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目录绪论 11 研究综述 21.1 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21.3 概念界定 31.3.1父母教养方式 31.3.2自理能力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1.1 研究目的 32.1.2 研究意义 32.2 研究方法 42.2.1问卷调查法 42.2.2文献法 42.3 研究对象 42.4 研究工具 53 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及分析 63.1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 63.2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布情况 63.3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93.3.1社会因素 93.3.2幼儿的性别与年龄特点 93.3.3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93.3.4家庭结构 9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104.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的差异分析 104.1.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104.1.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104.1.3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104.1.4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114.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的成因分析 114.2.1缺乏理智的爱 114.2.2教育方法不当 114.2.3教育意识淡薄 114.2.4重智育轻德育 125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125.1提倡正确的教养方式 125.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25.3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 125.4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 135.5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13结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6绪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亟待提高,所以当今父母如何更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照看孩子、教育孩子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2]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忙碌而把孩子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另外一些父母则在面对孩子时可能会突然变得茫然无措,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渐渐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可是他们却不清楚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自理能力是个体能够更好生活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是个体独立生活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2]如果家长事事包办,这样就会妨碍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最终也会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此外,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父母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自理能力的养成。[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由此就可以看出,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对幼儿以后的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孩子越小越容易被塑造,父母对其自理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就越大。所以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例如,在幼儿就餐时,很多家庭的父母潜意识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太小,还没有达到可以自己吃饭的地步,所以他们会主动地喂幼儿吃饭,或者是询问幼儿具体吃哪种食物等等,诸如此类,这些不良的教养方式都会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形成相反的作用,而且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害。[2]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来了解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等,同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了解导致父母实施不良教养方式的因素,首先,针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幼儿的良好自理能力;其次,这样可以为家长对幼儿实施更好地教育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综述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SumerM.Alaki(2018)研究发现牙科焦虑症是一种在各个年龄段都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也普遍存在。而父母在塑造儿童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时可能会增加易感儿童患上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而作者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牙科焦虑的影响,发现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第一次牙科就诊时通常表现更好,其牙齿也更健康。[4]FrancisAnsu,PaiMamathaShivananda(2020)等人通过在印度南部的5所学校中随机抽取554名8-9年级的青少年,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爱抚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和满足感。[5]QuekSJ,SimYF(2021)等人通过4-6岁儿童家长向四家公立牙科诊所发放父母教养方式、家长态度、儿童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问卷,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发现在权威性教养方式下养育的孩子,口腔卫生更健康,但其教养方式对幼儿的饮食习惯没有产生很大影响。[6]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张丽华(1997)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影响,认为父母对幼儿实施的教育方式不同,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也会有所差异。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呈正相关,其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行为发展。[8]胡张梦、王玲(2019)把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实施民主型教养方式可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6]周萍(2018)从“80”后这一群体入手,以“80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观念为起点,从而研究“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影响。并针对社会中出现的不良教养方式,提出具体的建议,来促进幼儿独立能力的发展。[7]刘国艳、王惠珊(2008)通过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把1741名孩子父母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情绪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提高父母的文化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善不良的教养方式,这些都可以促进幼儿情绪及行为的健康发展。[10]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的研究寥寥无几。鲜有学者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所以,本文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其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让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理能力的关系。概念界定1.3.1父母教养方式周萍(2018)认为教养指的是教育、培养。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9]林磊(1995)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用一种稳定、长期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所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影响。