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_第1页
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_第2页
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_第3页
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_第4页
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新论——历史的观点哈罗德·珀金1历史的观点2一种独特机构的产生3大学的衰落与复兴:英格兰和苏格兰4德国大学的转变及其仿效者5近代社会的轴心机构

目录Contents历史的角度历史学家从时间的维度进行探求,并且把相继的阶段看成一个阶段通往另一个阶段的过程。历史的研究也就是要提供种种比较,帮助理解当前:用过去大学的概念来说明今天大学的概念,早先几个世纪大学的衰弱和复兴也许能帮我们了解今天大学的衰弱和明天大学复兴的可能性。哈罗德·珀金提出了高等教育开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个独特的机构——西方大学——诞生;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高等教育的衰落和复兴的现象;第三阶段:19世纪,德国大学的改造;第四阶段:高等教育成为“近代社会的轴心机构”。高等教育开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产生的背景1中世纪欧洲是一个四分五裂、高度分权的文明之地。没有一个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权力。2中世纪末市镇重新兴起时,各阶级组织要求拥有自己的自主权和法人独立地位。大学就是在这种分权的、有社团思想的时代精神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开展起来的。大学的起源大学前身大学是从11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大学最初的目的最初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有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意义而存在的。组织形式中世纪最初的学校时间短暂,校址也不确定。但在中世纪欧洲的社团环境中它们很快形成了行会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使中世纪大学获得了力量、持久性和一定的自主权。(行会: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中的组织。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行会有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保证会员权利义务均等,对外实行垄断。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师生们遂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或学生行会。)初期大学的组织形式1中世纪主要的两种学术行会〔大学的两种类型〕:1、以波洛尼亚大学模式为根底的意大利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行会付给讲课者讲课费并对讲课者的纪律享有很大的权力;2、巴黎的比较正统的教会大学模式:教师控制学生,学徒〔本科生〕、学徒期满后的工匠〔学士〕和师傅的行会组织代代相传。2中世纪大学绝大多数最终都趋向于行会组织的正统模式,这是大学具有适应能力和长久不衰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开展4所:帕尔马、波洛尼亚、巴黎、牛津16所: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格兰等地增加30所:在奥地利、波兰、波西米亚等地增加58所:在苏格兰、匈牙利、纳维亚等地增加12世纪1400年1500年1300年教学课程--多学科性1神学部、法学部和医学部这些研究生水平的专业学部在同一机构中并列教授;2高级的专业课程设在“七艺”共同课程之上。七艺分为:本科生或学徒学的“三艺”〔文法、逻辑、修辞〕,学士或工匠学的“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英格兰大学规模变化趋势1530-1570年绅士阶层子弟大量进入牛津、剑桥;宗教改革前每所招生150左右,宗教改革后每所招生300-400名学生。〔宗教改革:1529-1534〕1570-1660年1660-1750年1750-1800年大学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400人左右,英国内战时期上升到400-500名。〔英国内战:1642-1651年〕随着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早期政权的衰落,大学学生人数日益减少,从17世纪60年代的400名,逐渐降到18世纪中叶的250名〔牛津〕和不到200名〔剑桥〕。学生人数持续较少,学校风气和声誉下降。1800-1860年大学的声誉和学生人数开始恢复上升,到19世纪60年代才赶上了17世纪60年代。英国大学衰落的原因政治原因17世纪英国爆发的国内战争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卷土重来改变了英国的历史进程,国家将大学作为统一国教的力量。在王权与宗教的控制下,非国教者被排除在大学的圈子之外,大学被保守的气氛所笼罩;教育内部的原因大学固守古典课程,把自身的功能局限在为国家的绅士阶层和国教会的牧师提供教育这一狭隘的范围内。英国大学复兴的原因英格兰新兴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兴起;产业革命和一些兴旺兴旺的城市社会对迫切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的影响。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英国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开展,英国政治和经济的强盛以及由此而来的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变革,英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开始形成。19世纪是衰落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重大改革的时期,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考试制度、课程以及吸收女性等等。苏格兰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苏格兰的四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阿伯丁大学、爱丁堡大学在经历了同英格兰大学同样的衰落之后,煽动了苏格兰教育在18世纪开拓了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的大学,开近代大学之先河。少数教授负责单门学科的做法取代了传统的每个人都负责全科的全科导师制;数学、医学、天文、自然哲学〔自然科学〕、道德哲学〔社会科学〕、法律、人文学科〔古典科目〕等设立单独讲座。苏格兰的教授制,强调系科知识的开展,对其他地方的新兴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大学的转变德国大学在19世纪中叶经历了一场类似苏格兰大学的变革,德国大学的灵活性及其开展的内在逻辑,使德国大学表达出一种专业化的、以研究为方向的理想。专门化的单科教授职席纷纷设立,教授的声望和晋升完全取决于他对这门学科的奉献;从结构上看,德国大学以讲座占有者为中心,由他领导研究所及下属助手〔编外讲师和研究生〕;德国大学的模式国家在德国大学的开展中起很大作用,它是大学的创办者、经费的提供者、教授和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雇主。形成单学科教授,强调高度专门的研究,以研究为根底进行教学。德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从学科开展,新大学、技术学院和师范学院的创立来看,还是从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从1850年的13000人左右增加到1914年的64657人〕来看,都是如此;德国大学规模的扩充1930-1960年学生人数万人1870年学生人数突破1.4万人1900年学生人数到达3.4万人1914年学生人数到达6.1万人除了德国大学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以外,德国技术学院入学人数也开始迅猛增长,教授人数也在持续增加。德国大学的仿效者英国、美国、日本对德国的模仿具有高度选择性,他们改造大学,为的是适应自己民族的需要,这表达出大学的开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近代德国进步的、以研究为方向的大学后来广为世界各地所羡慕和仿效。“轴心机构”1960年以来,世界上很多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一个高等教育大开展时期,到80年代时,这一开展已趋于停滞和收缩;高等教育体制是“轴心结构”,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对社会的生存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官僚化”由于办理这些机构所需经费越来越多,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