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_第1页
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_第2页
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_第3页
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_第4页
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定,以及《xx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初期制定的目标任务。今简要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1、为了把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到实处,且有强力的组织保障,xx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时任局长邓英华任组长,副局长刘勇、安跃斌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市农广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协调。2、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二、动员宣传,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3、在行动初期,主要工作就是全面展开动员宣传,并深入到各镇、村、社进行细致的访问、调查和研究。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工程中的具体问题。4、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三、积极组织行动的落实和实施。在《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下,以实现“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为基本目标,全面组织落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xx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晒烟、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猕猴桃七大优势种植业为主导,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包括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沃土工程、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培训;优质水果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人员和制种农户培训;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及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的制种及引种技术培训;晒烟栽培技术培训。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返乡农民工培训。如农村能源建设人员培训等。3、专业农民培训。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员、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员、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员、农村基层专业会计和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等的培训。4、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和致富新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摸的,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养殖专业户(专业农民)而开展的旨在普及推广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进行从业资格认证的教育培训。5、大中专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培训。在国家新形势、新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培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农业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6、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各类教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比如,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对“386199人员”更多一些关注,进一步为构建和谐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文化培训和文明教育则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类文化进修、科普讲座、普法宣传、道德实践活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四、搞好后期总结和未来规划。“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谋划未来,为科学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总体来说,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技术示范户-带动户一条线的培训服务形式和“一场专家讲座、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的培训模式,组织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培训手段和巡回课堂、农业科技热线12316、科技赶场、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面广量大的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鼓励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积极参加培训,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务市场反馈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2、培训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社区需要,适时实地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3、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工措施也是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广校牵头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培训工作。⑵各联镇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纽带作用,搞好调研,对所联系的镇、街道办农民对培训各阶段的要求和希望,及时汇总反馈。⑶农民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农民培训的具体材料,协调安排培训计划,上报培训结果,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年末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估。⑷行动办提出培训教师建议名单,具体授课教师由联镇人员负责联系。⑸由培训相关部门和培训教师负责培训教材、资料的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时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培训教材经农业局专家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办统一编辑发行。⑹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还要加强和农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⑺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季度和年度考核。4、紧紧围绕“三农”这个核心,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现象,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制定新措施新方案,调整策略。总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我们的行动内容,加快我们的行动步伐。比如,对新出现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对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的关注等。(二)、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如下1、中专学历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2、农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300000人次。3、培训骨干农民201*人。4、培养新型农民3000人。5、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6、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00人。7、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10000人次。第二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定,以及《xx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初期制定的目标任务。今简要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1、为了把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到实处,且有强力的组织保障,xx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时任局长邓英华任组长,副局长刘勇、安跃斌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市农广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协调。2、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二、动员宣传,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3、在行动初期,主要工作就是全面展开动员宣传,并深入到各镇、村、社进行细致的访问、调查和研究。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工程中的具体问题。4、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三、积极组织行动的落实和实施。