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探析案例17000字(论文)】_第1页
【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探析案例17000字(论文)】_第2页
【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探析案例17000字(论文)】_第3页
【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探析案例17000字(论文)】_第4页
【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探析案例1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路径分析案例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大智移云等先进的技术在各行业中被普及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商业环境,传统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越来越明显。财务信息的滞后性,无法及时给企业管理层提供最新的财务信息;业务和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深度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决策,无法有效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参考。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财务工作面临革新。在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上,人工智能进一步与企业会计工作融合,智能财务正在逐步发展。智能化是指任何事物在新一代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可以能动满足各种需求的属性。目前国内对财务智能化尚无明确的定义,但结合多项研究成果以及不同学者的研究文献,可以大致看出财务智能化是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以财务共享中心为平台,以及配套的组织设计构成的一种新型财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国智能财务有了很大的发展。2015年国务院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2016年人工智能被列入了“十三五”规划中,同年第一款财务机器人由德勤推出;2017年“四大”中其他三家也相继推出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及相关服务;之后用友和金蝶也公布了自己的财务机器人。然而,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虽然财务智能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一个新的研究焦点,但财务智能化的开发和实施主要集中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外资企业、软件开发公司、部分大集团里,多数企业总体处于认识了解熟悉的过程中,对智能财务的了解和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1.1.2.研究意义财务工作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以能动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分析等多方面的需求,带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等积极效果。在财务智能化的影响下,企业的业务信息能够及时反馈到财务工作中,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能够使企业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业务并拓宽业务范围,增强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能力。财务智能化在我国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学术界对财务智能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研究,能够丰富我国财务智能化的研究成果。在智能财务蓬勃发展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智能财务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大部分企业缺乏向财务智能化变革的决心,究其原因有:财务智能化对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要求高,企业无法为财务智能化提供技术保障;缺乏财务智能化转型的变革经验,无法负担高昂的试错成本;财务智能化建设周期长,底蕴不厚的企业无法为智能化建设提供长期的投入资金。其次,目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教育没有转型,没有紧跟时代潮流,财税教育体系虽财务管理教育体系中完善,但是缺乏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引入,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有效的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最后,财务人员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没有转变,财务工作主要还是以做账记账为主,缺乏数据分析的能力,缺乏财务智能化所需的技术和经验。平安集团从2004年开始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趋于成熟。厚实的财务共享中心营运基础,为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平安集团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建设“智慧财务工程”战略任务。本论文通过对以平安集团为例,分析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的内容和成效及成功因素,有助于引发中国企业,财务人员,以及高等教育学校对财务智能化的思考。1.2文献综述1.2.1国外综述198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一份名叫《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简介》的管理指导特别报告,这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财务领域。自此国外财会领域不同的专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审计和税务等方面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成功地研究出了相应的技术与专家系统来解决财会领域复杂的财务问题。Theodora(2020)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展并非偶然,它们是由三大创新催化剂推动的投资、计算能力和不断循环的更智能的新见解。