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电影中的应用案例分析TOC\o"1-2"\h\u4471导论 130036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3268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259141.3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3249181.4论文的研究方法 330482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电影的界定 4177602.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4253152.2动漫电影 43141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电影中的应用分析 5309323.1动漫题材的选择 5280853.2动漫形象的塑造 5167233.3艺术风格的设定 6189203.4审美意境的打造 659674《哪吒》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6259414.1成功之处 6162284.2不足之处 8140595中国文化元素与我国动漫电影相结合的发展对策 10173035.1立足本土,面向世界 10193915.2打造全龄段动漫,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10207225.3突破原有题材,敢于创新 1112718结语 1121434参考文献 12TOC\o"1-2"\h\u1导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1.1.1选题背景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动漫电影在文化产业中占据着关键地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动漫产业,为我国动漫电影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各国的动漫作品中都被广泛借鉴,如美国《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功夫、中国国宝熊猫;动漫电影《花木兰》是由我国传统文化故事改编而来,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中所涉及到的面条、饺子等传统美食。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动漫电影的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动漫电影选题的主要来源,也是丰富影片内容和立意的重要符号。能否正确对待并合理地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动漫电影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加大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度。传播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国文化精神。动漫电影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2019年《哪吒之童魔降世》(下文中简称《哪吒》)上映后,以精彩的人物、故事、精美的特效在本就热闹的暑期档里一举成名。《哪吒》在点映时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7月26日正式上映当天更是收获了1.38亿元票房的好成绩,最终凭借49.74亿的票房在我国电影票房榜上排名第二,是我国动漫电影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这表现出我国有庞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也证明我国动漫电影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这部影片在国外的欢迎度并不让人叫好,其海外票房仅约4300万人民币,与国内票房收入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数据恰恰表明它在国外市场并没有引起很大关注,相比美国日本动漫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动漫电影任重道远。1.1.2选题意义1.1.2.1理论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与美国日本的动漫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动漫电影仍需改进自身不足。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动漫电影的创作之中对提高我国动漫电影的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哪吒》为例,对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动漫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1.1.2.2现实意义以《哪吒》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我国动漫电影的结合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现实中存在的不足,给未来我国动漫电影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快动漫电影“走出去”的步伐。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知网内输入关键词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搜索,从2010年到2021年1月,文献资料有1064篇,2015年至今,有785篇文献资料,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个领域都充分融合。输入关键词为“动漫电影”共有431篇相关文献,近10年来相关文献有382篇文献,近5年的相关文献有230篇相关文献,从数据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动漫电影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同时输入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动漫电影”有17篇文献,且大多都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电影的结合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在《哪吒》之前,就有不少学者对我传统文化元素和动漫电影的结合进行研究。付尧在《中西动画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与表达》中指出,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成特定意象符号、风俗习惯等,如水墨画、传统音乐、中国功夫等蕴藏着中国文化特色,被称之为“中国元素”付尧.中西动画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与表达[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3):63-66.,王成凤在《国产系列动漫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出我国动漫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与罗玉倩在《动漫传承中国文化的若干思考》中的观点一致。王成凤在思考美国和日本的动漫产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后我国传统文化和动漫电影有效结合的方法。她认为未来我国动漫电影的发展要以民间传统技艺为切入点,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支撑,与传统文化元素相契合。