.2.49.5风险评价9.5.1企业应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QG/LH20.43-20139.5.1.1火灾和爆炸;9.5.1.29.5.1.39.5.1.49.5.1.59.5.1.69.5.1.79.5.1.89.5.2企业应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9.5.2.19.5.2.29.5.2.39.6风险评价相关内容9.6.19.6.29.6.2.19.6.2.2风险管理的机制是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对QG/LH20.43-2013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9.6.3风险评价结果,既风险度R值的大小,通过附录C将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定重大风险,按优先顺序控制治理,填写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见附录D。10风险信息更新10.1定期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10.2制定风险评价的频次。10.3常规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评价。10.4非常规的每次开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价。11重大危险源11.1各基层单位应根据重大危险源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11.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档案。11.3确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并落实责任人。11.4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并将报告存入档案。11.5应将重大危险源的有关信息告知从业人员,应有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并适时改进和演练,演练应有计划和记录。12检查与考核QG/LH20.43-2013本标准由安全管理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公司QG/LH29.01-2010《绩效管理考核标准》实施,经营管理部定期组织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13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全管理部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编审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3-**-30附录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检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附录B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和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附录C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不可容忍的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巨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9~12中等的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8可容忍的风险可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