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病理练习题_第1页
第04章病理练习题_第2页
第04章病理练习题_第3页
第04章病理练习题_第4页
第04章病理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4章-炎症一、单选题(A型):1.下列哪一类型炎症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都表现得较明显A、体表的急性炎症B、体表的慢性炎症C、内脏的急性炎症D、内脏的慢性炎症E、体表及内脏的急性炎症2.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主要原因是:A、动脉充血B、静脉阻塞C、富于蛋白的液体渗出D、组织增生E、以上都不是3.腹腔积液患者腹水检查比重为%、利凡他试验(+)、红细胞计数20万/L、淋巴细胞82%、细菌(-),首先应考虑:A、肝硬化腹水B、血性腹水C、渗出性腹腔积液D、乳糜性腹水E、化脓性腹膜积液4.关于浆液性炎症哪一项是错误的A、皮肤Ⅱ度烧伤时出现的水疱B、结核性胸膜炎时的胸腔积液C、风湿性心包炎时心包积液D、高热时口唇附近出现的疱疹E、亚急性重症肝炎时腹腔积液5.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细胞最多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C、肥大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6.在急性炎症早期哪种细胞多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7.在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炎症组织内哪种细胞多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8.下列哪一项符合脓毒血症概念A、细菌大量入血,但不引起中毒症状B、细菌的毒素入血,出现中毒症状C、细菌入血繁殖,产生毒素,出现中毒症状D、细菌随血流运行,在内脏引起多个脓肿,出现中毒症状E、以上都不是9.急性炎症疼痛是由于:A、液体渗出压力作用B、组胺的作用C、5-羟色胺的作用D、激肽类的作用E、以上都有10.细菌性痢疾属于下列哪一种炎症A、纤维素性炎B、浆液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卡他性炎11.下列哪一种疾病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A、大叶性肺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肾小球肾炎D、结核性胸膜炎E、病毒性肝炎12.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是:A、假膜性炎B、浆液性炎C、化脓性炎D、卡他性炎E、出血性炎13.炎症时中性粒细胞游出是由于:A、血管壁通透性增强B、血管内皮破坏C、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D、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增高E、以上都不14.假膜性炎症是指:A、浆膜发生纤维素性炎B、浆膜发生的化脓性炎症C、黏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D、黏膜发生的化脓性炎E、黏膜发生的坏死性炎15.下列哪项与炎症时的渗出无关A、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B、组织内渗透浓度增加C、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血浆胶体渗透浓度增加E、血浆胶体渗透浓度降低16.炎症是血管反应的最早变化:A、静脉性充血B、动脉性充血C、细动脉短暂痉挛D、血栓形成E、血流停滞17.炎症早期导致液体渗出的原因:A、淋巴液引流不畅B、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C、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D、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E、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分离(裂隙扩大)18.炎症时渗出的纤维素是指下列哪些成分A、纤维组织B、纤维蛋白C、纤维细胞D、纤维蛋白原E、胶原纤维19.被称为过敏毒素的炎症介质是:A、补体系统的C3a、C5aB、缓激肽、舒血管肽C、组胺、5-羟色胺D、前列腺素E、酸性和中性蛋白酶20.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作用最显著的炎症介质是:A、组织胺、5-羟色胺B、激肽类C、前列腺素D、补体系统E、淋巴因子21.组胺、激肽类炎症介质对血管的作用是:A、小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B、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C、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降低D、小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降低E、均无以上作用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肉芽肿性病变A、结核结节B、结节病C、猫抓病D、麻风病E、脓肿23.