罗玉倩认为在当前的动漫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存在表现方式太过直接,没有形成自己的动漫品牌,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我国动漫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势在必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动漫崛起的关键一步。詹一虹在其著作《文化产业管理概论》中谈及我国动漫面临的困境时,指出“中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文化等创作资源,但是在动漫创作上并没有对这些优秀名族题材进行深入挖掘,中国动漫仍处于盲目模仿、缺乏特色、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呆板的低水平阶段,无法吸引中国的青少年受众。詹一虹.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297.”付尧.中西动画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与表达[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03):63-66.詹一虹.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297.2019年7月26日《哪吒》上映以来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赵路平和聂欣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走红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一文中谈到该电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完美地呈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奉行的伦理美德,影片中体现了“情本体”的伦理思想,“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表达使它成为动漫电影中的特色。刘晶在《论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创新——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中认为影片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人物形象的创新、故事的重构与再创作;陈美利在《国际借鉴与本土提升:传统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与创新——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中提出传统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与创新过程中,既要借鉴日本、美国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学习国外追求动漫电影制作细节的打磨与注重动漫电影故事情节的丰富,也要自我创新的发展,使动漫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由植入向融入转变,动漫电影中的民族精神阐述由灌输向引导转变,最终提升我国动漫作品的水平。陈美利.国际借鉴与本土提升:传统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与创新——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艺术评鉴,2020(03):163-164.通过分析以上文献,可见中国文化元素与动漫电影二者不可分割,《哪吒》作为我国动漫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尽管有很多学者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但是没有系统的阐述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从新的角度出发论述《哪吒》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创作融合的成功之处,并针对其不足之处为我国未来动漫电影的创作提供发展对策。1.2.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动漫电影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产业较发达国家的动漫发展历程,国外最早以动漫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基本是动漫的发展,迪士尼动漫电影。在《理解动漫》一书中,保罗·韦尔斯以美国动漫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动漫发展,情节架构,民族文化以及动漫受众进行探讨。YANGLIANG在ResearchontheNationalCharacteristicsoftheChineseAnimationSchool中以中国动漫现状为研究背景,认为中国的动漫产业的市场应该得到重视。MałgorzataĆwikła,AnnaGóral,EwaBogacz-Wojtanowska在Project-BasedWork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ComparativeCaseStudyofCulturalAnimationProjects.中指出动漫项目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明确文化动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尽管美国日本在动漫电影中广泛地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但国外文献并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元素与本土动漫创作的结合上。1.3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本文以《哪吒》为例,分析其在动漫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以及不足之处,为我国以后动漫电影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动漫电影的界定。第三章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动漫电影中的现状分析,主要从动漫题材、动漫形象、艺术风格、审美意境四个方面论述。第四章主要分析《哪吒》中二者结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第五章针对哪吒的不足之处对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电影中的应用提供发展建议。1.4论文的研究方法1.4.1文献研究法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动漫电影”为关键词,对学术界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为后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方向,明确了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从中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4.2个案分析法本文以近年来大获成功的《哪吒》为例,提供观看动漫电影,分析其在创作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的成功经验,也叙述了影片的不足之处,为以后动漫电影的创作提供启示和改进策略。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电影的界定2.