[10]NancyDarling,LaurenceSteinberg(199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面对儿童时的一系列情感的集合,这些情感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性行为。[11]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就是指父母对儿童进行教育、培养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的集合体。1.3.2自理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儿自身所具备的自我服务能力[10]。杨静(2015)认为,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儿运用基本知识,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照料的能力。[12]陈金华(2018)认为,自理能力就是指个体可以独自运用生活中的知识,独立生活,并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2]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幼儿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自我独立、自我服务等生存技能。研究设计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的具体目的是: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分析四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二是发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具体原因。三是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促进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意义(1)可以总结出我国父母教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幼儿良好自理能力的养成提供科学论据。(2)可以丰富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自理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3)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地指导,充分发挥父母教养方式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作用。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是在参考了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利用问卷星来发放问卷,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了解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其原因。2.2.2文献法本研究通过借助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搜集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的相关文献、期刊、报纸文章、报告、学位论文等,从而制定出调查问卷框架和论文框架,编制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整理、分析、总结,为方便进一步撰写论文打下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表1样本构成变量类别频数/人比例/%幼儿性别男女585053.746.3幼儿年龄3-44-55-652322448.1529.6322.22父母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及以上1216245611.1114.8122.2251.85家庭结构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其他家庭38521835.1948.1516.67父母教养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481834844.4416.6731.487.41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问卷是针对幼儿家长编制的,利用问卷星向部分幼儿园家长随机发放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为108份。样本具体构成见表1。研究工具本研究自编《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问卷见附录。问卷包括两个部分:基本信息、教养方式。第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父母和孩子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共24个指标。详见表2表2问卷结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含的题目基本信息幼儿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123父母的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教养方式456教养方式民主型会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做想做的事情经常与孩子相互交流沟通非常信任你的孩子孩子表现好时会表扬他/她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求7816121823专制型总是喜欢替孩子做决定不给孩子私密空间,侵犯孩子隐私强制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冲孩子大发雷霆孩子不听话时把他/她揪过来训斥91020142527溺爱型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做错时不舍得批评对孩子百依百顺不切实际的表扬孩子只要孩子高兴,可以不惜一切代价291113211524忽视型我很少与孩子谈心自己在忙的时候不理睬孩子的提问情感上对孩子很冷淡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不闻不问对孩子没什么要求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做事193028172622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及分析3.1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本次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08份,通过问卷数据的处理,采集了108位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相关信息,其教养方式类型有以下四种类型。统计结果如表3:表3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及人数分布类型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481834844.4416.6731.487.41通过对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占总人数百分比的统计,从表3中看出,在四种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教养方式占总人数的44.44%,溺爱型教养方式占总人数的31.48%,专制型教养方式占总人数的16.67%,忽视型教养方式占总人数的7.41%。说明当今父母们在内心里还是更偏向于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认为民主型教养方式是最有利于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的。3.2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布情况(1)幼儿性别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图1幼儿性别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人数分布由图1可知,把幼儿的不同性别当作自变量,如图1所示,男生有58人,女生有50人,男女生人数在数量上的差别不大。幼儿性别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且男孩在家庭中更容易被父母或者老人溺爱。(2)幼儿年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图2幼儿年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人数分布由图2可看出,幼儿处在不同的班级,其父母教养方式会有所差异,而在溺爱型和忽视型方面有显著的差异。且小班和大班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上差异更显著,其中小班的孩子更受父母的宠爱。(3)受教育水平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图3受教育水平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人数分布由图3可知,把父母的不同文化程度作为自变量,父母所处的文化程度不同,其教养方式也相应有所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差异最明显,而另外三种教养方式和民主型教养方式相比差异不算太明显。即得出结论是本科及以上的父母与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的父母之间的差异是最显著的,且本科及以上的父母选择民主型教养方式的人数还是最多的。(4)家庭结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图4家庭结构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人数分布由图4可知,把家庭结构差异作为自变量,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会有明显的差异。在选择溺爱型教养方式方面,主干家庭大于核心家庭和其他家庭。而选择另外三种教养方式的家庭的差异不算太明显。此外,父母在主干家庭中更倾向于采取溺爱型教养方式。3.3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分析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受到了社会、幼儿自身、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3.3.1社会因素调查发现,父母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教养方式也会不同。