在《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下,以实现“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为基本目标,全面组织落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xx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晒烟、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猕猴桃七大优势种植业为主导,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包括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沃土工程、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培训;优质水果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人员和制种农户培训;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及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的制种及引种技术培训;晒烟栽培技术培训。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返乡农民工培训。如农村能源建设人员培训等。3、专业农民培训。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员、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员、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员、农村基层专业会计和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等的培训。4、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和致富新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摸的,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养殖专业户(专业农民)而开展的旨在普及推广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进行从业资格认证的教育培训。5、大中专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培训。在国家新形势、新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培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农业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6、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各类教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比如,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对“386199人员”更多一些关注,进一步为构建和谐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文化培训和文明教育则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类文化进修、科普讲座、普法宣传、道德实践活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四、搞好后期总结和未来规划。“十一五”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谋划未来,为科学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一)、总体来说,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技术示范户-带动户一条线的培训服务形式和“一场专家讲座、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的培训模式,组织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培训手段和巡回课堂、农业科技热线12316、科技赶场、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面广量大的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鼓励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积极参加培训,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务市场反馈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2、培训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社区需要,适时实地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3、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工措施也是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广校牵头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培训工作。⑵各联镇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纽带作用,搞好调研,对所联系的镇、街道办农民对培训各阶段的要求和希望,及时汇总反馈。⑶农民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农民培训的具体材料,协调安排培训计划,上报培训结果,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年末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估。⑷行动办提出培训教师建议名单,具体授课教师由联镇人员负责联系。⑸由培训相关部门和培训教师负责培训教材、资料的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时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培训教材经农业局专家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办统一编辑发行。⑹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还要加强和农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⑺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季度和年度考核。4、紧紧围绕“三农”这个核心,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现象,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制定新措施新方案,调整策略。总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我们的行动内容,加快我们的行动步伐。比如,对新出现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对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的关注等。(二)、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如下1、中专学历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2、农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300000人次。3、培训骨干农民201*人。4、培养新型农民3000人。5、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6、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00人。7、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10000人次。第三篇201*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201*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和201*年工作思路余姚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督察的通知”(余全科组〔201*〕1号)精神和《余姚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余全科组〔201*〕4号)文件的要求,我局主要有三项任务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意识;积极开展国土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和提高防灾自救意识。针对以上任务,201*年,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一是后备资源开发上取得了新成绩。今年年初,在充分调查摸底和论证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年度目标,即“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垦造耕地计划指标1000亩、围涂造地5000亩、建设用地复垦620亩、标准农田建设12300亩”,并抓紧根据各地的后备资源情况,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指导、督促等各种工作手段,积极推进各类项目的建设。截止到六月中1旬,已有牟山、马渚、河姆渡、大岚等乡镇开始实施低丘缓坡开发项目5只,可新增耕地530亩;有两只围涂造地项目通过验收,新增耕地2430亩;围涂二期共5只项目已通过规划评审,预计可新增耕地7096亩;马渚镇30亩的废弃山塘复垦、丈亭镇50亩的宅基地复垦等项目已进入测量设计阶段。在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议用地复垦工作的基础上,我局利用大幅落地广告牌、墙面标语、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在我市城乡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农户、相关企业主的耕地保护意识。以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为例,用地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必须无偿提供表土,用于新增耕地的土壤改良,这不仅增加了用地单位的成本,而且延长了建设周期,一些用地单位难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利用座谈会、新闻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表土剥离的积极意义,使用地单位和广大农户充分地认识到优质耕作层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资源,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提高我市新增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而使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好评。二、积极多种形式开展第十九个“土地日”系列宣传活动顺利完成余姚人民广播电台《四明热线》上线工作。