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内容丰富,为动漫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文化元素是构成文化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自然文化元素。如一个国家的气候类型、山川河流等。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并能够展示文化特征,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精神。一谈到中国,首先会想到长江黄河等标志,他们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其次是传统文化元素。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过一代代更迭仍然保留至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是民族凝聚的纽带。最后是现代文化元素。它是当前社会出现的、具有现代化的、被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通常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起到承载和传播文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体可分为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尼菲尔.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20.物质文化元素是指实物形态的、形象的物质,传统文化元素内容多样,如各朝各代形式不一的诗词歌赋,传统服饰,建筑形式及各种工艺品等,不同时代的元素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精神文化元素包括两种,一是大多数人认同的精神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如自古以来我国一直信奉的人本主义精神尼菲尔.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20.2.2动漫电影动漫的概念包括了漫画和动画。漫画,即指有幽默感、夸张的绘画表现方法。而动画的定义,国际动画组织在1980年Aegreb会议上将其定义为:动画艺术是指除真实动作或方法,使用各种技术创作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影像。目前较为广泛认同的动漫的一种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伴随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由漫画、动画、游戏融合而成的复合体”。金元浦,庄鹏涛,王林生.动漫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一般认为,动漫电影是一门艺术形式,把音乐、特效、美术、文学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用主要和次要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满足观影群众以及市场的种种需求。近几年来,动漫电影已经逐渐成为动漫产业新的增长点。在电视媒体饱和度不断加强和电影市场日益成熟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对电视动漫的依赖度逐渐减弱。在此趋势下,动漫企业对动漫电影的投资力度和生产制作欲望日益增强,加之银幕和影院建设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国产动漫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市场份额都得到了大幅提升。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电影中的应用分析动漫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世界动漫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动漫的发展也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动漫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探索期、蓬勃发展期、缓慢发展期和探索尝试期。在我国动漫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为动漫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1926年,我国诞生第一部属于自己的动漫《大闹画室》,标志着我国动漫电影产业的开始。在动漫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动漫题材的选择在动漫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部动漫作品只有高超的技术没有优质的选题,就会使整部作品缺乏吸引力,甚至降低作品的口碑。动漫电影题材的选择是否恰当往往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中,不难找到能够激发动漫创作者灵感的素材。但是创作者应在众多文化元素中慎重选择,合理取材,为高质量动漫电影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动漫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都是大多数动漫电影题材的来源。例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白蛇:缘起》等作品来源自我国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秦时明月》等是从我国历史故事中取材。3.2动漫形象的塑造动漫形象的塑造是动漫作品的关键,权衡一部动漫作品的品质就在于塑造的动漫形象是否优秀。角色的形象设计在动漫电影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行为独特、个性鲜明的角色,不仅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为动漫电影日后衍生品的推出打下基础。在塑造动漫形象时,不仅要考虑角色的外在形象,还要赋予动漫人物更深的精神内涵。这就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打造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笔下的唐僧是一名意志坚定但难辨善恶的僧人,孙悟空是一只乐观大胆、敢于斗争的猴王,猪八戒是一个性格温和、好吃懒做的喜剧形象,还有任劳任怨、勤劳能干的沙师弟,每个人物形象的性格都十分鲜明。而在《西游记》改编的一系列动漫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和性格特征大多与原著中表述的相同。3.3艺术风格的设定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调、皮影、水墨画等。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丰富的传统文化扩大了动漫创作者可选择的素材,动漫创作也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取材自齐白石画家水墨画的充满意境美的动漫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其中鱼虾等形象所运用的细致的线条,灵动的笔调似乎赋予了这些小家伙生命,使他们活灵活现;《大闹天宫》中设计者别出心裁的把孙悟空的形象设计与我国的戏剧脸谱相结合,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漫《功夫熊猫》将中国的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深受观众的喜爱。3.4审美意境的打造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在我国的动漫发展史上,动漫创作者们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摸索,创造出了别具一格,意境优美的中国学派。