如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那么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象就会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会把自己的爱无保留的都给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形成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此外,再比如国家正在大力首倡放开“二胎”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所以每个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这时父母就会把自己的期望都放在这一个孩子身上,这时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也可能会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3.3.2幼儿的性别与年龄特点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受到幼儿自身特点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传宗接代”等传统的观念成为束缚父母思想的枷锁,影响着其教育孩子的方式。今天的父母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满足,但是其精神生活质量还是有待提高。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所以就会把孩子交给老人带。[11]虽然现代人们都认同“男女地位平等”的观念,但是老一辈的人受其成长环境和“重男轻女”等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家庭中会更加溺爱男孩,且这种教育观念直接或间接也会影响自己子女的教育观。另外3-6岁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从3-6岁就开始的。当幼儿的年龄还小,其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发展也不完善,那么其自理能力的水平就会较低,若在一阶段父母还不重视培养幼儿自己动手的习惯,而是什么事都帮着幼儿干,生怕幼儿累着,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会定型,父母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形成一种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当幼儿逐渐长大时,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技能就会完善,这时父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3.3.3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调查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他们就会愈加关注孩子,随之父母就会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教育、培养孩子,会更加注意言传身教,渐渐会形成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这些都会对幼儿的自理能力产生很大影响。此外,父母的学历越高,他们生孩子的时间相对也会延迟,这时他们就会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教育孩子,这种情况下其教育子女的想法也是最完善的。因此学历高的父母会更加倾向于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那么其教养下的孩子的发展跟学历较低的父母相比,他们的孩子会发展地更好。3.3.4家庭结构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的家庭结构主要有核心家庭(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和主干家庭(有两代以上的夫妻:主要表现为祖孙三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两种。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更偏向于选择主干家庭。因为这类父母由于工作太忙,而无法腾出多余的时间来照看孩子,这时就会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交给自己的父母,这样就会造成祖父母对孙子孙女毫无原则的宠爱。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成本的加大,人们就会选择核心家庭这种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可能会形成溺爱型教养方式,也可能会形成专制型教养方式。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4.1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的差异分析4.1.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民主型父母,指的是父母激励孩子去做自己会做的事,尊重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其特长。[12]如果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些难题,他们不会立即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相反他们更乐意启发引导孩子,让幼儿学会自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教会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法。民主型的父母能够在幼儿感到孤独时,给予孩子积极正向的爱抚和需要的满足。与孩子平等的进行交流沟通,奖惩分明。从调查中发现,父母更偏爱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去教育孩子。在民主型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此类孩子会对自己自信,非常信任父母,喜欢积极与他人交流想法,从而形成活泼的性格。并且这类孩子遇到困难不会逃避,也不会自暴自弃,而是迎难而上,战胜困难,最终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对生活也会充满斗志,自理能力较强,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4.1.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专制型父母,指的是父母强制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并在孩子不服从时会打骂孩子。父母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孩子必须听自己的,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当发现孩子犯错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大声地训斥孩子,认为就是孩子做错了,而不纠其真正的犯错原因;而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他们就会对孩子失望,而从来不问孩子没有做好的原因有什么,他们也不关心有没有其他的外在因素影响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若在专制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即孩子处在专制型的家庭氛围中,此类孩子会比较叛逆,常与家长对着干这种教养方法是不可取的。这类孩子也会缺乏竞争意识,他们会无意识地按照父母给他们设定的模式来生活,这样自身就会变得没有主见,最后会形成自卑感、被动、依赖别人等性格特征。所以,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会相对变得更加糟糕。4.1.3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溺爱型父母,指的是父母过度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怕孩子不高兴,犯了错误也不批评。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9]在当今这个时代,孩子都是自己家里的宝,这种情况对爷爷奶奶更甚。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照顾孩子,就会造成孩子无人照看,这时父母就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方面由于知识储备有限,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另一方面又耐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会处处以孩子的想法为主,顺着孩子,久而久之,儿童容易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妨碍了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在溺爱型气氛中成长,这类孩子很容易养成依赖别人、缺乏主见的个性。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由于家中的人事事都会顺着自己,会处处为自己想,而在外界,不会有人处处顺着自己,所以这类孩子可能不知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从而导致对待他人没有规矩,产生逆反心理,自理能力相对变差。4.1.4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忽视型父母,指的是父母在情感上对孩子很冷淡,而且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不管不问,让孩子随心所欲的做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漠视,他们并不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孩子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形成孤僻的性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那些从小到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其父母一般都不会采取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在忽视型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儿童,父母不关注孩子的任何动态,也不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一种极度的空虚感,甚至会受到挫败。此外,这类父母也很少地对孩子进行处罚,他们对孩子不管不顾,甚至允许孩子随心所欲,这样幼儿很难养成自制力。