围绕“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与主持人和听众朋友进行交流。2、邀请新闻媒体参加全省地矿工作会议、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对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截至目前,在《余姚日报》上刊登新闻报道30余篇,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刊登6篇。与教育局、余姚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珍惜土地,造福后代”全市小记者征文比赛。目前,已圆满结束,共收到征文1200余篇。4.电视宣传。在电视台播放土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宣传片,在市繁华路段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相关宣传标语与内容。网络宣传。利用局制作土地日宣传专题网页。短信宣传。面向社会发送25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短信。标语宣传。组织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局本级由办公室负责,基层所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悬挂、张贴工作)专题宣传。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征求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局本级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基层所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意见征求工作)三、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我市是宁波市地质灾害易发市之一,截止目前,已累计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1处,其中4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较差,有明显的威胁对象,主要分布在我市南部7个乡镇、街道,每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3至4月、6至9月,主要是因强降雨诱发。是我们防治工作的重点。今年上半年除编制完成了新一轮《余姚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与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20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外,为保护隐患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局下大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全市乡镇、街道负责人认真学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使他们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和责任。二是组织全市52名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防责任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邀请宁波市地质环境站专家就如何预防地质灾害、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监测等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并明确了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的工作职责。通过专业培训,使各责任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三是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新发放了避险明白卡330份、防灾明白卡48份、补设地质灾害警示牌11块明白卡。虽然我局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回顾201*年的工作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宣传教育范围还不够广泛,内容还不够丰富,广大农民在国土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法律意识都还急需提高等,为此,201*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实施方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到“三个尽快”。一是要尽快完善市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抓紧完成与市三防办、气象局的网络连接,抓紧研发指挥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相关软件。二是要尽快完成地灾隐患点居民的搬迁避险工作。要继续加强对乡镇的检查督促,尤其是对尚未启动相关工作的陆埠镇、梨洲街道的督促,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能尽早搬迁避险。三是要尽快完成正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的四明山镇北溪村滑坡、溪山村崩塌等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性治理,努力消除灾害(内容来源好隐患。3、要长时间、多形式、多层次的搞好宣传教育活动。要落实大型落地广告位;要安排墙面宣传标语、宣传黑板报的制作,这些宣传标语等内容,在“土地日”后,将继续保留,以起到长期宣传教育的效果。要落实形式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日”宣传口号,大力宣传土地管理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同时也要对土地违法案件进行适度的曝光,组织媒体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报道;要发放宣传图片、宣传手册;编制发放宣传土地政策法规的短信;制作一批宣传土地政策的展版,安放在闹市区街道上;针对村干部保护土地资源意识不强,对土地政策法规不熟悉的问题,要安排针对村干部的培训活动,把辖区内的村干部请到国土资源所,他们宣传有关政策法规,使这些村干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依法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第四篇201*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石鼓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成绩1、成立了工作机构,为促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有序有效进行,成立了农办主任xxx任组长,xxx、xxx、xxx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属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农办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办,xxx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农民素质行动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工作。2、促进了工作落实。在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订了行动方案。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南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和《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订了《xx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并按照行动方案开展工作;二是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今年,我们结合农事活动,开展了送科技、送法律、送政策等活动。据统计,今年“十一五”期间,共送科技资料51万份,送法律读本1230册,中央1号文件小册子500册;三是实施了科普惠农行动。今年我们帮1助xxx、xxx等7个村建立了“科普知识宣传”专栏,让农民随时都可以从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需要了解的科普知识。同时,在科普知识宣传时,出动宣传车28台次,张贴标语1280张,悬挂横121条,发放宣传资料13100份;四是举办了农技培训班。我们结合农事季节和种养农户的需求,共举办大棚蔬菜,畜禽疫情与鱼病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班38期,培训农民7350人次,通过农技培训,让参培人员都掌握3-4门农业实用先进技术。二、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行动工作经费问题。二是培训难度大,因为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和妇女,他们科普知识慢,敏感度不高。三、下步工作打算在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对开展的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对下阶段工作再作出安排。总之,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按照xx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执行,不走样、不打折,认真履行方案中应有的职责,并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直到做出成效来。第五篇常熟市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常熟市“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常熟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一五期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纲要》实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构和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纲要》实施工作,201*年10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201*年3月召开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研究制定了《常熟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常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各地、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纲要》实施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和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我市实施工作方案把《纲要》为9大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制定实施细则,将《纲要》工作列入“新风杯”考核内容,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突出重点,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1.