纤维素性炎症见于:A、急性肝炎B、急性阑尾炎C、急性扁桃体炎D、大叶性肺炎E、中毒性痢疾24.判断组织有炎症的主要依据是:A、组织细胞有变性坏死B、组织有充血水肿C、病变处有增生变化D、病变处有炎细胞浸润E、病变处有肉芽组织形成25.急性炎症时,炎症首先出现的变化是:A、血流缓慢,轴流变宽B、白细胞附壁C、白细胞游出D、白细胞吞噬E、白细胞粘集26.炎症的防御反应主要表现在炎症的局部病灶有:A、增生性炎症B、血管扩张充血C、炎细胞浸润D、肉芽组织形成E、纤维化27.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A、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C、Langhans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D、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28.炎症(inflammation)作为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其致炎因子可为()A、细菌B、病毒C、引起损伤的各种因子D、化学性因子E、物理性因子29.感染(infection)的基本病变是()A、炎症反应B、细菌引起的反应C、血管反应D、局部组织反应E、体液和细胞反应30.炎性充血(inflammatoryhypermia)主要是指()A、动脉扩张含血增多B、静脉回流障碍所致淤血C、炎症微循环内血量增多D、小血管破裂致炎区积血E、炎区内血流停滞31.炎性渗出(inflammatoryexudationa)是指()A、血管内压增高使血液成分渗出B、血管壁通透性升高使血液成分渗出C、血管壁损伤致血液成分渗出D、炎区组织内体液增多E、炎区内白细胞积聚32.炎性浸润(inflammatoryinfiltration)是指()A、白细胞自血管内进入炎区组织B、炎症向周围组织扩展C、炎区组织浸泡于渗出液中D、血管内成分进入炎区组织E、生物病原体进入炎区组织33.判断体腔积液是否为渗出液(exudate)的主要依据是()A、浆膜有无炎症B、积液的量和压力C、积液的成分D、有无静脉回流受阻E、有无炎症全身化的表现34.中性粒细胞穿过血管壁需耗时约()A、5秒钟B、5分钟C、20分钟D、1小时E、3小时35.具有高比重、静置凝固、黄色混浊等性状的腹水见于()A、门静脉高压B、腹膜炎C、慢性肾炎D、低蛋白血症E、右心衰竭36.与纤维蛋白渗出过程不相关的病变或疾病是()A、大叶性肺炎B、纤维化或粘连C、病毒性肝炎D、绒毛心E、细菌性痢疾37.炎症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A、炎性浸润B、炎性渗出C、炎性漏出D、趋化作用E、阿米巴样运动38.急性炎症中,与中性粒细胞游出过程不相关的描述是()A、首先是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B、内皮细胞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增强C、中性粒细胞伸出伪足,从内皮细胞间隙处游出血管D、趋化作用促使中性粒细胞集中于炎症局部E、C3、C5是重要的趋化因子39.急性炎症灶内与组织损伤无直接关系的是()A、病原体B、血管反应C、渗出的中性粒细胞D、微循环中的红细胞E、释放的炎性介质40.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A、白细胞靠边、附壁及在组织内游走B、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的过程C、白细胞在组织内的阿米巴样运动D、白细胞在组织内向某些化学物质定向游走E、白细胞包围、粘着和吞噬病原体的过程41.慢性炎症局部肿胀的机制主要是()A、充血B、渗出C、浸润D、机化E、增生42.慢性炎症灶内主要的炎性细胞是()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多核巨细胞43.单核巨噬细胞在局部增生、集聚而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称()A、炎性假瘤B、炎性息肉C、炎性浸润D、肉芽肿E、肉芽组织44.与单核巨噬细胞不相关的特征是()A、处理传递抗原信息B、表面有C3b受体C、免疫监视功能D、表面有FcE、表面有SIg45.非感染性肉芽肿的病变是()A、结核结节B、假结核结节C、砂结节D、伤寒小结E、树胶样肿46.感染性肉芽肿(infedivegrmuonla)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A、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C、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D、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47.肉芽组织(granulation)和肉芽肿的区别点在于()A、是否为慢性炎症B、是否导致局部纤维化C、是否由急性转化而来D、组成成分不同E、最后结局不同48.非炎性肉芽肿的病变是()A、结核结节B、伤寒小结C、血吸虫卵结节D、肝硬化的结节E、异物引起的局部反应49.假膜性炎(psudomembranousinflammation)渗出物中特征性成分是()A、浆液B、纤维蛋白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50.