所以父母对孩子采取忽视型教养方式,其孩子往往缺乏自控能力且自理能力较差。4.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的成因分析4.2.1缺乏理智的爱有的父母认为现代生活压力太大,所以家里只要了一个孩子,因此这个孩子也就成为了家里的掌中宝,无论是父母还是长辈,都会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他。他们习惯了只要孩子不会做的事他们就会代替孩子做,事事包办,却忘记了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13]比如应该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等简单的劳动都会被家长代劳替,觉得不能让孩子累着了。有时候幼儿的爷爷奶奶更甚,他们非常听孩子的话,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自我中心主义等不良行为习惯。4.2.2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太小,现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太早了,所以现在就应该让他们自由发展。如果自己的孩子做错事,如和其他孩子争抢玩具、打骂其他孩子时,父母就会采取大事化了小事化无的态度,殊不知这就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并且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另外有些家长则过度干涉孩子做事、抑制孩子的想法,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先不管做错事情的是谁,只是一味地惩罚自己的孩子,也不弄清事情的原委,这种教养方式会让幼儿产生无力感,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4.2.3教育意识淡薄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事情都不是大事,作为父母不需要操心太多,要相信他们自己可以搞定。父母总是这样认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也没有管过我们,我们不也是照样长大成人了吗”,只是一味地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父母工作繁忙,没有空闲时间来管教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当孩子长大成人时,他们才会意识到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够,可是这时已经为时已晚,所以教育要趁早,同时也要加强教育意识的培养。4.2.4重智育轻德育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比较流行,所以现代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对幼儿自理能力习惯的培养比较轻视。比如当今父母一方面由于工作太忙,没有空闲时间带孩子,另一方面,秉持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家的孩子的想法,所以很早就让孩子上早教机构和兴趣班,美名其曰尽早开发其智慧。当孩子在校内上小中大班时,还会同时在校外给他们报各类技能培训班,如舞蹈、钢琴、书法等。而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只是单方面的自己认为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而相对忽视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也忽视了对其坚持性、自理能力等对未来学习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的培养。5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5.1提倡正确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理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所处阶段不同,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首先,父母要积极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耐心细听儿童的感受,让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培养其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其次,父母要克服专制型教养方式,不能总是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应该高人一等,总是习惯强制性的命令孩子,如让孩子做任何事都应该报告自己,而是要学会对孩子适当放手,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最后,父母要摒弃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两者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害的。5.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今国家正在大力首倡“二胎”政策,但却因为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育儿童的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很多家庭就会选择只要一个孩子。这类孩子就会成为家里的宝,他们深受老人宠爱,而爸爸妈妈由于工作而很少关心孩子,对孩子产生愧疚心理,所以也事事顺着孩子,这样最会形成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所以家长应该秉持对孩子尽心竭力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特个体,倾听他们的想法,从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其自理能力。例如当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给孩子留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自己要做一个倾听者和指导者的身份。此外我们也要从小养成幼儿学会自理的好习惯,如幼儿要学会自己洗漱、吃饭、独立穿衣等。5.3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宋庆龄说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以深远的影响”。父母必须身体力行,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表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获得家长的良好行为与习惯。父母要学会自律,不能过度干预孩子,为其树立良好的表率。马蒂·罗斯曼说,孩子越早做家务,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如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培养幼儿自己进食的习惯,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刷牙、洗脚、穿脱衣裤、清理和摆放玩具、配合家长做简单劳动等好习惯。5.4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年龄小,心灵纯洁,各种观念还没有成形,这时的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更容易通过教育塑造幼儿良好的习惯。孩子处于一到三岁这一阶段,其尚处于说话、走路的阶段。3岁是幼儿的独立意识萌芽的阶段,也是幼儿从家到学校的过渡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开始进入小班,并与他人接触,同时这也是幼儿开始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随时交流沟通,从在家和在校要逐渐养成幼儿自己动手吃饭、穿衣穿鞋等良好自理能力。5.5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家园共育,指的是家长和幼儿园要相互合作,而且家长和学校要及时相互交流沟通彼此的想法,提出建议,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让孩子在家和在校可以双管齐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比如,首先教师对幼儿要有细心和耐心,不要怕麻烦,在进行奖惩时要把握好尺度;其次,教师应当懂得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最后,教师要关注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所以家园共育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当幼儿自理能力出现不适的时候,教师应立即联系家长,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出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语不是好的教养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苏州工业园区租房合同范本
- 2025湖南科技学院招聘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科技学院公开招聘4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江西抚州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拟聘用人员(人才引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关于企业劳动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如何审签订采购合同
- 2025船舶维护合同
- 2025年度上半年河北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1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的优化策略论文(共10篇)(共25149字)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1.1.2 茶树无性繁殖
- 电梯控制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智能化项目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 【云南白药公司财务报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 国际音标卡片(打印版)
- 科技与全球资源分配问题
- 蛋白质相互作用传递信息蛋白质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