目前所看到的智能互联系统人工智能是其潜在功能的雏形,为了使人工智能被更充分地利用,需要不断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机制和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和相关认知工具的总称已被证明是金融服务业商业模式革新和效率提高的催化剂。先进的分析工具正在对金融应用程序开发产生广泛的影响。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许多年轻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希望成为这股浪潮的一部分。Florian(2020)通过结构化的文献综述,研究如何在商业银行中运用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得出了通过使用AI,商业银行能够减少贷款损失,提高处理付款的安全性,使合规性工作自动化,并改善客户定位的结论。Louis(2020)通过回顾FAS133人工智能的案例:该案例反映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监管如何推动新一代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出在会计工作中,人工智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并根据此案例得出人工智能(AI)在现代会计准则得以正确实施的两个必要因素:衍生工具的估值引擎的两种机制(包括识别智能、估值情报模型或市场直接价值反馈)和市场因素。Dogru(2019)认为随着对人工智能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领域可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加速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将主导包括机械、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在内的工业领域,以及包括住房、教育、医疗、零售、教育、刑事司法、住房和银行在内的服务业。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运用将会极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并且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包括如何重新分工,如何保护隐私建立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如何改进监管以确保自动化系统的问责制。在这个过程中,学院和研究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2国内综述在国外人工智能和智能财务理论研究的影响下,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对财务智能化做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张敏(2020)认为人工智能、智能工具、大数据分析是财务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中,人工智能是人的大脑,智能工具人的内脏或四肢,大数据是人的血液,三者缺一不可。她指出财务智能化转型有三个阶段,在财务智能化转型的路径中,最主要的是是要构建基于财务中台的智能化系统。刘梅玲(2020)根据财务智能化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提出了智能财务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框架等理论,以云南烟草公司为例,研究了财务智能化的建设思路,对智能财务平台和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构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傅元略(2019)为“财务机器人”的构建提出了智慧会计理论:它将会计智能体、深度学习、软计算与传统会计理论融合,并将“三设计一决策”的成果纳入会计智能体的知识库和规则库进行研究,以期形成一套与传统会计理论不同的,却又能解决现实财会问题的智慧会计理论体系。“三设计”为内部报告体系设计、管控系统设计、决策支持体系设计,“一决策”为财务决策。该理论体系旨在探索如何将传统会计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如何应用智能体技术打造会计智能体,如何在AI时代变革财务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如何形成未来的智慧会计理论等问题。李闻一(2019)调研了22家国内外的不同公司的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智能化情况,指出智能财务为企业战略提供管控服务,智能财务能够企业带来规模效益。企业为了进行财务智能化改革,需要有效运用各项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团队和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智能财务共享的要素和路径。彭启发(2019)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给会计行业带来的各种风险,包括财务人员的失业风险,财务信息的泄露风险和过渡依赖信息技术的隐患,以及法律边界不清晰的风险。为了应对风险,他提出了四项措施,分别为调整结构促进会计转型;学习相关智能技术预防过渡依赖;加强立法界定边界,预防和控制风险;促进人工智能和会计工作的双向深度融合。叶怡雄(2019)通过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研究,阐述了智慧财务是智能共享的发展,智能共享为智慧财务提供基础和推动力。指出财务人员要从实际的业务财务工作,总结出建设智慧财务的智慧和经验,提高自身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加强整个财务团队的协作契合度。综上可以看出,国外专家研究财务智能化起步早,结合案例针对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做了很多的分析和论证,对人工智能与金融业的结合进行了时间较长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虽比国外晚,但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财务智能的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我的具体国情,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对财务智能化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分析角度更加全面具体。但国内外对财务智能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够深化和细化,对财务会计领域某个具体方面(如:影响企业实施智能财务的因素、如何搭建智能财务系统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如何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员等)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以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为对象,研究财务智能化的影响,得到财务智能化的启示,能够丰富我国对财务智能化的研究成果。