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不生育文化5600字(论文)】_第1页
【浅论不生育文化5600字(论文)】_第2页
【浅论不生育文化5600字(论文)】_第3页
【浅论不生育文化5600字(论文)】_第4页
【浅论不生育文化5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不生育文化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生育”家庭悄悄地叩开中国的大门,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文章从历史渊源与现实背景的角度分析“不生育”在中国的成因,以及“不生育”现象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它,用新兴的观点去接受它。呼吁“不生育”时代的人们在做自己的选择时要更加深思熟虑,避免让“不生育”成为年轻时的一种率性的冲动和错误。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成因和心理根源进行分析,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婚姻观,理智地看待和理性地选择“不生育”行为。关键词:不生育文化;伦理传统;理性认识目录TOC\o"1-3"\h\u3478一、不生育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一、不生育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一)不生育文化概念在阐述不生育文化前,我们首先得了解生育文化内涵。生育是生殖和抚育的合称,生殖是新生命的造成,抚育是对新生命的抚养和教育,生育是人类延续的最基本前提,生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之上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显然,生育文化包括: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建立在生育主体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生育观念;(艺属于自然科学文化范畴,与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为简单起见,且称之为生育科学。其内容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人工生殖等。出于自愿不生育的我们通常称之为丁克一族,丁克家庭主要是指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生育能力而自愿不生育的新型家庭模式。在21世纪,各种新潮想法涌现,也被多元化社会包容,不生育也渐渐形成文化。不生育文化倡导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丈夫—妻子—孩子”模式,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夫妻之间的爱情,不愿因“子女债”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得到有效的发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是丁克们的共识。在中国,最早研究丁克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女研究员李银河。1989年师从费孝通时,她就对丁克展开研究。她认为,丁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成为一种文化而引领社会思潮。丁克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文化,是因为丁克具有现代意识,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他(她)们敢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摒弃世俗眼光,活出自我,用自己的成功重新定义生命的价值。丁克是一种态度,不管是自愿不育,还是主客观条件导致不育,他们都能以良好的心态享受生活。丁克是一种新思潮,他们摒弃了几千年来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的思想,不再辛苦自己忍气吞声做孩奴,他们用别样的生活方式阐释着另一种快乐和轻松。(二)不生育文化特征1、工作上的压力据统计,到上世纪末,中国的“丁克”家庭总数已达60万,城市女性中有四成以上不愿生育小孩。为什么“丁克”家庭都出现在城市,而且较多地出现在京沪穗等大城市中。我认为,工作上的压力是“丁克”们选择不育的最主要原因。相对于内陆城市和广大农村,沿海等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更快,职位竞争更激烈,工作上的紧张感更强,要想谋得一份称心如意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更不容易,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更甚。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计划不生育”,不愿意为生儿育女拖累他们的事业,夫妇双方潜心于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让自己的才华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得到最大、最有效的发挥。2、生活上的自在市场经济社会给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广阔的舞台、自由宽松的环境和多种途径的选择。而在传统社会里,家庭对于国家的意义大于对于家庭成员的意义,进而家庭对于家庭中老人和小孩的意义大于对于壮年劳力的意义。“我”这个单元是社会上最不重要的单元,“我”是为父母而活的,为生育子女而活的,为家庭的人丁兴旺而活的,为国家而活的。“我”的生命和“我”的生活不是首先对自己有意义,而是首先必须对家庭、家族、社会、国家有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为家庭而活着,为子女而活着,为社会而活着,这依然是重要的。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人开始主动思考“我”对于“我”的意义。3、经济上的拮据生育成本或孩子成本是西方家庭经济学的生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父母生育、抚养和培训孩子的成本,既包括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以及日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医疗费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还包括因生育、抚养、培养一个新增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收入的机会等间接费用。那么生育、抚养、培训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费用呢可以这样说,按照中国广大老百姓低工资、低收入的经济状况,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承受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心理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少人深感孩子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教不起。4、婚姻上的不稳在自愿选择不育的“丁克”家庭中,有一部分夫妻因为性格不合,生活目标不同,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惧怕将来发生婚姻上的变故,会增加离婚成本,怕孩子抚育等经济负担和麻烦,而且也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带来不幸,因此干脆不要孩子。在他们看来,孩子一出生就得尊重他的人权、生存权。让孩子出生于一个争吵不休的家庭,是对孩子的人权和社会义务的不负责任。二、不生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一)不生育文化的历史伴随着丁克现象在国内的发展,国内的丁克族也开始创造自己的丁克文化。丁克族开设的“丁克之家”网站、百度“丁克吧”、天涯社区和搜狐等网站上的丁克论坛成为丁克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有关丁克现象的书籍也纷纷出版,例如刘倩的《叛逆与追求—丁克家庭》,系统介绍了中国丁克家庭的生活状况。此外,丁克族自身也在创造新的生活文化,如“丁宠”现象,即丁克家庭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养宠物上,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些丁克文化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丁克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代表了轻松、自由、叛逆、胆识以及勇气等,是一种前卫的家庭形式。选择“丁克”家庭即选择了一种更为自主的生活方式。然而在中国选择“丁克”生活方式的现实背景又是什么昵?.随着改革开放的向前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西方文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开始冲击、渗透到中国文明里。经济多元化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多元化。一些观念用传统的眼光去看是离奇的、荒唐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也渐渐被人们去理解甚至被接受。