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生产实习报告_第1页
岩土生产实习报告_第2页
岩土生产实习报告_第3页
岩土生产实习报告_第4页
岩土生产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意义:为了能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联系到现实工作中;通过对建筑工地接触,使我们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学习施工单位在发现和处理地质问题的基本方法,锻炼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生产实习,密切接触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使我们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命。二实习时间:2009年7月6号至2009年7月9号三实习流程:1.2009年7月6日,召开生产实习动员会,明确实习目的,安排实习期间的具体事宜。2.2009年7月7号,贵州长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东北角岩土工程;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路北段道路K1+080~K1+380段软土路基强夯处理工程。3.2009年7月8号,花溪水库。4.2009年7月9号,贵阳环线。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包括贵州长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东北角岩土工程治理、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路北段道路K1+080~K1+380段软土路基强夯处理工程、花溪水库和贵阳环线。4.1贵州长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东北角岩土工程治理贵州长通科技集团用于生产重型电器的1#生产车间东北角挡墙于2009年4月完工,完工后受雨水冲刷作用厂房北侧的挡墙在距离东北角15m处出现垮塌,东侧东侧挡墙距离东北角2m米处出现垮塌,影响车间正常使用。4.1.1工程概况贵州长通科技集团用于生产重型电器的1#生产车间,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创新路南侧,距210国道约800m。厂房±0.00标高1272.45m,长102m,宽36m,层数一层,为轻钢结构,最大柱荷载N=1200KN/柱。基础采用直径为1m的独立桩基础。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中风化白云岩。基础底部嵌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50cm。基础埋深差异较大,最深处埋深约10m。厂房室内标高高于路面约18m,东北角挡墙高14m,主要用来支挡回填土。该挡墙完工后由于雨水冲刷作用平台出现平行于截面的裂缝并且贯穿整个截面。挡墙底部强风化白云岩出现垂直扩张裂隙,裂隙宽25cm,裂隙方向近东西向。为集中荷载作用引起,系卸荷面附近岩体内应力重分布造成的局部应力集中形成。仅在挡墙地基前缘临空处存在,对岩体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中风化白云岩尚未出现破环现象。4.1.2工程地质条件由上至下东北角挡墙段下伏岩土基本构成情况为:①灰黄色碎石土,碎石含量约60%,粒径大小不等,厚度0.5~5m;②红粘土,厚度0.5~2m;③强风化泥质白云岩,节理裂隙很发育,该层厚1~2m,产状50°∠20°;④中风化泥质白云岩,产状50°∠20°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四周无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地处单斜构造上,无断层穿过,岩层分布连续,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4.1.3工程地质问题厂房室内标高高于路面约18m,东北角挡墙高14m,主要用来支挡回填土。该挡墙完工后由于雨水冲刷作用平台出现平行于截面的裂缝并且贯穿整个截面。导致厂房北侧的挡墙在距离东北角15m处出现垮塌,东侧挡墙距离东北角2m米处出现垮塌。4.1.4处理措施厂房北侧的挡墙在距离东北角15m处出现垮塌,东侧挡墙距离东北角2m米处出现垮塌,影响车间正常使用。因此,施工方采用两级挡墙进行支挡,上、下挡墙高差4.5m。先施工上级支挡,尔后施工下级支挡。上级支挡采用桩+承台+墙方式,下挡墙采用圬工挡土墙。上级支挡下部由前、后排桩和承台组成门型钢构,上部修筑重力式挡墙,设置于车间桩基础之间;车间基础前设拱板,承担土压力以保护建筑物基础。上部支挡完成后并满足养护期后,即可进行车间内土方回填。下级支挡采用仰斜式浆砌片石挡墙。墙顶设计标高为1267.5m,基础置于中风化基岩,嵌岩0.5~1m。构造要求与上级支挡部分类似,其余按相关规定执行。下级支挡完成后并满足养护期后,即可进行上下级支挡间的土方回填。4.2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路北段道路K1+080~K1+380段软土路基强夯处理工程4.2.1工程概况贵阳市金阳新区长岭路北段道路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为建设中的市政道路,路面宽度60m,其中K1+080~K1+380段为填方路基,最大填方高度约12m。K1+080~K1+380段地基土质为软塑状有机质粘土,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c、φ值极低,承载特性很差。路基填方施工至高度约10m时,由于下部软土地基发生破环,路基出现裂缝和错台,裂缝宽度在20~30cm,致使路基施工无法继续进行。为此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该段路基发生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方案4.2.2工程地质条件K1+080~K1+380段地基土质为软塑状有机质粘土,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c、φ值极低,承载特性很差。4.2.3工程地质问题路基填方施工至高度约10m时,由于下部软土地基发生破环,路基出现裂缝和错台,裂缝宽度在20~30cm,致使路基施工无法继续进行。4.2.4处理措施针对本段路发生的工程问题,有反压护道、砂井排水、大直径护坡桩、强夯法四种处理方案。但根据现场条件、处理效果、工期费用、周边环境、工程现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强夯法进行K1+080~K1+380路基处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软土路基处理原则及强夯法处理思路。。⑴软土地基处理原则①软土地基处理基本原理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通过一定手段使软土承载特性改善、完成大部分沉降的过程。因次,实质是采用一定措施促使软土在外荷作用下孔隙水压力消散,即固结和总强度增加的过程。软土路基处理原则软土路基在处理过程中,应保证已有路基不发生整体失稳。因此,应控制好加荷速度和加荷量,及加荷受应力路径控制。