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以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建立的原因和内容,对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国众多企业公司的管理层、财务人员和高等教育学校,可通过阅读本论文加强对财务智能化的了解,提高对智能财务的适应性和应用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财务智能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财务智能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平安集团概况,详细介绍了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原因和具体内容。第三章主要通过分析对比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前后数据,介绍了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成效及成功因素。第四章在前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总结了得出了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对企业、财务人员以及高效的启示。第五章总结全文内容,并对财务智能化的发展表达了期待。1.3.2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使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和严谨,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下,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迈的更远。通过阅读前人的科研成果,我们能够有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有更充分的立足点去阐述和研究问题。前人的成果,是我们科研的基石。文献研究法,是我们完成论文至关重要的方法。(2)比较研究法。本文通过对比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前后经营成果,通过对比平安集团与不同公司之间财务年报发布时间,尽可能科学和严谨地得出财务智能化带来的成效,和给其他公司借鉴的经验。(3)案例研究法。在阅读国内外较成功和成熟的案例基础下,本文以平安集团财务智能为例,深刻分析了财务智能化的成效,成功因素,科学地得出财务智能化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和启示。

第二章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原因及内容2.1平安集团概况1988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以下简称平安集团)1988年在深圳蛇口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平安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型综合金融集团。在“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的战略指导下,平安集团在确保金融主业得到良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企业集团主业的转型升级。随着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程度逐步加深,平安集团的主业业务收入增加,服务效率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和营运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据2020年财务报表显示,在2020年底,平安集团的资产总额达到了95278.7亿元,负债总计为85399.65亿元,盈利1593.59亿元,其中属于母公司中国平安的净利润达586.8亿元。同时到2020年底,平安集团客户规模巨大,其中个人客户达2.18亿元,互联网用户超5.98亿元2.2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原因平安集团有许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虽由母公司绝对控股,但都维持着独立运营的状态。受早期运营模式的影响,各个子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一套财务核算体系。不同子公司财务核算系统之间互不相同,且相互独立。随着平安集团的发展,母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个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自为政的子公司财务核算系统给平安集团造成了严重的成本负担。为了有效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平安集团从2004年开始创建财务共享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逐步完善。财务共享中心体系的搭建和运营,为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和“大智移云”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运用,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环境。“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活”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平安集团做到加大科技投入,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环境的把控,对风险的预防和追踪。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集团整体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信息为经营赋能的作用,成为平安集团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平安集团于2017年正式提出了建设“智慧财务工程”的任务,促使财务朝智能化转型升级。2.3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内容2.3.1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目标财务数据的精准、及时、准确是企业获得先机,增强竞争优势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信息为经营服务作用,平安集团确立了“先知、先觉、先行”的财务管理理念。受该理念影响,平安集团财务信息的价值得到了重新定义,财务信息的地位提高,数据成为了衡量全体员工绩效的指标。在该理念指导下,平安集团提出了智慧财务工程的目标。首先,是打造智慧经营分析决策体系,增强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此提高整个集团的经营决策水平。其次提升效率,利用智慧财务工程提高企业的预测能力和实际业务的指导能力,提高经营水平;最后利用智能化的财务信息,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把控,高风险预防能力。2.3.2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历程在双驱动战略影响下,平安集团于2017年正式提出了“智慧财务工程”战略性任务。在建设该工程之前,平安集团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财务共享建设和运营经验。