以科学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积极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完善科学教育体系,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和常熟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全市创建常熟市级科技特色学校17所,苏州市级以上科技特色学校7所。市政府-1-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专用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成功举办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全市40多所学校5万名学生参与“第21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此外,各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科普活动,全年参与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达4万多人次。2.以科技培训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加强对农村青年、妇女、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0多期,农民创业培训540人。二是大力推进兴农富民工程和科普惠农计划。201*年起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进村入户“兴农富民工程”,首期16个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年收益增长15%以上。并连续推出新三年兴农富民项目,项目扩展到22个,重点项目16个,有3个项目被列为苏州市级重点项目。董浜镇徐市蔬菜基地、沙家浜金唐市水产养殖基地、梅李镇吉健葡萄基地、古里镇坞丘稻米基地等,荣获省、苏州市优秀示范基地。三是开展各类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科普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影视巡影、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妇女科技直通车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和专业技能。201*年,建立科技示范户2507户,科技人员下乡服务达8000多人次。3.以培训、竞赛、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城镇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201*年,全市培训技能劳动者10.8万人,劳动力就业培训22876人,外来务工人员培训37567人,各类技能培训13843人,职业技能鉴定1201*人,开展乡镇企业在岗工人、管理人员、企业家的短期培训,首期共培训500多人。二是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创新和发明竞赛活动。举办常熟汽配大工匠技能操作比赛、高级数控车工技能操作竞赛、苏州市青年服装设计制作大赛,烹饪、美容美发、车工、钳工等技能竞赛等。目前全市已组建企业科协48家,一批项目受到苏州市嘉奖,201*年荣获苏州市组织奖。五年来,连续举办了2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共征集论文253篇,有44篇分获省专业学术论文奖,57篇论文获苏州市政府奖,146篇论文获常熟市政府奖。三是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讲坛、文化广场等阵地,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节约资源、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科学知识,举办各类科普讲座260多场次,创作科普文艺作品60个,各类社区科普文艺演出70多场次。市图书馆市民课堂周末讲座自开办以来共举办市民科普讲座100多期,直接听众5万多人次。4.以干部教育为切入口,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把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工作列入《201*~201*年常熟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五年来,举办各类公务员培训100余场次,参训公务员11000多人次,举办主题班次120期,参训各级领导干部30400人,领导干部菜单式讲座22期。三、多元投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建设认真结合实际,立足多元投入、特色运作,注重科普场馆及科普活动室建设,相继建成虞山宝岩火车头生态陈列馆、市中医药博物馆、实验小学科技中心、义庄中心小学科技馆、练塘小学军事科学陈列馆、民防地震科普教育馆、蒋巷青少年科普馆等一批科普活动载体。全市“一站一栏一员”科普载体建设实现了全覆盖。38个村建成了38个农民科技书屋。全市各地建立科普志愿者组织将达4000多人,呈现出科普设施建设、科普组织体系建设、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的良好局面。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和“节能、降耗、减排”重点,着力抓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科普资源共享共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水平。一、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督促各地、各成员单切实负起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职责,继续加强促进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提高工作,以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针对未成年人,将深化青少年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针对农民,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针对城镇劳动人口,将继续开展技能比武、就业培训等活动,不断拓宽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将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科普讲座、报告会、科技论坛等,不断增强其科学决策能力和科学执政水平。二、以举办各种活动为载体,广泛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把各种活动与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职责结合起来,立足行业特点,明确活动主题,制定工作计划,扎实有效的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围绕主题活动,设计编印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品,面向不同群体广泛宣传;特别是结合新一轮“全国科普市”和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办好各类科技专题、专栏,对《纲要》的内容、意义、措施和全民科学素质主题工作及“科普周”、“全国科普日”、“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重点活动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使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身体健康等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成为共识。三、加强联络协调,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进行加强沟通,完善《纲要》实施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继续办好市民科普讲座中心、市民课堂等平台,不断推进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营造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氛围,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做出新的贡献!默认推荐访问其他文章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201*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工作(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卧龙区十一五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总结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措施及建议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努力探索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模式山东省农机办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把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机系统年均培训各类人员都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其中年均培训拖拉机驾驶员8万人,汽车驾驶员1万人,农村劳动力农机就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农机化学校为主体的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已逐步成为农机驾驶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规范管理,努力夯实教育培训基础根据新形势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农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教学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配备和教学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在现实工作中,注重严格按照标准,加强检查评估,将农机化学校划分为3个等次,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一是符合基本要求的确定为规范化学校,二是基础设施好、教学能力强、培训规模大的确定为示范学校,三是各方面工作都比较突出、能在全省起带头作用的确定为重点学校。对在教学场所、教练用车、师资配备、教材使用、教学大纲、培训记录、培训合格证发放等9个方面达不到要求的学校,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降级或取消命名。