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进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胃食管反流(GER)常见于新生儿,由于食管下括约肌间断性松弛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可引起食管炎、吸入性肺炎、窒息、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本文就体位干预、喂养方式、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睡眠状态和药物干预进行综述,以期根据个体差异采取合适措施防治GER。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综述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由于哭闹、咽下、吸吮、胃胀气等引起食管下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反射性松弛,或是由于LES的功能障碍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而使食物进入食管内或胃内过多气体通过食管排出体外,常见于新生儿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GER的发生率高,且长期GER可导致食管炎、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严重并发症[1],近年来对GER的研究颇多,为给临床防治GER提供更适宜的护理干预,现对非LES组织结构异常导致的GER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1.GER的诊断和临床表现

GER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吐,可表现为溢奶,轻度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其次还可表现为体重不增,频繁胃酸返流可导致食管炎,呕吐物被吸入可表现为肺部合并症[1],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排除肺部本身问题外应高度怀疑GER。由于GER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借助辅助检查进行诊断,目前对GER的诊断多采用食管动态pH监测技术与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相结合[2],可监测食管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物的性质和成分,亦可诊断和鉴别诊断酸性和非酸性GER。有研究者[3]采用24小时胃食管动态双pH监测技术,在单通道pH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胃内电极通道,并通过阻抗检测对弱酸、弱碱和非酸反流进行判定。

2.护理干预

2.1体位治疗

体位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体位的研究非常多,国外很早便有学者[4]研究体位对反流的影响,结果显示俯卧位比仰卧位发生GER的几率小,主要是因为仰卧位时其幽门要比口腔平面高,容易发生反流,并且俯卧位能改善氧合和肺功能,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5],但因俯卧位会增加猝死风险[6],不便于无心电监护下的护理观察,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对GER不推荐俯卧位。Corvaglia[7]等研究发现,俯卧位和左侧卧位均可减少酸性和非酸性反流,左侧卧位能显著降低餐后早期的酸性反流,而俯卧位可显著降低餐后晚期的酸性反流。基于左侧卧位有利于防止GER,但不利于胃排空,影响新生儿体重增长,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而不利于防止GER[8],有学者[9]提出变换侧卧位,即喂养后1小时内左侧卧位,而后右侧卧位1小时,再左侧卧位1小时,既可有效防止GER,减少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且能促进胃排空,促进体重增长。温瑞仪[10]等提出喂奶后半小时和睡眠时将患儿的床头抬高30°,让患儿保持头高侧卧位,结果显示可减少患儿的呕吐次数,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综上所述,既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有效防治GER,头高斜坡卧位和变换侧卧位可能是较有效的策略,即喂奶后抬高床头左侧卧位,而后再右侧卧位,再左侧卧位,但交替卧位间隔时间和抬高床头的角度还需要更多临床实验研究。

2.2喂养方式

增稠喂养即在母乳或配方奶中加入增稠剂,曾是非药物治疗GER的一种常用方法,有文献指出增稠剂并不能降低非酸性GER的发生[11],虽然能减少酸性GER,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奶的增稠与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有关[12],因此在未达到足够的喂养耐受的情况下不推荐对奶进行增稠。且增稠剂会增加奶的渗透压,有研究[13]表明,食物渗透压的增加可加重新生儿和儿童的酸性GER。Aceti[14]等对有GER症状的早产儿应用了不同量的母乳强化剂,结果显示,3%和5%的母乳强化剂均对酸性GER无影响,反而可显著增加早产儿非酸性GER次数及反流至食管的高度。因此增稠喂养对GER的发生率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易露[15]研究发现,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促进胃排空,减少GER的发生率,并能明显降低肠道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改变喂养方法和喂养频率,有研究[16]显示延长喂养持续时间和较慢的流速与GER的頻率降低相关,因此控制喂养时的流速可减少GER,可能与饮入时较慢的流速,单位时间内对胃壁刺激较小有关。另外根据GER的病因,少量多餐,减轻胃壁压力,可能对防止GER的发生有效[1]。

2.3非营养性吸吮与抚触

非营养性吸吮可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尽早达到全经口喂养,且NNS能够加快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利于体重增长,NNS还会使吞咽次数增加,且吞咽有利于清除GER。赵翠霞[17]等研究了应用奶嘴的NNS对早产儿GER症状的影响,研究发现NNS可以加速胃排空,进而减轻GER的症状。新生儿抚触能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GER的发生,尤其是对腹部的按摩,能加速肠蠕动[18]。但抚触的时机和时间长短,及其对不同类型的GER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2.4睡眠状态

国外研究者[19]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和pH阻抗研究发现,新生儿80%的时间都在睡觉,而弱酸性和酸性反流在睡眠状态下较觉醒时显著减少,并且在睡眠期间,弱酸性和酸性回流物的近端上升也显着减少。睡眠期间身体症状(如弓形,烦躁和运动)和感觉症状(如打喷嚏和呕吐)的频率显着降低,提出症状产生和适应的机制在睡眠和觉醒状态中是不同的。Djeddi[20]等研究结果显示,在清醒期间观察到GER53.4%,在主动睡眠期间观察到37.6%,在安静睡眠期间仅观察到9%,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减少)的变化可能对GER发生有一定作用.因此,可推测良好的睡眠对降低GER的发生有益。

2.5药物治疗

吗丁琳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壁部位,能促使食道的下部相关括约肌的张力情况提升,对于食管的蠕动和胃排空存在促进作用,对于患儿的食管反流存在抑制作用,有效缓解反流症状[21],但因其存在导致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等用药隐患[22],已不作为新生儿GER的常规用药[23]。向建文[24]等证实益生菌能改善早产儿的胃肠动力,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和减轻反流程度,可能因为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营养吸收,加速了胃排空有關。魏有山[25]研究小剂量红霉素能治疗新生儿GER,能够有效减少返流次数,可能因为小剂量的红霉素够诱导胃窦部复合波,对胃排空有效[27]。

综上所述,非药物治疗手段依然是预防和缓解GER的主要措施,其中体位治疗是目前证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