平安已经有了十多年的财务共享建设与运营经验。财务共享建设、运营与升级的历程为智慧财务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与财务管理基础。如图3-1所示。财务业务一体化财会运营一体化财税报告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财会运营一体化财税报告一体化数据采集智能化会计核算智能化会计审核智能化高度业财集成独立审核制证财务智能转型共享管控升级费用审核共享市场化运作多中心+多业务统一作业平台统一资金支付统一会计处理图2-1财务智能化发展历程财务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员投入,需要一个完善,纵观全局的规划设计。财务共享是财务智能化的基础。2004年,平安集团开始建设建设财务共享中心,2004年至2008年间完成作业共享中心设计,审核共享和专业共享分别在2009-2011年和2012-2014年建设完成。十余年的发展,平安集团成立了费用、总账、资金、税金、估值、综合6大业务共享中心,成立了5大作业中心。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平安集团在2016开始利用智能化技术促进企业财务系统的转型升级,经过一年的尝试,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程度逐步加深。2017年初,平安集团正式提出了“智慧财务工程”建设战略任务,向社会大众发出了财务系统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信号。2.3.3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方法为了完成智慧财务工程,贯彻“先知、先觉、先行”的财务管理念。平安集团于2017年提出了“工”字型的智慧财务建设方法。如图2-2所示。打造智慧财务决策支持体系替身趋势预测及业务指导能力提升经营效率加强经营风险管控能力打造智慧财务决策支持体系替身趋势预测及业务指导能力提升经营效率加强经营风险管控能力目标智能财务1上横“—”:决策支持智能化百分百远程指挥财务管理、企划、经营预测系统2中间的“I”:流程谁和改造端到端贯通、去手工、实现业财一体化3下横“—”:标签化对数打标签,形成标签数据体系决策支持智能化(智能探索/预测系统)流程设计/改造决策支持智能化(智能探索/预测系统)流程设计/改造标签数据体系(打标签及数据标签标准化)方法框架方法框架图2-2“工”字型方法该方法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它将智慧财务工程的目标、方法和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该工程的整体规划,由展示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中,“工”字型的顶层是智慧财务的建设目标,“工”字下横“一”为数据标签体系,它将数据标签化和标准化,为上层的智能决策提供数据基础;下横“一”是决策智能化平,通过智能预测系统,能够为企业的全体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做出科学有效的业务活动指导方案;中间的“|”为流程的设计和改造,通过变革流程设计,为数据标签体系和决策智能平台的连接创造通道,实现端到端的贯通和流程的自动化、增强业财融合的一体化,有效连接数据标签系统和决策智能平台,实现业财的一体化。以目标为指引,明确智慧财务工程的建设要求。“工”字型方法中“两横一竖”存在着紧密联系。其中,自上而下的关系从目标出发,关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如何高效的传递到信息使用者手上,以智能决策需求带动流程设计的改革和数据中台的设计,从下至上的关系表明了财务数据通过流程的自动化,转换为决策信息的过程。2.3.4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实践2.3.4.1智慧财务工程实施路径具体实施具体实施去手工化标签化智能化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去手工化标签化智能化自动化流程化标准化方案输出方案输出全数据化经营集团全面推广部分产业试点全数据化经营集团全面推广部分产业试点图2-3智慧财务工程的实施路径如上图2-3所示,智慧财务工程的实施路径包括需求洞察、思维创新、具体实施、方案输出四个环节。第一步,洞察需求,企业要观察现存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关注集团智能化决策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识别智慧财务的范围和服务对象。第二步,梳理现有的财务智能化理论研究成果和平安集团财务转型经验,分析现存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在智慧财务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第三步,具体实施,通过去手工、标签化、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具体实施步骤,促进财务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第四步,在部分产业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集团进行全方面智能财务的推广,实现全集团的全数据化经营,得出财务智能化实施方案和智慧财务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2.3.4.2智慧财务工程具体实施步骤(1)去手工化去手工化是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建设的基础,去手工化意味着交易流程的自动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业务数量、种类的增多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庞杂的业务信息系统会出现一些断层现象,导致许多业务流程依然需要手工录入。但手工录入的业务和财务信息,易缺乏及时性和真实性,易对企业高层管理的财务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平安集团采取了“识全景、找断点、定方案”的方法,以期成功实现去手工化。如图2-4所示。图2-4去手工化步骤“识全景”即通过分析整理集团内部业务端、业财端和财务端的整体流程,识别不同流程系统间的关系,绘制集团流程全景图。“找断点”即在“识全景”的基础上,通过流程目标图,找到流程中需要人工干预的点,并对断点的原因进行分析。“定方案”即针对业务、业财和财务三个流程中的断点,制定流程优化和断点解决方案,实现全流程无断点,全流程的自动化。(2)标签化标签是按照特定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根据不同的数据分析维度可以得出不同数据标签,数据标签有利于财务人员对数据表进行筛选与分析。数据标签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平安集团数据标签化分为三个路径。如图2-5所示。图2-5数据标签化路径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中的数据标签化的对象为交易。首先通过分析流程环节中交易产生的数据内容,以交易为主线串联相关业务的手段,得到交易标签。其次再凭借纵横交错法进行数据定位,在纵向上采用流程泳道图方式,将流程展开到作业节点;在横向上,将整理的交易标签与流程关联关系进行对比;在纵横交汇的交叉点上,标定该流程节点是否产生该标签。为了更好的管理数据标签体系,平安集团从财务管理、经营决策的需求出发,平安集团借鉴金融业逻辑数据模型(FS-LDM)和互联网标签体系,建立集团统一标签制度、标准、组织、流程和系统的体系;从标签体系的实施层面,自下而上分类分步实现。(3)标准化没有数据标准化,再完善的数据标签体系都无法有效地发挥出财务信息的价值。