化脓性炎(purulentinflammation)的病理特征是()A、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组织坏死、液化的炎症B、化脓菌引起的炎症C、脓肿周围有炎症的现象D、有脓肿形成的炎症E、有继发性化脓现象者51.不属于化脓性炎的病变是()A、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皮肤疖肿52.属于化脓性炎的病灶是()A、结肠嗜酸性脓肿B、肝阿米巴脓肿C、脊柱旁冷脓肿D、睾丸树胶样肿E、淋病尿道炎53.大量细菌毒素入血,导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的,称()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白血病E、脓毒血症54.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A、细菌入血B、毒素入血C、细菌入血大量繁殖,产生毒素D、细菌和毒素入血E、化脓菌引起多发性脓肿55.化脓菌引起败血症,并产生多发性脓肿者,称()A、菌血症B、毒血症C、败血症D、病毒血症E、脓毒血症56.脓毒血症(pyemia)是指人体血液中有()A、大量异形、幼稚的白细胞B、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中毒症状C、化脓菌大量繁殖,并引起多发性脓肿D、少量细菌,但无毒素E、细菌和毒素&A、黏膜的浆液渗出性炎B、皮肤烫伤的水疱C、体腔内蓄积大量的液体D、黏膜面有坏死的组织、纤维素、炎细胞为主的炎症E、伤口表面的脓苔57.假膜性炎:58.积液*&A、血管扩张充血B、动脉血流量增多C、前列腺素D、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E、肉芽组织增生59.体表急性炎症局部温度升高:60.体表急性炎症局部变红:61.体表急性炎症局部疼痛:*&A、变质性炎B、渗出性炎C、纤维素炎D、卡他性炎E、蜂窝织炎62.病毒性肝炎:62A63.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63E*&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64.合成免疫球蛋白:65.哮喘反应的支气管壁多见:66.对组织内寄生虫感染时的反应:*二、多选题:1.炎症病灶中纤维蛋白的有利作用是:A、引起血液凝固B、有利于阻遏细菌扩散C、有利于白细胞发挥吞噬作用D、有利于组织增生E、发生机化,引起组织粘连2.炎症过程中,液体渗出的原因主要是: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C、局部组织内渗透浓度升高D、淋巴循环障碍E、炎症引起血管破裂3.属于化脓性病变的是:A、嗜酸性脓肿B、阿米巴脓肿C、疖和痈D、肺脓肿E、大叶性肺炎4.蜂窝织炎之所以不局限是由于:A、发生于疏松组织B、组织内血管丰富,渗出明显C、细菌分泌透明质酸酶D、无肉芽组织包裹E、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巨噬细胞的作用有:A、释放蛋白溶解酶B、吞噬原虫及异物C、形成多核巨细胞D、形成浆细胞E、形成脓细胞6.假膜性炎常见于: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菌痢D、白喉E、风湿性心包炎7.中性粒细胞赖以杀菌的主要物质是()()()()()A、补体成分B、免疫球蛋白C、氧源性活性产物D、阳离子蛋白E、溶酶体酶8.假膜性炎常见于()()()()()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菌痢D、白喉E、风湿性心包炎9.以化脓性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A、结肠阿米巴病B、蜂窝织性阑尾炎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胃穿孔所致腹膜炎10.下列病变中哪些是属于感染性肉芽肿A、结核结节B、麻风肉芽肿C、梅毒树胶肿D、何杰金病肉芽肿E、矽结节11.渗出液的特点是:A、蛋白质含量高(%以上)B、混浊能自凝C、比重在以上D、细胞数目较多(>500个/立方毫米)E、澄清不能自凝12.在急性炎症中,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活动和作用是:A.附壁B.穿出血管作阿米巴样运动C.传递信息,参与免疫反应D.吞噬作用E.阳性趋化作用13.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A.浆膜B.肝C.肺D.粘膜E.脾14.急性炎症反应的特征性改变:A.炎性充血B.炎性出血C.炎性渗出D.炎性浸润E.炎性增生15.炎性渗出对局部炎症反应的意义在于:A.稀释和带走有害物质B.提供补体、抗体及营养物C.形成纤维蛋白网架有利于恢复D.可能引起组织粘连E.可能加重血液循环障碍16.中性粒细胞赖以杀菌的主要物质是:A、补体成分B、免疫球蛋白C、氧活性产物D、阳离子蛋白E、溶酶体酶17.可组成肉芽肿病变的细胞成分主要有: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18.属于浆液性炎的病变有:A.喉炎引起的声带水肿B.病毒引起的黏膜疱疹C.血吸虫肝病引起的腹腔积液D.有水疱形成的Ⅱ度烫伤E.结核病引起的胸腔积液19.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疾病有:A.麻风B.原发性肺结核C.消化性溃疡D.链球菌感染E.阿米巴病20.