动漫电影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提高影片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意境。借助动漫电影的形式阐述民族精神也正是当代人了解民族文化的一大途径。如在我国早期作品《牧笛》中民族乐器短笛和水墨画的应用表达出了田园诗情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大圣归来》传达了受挫失落的齐天大圣追求自由,实现自我救赎的意境;《哪吒》传达的则是敢于斗争,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4《哪吒》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4.1成功之处《哪吒》作为国产动漫电影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作品,在原有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传统文化的应用上有一些独特的经验,做到了从传统出发,融入当代精神内涵。我国动漫电影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与民族文化自然融合,赋予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动漫电影才能做到真正的崛起。4.1.1突破传统观念,敢于创新4.1.1.1人物形象的创新在我们印象里哪吒是一个手持乾坤圈,脚踏风火轮的乖小孩,而影片中重新塑造了哪吒的形象。为了突出哪吒恶童的人物设定,我们看到的哪吒是一个有鲨鱼牙和黑眼线,脸上带着一点雀斑的形象。他走起路来把手插在裤兜里,光着双脚,一上来就让观众眼前一新。他和人们脑海中熟悉的哪吒毫不相同,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全推翻以往的审美观念,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哪吒。在之前的作品中哪吒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的贤妻良母,在《哪吒》中,她不再是古代只懂得三从四德的柔弱女子,而是一位勇敢独立、潇洒豪迈的女将军。她作为将军夫人,担负着保卫陈塘关的百姓和守卫要塞的重任。在遇到危险时,她尽职尽责,临危不惧,带兵打仗,英气逼人。此外,影片中太乙真人神圣的形象也变成一位个头不高、身形圆滚、肥头大耳的可爱仙人。他头上顶着小巧的金色宝莲,手里随意地摆弄着拂尘,挺着大大的啤酒肚,走起路来左摇右摆,每天骑着小猪出行。正是这样的可爱形象,使他成为了全剧的笑点。4.1.1.2故事情节的创新《哪吒》讲述了魔丸转世的哪吒一出生就受到村民们的成见和唾弃,这样的遭遇虽然让哪吒短短三年的成长波折坎坷,却没有磨灭他顽强的意志力、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向善的品质。即使注定不被大众所接受,背负着被天雷索命的沉重命运,哪吒仍然倔强的秉承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与世俗眼光和不公命运抗衡至生命最后一刻,保护了父母,守护了陈塘关,最终收获陈塘关百姓尊重与爱戴的故事。4.1.1.3传统观念的创新影片中哪吒会颓废,会脆弱,会迷茫,性格乖张又暴躁,正是这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英雄形象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更重要的是,哪吒体现了现代年轻人追求梦想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态度。其次,哪吒母亲刚柔并济的形象,在传达伟大母爱的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还有太乙真人形象的塑造也让观众颠覆了原来仙人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形象,这一改变正是想向观众说明即使仙人也是不完美的,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4.1.2与民族文化的自然融合在《哪吒》的故事情节设置、3D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电影的结合有了较大的改进。拿影片中出现的“江山社稷图”来说,它的出现是父母为了更好地保护哪吒,让他更好地修行特别提供的修炼宝地,在情节上毫无违和感。图上风景绝美,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每一个荷叶景观都是不同的小世界,有雪山,有荒漠,充分表现了我国的盆景艺术,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加上高超的3D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影片的美感。从《哪吒》中可以看出,当前传统文化元素不再是被生硬地植入到动漫电影中,而是与剧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动漫电影的文化底蕴与欣赏价值,作品的深度进一步提高,给观众较好的观影体验。此外,太乙真人这个角色在配音上运用的四川方言成为影片的一个笑点。方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听觉表征。影片中方言的应用给台词赋予了文化内涵,深化了影片的艺术本质。剧中踢毽子的情节多次出现:母亲尽管受伤也忍着疼痛陪哪吒踢毽子玩耍;敖丙和哪吒通过踢毽子相识成为朋友;生日宴上尽管哪吒情绪低落,但还是和小姑娘一起踢毽子。踢毽子是我国独有的活动,在影片中发挥了奇特的作用,通过踢毽子让哪吒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文化元素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并非被生硬突兀地穿插到剧情中,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4.1.3精神内涵丰富对民族精神的表达和叙述是大部分动漫电影目前的共性和发展趋势,但由于阐述方式不当、受众群体划分不明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多数作品所宣传的价值观念难以引起观众共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影片评价。长此以往,观众自然就不愿意对同类产品继续花钱观看。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从《哪吒》中可以看出,制片人不仅追求传统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创新,也越来越注重情感共鸣的作用。由此发现,民族精神在动漫电影中的表现正在逐步从被动接受、僵硬灌输转变为主动引导和激发。首先是影片中体现的温暖亲情。哪吒母亲历经三年怀胎生下哪吒,并没有因为哪吒的不同而抛弃他,尽自己的全力保护哪吒,抽空陪哪吒踢毽子,就算受伤也仍然坚持;为了让村民们接受哪吒,还主动担负了斩妖除魔的使命;哪吒父亲为了让他继续活下去,偷偷拿到换命符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哪吒的生命,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哪吒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魔丸转世就自甘堕落,虽然生为魔丸受到不公的待遇,但他敢于与命运斗争,给当代年轻人传达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随波逐流的精神诉求,体现了对人价值的充分肯定,从而使整部影片的立意得到升华。4.2不足之处《哪吒》作为我国动漫电影的里程碑,获得了一致好评,是国产动漫电影的一大飞跃。但在肯定它巨大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分析其不足之处。以下从《哪吒》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角度分析,指出其创作过程中的不足。4.2.1缺乏国际化视野,忽略文化差异哪吒虽然在中国引起了很大轰动,但在国外市场却反响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电影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哪吒》的创新点在于哪吒形象和故事内容的更新,但这种创新是因为我国观众对以往的哪吒有着深刻的印象。