在标签化的基础上,平安集团设立了四种标准体系,分别为“国际/国家标”、“行业标”、“集团标”、“成员公司标”。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要与这四大标准进行对比,如交易过程录入的数据和标准有出入,则采用数据源头清洗的手段缩减差异,使其标准化。对于无法用该手段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数据,财运用“C”字型数据转换方法。即,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则进行关系映射,将源数据映射进标准数据结构中,交易数据进来后、按照映射后的标准进行储存、匹配、调用。(4)流程化制度是流程的基础,完善的流程是系统运营的先决条件。平安集团具有将管理固定成制度的惯例。在智慧财务的建设过程中,平安集团通过高质量的管理,对各个流程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和优化,减少了浪费和冗余,使管理流程更加精益。在流程化中,平安集团着重关注了如何平衡流程效率和风险把控的问题。效率的提高有待于流程的优化,风险的把控需要在流程设计中做好风控前置。风险的控制是财务管理关键部分,通过智能技术,流程设计中的风控装置能够自动识别有风险的数据。如判断供应商的信用级别、发票的真伪等。(5)自动化交易场景的自动化,能够增强数据的预警、预测、决策支持作用。在自动化步骤中,平安集团建立了模型工厂。它是智慧财物工程中的数据处理枢纽。他运用三种处理机制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一种为流水线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数据的自动化加工处理和转换。第二种是私人定制模式,它主要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决策信息。第三种是专家模式,该模式服务于专业建模人员,支持专业人员完成猜模、建模、碰模等工作。该模型工厂由平安科技的数据专家构建,在各成员公司核心骨干的参与条件下,能够处理5亿多的数据,实现固定报表的自动化处理和个性化加工。(6)智能化前五个步骤的建立,为智能化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平安集团为了实现智慧财务工程的目标——智能决策,建立经营图谱,借助系统的图像方法,对数据背后的经济行为进行深刻的解读。经营图谱是根据经营的知识和经验总结结构化知识库。同时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更大地发挥务数据动态预警和指导作用。通过人机协同,使不同的信息使用接收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2.3.5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结果历经四年的精心打造,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搭建起了多平台的财务经管支撑体系,如图3-3所示。图3-3智慧财务工程全景图智慧经营分析平台是企业信息、用户、应用的枢纽。该平台专门开设了一个统一的智能门户,该门户面向不同层次的组织和不同的经营活动作业。用户可凭借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等登录智能信息门户,浏览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信息。在该平台中,智能搜索和智能财务报表能够为平安集团全体员工提供业务活动行动指南和决策支持信息。同时智慧财务工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通了端到端的业务财务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层,内容包括核算、报销、采购、共享、财报、税务的智能化,业务财务、财会运营、财税报告的一体化。该应用层的搭建是智慧经营分析平台的基础,对提高平安集团的经营预测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引擎层的模型工厂和经营图谱是应用层的技术基础,模型工厂和经营图谱对促进平安集团交易流程的流程化和自动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整个智慧财务工程中,引擎层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层,它能使标签化和标准化的数据按照自动化的流程传到应用层,对上层,它将数据层的数据进行的流程化和自动化的处理,能使应用层得到的信息更加具有层次性。数据的感知、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集成,构成了数据中台的主要内容。在数据层中,平安集团建立了四大标签体系,同时以交易类型为线索,有序地将业务和财务段的内容进行了归类。类别分别为“当事方、产品、合同、资产、事件与活动、账户、渠道、单证、财务”。在数据标签的影响下,平安集团能够将闲散化的财务数据转化为标准化的数据,为智慧财务工程中的自动化和流程化奠定基础。技术层为前端的智能化应用能力提供了支撑,其中机器视觉、云计算、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技术,以及搜索引擎、算法引擎、语义识别、BI引擎等ASKBOB技术组件,数据采集、映射转换、数据交换等数据处理能力,租户管理、权限管理、服务管理、API管理等平台管理组件,为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第三章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成效及成功因素平安集团在2017正式提出了建设“智慧财务工程”的战略性任务,并在2017年之后完成了智慧财务工程的主体部分并进行了试点。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分析财务智能化的成效,本文选取了2011-2020年10年间的财务年报数据,以2017年截点,分析对比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前后差异,以得出财务智能化的成效。依据前文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内容,我们可进行下文的分析。3.1平安集团财务财务智能化成效3.1.1平安集团财务效率明显提高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以后,与早期传统财务共享模式相比,企业的运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首先,由表3-1和图3-1知,平安集团的资产总额与财务人数的比值增长从20011年的1.46亿元/人到2020年的4.93亿元/人,两者比值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2020年两者比值的增长速度要高于2011-2016的增长速度,可知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的成效要优于建立共享中心的成效。从图中还可知,平安集团2017年实施财务智能化之后,单个财务人员能管理的资产数量越来越多,平安集团资产管理效率提高。表3-1平安集团2011-2020财务智能化前后相关数据一览表年份管理人数(人)管理费用(亿元)财务人员(人)财务费用(亿元)资产总额(亿元)资产总额/财务人员(亿元/人)2011年56167.00431.4015670.00177.4722900.001.462012年54674.00579.1015640.00204.2928400.001.822013年52249.00691.7015340.00253.8333600.002.192014年58600.00856.6016654.00349.3140100.002.412015年58674.001127.0017784.00506.3347700.002.682016年59876.001300.0018765.00587.8552965.002.822017年69297.001397.0018895.00111.7064931.003.442018年69310.001477.0019105.00——71430.003.742019年69415.001729.001921.000——82230.004.282020年69616.001766.0019310.00——95280.004.93图3-1平安集团2011-2017年资产总额/财务人数比其次,平安集团从自2017年实施智能财务工程后,财务数据和财务流程的去手工化、流程化、自动化、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数据出错率,减少了财务工作中的各项费用支出。