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农机化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各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明显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改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农机办学资金1640多万元,翻新学校25所,扩建教学场所53个,新增农机教练车122台。全省128所农机化学校固定资产达到8亿元,专职教师134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94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学人员比例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现在的70%。全省有66所农机化学校被确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5所学校开展了汽车驾驶培训,还有7所学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了成人教育。今年我们又组织力量对全省农机化学校进行了新一轮的检查评估,共有112所学校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重点学校5所,示范学校35所,规范化学校72所。此外,我们还坚持举办农机教学观摩竞赛活动,每两年一届,每次侧重一个主题,先由各市进行初赛选拔,省里统一组织决赛,对获胜人员除颁发奖励证书外,还授予优秀农机教师称号,并将其教学课件在全省推广。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机化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农机特色,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以来,我们着重抓了五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围绕促进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层层召开现场演示观摩会、层层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让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上炕头”,为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年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02万台,免耕播种机157万台,玉米机收率达53%,小麦免耕播种面积突破600万亩。二是围绕解决“短板”,积极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培训。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逐步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调整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使花生、薯类等大宗经济作物机具的操作使用知识“进教材、进教程、进课堂”,着力让农民机手了解机具原理,掌握操作要领,熟练进行应用。三是围绕提高农机“三率”,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技术培训。农机驾驶员持证率不高是农机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和农机驾驶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多形式举办培训班,多渠道实施送教下乡。201*年全省新培训农机驾驶员138万名,培训和考核发证数量是201*年的4倍,全省农机驾驶员的持证率较上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四是围绕促进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农机就业技能培训。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全力进行推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万多人。同时,加强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全系统设立技能鉴定工作站16个,每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数都保持在3万人左右。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月工资与未培训的相比一般都高出100-150元。五是围绕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补贴的范围越来越广,补贴的机具种类越来越多,受益的农户数量大幅度增加。购机农民当中,48%以上的农户是第一次购买农业机械。为了让农民群众真正做到“买得起、用得住、有效益”,我们针对购机农民的不同特点,把农机化学校的教师和农机生产、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组合在一起,联合开展培训。201*年全省共培训新购机农民8万人,基本实现了新购机补贴农户的全覆盖。经过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绝大多数新购机农民做到了当年享受补贴、当年投入使用,当年受益。三、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机培训服务水平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注重引导各地在培训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些贴近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培训模式。一是“组合式”培训。积极争取财政、农业、劳动等部门的支持,将农机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训三证”,即农民经过一次培训,就能学习掌握多项技能,在自愿的前提下,经过考试、考核可同时获得农机驾驶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201*年全省承担了28万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省里每人又追加补贴210元。参训农民在取得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的同时,申领了农机驾驶证的占76%,申领了中初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的占14%。二是“订单式”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的需求,组织农机化学校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机械加工、电气焊、电工、金属喷涂等10多个工种的岗前培训,并按照“培训、考核、鉴定、输出”一体化的流程进行管理,达到企业用工要求后再输出上岗。201*年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订单培训,为360多家企业定向输送各类专门人才7万人。三是“对接式”培训。结合实施强县带动和对口扶持战略,组织东西部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机化学校进行资源组合,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实施“西输东接”、“强弱对接”,将西部的劳动力输送给东部,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送到发达地区,生源由输出地组织,输入地进行培训安置。近几年,全省通过“对接式”培训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虽然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部司领导的要求、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教育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更加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扩展阅读18-湖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湖南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湖南省农机局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机化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现将近几年的工作汇报如下一、培训机构情况我省共有农机化学校112所。201*年开始,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了机动车驾驶培训资质条件的审验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审批103所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共有教练场地13万平米,教室面积2万平方米,电化教学设备120台/套,各种教学挂图2040张,教具模型498套,图书资料10万多册,拖拉机教练车324台,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全省农机系统教师队伍共计936人,其中教练员366人,理论教员280人,07、09年省局统一组织培训240人,各市(州)农机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机校老师学习法律法规与基础专业知识,落实农业部农机培训教学计划,把培训内容、时间和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老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动口讲演,又能动手示范,从而提高了培训教学质量。三、人员培训情况近几年来,农机系统所属学校,在全面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应用“阳光工程”项目,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省县(市、区)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大都被批准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另外,培训形式多样化,除培训拖拉机手外,还普遍开展了联合收割机手、插秧机手、内燃机手、耕整机手的培训。农机的维修、加工技术的培训如车、钳、刨、焊等技能培训也开展得不错,有些学校与相关单位联合办学,如长沙县农机校与县政协有关部门联合办班,取得很好效果。全省农机系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年均达16万多人。增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能力,加大农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改善培训机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办学能力,始终把提高农机化教学水平作为农机培训工作的主线。定期举办各种全省性的师资力量培训班,组织各地农机校骨干教师参加,提高其业务素质。各县市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都严格按照省局编制的“培训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业务学习制度。