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的成分有()()()()()A、血管B、神经C、体液D、细胞E、毛发21.感染的特点是()()()()()A、由生物病原体引起B、局部病变为炎症反应C、病变可蔓延、扩散D、可出现全身反应E、可引起双重或多重感染22.继发感染是指()()()()()A、非生物性损伤后由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炎症B、继于原有病灶之后由同一病原引起的第二、第三个病灶C、某些生物损伤后由另一种生物病原引起的炎症D、外伤后的细菌性炎症E、同种病原体的再次致病23.急性炎症反应的特征改变是()()()()()A、炎性充血B、炎性出血C、炎性渗出D、炎性浸润E、炎性增生24.炎性渗出的发生机制是()()()()()A、动脉扩张充血B、血管内静水压高于组织内压C、血管内渗透压低于组织内压D、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血管壁完整性破坏25.炎性渗出对局部炎症反应的意义在于()()()()()A、稀释和带走有害物质B、提供补体、抗体及营养物质C、形成纤维蛋白网架有利于修复D、可能引起组织粘连E、可能加重血循环障碍26.体腔内炎性渗出液的特征是()()()()()A、透明B、比重>C、蛋白量>25g/L(%)D、细胞数>5千万个/L(>500个/立方毫米)E、可见到红细胞27.趋化作用可由下列物质引起()()()()()A、细菌B、炎性介质C、补体D、免疫球蛋白E、某些细胞因子28.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炎症中的作用是()()()()()A、吸引单核细胞B、吞噬和杀菌C、释放炎性介质D、造成组织损伤E、促进血栓形成29.急性炎症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介璺有()()()()()A、组胺B、缓激肽C、C3a、C5aD、前列腺素E、白三烯30.慢性炎症的组织学特征是()()()()()A、组织损伤明显B、血管反应轻C、浸润的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D、伴有小血管和纤维细胞增生E、灶内有病原体存在31.可组成肉芽肿病变的细胞成分主要有()()()()()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32.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A、引起组织损伤B、吞噬病原体C、释放炎性介质D、分泌细胞因子E、产生免疫球蛋白33.属于浆液性炎(serousinflammation)的病变有()()()()()A、喉炎引起声带水肿B、病毒引起的粘膜疱疹C、血吸虫肝病引起的腹腔积液D、有水泡形成的ⅡE、结核病引起的胸腔积液34.纤维蛋白性炎(fibrinousinflammation)多发生于()()()()()A、皮肤B、粘膜C、浆膜D、实质脏器E、肺35.腋肿可进一步发展为()()()()()A、脓窦B、瘘管C、炎性假瘤D、炎性息肉E、溃疡36.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疾病有()()()()()A、麻风B、原发性肺结核C、消化性溃疡D、链球菌感染E、阿米巴病37.急性炎症病灶局部红肿的机制是()()()()()A、炎性充血B、炎性渗出C、炎性浸润D、炎性增生E、炎性出血38.导致感染全身化的机制是()()()()()A、生物病原体的扩散B、炎区毒物吸收C、炎症介质的作用D、机体的过敏反应E、心血管功能障碍39.炎症扩散的途径有()()()()()A、局部蔓延B、沿天然腔道播散C、经淋巴道播散D、经血道播散E、医源性异常途径播散40.炎症的结局可以是()()()()()A、病灶愈复B、病灶蔓延C、机化粘连D、迁延不愈E、播及全身41.影响炎症转归的因素主要有()()()()()A、致炎因子的质和量B、致炎因子入侵途径C、消炎措施D、机体的免疫状态E、局部组织血循环状态42.某患者因患阑尾蜂窝织炎,手术切除阑尾。术后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体温升高,血白细胞总数为18亿个/L,中性粒细胞。(1)本例的肝脏疾病应首先考虑为:A.肝脏肿瘤B.肝脓肿C.病毒性肝炎D.以上都不是(2)本例肝脏病变的发生,是由于:A.细菌进入动脉系统,引起肝脏病变B.肿瘤细胞栓塞于肝脏,引起肝脏病变C.细菌进入肠系膜静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肝脏病变D.以上都不是43.某中年男性,因急性咽喉疼痛伴吞咽困难10小时急诊入院。检查发现,会厌充血、水肿。因突发性呼吸困难,入院不到1小时死亡。尸检,病理诊断:急性会厌炎,咽壁横纹肌蜂窝织炎。本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A.引发脓毒血症,全身脏器衰竭而死亡B.因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而死亡C.死因不明D.因咽喉横纹肌蜂窝织炎致喉头水肿,窒息而死亡44.女性,19岁,鼻前庭生一疖,局部红肿加剧。次日高烧,头痛,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经治疗无效1周后死亡。死后解剖发现:肺、肾多处脓肿。(1)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请作出本例的病理诊断:A.鼻前庭疖肿,脓毒血症,肺、肾多发性脓肿,化脓性脑膜炎B.肺、肾多发性脓肿C.鼻前庭疖肿、化脓性脑膜炎D.脓毒血症,肺、肾多发性脓肿,化脓性脑膜炎(2)本例鼻前庭疖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血流,引起:A.