如图表3-2和图3-2所示。平安集团管理费用增长率从2016年的15.35%下降到了2017年,7.46%,共下降7.46个百分点,财务人员的增长率从2016年的5.52下降到了2017年的0.69%,共下降4.83个百分点,并且两者保持降低低趋势。与此同时,资产总额增长率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并在2017年超过了管理费用增长率。这说明平安集团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人员需求和企业日常业务费用支出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行效率提高。表3-2平安集团2005-2020年财务智能化前后相关数据增长率一览表(%)年份管理费用增长率资产总额增长率财务人数增长率2012年34.2424.02-0.192013年19.4418.31-1.922014年23.8419.358.572015年31.5718.956.792016年15.3511.045.522017年7.4622.590.692018年5.7310.011.112019年17.0615.120.552020年2.1415.870.52图3-2平安集团2012-2020财务智能化前后相关数据增长率对比图再次,平安集团实施智能财务之后,构建了一套文数混编、多人协同和线上化操作年报年制系统,提高了年报编制效率。如表3-3,表3-3所示,因其业务相近,资产规模相当选,本文选取了天茂集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财务年报披露时效进行对比,其中:年报披露时效=上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到财务年报发布当日的时长。表3-32011-2020年不同公司年报披露时效(天)年份中国平安天茂集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201175118868889201273758485862013721169084862014784589848520157530888490201681116898389201779118898280201871119848780201951106838686202034120888584图3-32011-2020年保险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披露时效对比由表3-3和图3-3可知,中国平安的年报披露时效常年低于天茂集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披露时效。并且年报披露时效从2017年开始就呈现有了明显的的下降趋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19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披露时效都有所延长,而平安集团凭借智能财务系统,年报的披露时效不增反降,年报披露时效由2018年71天提速到了2019年的51天。2020年报并2021年2月20日就已发布,披露时效仅为34天。高效率的年报发布有利于向外界传递企业良性发展的信号,有利于赢得投资者青睐,获得投资。最后,便捷高效报销系统,能够使财务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资金预算的把控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谨慎性。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之后,为了提高费用报销的效率,公司内部开发了员工费用报销软件。表3-4费用报销流程对比流程其他公司财务智能化之前的平安财务智能之后的平安1员工填写纸质差旅费报销员工系统填写单据手机提交消费记录2纸质单据交给会计岗审核流转部门预算员录科目流转部门预算员录科目3再一次流转给各领导手工签字流转财务岗电脑审核流转财务岗审核4单据流转出纳付钱系统流转各领导审批系统流转各领导审批5付完钱再转回会计岗做账半小时后系统自动付款半小时后系统自动付款时效平均3-4天到账最快两小时到账最快两小时到账如表3-4所示,差旅费报销为例,平安集团开发了打车软件,员工只需要在手机单提供打车记录,无需提供发票,财务人员根据记录便可依程序进行报账处理。与传统的未实施财务智能化的公司相比,平安集团报销流程能够大大缩短差旅费报销时长,手机便捷提交消费记录,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及时更新企业财务信息,提高了费用入账效率。3.1.2收入增长,成本降低,营收能力增强平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实施以来,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度提高了平安集团业务处理水平。标准规范的财务数据,提高了集团内部各公司业务往来、信息交流的速度,有效解决了传统内部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费用增加的问题。表3-5收入费用率年份业务及管理费用(亿元)营业收入(亿元)收入费用率(%)2011年431.402489.0017.332012年579.102994.0019.342013年691.703626.0019.082014年856.604629.0018.512015年1127.006199.9018.182016年1300.007125.0018.252017年1397.008909.0015.682018年1477.009768.0015.122019年1729.0011690.0014.792020年1766.0012180.0014.50图3-3平安集团2011-2020年收入费用率对比图由上可知,平安集团收入费用率在2017年明显降低,由2016年的18.25%下降到到2017年的15.68%,共下降了约0.03个百分点。自2017后,平安集团收入费用率均在15%以下,且在2020年下降到了14.5%。可看出平安集团自2017年推出智能财务工程之后,平安集团用较低的费用,取得了较高的营业收入。平安集团的收入费用率降低,企业盈利效果变得更好。3.1.3资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现金价值充分释放平安集团通过实施财务智能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资金的管理。通过对将各分支机构资金收支权限的上收,实现了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各项资金往来和现金收付,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此外,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最大化,更提升了公司调度资金效率,有效防止了资金沉积,并使得公司对现阶段资金情况有了更准确的判断。