积极发挥农机化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衔接,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资质认定,利用“阳光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使全省大部分县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成为了“阳光工程”实施的培顺基地。以开展农机大户培训为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拓展办学渠道,积极推进培训社会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具体做法有1、制定培训计划。省局制定了以农机大户为重点的技术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的工作思路、培训对象、内容和任务。大力开展面对机手的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2、编制培训教材,为搞好机手培训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读本》,精选农业生产中必备的驾驶操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产、工作经验,主动理解、掌握和应用驾驶技术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3、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省局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参加育插秧、跨区作业等各种全省性的培训班,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育和引导,让广大农民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操作规程。为做好我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省局成立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领导小组,由局长谢国华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科教质量处,具体负责培训有关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农机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在当地阳光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充分利用农机系统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是提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技能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精心组织,明确责任。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是整个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市州、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阳光工程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办法,明确工作内容、进度和工作制度,加强与阳光工程有关部门的沟通。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明确培训时间、内容、相应人数和补贴标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主要内容为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对象为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插秧机手、农机维修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及设施农业设备操作人员等。三是市州、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协助当地阳光办做好项目的监管工作,坚决杜绝违规现象发生。各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严格按照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规范培训台帐,建立培训档案,保证资金使用高效规范。四是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已认定的培训机构及时逐级上报省局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五是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向当地阳光办报送相关材料。突出重点,务实高效。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紧紧围绕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以新购机农民机手和修理工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技能、农业机械法律法规及经营管理等知识为培训重点,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读本》为主要培训教材,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演示与操作等方式,依靠农机化学校、推广机构、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的力量,开展好农机培训工作。各农机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有关规定,务实高效开展培训工作,把中央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加大宣传,扩展影响。“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部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我省各地认真总结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和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取得的成果,推动培训工作全面开展。通过组织新闻报道、开展技能竞赛和广播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农机培训的作用和成效,扩展认知度和影响力,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良好氛围。四、培训规划制定情况为落实农业部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的有关精神,切实做好“十二五”农民农机化培训规划制定工作,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统一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民农机化培训需求情况专题调研。全省各地农机化管理部门认真做好调研的组织工作,科学分析农机化发展对农机化人员培训的需求,提出本地区农机化人员“十二五”期末需求情况,并提出各类人员所需培训的内容、数量、培训时间、培训经费明细等。为了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精神,开展了全省性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制订了我省201*-201*年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对农机化的需求为向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动员组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相关农机企业和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重点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服务人员和新购机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二)培训工作任务和目标。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三支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思想坚定、思路明确、决策科学、作风正派、执行政策有力、组织管理有方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保障国家惠农政策在农业机械化系统的贯彻落实;建设一支能够结合实际、学风优良、技术过硬、支撑有力、指导有方的技术人员队伍,保障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快速普及应用;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201*201*年培训目标是:重点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3万人、新购机农民50万人次。201*年培训目标是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0.2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0.3万人次,农机作业服务人员0.5万人次,新购机农民16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我省农业机械化人才结构。201*年、201*年全省农机人员培训按此目标计划年递增5%。(三)培训内容及任务分工。以201*年为基准,后两年培训内容基本不变,培训量年递增5%。1、加强省本级农机技术培训。局及局直单位结合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培训农机管理人员1000人次,其中农机监督管理处组织水稻机插秧技术、农机维修、质量投诉等培训200人次;农机科教处组织教练员培训200人次;农机监理总站组织监理员、考试员、检验员培训300人次;计财处组织农机化信息等培训150人次;省农机鉴定站组织推广鉴定、科技攻关培训150人次;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201*人次。2、各市州农机管理部门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培训1000人次。培训对象以乡镇及以上农机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主要是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管理办法等。3、加快步伐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全年培训农机技术人员3000人次。培训对象为农机科研、推广、监理、鉴定、教育培训等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安全监理技术等。由市州县农机科研、推广、监理、培训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4、加大力度培训农机服务人员和新购机农民,全年培训19万人次,其中农机服务人员3000人、新购机农民16万人次。