由于国外观众和我们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然与我国观众产生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再者,影片中太乙真人用带地方特色口音讲台词,对于我国观众来说幽默又奇特,而国外观众难免会存在听不懂的情况,因此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哪吒刚出生时,有人想要为了众人的生命牺牲掉哪吒性命这些可能是西方观众无法理解的。李靖为了拯救哪吒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和龙王将家族的命运寄托在敖丙身上,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家国情怀和为集体而活的这些中国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而对较为注重个人的西方观众来说,这些都是难以理解的。陈静.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J].传媒论坛,2021,4(07):103-104.在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下,国外观众很难理解影片中的内容,这样不利于我国动漫电影陈静.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J].传媒论坛,2021,4(07):103-104.4.2.2受众定位比较局限以前我国的动漫市场的受众定位主要是少年儿童,并且着重突出动漫作品的教育意义,这种刻板思维局限了动漫创作者的思路,因此,我国动漫电影无法满足较大的青年群体及成人的观影需求,以至于他们把目光转向美国、日本的动漫作品。近年来,中国动漫电影开始打破年龄界限,《白蛇:缘起》《哪吒》等多部作品的出现打破了我国动漫电影市场低成熟循环的路径,但仍有所欠缺。在我国动漫市场,适合儿童观看的“熊出没系类”动画取得了好成绩,适合成人观看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有9.56亿的高票房。一部动画电影不要总是“批评式”的评价,是否是小孩子的动画、大人的动画。赵春娟.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对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冷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11):82.《哪吒》中出现了很多网络用语,句式押韵朗朗上口,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这不仅体现了当代人的网络文化,更是对年轻人心灵上的启发诱导。其中主题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唤醒了观众的心灵,让他们永远不向命运屈服。哪吒是魔丸转世,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因此从小就遭到了村民们的歧视,并给它贴上了“妖怪”的标签,这正揭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贴标签”行为,人们的偏见很难改变,只要被贴上标签,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影片中的很多情节都反映了当下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值得观众慢慢去理解,不再只是为了逗观众发笑的低龄幼稚动漫。这时《哪吒》的受众主要针对成年人,其中经典台词和精神内涵对儿童来说并非通俗易懂。同样在赵春娟.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对当代国产动画电影的冷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11):82.4.2.3缺乏新题材的创作近几年来,我国动漫市场在动漫电影技术和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进步,但仍需继续更新和突破,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动漫电影缺乏题材的创新。《功夫熊猫》作为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漫电影,它通过塑造有趣的角色把中国功夫显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中也展示了中国秀丽淡雅的山水景色和带有中国风俗的生活场景。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把自己国家最宝贵的动物“熊猫”和“中国功夫”结合起来呢?迪士尼的《花木兰》选自中国传统故事,其中虽然加入了美国元素,但影片仍围绕中心思想“孝”,深入体现了中国的精神内涵,使之成为经典的动漫作品。《哪吒》虽在剧情、人物形象上有一定的创新,但其还是选自旧的神话题材。与“哪吒”的出处——《封神演义》同为神魔谱系的《西游记》的电影改编就是耳熟能详的例子,据不完全统计,有50部之多,其中被观众视为经典的影片就不下10部。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具体到哪吒改编,虽然数量不及《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多,但是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以及最近上映的《哪吒重生》,都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并没有深入挖掘我国其他文化资源。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5中国文化元素与我国动漫电影相结合的发展对策5.1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动漫电影不仅要传达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精神,还需要与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与文化全球化相适应。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动漫电影要想走出国门,必须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别国优秀文化。首先,我国动漫电影要重视民族精神的呈现。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动力。对于动漫电影中文化元素的应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硬的形式主义上,而应当将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的灵魂渗透到作品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具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作品。动漫创作者在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时,应该以愈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向未来,创造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动漫作品。朱清华概括为厚重的民族精神支撑动画片的内涵,民族文化精神要得到充分“童话化”。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4):57-66.对当前动漫电影产业来说,传统文化元素是其创作设计的根本,必须深入挖掘文化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动漫电影独特的审美意境,把我国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动漫电影中,通过动漫形象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此外,在作品中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4):57-66.