表3-5平安集团2011-2020年持有资金情况表年份可供分配储备(亿元)归属净利润(亿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元)2011年226.30194.755.34202012年268.19200.506.27052013年314.93281.508.84462014年326.78392.8011.10532015年340.70542.007.38572016年498.26623.909.62432017年590.72890.9012.95752018年722.501074.0018.28132019年1001.531494.0023.72232020年1205.921431.0028.5381图3-4平安集团2011-2020年可供分配储备和归属利润变化图图3-5平安集团2011-2020年每股未分配利润变化图如表4-3和图4-4所示,平安集团自2017年实施财务智能化之后,可供分配储备、归属净利润以及每股未分配利润数额不断增加,且均高于2016年及之前年份的数额。其中,归属净利润总额在2017年有着显著提高,由2016年的623.9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90.9亿元,绝对值增加了267亿元,增长率为42.7%。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归属行利润总额虽低于2019年数额,但依旧在1400亿元以上。可供分配储备总额在2016年增加后,绝对值总额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2017年之后的可供分配总额增长速度要快鱼2017年之前的增长速度。每股未分配利润在2017年突破了10元临界点,并于2017年持续增长,至2020年提高到了28.5381元。平安集团以后描述了平安集团2006到2020年期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变化情况。3.2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成功因素3.2.1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科技对金融行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方向。平安集团早在2014年就确立了“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的发展理念。在2017年将公司定位为“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为了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因此平安集团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建设智慧财务工程的战略任务。随着“金融+科技”,“金融+生活”战略任务的持续深化,智慧财务成为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全平台的数据化经营要求下,智慧财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能力提高,对内能够带来降低财务孤岛现象、提升智能化决策的效果,对外能够增强集团企业与客户的粘性,提供更高质量共融服务。3.2.2强大的企业执行文化优秀的执行能力是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平安集团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执行和战略同等重要的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平安集团全体员工都积极投身智慧财务工程的建设中,上至高层管理人员一起思考财务智能化的实施方案,下至基层技术员工投身相关软件研发,业务人员积极适应新型管理模式。平安集团的智慧财务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资金投入需求多,改变范围大的工程。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执行力,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建设工程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平安集团高效的执行力主要来自于成熟的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平安集团内部每个成员为了获得高绩效,都相互进行竞争。在智慧财务试点和推广阶段,平安集团采取项目负责制,每月召开会议报告项目完成情况,采用邮件发布的形式在集团公布进度。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对完成情况较好的项目小组予以嘉奖,淘汰任务进度垫底的项目小组。在这样的环境下,平安集团内每个成员都在努力向前“跑”,平安集团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文化。3.2.3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是财务智能化的基础。没有成熟的技术条件,平安集团不可能完成智慧财务工程,顺利实现财务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平安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为财务智能化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子公司平安数科是为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提供许多技术支撑。近年来,平安集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生物识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这些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财务的建设与实践上。例如数据的标签化设计,和业务、业财、财务流程的数据自动化处理,都离不开这些应用的支撑。第四章平安集团实施财务智能化的启示4.1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对企业的启示4.1.1做好战略定位和规划一个科学和系统的战略规划,往往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规模大、业务稳定,盈利能力强的大公司,可以在现有的战略定位和规划下,参照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建设的路线和方法,进行财务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就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处于中等程度的大部分企业而言,可以借鉴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经验,审视自身进行财务智能转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逐步搭建起一个完善的财务智能化体系。对于已经拥有数据标签化基础的企业,如互联网企业或平台型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参照平安集团建设智慧财务的具体步骤,找到流程断点积极去手工化,建立数据标准,加深业务端、业财端、财务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财务智能化转型。对于规模较小,成长迅速的企业,可以先构建智慧财务建设的全局规划,建立一些核心系统工程,同时采用一些些智能财务外包服务,逐步提高标签化和数据化水平,循序渐进的实现的交易流程的自动化和财务的智能化。4.1.2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组织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的影响。优良的组织文化能够使企业的经营业绩更上一层楼。