针对快速增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驾驶操作维修技能的迫切需要,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购买新农机的农民,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由各级农机推广站,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四)培训方法和要求。1、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各级农机部门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重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在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采取事企联合、校企联动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培训。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培训方法,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2、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作为一项为农民办实事的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培训任务承担单位制定贯彻落实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具体措施,按照总体目标落实好培训任务,明确目标、工作内容和季度进程,落实责任。3、加强宣传,争取支持。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鉴定站、监理站所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培训主体作用,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扶持,探索利用地方资金对培训用机具进行补贴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采取新闻媒体、技能竞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本行业和社会各界宣传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成效,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几年来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培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农机培训工作深层次的开展。(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经费不足。部分农机校是差额事业单位,由于地方财政参差不齐,有的只给农机校拨人头工资,其他业务经费很难落实,我们的教育培训对象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行业内优秀人才难以留住。由于资金不足,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部分优秀教师外流,留下来的教师,外出进修机会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教法少,出现严重的知识老化问题,难以跟上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要求。三是教育设施、设备、仪器相对陈旧、老化,教学用的挂图、示教板、教具模型,配套农具已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而近几年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新机具新技术却没有相应的教具或电教设备与之配套,影响培训的全面开展。四是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生源竞争压力大,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培训范围和培训规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等。(二)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解决农机技术培训事业正常的工作经费。二是解决农机技术培训硬件设施的添置,特别是电化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新增教学用的新型农机具。三是给老师提供进修和更新知识培训的机会。四是更新教学用训练场地,适应当前农机技术培训的需要。2、充实师资力量,扩大培训队伍,吸纳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切实把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学员结合素质放到培训工作的首位。3、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把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合理利用学生资源,建立起一整套招生网络。调整课程设置,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培训范围应向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延伸扩展,强化管理,培训出有技术有能力的多功能人才,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多种需求。201*.8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编制好“十二五”计划,对于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发改委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广泛征求各级意见,特制定**镇“十二五”发展规划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镇财政收入达315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4760元,比上年度增加380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890万元,比上年增加78%,协议引进外来投资8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全镇经济总量有了明显提升。(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镇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全镇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201*年,全镇企业总数发展到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其中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亿元,年均增长18%,形成了以大米加工、服装、建材加工、塑料制品、禽业养殖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新体系。(二)以“丰乐杯”小城镇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快集镇发展。以“丰乐杯”小城镇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小城镇建设上确立了“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战略,以建设环境优美、独具特色中心集镇为统揽,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极大地改善了集镇人居环境,提升了**形象,聚集了人气,强化了产业支撑。根据**镇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镇党委、政府投入近20万元请**规划设计院对全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完善,将小城镇西延、东扩、南拓,形成两翼齐飞的新格局,集镇面积拓展到6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居住区、特色商贸区三大功能区。(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新发展去冬今春,我镇共建设市、县重点工程13处,面上工程20处,清理渠道3500米,完成土石方43万方。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2座,投入资金85万元,解决部分水利死角,受益人口达201*余人,为我镇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各村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祝杨村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祝杨、古城村畜禽规模化养殖、友爱、山东陈村特色经果林、花生种植、靠山、黄圩村的黄牛羊养殖、拂光等村优质水稻种植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应运而生。全镇基本形成5万亩经果林,5万亩优质水稻,8000头只优质黄牛羊、1500亩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和4万名劳务输出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我镇畜禽规模化养殖又新增加养殖规模万只以上的企业五家,使我镇养殖规模达万只以上的企业增加到12家,全镇畜禽业年出栏家禽260万只、禽蛋198万公斤、鸡苗600万只、生猪18万头,畜禽产品远销周边省市。全镇规模养殖户达1000户。全镇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年经销各类农产品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全镇农户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全镇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近20家。其中振华米业有限公司、玉好米业有限公司、民生米业有限公司年消化优质水稻9800万吨。康源禽业有限公司、阳光禽业有限公司、鸿发禽业有限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几大禽业公司的发展为延伸禽业加工产业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十二五”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及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商贸旺镇、环境立镇”的发展战略,以推进县的重点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增强新型工业化带动力,加快推进“工业兴镇、工业强镇、经贸活镇”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二)发展思路1、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十二五”期间,我镇以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服务大盐化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加快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形成以大米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群。