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情况(一)任务来源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申请提出,2023年08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报送2023年第五批江西省农业地方标准计划项目的函》,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立项。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立项评审,于2023年11月下达项目计划《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五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立项制定《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计划编号DB36-2023-5-28。(二)起草单位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标准起草协作单位: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九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九江市农业科学(三)标准起草人主要起草人:谭美芳、李海琴、黄江南、杨群、谭佳、康昭风、韦启鹏、张帆帆、曾艳兵、季华员、徐田放、吴国灶、方绍培、汪娟、付戴波。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为\t"/item/%E9%B8%AD%E7%96%AB%E9%87%8C%E9%BB%98%E6%B0%8F%E6%9D%86%E8%8F%8C%E7%97%85/_blank"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t"/item/%E9%B8%AD%E7%96%AB%E9%87%8C%E9%BB%98%E6%B0%8F%E6%9D%86%E8%8F%8C%E7%97%85/_blank"败血症、鸭疫综合症、\t"/item/%E9%B8%AD%E7%96%AB%E9%87%8C%E9%BB%98%E6%B0%8F%E6%9D%86%E8%8F%8C%E7%97%85/_blank"鸭疫巴氏杆菌病等,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感染水禽、火鸡和其他鸟类引起的一种接触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常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经过。自然条件下2~7周龄雏禽易感,特别是2~3周龄的雏禽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死亡率可达75%。种禽和成年禽很少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耐过病雏生长迟滞,通常因生产力低下而淘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危害水禽养殖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省水禽养殖业不断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沿江环湖”水禽优势产区,疫病防治则是支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团队多年来陆续收集省内家禽、水禽组织病料,从中分离鉴定病原菌,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率高,对幼雏的致死率高。为做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养殖临床的准确诊断尤为重要。该病通过禽类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做出判断,但确诊则需要对致病菌株进行分离鉴定。但是,当前我省尚无相关标准来指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病原分离和鉴定等。因此,本团队制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规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的术语和定义、临床诊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病原菌的鉴定与结果判定、生物安全,适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检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三、主要起草过程1、成立标准起草小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拟申报《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江西省地方标准时,立即由主要起草人牵头组织成立起草小组,研讨标准编制前期调研、资料收集与补充、标准相关要求与进度以及人员分工等,确保标准编制过程中各个环节顺利实施。2、收集材料。我们根据当前我省家禽产业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起草工作,向省标准化委员会申请立项。我们总结前期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在《Poultry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2023,102:102830),并对全省家禽养殖产业的疫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广泛征求检测机构、养殖场(户)及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使得标准草案更具有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性。3、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整理的调查研究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数据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起草编写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标准的初稿。初稿完成后,起草小组成员针对各条款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四、制定(修订)标准和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原则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表达方式,适应行业内的表达方式。(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江西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4789.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经广泛调研和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本标准有关技术要求、技术方法、数据指标等等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并具有一致性。五、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文件规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的术语和定义、临床诊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判定和生物安全防护。1、本规范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家畜化脓隐秘杆菌病的概念。2、本规范全面总结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作为临床疑似病例的判定标准。3、本规范对样品的采集、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等操作步骤提出了明确要求。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起草制定过程中,已征询了大学院校、省级科研机构、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机构等8家单位和8位专家的意见,向市、县行业部门及相关产业企业人员进行了有关技术咨询,正式收集到意见建议归纳为26条,采纳22条,未采纳4条。本标准全部条款在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目前国内相关的标准有行业标准《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技术规程(NY/T3188-2018)》、吉林省《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技术规程(DB22/T2341-2015)》和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程(DB37/T3880-2020)》。相比于已发布的各标准,本文件补充丰富了该病的临床症状、优化生化试验鉴定项目,并选择更为保守的看家基因作为PCR检测方法的检测目标,更有助于临床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准确诊断。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建议《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范》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标准是地方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科研机构、各检测机构、各生产应用单位或用户应尽可能采取本标准技术或结合实际需要在某些阶段及关键环节上采取本标准技术,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