脓毒血症B.毒血症C.菌血症D.败血症三、名词解释:1.变质2.渗出3.窦道4.化脓5.趋化作用6.炎性息肉7.假膜性炎8.炎细胞浸润9.脓肿10.蜂窝织炎11.绒毛心12.化脓性炎13.溃疡14.瘘管15.炎症介质16.炎性假瘤17.肉芽肿性炎18.脓毒血症四、填空题: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炎症局部临床表现为: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2.举出几种常见的炎症介质: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和④______。3.液体渗出的机制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4.中性粒细胞常见于①______炎症和②______炎症。5.巨噬细胞常见于①______炎症、②______、③______感染。6.淋巴细胞、浆细胞常见于①______炎症。7.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①______和②______。8.炎性增生的细胞成分主要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等。9.炎症的全身表现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10.纤维素性炎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①______为特点。11.发生在黏膜的纤维素性炎又称①______。12.假膜的组成成分包括: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13.蜂窝织炎常发生于: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14.在肉芽肿性炎时,巨噬细胞可转化为①______细胞和②______细胞。15.一般来说,炎症的基本病变早期以①______和②______为主,而后期以③______为主。16.在炎区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①______,②______等疾病。17.在炎区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①______,②______等疾病。18.急性炎症时,白细胞经血管内渗出到炎症灶内发挥作用往往经历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个阶段。19.根据病因大致可将肉芽肿分为①______和②______2大类。20.炎症时渗出液的特征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21.你所了解的传染病中:①______②______属于变质性炎;③______和④______属于纤维素性炎;⑤______属于化脓性炎;⑥______属于增生性炎。22.炎症时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主要有①______和②______2种炎细胞。23.作为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反应的炎症过程,其核心是①______反应,从而带来②______和③______渗出性变化。24.急性炎症结局可归纳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5.炎症蔓延和扩散主要通过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3种方式。26.炎症时,局部液体渗出的最主要原因和机制是①______,而白细胞的浸润与②______有关。27.能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的炎症介质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8.纤维素性炎好发于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9.炎症病灶中炎细胞吞噬和杀伤细菌的步骤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30.引起蜂窝织炎的病原菌常为①______,该病变常发生的部位是②______,浸润的炎细胞是③______,引起坏死的程度④______,全身中毒症状⑤______。31.炎性水肿指①______,炎性积液指②______。②炎性渗出的液体积聚在浆膜腔32.脓肿形成中,脓液由①______和②______组成,脓肿膜由③______组成,它的作用为④______。33.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演变为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细胞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等。34.下列细胞均可释放炎症介质,中性粒细胞释放①______,肥大细胞释放②______,致敏淋巴细胞释放③______。五、问答题:1.试述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2.炎症局部基本的病理变化是什么并进行解释。3.炎症时局部的表现有哪些并解释其产生原因。