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海南大学_第1页
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海南大学_第2页
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海南大学_第3页
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海南大学_第4页
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海南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用残疾之躯撑起大爱的天空——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简介赵红亮,男,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从1998年中学时代开始,身有残疾的赵红亮就开始了他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快乐和温暖之旅,用自己10余年从未间断过的爱心行动帮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孩子、一个又一个孤寡老人,用自己的人生实践诠释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服务社会、奉献人生的精神,感动和影响了无数的人们,用自己的残疾之躯撑起了大爱的天空。一、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一)中学时代:乐于助人、不留真名的“向群弟”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神州大地,“抗洪英雄”李向群的事迹深深震撼了还在读中学的赵红亮,向李向群学习的念头在他的心中悄然升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两位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的贫困小学生。两个小学生的贫困境遇引起了他的同情和思考,“我只要平时节俭点,就能帮她们,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样的想法很快变成了行动。尽管他的家庭也很贫困,但为了资助这两个学生,他打零工、省吃俭用积攒为数不多的钱。十年来,在他的资助和鼓励下,这两个小学生已顺利完成中学学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把节俭助学变成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资助贫困儿童。截至目前,他先后以“向群弟”的名义向江西高安县兴仁希望小学、海南向群小学共捐款近万元,图书近千册。成长中的赵红亮开始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他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带给了自己快乐和自信!”(二)大学时代:刻苦学习、倾心奉献的优秀学子中学时,赵红亮成为家乡镇中学唯一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学生。同时进入党校学习,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他考入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海南大学)。赵红亮除了学好本专业课程外,还自学法律专业课程,参加自学考试。忙碌充实了大学生活,赵红亮连续三年负责接待新生的入学工作,9月是他最忙的月份,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作为学生会负责人,他主动学习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帮助同学解决心理上、生活上的问题。2002至2006年,他先后担任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组长兼宣传委员、代理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书记、院团委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院保先领导小组成员等,还光荣当选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暑假时间,他随学院爱心艺术团下乡演出,同时积极进行农产品的营销调研,帮助当地农民开拓农产品市场。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赵红亮先后获得“雷锋精神奖”、“先进个人”、院“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校“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共青团员”等一系列荣誉。(三)志愿服务:积极创建“爱心”接力基地大学一年级时,赵红亮就开始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图书馆及周边村镇进行志愿服务劳动。他还利用周末为学校周边的贫困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家教。大学四年来,赵红亮免费辅导的十多个学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从2003年起,他积极配合学院建设学生党支部实践基地、“爱心”艺术团、“爱心”实践基地等,定期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及基础医疗护理的宣传。四年来,由他协助组织赠送到偏远地区的科普读物、衣物共约两万份(件),同时影响和带动了儋州市及周边学校的志愿者活动,让所有的人在实践中感受温馨和快乐。(四)“半路”医生:至今敬老院还给他留着床位2002年11月,赵红亮来到儋州市敬老院,和那里的老人和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持每周按时到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为了能进一步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赵红亮自学了中医穴位按摩、药膳常用、聋哑儿童心理辅导等知识,自购血压计、拔罐器等医用器具,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为他们做医疗保健。在赵红亮的努力下,敬老院的王家贵等孤寡老人头竟然不昏了,更可喜的是,几位阿公、阿婆测量出的血压记录也明显平稳,敬老院里五个弃婴已经被人抱养,六个孤儿也已经在附近的小学读书。七年来,赵红亮已经成为敬老院、孤儿院的一份子,成为那里孤寡老人、孤儿最亲的人。至今,敬老院的老人们还为他留着床位。(五)毕业抉择:“我要到最贫困的地方去”毕业在即,赵红亮的家人在当地给他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却坚定地选择到祖国的老少边穷地方去,家人和邻居都为之表示叹息、不理解。赵红亮坚持自己的选择,向校团委、团省委申请要到最贫困、最偏远的地方去支教,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2006年7月,赵红亮来到国家级贫困县——白沙黎族苗族自治县南开乡黎苗少数民族山区,开始了他的志愿服务生涯。这里是黎苗少数民族居住地,教师稀缺、科技落后。两年来,赵红亮教过数学、英语、地理、政治、生物和自然,并且都是同时教授3到4门课程。刚到那里,尽管身有残疾,赵红亮却以“民工”的身份参加贫困边远山区的校园危房建设,每天运砖、拌水泥,一个月下来,他变得黑了、瘦了,手脚起泡化脓,但他没有退却。之后,赵红亮把这一个月的工资以署名的方式寄给了当地一位家里发生重大事故的老师!“九月开学,我见到了我的学生——山区的黎苗子弟,他们诚实憨厚!偏远的山路割断了大山里人的梦想,同时也让外边的人望而却步。”赵红亮在日记中写道。(六)扶贫“专家”:热心帮助贫困山区发家致富课堂上赵红亮是老师,课堂下他是学生的朋友。他跟学生们学说黎话,走访黎苗山寨,并且了解黎苗少数民族的习俗与生活现状。为了能帮助当地人发家致富,他多次回母校了解橡胶、木薯等热带经济作物知识,主动学习橡胶种植与割胶技术,回来后及时对当地种植户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并向当地胶农发放以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科普图书300余册,赠送自费刻录的近百份关于橡胶种植的光碟,同时为当地胶农能与母校科技扶贫结对创造条件。赵红亮放弃了春节回家探亲的机会,主动申请到没有通讯且通电不畅的白沙县南开乡黎族高峰管区几个村寨,带去科技种植图书、光碟,回来后他写出的《信息带来经济的革命》、《关于橡胶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的几点建议》等引起当地政府重视。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他拿出2500多元为边远黎苗山寨编撰出版多期涵盖科普兴农、法律宣传、医疗自救、奥运等内容的刊物《南溪苑》。他多次徒步翻山越岭、深入边远黎区苗寨,为当地黎、苗乡亲拍摄并赠送以“摄影凝聚和谐”为主题的“全家福”。2008年10月,海南中部边远山区爆发大面积橡胶树病虫害,赵红亮不辞辛劳,多次徒步深入山区,调查和收集害虫标本,配合母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给当地种胶农户最大的帮助,减少黎苗乡亲的经济损失。结合自己多年奔波于海南中部老少边穷山区的感受,赵红亮撰写的关于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信息、饮水、医疗卫生、教育及生态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得到海南省省长罗保铭的批示。