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注射背景国家院感质控中心医院感染防控两个行动计划《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安全注射《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主题: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目标:推动安全注射理念建立与规范执行,实现安全注射持续改进,推动和促进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量化指标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合格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率≥90%;5.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率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6.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7.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8.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安全注射如何保证安全注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致力于减少因非必要注射、非安全注射导致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和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安全注射基本概念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安全注射的六个方面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预防主要内容安全注射一.基本概念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注射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采血、各类穿刺、穴位注射等。安全注射WHO的调查,全世界每年约进行120亿次注射,我国每年注射达30亿次以上。90%是治疗性注射,其中50%为不安全注射;10%是预防接种,其中30%为不安全注射。在发展中国家,每人每年平均接受1.5次注射,这其中较大部分的注射是不必要的。安全注射安全注射三要素阻断接受注射患者可能获得的感染。阻断注射操作者或参与者因职业暴露而可能获得的感染。阻断因接触处理不当的注射用具而可能获得的感染安全①
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②
对医务工作者无危害③
使用过的注射废物的处理应该对公众无危害安全注射二.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不安全注射或滥用注射,可以造成诸多严重后果导致全球130万人/每年提早死亡;导致全球2600万/每年寿命年的损失;导致全球5.35亿/每年美元的直接医疗费用;导致中国39万人/每年提早死亡;导致中国689万/每年寿命年的损失导致中国1.42亿美元/每年的直接医疗费用。安全注射传播感染不安全注射导致病原物血源性传播的最早报道是在1917年。由于治疗梅毒,不安全注射引起疟疾在英国士兵中爆发流行。不安全注射通过医院这个跳板,是传播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不安全注射的最主要危害。安全注射WHO报道,每年全世界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HBV感染为800—1600万人,占新感染数的33%HCV感染为230—470万人,占新感染数的42%HIV感染为8—16万人,占新感染数的2%(在南亚为9%)安全注射由于不安全注射在中国较为普遍,这一数据将更高。乙型肝炎在我国呈高流行率,我国HBsAg阳性者约1.2亿,占总人口数的10%,不安全注射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HBV、HCV和HIV感染后可以多年无症状携带状态,因而潜在危害十分严重。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安全注射的历史推测,目前大部分HBV导致的死亡和病残可归因于多年前或幼时的不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儿童方面:欠发达国家在学步的孩子中,打过1—5针的,只有12%受感染;打过6—10针的,25%受感染;打过11—20针的,百分比猛升达62%。中国:儿童一年注射平均在6次以上。美国:除免疫接种外,儿童极少接受注射。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导致多种细菌感染心内膜炎败血症破伤风脓肿不安全注射导致药物毒、副作用注射给药较之口服给药,药物出现毒、副作用的频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滥用抗生素注射,不仅增加耐用菌株的产生,而且出现过敏性休克也较口服药物常见。因未作皮肤过敏试验,出现青霉素过敏而导致患者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注射则是儿童失聪的重要因素。安全注射医护人员疏忽失误造成的危害注射操作不慎、注射途径错误、注射药物错误等,轻者增加病人痛苦,重者可致人死亡。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医疗费用,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缺乏社会效益。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不安全注射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达5.35亿美元。安全注射职业暴露,中国现状近似1992年前的美国安全注射调查表明:每年全国有100万医务人员受到针刺伤害,其中84.6%为护士北京13家医院432名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月内共发生针刺1111次,平均每人10个月发生2.6次。美国护士执业生涯中,每人平均发生针刺4.3次。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安全注射针刺伤害造成感染的历史记录1924年:第一例经由意外刺伤感染白喉病例1949年:第一例血库人员经由输血针刺感染肝炎病历1987年:第一例医务人员经由针刺伤感染AIDS暴露在血源性病原体和其他感染物质中是医务人员的重大职业危险。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安全注射实际上注射有时并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可能反而是危险的。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传播疾病。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安全注射安全注射不安全注射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对患者的危害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对社会的危害安全注射对患者的危害:注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安全注射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帮凶!