再者,提高我国文化的适应性,动漫电影在海外传播时应整合文化差异,充分考虑海外观众的文化背景,把影片中涉及到需要理解的文化背景的信息简单化。在讲述中国文化的情节中,适当地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和讲解,这样海外观众才能对剧情有更好的理解,激起受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动漫作品要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5.2打造全龄段动漫,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动漫电影的情节设置应充满趣味但不幼稚,科学划分电影受众,发展全龄段动漫,使电影老少皆宜,并根据不同的受众制作不同种类的动漫作品。例如,二十世纪美国福克斯公司制作的《冰河世纪》系列动漫电影因其制作人在动漫人物设计和题材的选取上一直秉持着以创造全年龄段动漫电影为宗旨而在国内受到所有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动漫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塑造了多元化的人物形象。电影中有沉稳善良的公猛犸象曼尼,他既是一位好丈夫也是一位好父亲;有端庄聪慧的母猛犸象艾丽;还有像由一个脾气大、性格暴躁转变为一个重感情、善良勇敢的剑齿虎迪亚哥。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都可以从这些丰富的动漫形象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从而提高对影片的兴趣,满足自己的观影需求。打造全龄段动漫作品,一是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改编。优秀的文化作品、神话、童话等都是孩子和大人十分熟悉并喜欢的故事,中国动漫电影在题材和剧情设置中吸收借鉴传统文化,既使剧本在质量上有了基本的保障,又拓宽了动漫电影的表现范围。二是要加强电影的趣味性,尽可能选择能够同时吸引到儿童和成年人的童真童趣与游戏精神的剧本,在精神内涵上重视对纯粹的真善美的渲染,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成年人内心世界所渴望的美好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适合各年龄阶段受众的作品。5.3突破原有题材,敢于创新国产动漫的发展首先要契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学,可以改编国学作品,设置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用幽默的剧情吸引观影者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在传承经典著作的同时要推陈出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给观众良好的体验。长期以来,中国的动画作品虽然数量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一直未能突破该产业的天花板。要对动漫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创新,不单要从剧情入手,动漫电影的创作者还可以发掘之前从未改编过的题材,塑造新的动漫形象,改变原来一位地改编观众熟知的故事和人物的创作方法。其次,创新型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动漫人才是动漫电影创作的中坚力量。要想拥有出色的动漫作品,必须从根本入手,提高和加强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动漫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选择了其他行业,究其原因是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改善高校的教学机制。高校是动漫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手能力,切实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渊博的知识可以为动漫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开设多方面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动漫创作中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最后,动漫行业者自身要不断地进行反思,着重解决我国当前动漫创意不足的问题。结语如今,在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动漫电影产业应该抓住机遇。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大创新力度,敢于突破现有题材,创造一批全新的动漫电影。在动漫电影中注入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提高影片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动漫电影。在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打造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影片。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作高品质、全年龄的动漫电影,逐步提高我国动漫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1]陈海燕,罗雨晗,王心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及其对“国漫崛起”的重大意义[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2):84-88.[2]陈静.动画电影《哪吒》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差异分析[J].传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措施详解
-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 建筑施工现场环保监测及管理办法
- 跨境电商运营策略实务手册
- 2025中国数据中心精密空调过滤系统节能方案报告
- 2025中国数字营销行业市场技术变革及效果评估分析报告
- 医院组织架构及岗位说明
- 2025中国教育金融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中国教育质量评估行业市场标准体系及实施路径分析报告
- 2025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市场格局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乌鲁木齐银行秋季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思维导图在护理工作应用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5章 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教案
- 开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总结汇报
- 工厂安全与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急救呼吸机详解》课件
- 技术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
- 知道智慧树农产品市场营销满分测试答案
- 运维工具管理制度
- 患病人员管理办法
- 室内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 采购技术条件书8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