(七)大爱无疆:关注灾区,奉献爱心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即将结束两年志愿服务的赵红亮,先后以不同方式向灾区捐款2000多元,同时积极学习《心理志愿者工作手册》、《灾后重建手册》、《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手册》等书籍,多次向共青团海南省委提出到四川灾区进行志愿服务的书面申请。几年来,赵红亮把积蓄的所有资金全部用在自己所从事的志愿服务事业上。二、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一)坚强乐观,不怕困难赵红亮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一次生病打针,他的神经受损致使左腿残疾。“我知道一个从小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他有多么痛苦。”赵红亮说,“但是我的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说,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你有恒心,不怕吃苦,就不会比正常人差。”母亲的教导使赵红亮逐渐养成了坚强乐观、不怕困难的品格。(二)刻苦学习,高中入党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赵红亮以优异的成绩上完了小学和初中。初中毕业时,他又顺利考入高中,成为家乡镇中学唯一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学生。然而,由于身体不好,他需要常年吃药治疗,甚至因为动手术耽误了一年多的功课,这使得他的学习比常人更加吃力。但是,赵红亮没有气馁。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中午大家休息的时候,教室里有他的身影;下课后,他出入对多的是老师的办公室;晚自习后,他通常还要继续在教室学习3、4个小时,直至凌晨一两点……。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直到把落下的功课一点点补上。由于表现出色,他在高中时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他又顺利地考取了大学。(三)珍惜大学,全面成长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许多同学看来,考入大学似乎可以休息一下,松一口气了。然而,赵红亮却仍近乎固执地坚持着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他每天5点起床学习英语,晚上直到宿舍楼熄灯了才休息。他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还参加了许多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并积极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深入社会的工作中锻炼成长。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读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因为出色的社会工作多次获得学院、学校的表彰奖励。(四)艰苦支教,攻读硕士支教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赵红亮看来,他的支教生活却是丰富而充实的,因为他不但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那些急需知识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而且还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山里的贫苦农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的支撑,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给农民传授知识这种令许多正常人望而却步的苦差事,腿有残疾的赵红亮却干的乐此不疲。在工作之余,他仍坚持着多年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每天早起晚睡,点着蜡烛在山里蚊虫的叮咬下读书、学习。2008年,在他即将圆满完成两年的支教任务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的研究生,他又一次成功地做成了一件常人看来无法做成的事情。三、事迹感人,反响强烈赵红亮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服务社会、奉献人生的精神感动了我校广大师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新闻媒体热烈报道人民网教育频道以《赵红亮:服务社会关注民生》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并将其列为由教育部思政司、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主办的“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入围候选人;《海南日报》以《残疾大学生赵红亮:赠人“玫瑰”我心欢喜》为题、《南国都市报》以《好人“向群弟”》和《周文彰赞“向群弟”事迹感人》为题、《海南特区报》以《对话赵红亮:只要有条件我就会坚持下去》为题、《海南经济报》以《他从大一开始志愿服务,毕业后争着去贫困山区》为题分别对赵红亮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海南电视泰也专题报道了赵红亮同学的事迹。(二)省委领导作重要批示原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同志看到赵红亮的感人事迹后作出重要批示:“修演同志:赵红亮同学事迹感人,请代表我部和省文明办前去慰问,可组织更大规模宣传报道。”2009年3月18日,省文明办主任陈修演代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来到我校慰问赵红亮,并将周文彰的赠书和慰问金送到了赵红亮手上。(三)全校掀起学习赵洪亮热潮3月19日,我校李建保校长、韦勇副书记专门召开赵红亮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号召全校师生向赵红亮学习,同时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还专门聘请赵红亮担任兼职就业辅导员。校党委正在研究授予赵红亮“海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称号。校团委、学生处、学生联合会联合发出《关于向赵红亮同学学习的倡议书》。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政治与行政学院、管理学院、校学生联合会先后组织多场赵红亮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各基层党委和党总支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向赵红亮学习活动,全校上下掀起了向赵洪亮学习的热潮。四、收获荣誉,执着前进(一)表彰奖励,彰显价值赵红亮的爱心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和肯定,为了弘扬他的精神,表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彰显其社会价值,有关部门分别对他进行了奖励,并授予他一系列荣誉称号,号召人们学习他的高尚精神,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1997年,被共青团河南安阳市委授予“雷锋精神奖”;(二)1999年,被共青团河南安阳市委评为“先进个人”;(三)2004年,被共青团海南省委评为“海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四)2005年,被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五)2006年7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评为“海南省大学生中西部计划志愿者标兵”;(六)2006年12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评为“海南省大学生中西部计划十大杰出志愿者”;(七)2007年4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省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发改厅评为“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并被授予“海南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八)2007年9月,被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明办评为“海南省十大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九)2008年8月,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银质奖章”;(十)2009年1月,被团中央评为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并荣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十一)2009年4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授予第十五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这是海南青年的最高荣誉。(二)淡对荣誉,坚定前行面对荣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