糖尿病患者一次性针头反复使用,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安全注射辽宁东港丙肝感染事件2013年2月,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医师在给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时,一支针头多名患者使用导致88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安全注射新加坡最严重院内感染“医院幽灵”无处不在2015年10月,在医疗体系较完善的新加坡中央医院发生建院史上最严重的院感事件:25名患者患上丙型肝炎,其中8人名患者死亡!初步调查显示,感染的源头可能来源于静脉注射剂。安全注射非安全注射对患者的危害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安全注射非安全注射对患者的危害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或不经过严格的消毒大大加快了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速度。安全注射非安全注射对患者的危害“帮凶”安全注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针刺伤:其中医务人员占80.6%-88.9%!原因“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操作不规范、防护知识缺乏。安全注射自1984年至2001年,美国共有57例确诊的医护人员职业获得性艾滋病病毒感染。2001年后,因安全医疗器械的全面使用,再无一例确诊病例报告。医护人员职业获得性感染(美国)安全注射“沉默的杀手”—丙肝2000年7月,美国卫生总署(Surgeon
General)宣布,丙型肝炎是一种“沉默的传染病”有“沉默杀手”之称的丙型肝炎在中国内地发病逐年上升。由于它尚未为公众广泛认知,初始症状不明显,往往被患者忽略,得不及时诊治,导致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形象地比喻为“零存整取”我国流行率为3.2
%,感染者约为4100万。但多数不知人在何处安全注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事件1984-2004年:医务人员发生HIV(美国CDC)确认感染累计59例。可疑职业感染报道为139人次。59例职业分布构成比为:护士24人40.7%检验20人33.9%医生8人13.5%其他7人11.9%其中48人是由于针刺伤导致的HIV感染安全注射对社会的危害:安全注射不安全注射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急需采取措施应对。安全注射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操作规程执行手卫生安全注射三.安全注射的六个方面重视
环境的准备警惕
锐器伤正确
物品管理安全注射重视环境准备,正确物品管理诊室环境整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严禁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注射前检查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安全注射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安全注射执行手卫生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安全注射熟悉操作流程,警惕锐器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及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及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内,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锐器盒满3/4时及时封闭,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安全注射重视培训,加强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注射培训,培训资料齐全。医务人员掌握安全注射相关知识。医务人员掌握锐器伤发生报告及处理流程。安全注射重视环境的准备治疗室(配药间)的环境: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四.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预防安全注射输液室环境的管理输液室管理的难点:病人多,流动性大,尤其是冬春季节,呼吸道感染患者多。病种多,注射药品繁杂。如何做好输液室感染管理: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健康宣教。多观察、勤巡视!安全注射认真执行手卫生安全注射,“手”当其冲!手卫生之前先做脑卫生!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安全注射操作前的准备手卫生和规范着装是无菌操作的前提!安全注射操作前的准备查对药品,检查无菌物品包装及有效期,检查用物,确保所有注射所需物品合格有效。安全注射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安全注射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熟悉操作规程安全注射严格无菌操作红圈标注地方绝对不能碰触!安全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安全注射物品管理2小时内:——输注类药品;应注明开启时间。24小时内:——溶媒启封抽吸后;——灭菌物品启封后(棉球、纱布等)提倡使用小包装。7天内:——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温度、避光)。——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禁用。安全注射警惕锐器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传递利器。禁止直接接触针头或利器。禁止随意丢弃锐器,随时入锐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抓取医疗废物。禁止用手挤压医疗废物。7操作时保证充足光线、空间宽敞。8操作时从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橡胶密封垫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无机粉体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微晶石蜡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五氧化二铌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大量案例(共103张)
- 朔州市中医院磁共振手术麻醉考核
- 大同市中医院血管外科急救护理考核
- 吕梁市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健康教育与康复考核
- 阳泉市中医院介入超声医师资格认证
-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门脉高压护理考核
- 数据库版本管理手册
- 2024年河南郑州高新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财务部门增值税发票管理操作手册
- 2025年交管12123版学法减分全部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完整版消防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申请书
- 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安全监控设备方案
- 互联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与推广方案
- 出口贸易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加强送餐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