因此其他公司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析企业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提高工作效率和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行为,发现阻碍实现企业目标的不良群体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借鉴平安集团营造强执行力文化的经验,提出适应自身企业培育优良企业文化的方案。同时,在财务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中,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需要达成共识,不能因为利益矛盾而产生罢工的现象。高层管理人员要积极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去,以此带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热情。4.1.3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没有信息技术的成熟和运用,就没有财务智能化的实施和建设。企业在进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大智移云物技术的理解和把握。其次,企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投入,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企业可以利用财务软件公司的财务智能外包技术,更新财务系统。再次,企业要重视专业化和复合型的财务专业人员的引入,吸收人才,扩大财务智能化转型基础。最后,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财务融合给企业带来积极效果时,企业管理人员要戒骄戒躁,财务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企业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成效,更要注重未来的风险和挑战。4.2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对财务人员的启示在分析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的成效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财务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积极财务收益,但是减少了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量,财务人员失业的风险加大。财务智能化的发展,部分财务岗位被机器替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在新时代,财务人员要转变原有的观念,要从只会做账的会计转变为会分析,会决策的管理会计。财务人员要迈出舒适圈,不断学习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知识,提高对财务软件的运用能力,提高自身对财务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其次,由于财务智能化加深了财务部门与企业部门的联系,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财务人员要由原来被动地接收财务数据转变为主动地思考的财务数据背后的价值含义,要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的经营决策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最后,财务人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依然要重视对原先的财务做账方法,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替代人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若财务智能化技术出现问题,那么掌握的原有的公司做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4.3平安集团财务智能化对高校教育启示人工智能与财务行业的结合,许多传统会计岗位被财务机器人替代,但众多的新兴岗位也出现了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些岗位包括大数据分析师、系统架构师、财务专家等。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依然落后于财务智能化潮流,虽然财税体系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较为完善,但是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引入的很少,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很差。而这些软实力却又是在财务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财务人员最需要的。因此,高校要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革新,首先可通过引入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和财务分析的能力。其次,高校可以聘请一批具有智能化和信息化知识和经验的财务专家,同时邀请相关企业集团的财务经理开展讲座,指导教师学习智能化财务软件的设计和操作,指导学生加强对财务智能化的理解。最后,高校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近财务智能化,深入体验财务智能的运营过程,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得出了以下几点关于财务智能化的结论。第一,财务智能化的实施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回报率高的工程。科学系统的规划是财务智能化成功的实施先决条件,在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实施财务智能化才能最大的发挥出它的效果。第二,信息技术的财务智能化的基础,财务数据是智慧决策的基础。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具体实施步骤为,找企业业务端、业财端、财务端流程中的断点,去手工化。在去手工化基础上,建立数据标签和标准,整合端到端之间的业务流程,使财务数据在相关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更加流程化和自动化。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财务智能化。利用智能化技术活,实施财务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还能使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具科学性。第三,财务智能化是财务发展的方向。平安集团智慧财务工程的成功建设,给其他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督促着财务人员转变思维观念,学习财务新知识和新技术,推动着高校会计人才教育体系的变革,会计人才教育体系要不能太过落后于时代发展,高校教育要根据财务智能化对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培养学生。5.2本文不足之处由于相关数据的收集受限,再加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