2、倾力打造政务文化新区建设以“丰乐杯”创建为载体,不断拓展城镇框架。加快康达大街及政务新区征地工作,力促康达大街东西延伸、农工商综合服务大楼、新区广场、九龙公园等项目上马动工。启动“老街徽派观光”工程,为城镇化建设作贡献,打造宜居新**。(三)奋斗目标及任务1、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2、实现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5、人口自然增长率9‰左右;三、工作措施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突破重点项目用地瓶颈,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深化小城镇西延、东扩、南拓,形成两翼齐飞的新格局,以加快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为带动,以全面环境综合整治和老城区开发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老城区突出“水”、新城区突出“新”、西部工业集中区突出“强”,举全镇之力,切实做好老街观光区、活力新区和工业集中区“三篇文章”,着力打造一批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城镇亮点,努力建设宜居**,全力建设有浓郁特色的新标志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以城带乡,建设农民新型居住区,拉动农民向城镇聚集,拉动人物流,活跃第三产业。大力鼓励发展高档餐饮、服务业,以优越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低廉的消费吸引市区消费向**倾斜。努力提升城镇建设品位。促进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通过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完善功能对接、产业衔接、消费承接的第三产业载体,努力提升城镇的建设品位和档次。(二)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加快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工业集中区,为大盐化延伸产业链,积极配合沿江城市产带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发展空间。**镇工业集中区2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一期330亩土地征地工作,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重要性,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根据规划镇党委政府对工业集中区建设进行了细致研究,一要依托集中区总体规划,做好产业规划布局。二要着眼长远,**总体发展思路是着力打造“东西工业、南经贸、北商住”特色经济格局,即,东西部依托现有两个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东西产业园,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南部以新大街和政务新区基础好、处于商业中心为依托,突出经贸中心建设。三要统筹兼顾,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要兼顾土地、道路、电力、环保等各方面因素,不能顾此失彼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后遗症。四要科学布局,要依托总归做好规划,力求做到科学布局,相近相关的企业要集中在一个区域。根据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1*年工业集中区发展将达到1平方公路,到201*年工业集中区将拓展到2平方公里。一是加快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建设。盘活现有土地存量,重点推进东西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开发建设,不断壮大园区规模,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着力完善工业园区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做好绿化、美化、亮化等“三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园区管理、科学布局园区功能,致力打造园区新的亮点。二是加大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根据现有园区用地规模和用地性质,对口做好企业的引进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招商责任,层层分解招商任务,确保引资取得实效。并继续抓好服务企业上马工作,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一是积极把握“三农”工作发展新契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认真组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努力寻找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进一步改善全镇农村建设薄弱环节,谋划我镇“三农”工作发展新路子。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东张、拂光、友爱等村新农村规划试点工作。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和土地置换等工作。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耕作条件。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新农村文明程度。(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民生工程。继续加大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解决资金瓶颈。二是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完善创新信访和维稳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努力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群众道德法律素质。三是加大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备,积极配合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计生“村为主”工作机制,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好民政工作,巩固殡葬改革成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稳步推动基层民主进程。扩展阅读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吴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发展规划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做法与成效201*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优农稳镇、商旅兴镇、开发建镇”的发展思路,紧盯“县域中部率先崛起,跻身全县第一方阵”目标,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四项工作,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重点打造温州产业园和安徽电线电缆工业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效,民生、民政、涉农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呈数倍增长。五年来,全镇工业总产值由12亿元提高到10亿元,同比增长了近8倍(同比201*年,下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6200万元提高到2亿元,同比增长了9倍;固定资产投资由3500万元提高到5亿元,同比增长了26倍;工业投资由1850万元提高到5亿元,同比增长了39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5000万元提高到6亿元,同比增长了14倍;财政收入由480万元提高到了3500万元,同比增长了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81元提高到6530元,同比增长了1倍。(详见附表一)(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五年来,我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积极开展外出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商会招商等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招商之路,招商的方式逐步变化变粗犷型招商为精细型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注重项目数量为注重项目质量,变零星招商为商会招商,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截止目前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60.4亿元。重点引进了投资18亿元的合肥温州产业园和投资20亿元的安徽电线电缆工业园等打捆项目,为镇域经济突破奠定了基础。(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吴山工业聚集区是201*年经市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业园区。几年来,镇党委、政府高标准规划,高产业定位,重点打造以电线电缆、电力电气、机械、加工、制造等为特色的工业集聚区,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机电工业重镇”,园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初成规模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五年来,共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达5亿元。完成了《吴山镇控制性规划》、《吴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吴王庙周过地区改造专项规划》等园区内控制性详规;完成了园区百花大道路、昌岭路、车左路等道路及排水排污管网建设19公里;完成了已建成道路两边10公里1万伏高压线架设和18公里自来水管网埋设;拆迁村庄7个,平整土地3000亩。园区形成“三纵六横”路网格局,水、电、通迅等配套齐备,污水处理厂和110千伏变电所正在建设。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抓园区发展的关键是抓项目落地,为了让引进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镇专门制定了《吴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和《项目服务指南》,对于引进的项目,分解落实到镇领导班子成员,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扎实推进了项目落地建设进程。目前园区建成投产如丰鑫冷拔制管、国建钢构、金钟电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