⑵强夯法处理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由于设计计算方法尚不成熟,需采取信息化设计和施工管理,通过实验、监测、手段,实时确定处理效果、调整施工参数。其处理思路如下:①在现状标高平整路基表面,路基两侧修筑渗沟与已有砂垫层搭接引流,实现水平排水通道的畅通。之后,在次标高基础上进行大能量强夯施工,暂时破环现有碾压路基的结构,打开软土的竖向排水通道。同时,通过强夯动力固结机理。对伏软土地基进行动力固结,加速排水固结过程,加速排水固结过程。②根据现场实验、监测、检测结果,了解下部软土处理效果后,根据预期目标和软土路基固结控制的相关要求进行路基填筑4.3花溪水库4.3.1工程概况花溪水库位于贵州省南明河上游河段,其下游20km为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25km2,多年平均流量6.3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99亿m3。该工程以供水为主、兼有发电、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的综合利用枢纽工程。花溪电站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3120kw,年发电量1620万kw.h。花溪水库枢纽由混凝土双支蹲大头坝、坝后式厂房、左岸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49.0m,坝定长95.0m,正常蓄水位1140.5m,相应库容0.2亿m3。该工程1958年7月1日开始修建,1960年6月蓄水,1962年6月发电。1975年底,水利电力部在郑州召开的“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上,认为花溪水库防洪标准偏低,大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较小,大坝变位异常、水库渗漏严重等情况将花溪水库列为全国重点加固的水库之一,要求对花溪水库进行加固处理。1980年贵州省电力局组织进行了一期加固工程,即将左岸垭口71m长土坝改建成溢洪道,提高该工程的防洪标准。4.3.2坝址地质条件及地质问题花溪水库坐落在贵阳市南西的岩溶丘陵地形中。花溪河大体由西向东,坝址位于小鱼梁峡谷出口处,形河谷,两岸地形对称,边坡整齐,坡角48°~57°。坝址处河流常水位1102.5m,河槽宽约20m。大坝在左岸山后分布一平行河谷的坳地,宽约100m,鞍部高程1132m为溢洪道之所在右岸山后亦有一沟槽形坳地,向东南倾斜,垭口贴近库岸,距右坝头40~50m,地面标高1148m,是水库的主要渗漏地段。坝址基岩均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薄层灰岩,层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不等。露头表面多呈迭片状和千叶状,岩石易沿层面揭开,成为片状石料。岩层走向N30°~N40°,近于垂直河流流向,倾向SE(下游),倾角4°~7°。基岩的层间错动很普遍,构造节理发育,特别是右岸垭口区屡见节理密集带和长大裂缝,节理以东西向(平行河流方向)的都倾角(近乎垂直)的一组最为发育。由于基岩为碳酸岩层,加上合适的水文历史和构造条件,因此岩溶较发育,且形成与两岸阶地相适应的水平岩溶系统,特别是在高程1120~1132m范围内,溶洞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是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4.3.3处理措施花溪水库及两岸浇渗段原设计采用水泥灌浆防渗帷幕,一般为单排,溢流坝与大坝间的古营堡地段设双排。花溪水库的严重渗漏除水量损失外,坝头长期的渗流潜蚀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同时考虑工程已历经30余年,帷幕的老化与溶蚀等因素存在岩溶形态的细颗粒可能带出,因此须将原防渗帷幕进行补强且对右岸垭口的渗漏通道进行堵漏处理。4.4贵阳环线4.4.1工程概况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建设用地通过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规模为290.621公顷。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起自西南环线牛郎关互通,止于金竹互通,经改毛、孟关、桐木岭、石板哨至小河金竹,全长约37公里。全线设互通立交6处,全程设计标准为全封闭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概算29.68亿元。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对解决省会贵阳城区交通压力,扩大贵阳城市规模,优化贵阳产业布局,进一步发挥贵阳西南交通枢纽作用,形成便捷畅达的公路交通网,为建设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交通运输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4.2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问题贵阳环线建筑规模大、涉及地域广。其广泛分布着三叠系和二叠系碳酸盐类岩石,局部地段有碎屑岩分布。第四系土层多为残坡积成因的红粘土,冲洪积成因的亚粘土、粘土、碎石类土和泥砾零星分布于洼地、河谷阶地及缓坡地带。第四系土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数米至10余米。由于贵阳环线建设范围广,所遇到的地质问题也多种多样。从总的方面来看主要有四方面的问题:①路基问题:a.承载力问题;b.稳定性问题;②边坡稳定性问题;③隧道应力和支护问题。4.4.3处理措施路基最大的问题是路基的回填,回填的控制重点是回填的厚度和材料。南环线的路基有石路基和土路基,还有土石混合路基,其中土路基施工难度较大。根据贵州多年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的措施是填一层土,填一层石,50公分一层土,50公分一层石,一直做到路基以下1.5米,1.5米以上则全是石。这样施工既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又能节约投资。

溶洞地质基础处理。南环线共有19座桥梁,包括6个互通立交。桥梁的基础施工遇到的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是溶洞的处理,特别是牛郎关互通一带全是岩溶地形。全线共有380根桩,将近有200多根桩施工点岩溶非常发育。有些孔桩基本上挖不下去,只有采用机械成孔,钻孔桩。机械成孔之前由设计单位对大面积的地质情况进行研究,通过钻探来确立钻孔深度,然后再确定设计方案。在贵阳环线路基边坡防护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有多种方法。这里简要介绍框格防护。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坡面防护。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相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风化岩石边坡进行防护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做骨架,框架内宜采用植物防护或其他铺助防护措施。五体会在短短三天的实习中,我感受颇深,获益良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