4.从病理形态学角度炎症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4.答:从病理形态学角度炎症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如病毒性肝炎属变质性炎,大、小叶性肺炎属渗出性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属增生性炎。5.炎症局部发生化脓性炎的条件是什么化脓性炎有哪几种类型。单选题1A2C3C4E5C6A7B8D9E10A11E12C13E14C15D16C17E18D19A20BB2122E23D24D25A26C27C28C29A30C31B32A33C34B35B36C37D38B39D40D41E42A43D44E45C46C47D48D49B50A51D52E53B54C55E56C57D58C59B60A61C64D65B66B多选题1BC2CD3CD4AC5BC6CD7CE8CD9BE10ABC11ABCD12ABDE13ACD14ACD15ABC16CDE17ADE18ABDE19CDE20ABCD21ABCDE22ACD23ACD24BCD25ABCDE26BCDE27ABCE28ABCD29ABCDE30BCD31ACDE32ABCD33ABDE34BCE35ABE36CDE37ABC38ABC39ABCDE40ABCDE41ABCDE42(1)B42(2)C43D44(1)A44(2)A三、名词解释:1.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2.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及内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3.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一侧穿破,形成一条仅有一端开口的通道,称为窦道。4.在化脓性炎症病灶中,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或由组织崩解所产生的溶蛋白酶所溶解、液化的过程称化脓。5.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称为趋化作用。6.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过度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带蒂肿块,称为炎性息肉。7.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混合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即假膜,称为假膜性炎。8.各种白细胞由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内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9.化脓性炎症呈局限性分布,并伴有隙腔形成者,称为脓肿。10.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11.心包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的不断搏动,导致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在心脏表面,称为绒毛心。12.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者,称为化脓性炎。13.由于皮肤或粘膜坏死、崩解脱落,可形成局部缺损,称为溃疡。14.深部组织的脓肿,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开口于自然管道,形成两端开口的排除通道,称为瘘管。15.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在炎症过程中起主要介导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16.炎性增生的组织形成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肉眼和X线上与真性肿瘤很相似,称为炎性假瘤。它有多种细胞成分增生,并伴有纤维化,常发生于眼眶、肺。17.炎症局部以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增生性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18.化脓菌进入血液后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寒战、高热、皮肤粘膜出血点等全身中毒症状,并在机体多个脏器内形成多个脓肿,称为脓毒血症。四、填空题:1.①变质②渗出③增生④红⑤肿⑥热⑦痛⑧功能障碍2.①血管活性胺(组胺、5一经色胺)②缓激肽③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④溶酶体成分3.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②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增高③局部组织渗透浓度增高4.①急性②化脓性5.①慢性②急性炎症后期③病毒及寄生虫6.①慢性7.①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