从西方文明产生的丁克观念传入中国,在近代中西对话中,西方文化往往是居高临卜、咄咄逼人,由此会使人们形成“凡是西方的都是先进的”这一种逻辑,故而丁克一族也附加了一种“先进”的荣誉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变化,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促使了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年轻人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在他们看来婚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他们更看重的是生活的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宽松,价值评判体系标准多样化、提倡反思的时代。中国人对于异己的免疫力增强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和接受别人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能够倾听不同的声音,欣赏不同的画面,使丁克家庭不致在报根中天折。家庭关系重心由亲子关系向夫妇关系的转移。在传统关系中,夫妇关系与亲子关系相比更注重亲子关系。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在婚姻契约中不仅包含一种关系而是包括两种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二)不生育文化的现状20世纪八十年代,“丁克时尚”开始登陆中国,此后,选择这一生活范式的人越来越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选择“丁克时尚”的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地为甚。据上海人口情报中心的一份资料透露,1979-1989的十年间,上海市区“丁克家庭”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人数超过5万;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则表明,1984年以来结婚的夫妇中约有20%自愿不生育,多达7万人。来自天津和广州的统计数据更惊人:天津19$9年结婚的夫妇当中,有28%的夫妇不愿要孩子,达8.3万余人;1986年广州市结了婚而不愿生育的人只有3万,而到1989年底,这一数字猛增到10万左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丁克大军”更趋庞大:199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当年处于育龄期的上海女性人数为78.9万人,到1994年这一数字下降至74.83万人,短短一年减少了4.07万人;当年南京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993年,南京有4%的夫妇自愿不生育。2003年5月28日至30日,零点调查通过城市快速电话调查系统对京、沪、穗、汉四市1031名18至60岁市民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结果表明:家庭模式选择目前呈现“一降三升”格局,选择核心家庭(夫妻二人加子女)的人数比例下降了1.1%、3.9%和6.1%,而选择丁克家庭、独身和直系家庭(夫妻加老人、老人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1%,3.9%和6.1%。三、不生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一)丁克现象对中国短时效应丁克家庭缓解了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就很少,这一直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大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29533万人,即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1600万人,更何况在一些偏僻地方仍存在着超生。丁克家庭的不育行为虽不会起到减少人口数量的决定性作用,但仍会有一定效果。丁克家庭促进了中国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转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就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在家里没有地位和自由可言,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描述妻子娜拉就是她丈夫的玩偶。而“丁克”家庭的出现使妇女从繁琐的家务、服务丈夫和养育孩子的家庭生活中解脱出来,能够有自己的事业。(二)丁克现象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丁克家庭降低了婚姻的稳固度。男女问本来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特别是现代社会,物质的冲击、精神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加之人们的自主性、流动性增强,感情的机会成本、风险也在增长。没有子女这一血缘纽带,夫妻双方审美疲劳之后,需要强大的粘合力来保证婚姻的稳定,这种考验是极大的,而且是严峻的。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出现中断。丁克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不生育孩子,则他们丰富的知识无法传递给他们的子女,形成代际传递中断,不利于减少社会教育成本。丁克家庭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丁克家庭不生育子女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婴儿出生率减缓,老龄化加快。例如日本以1989年为标志的少子化现象,青年人口数量卜降,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直接导致了日本劳动力不足,以至于出现经济萧条。丁克家庭的增多,会使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加快,将会造成人口结构失衡、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丁克家庭有损女性生理、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对妇科肿瘤的免疫力,不曾生育的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的保护,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大为增高。不生育的女性无法体会生儿育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理解到长辈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更无法享受人问子女的亲情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从而影响和阻碍了心理的健康成长。丁克家庭引发家庭伦理精神的缺失甚至导致自恋主义。许多丁克夫妇认为,生孩子的牺牲太大,会影响婚姻生活的幸福。他们不愿意承担抚养后代的责任,相反,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一个累赘。而这种丁克文化所引发的家庭伦理精神的缺失及相关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将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应有道德认同感,并进而使得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重建工程变得尤为艰难。另一方面,如果过于执着于自我实现,也很容易导致自恋主义文化倾向。四、我们对不生育文化的态度从“多生”到“少生”到“不生”,不仅折射出人们生育方式的变化,而且反映了一种社会文化的擅变。对不生的调控不是要直接剥夺不生育者的不生权利,而是要通过积极的生育政策进行引导。这种调控的目标,是要把“不生”控制在不影响“两种生产”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其调控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包括鼓励生育的政策干预等“硬手段”,也可以是鼓励生育的伦理引导等“软手段”。反过来看:独身与丁克家庭之本身也为妇女解放与妇.女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恩格斯早就指出:“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从历史上看,妇女被禁锢在家庭之时,也正是男权猖撅之时,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要求妇人逆来顺受,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而自近代以来,妇女从家庭逐渐走向社会。在丁克家庭中家务劳动大大减少,而且还少了亲子关系这一羁绊,妇女也由是可以有更充实的时间和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通过更进一步地观察、认识和了解不生育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好地理解当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有助于从更加适应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角度引导青年人形成自身较为合理和理性的婚姻家庭观。参考文献[1]张东毛.论“丁克”现象的社会成因和心理根源.求索.2006(07)[2]胡小娟.生育权性质研究.理论探索与研究.2011(05)[3]林丛,石人炳.浅论丁克家庭形成原因及其社会影响.西北人口.2007(04)[4]叶丽丽,童莉娇,成小乔,赵玉佩,苏婷.“单独二孩”政策下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企业导报.2015(12)[5]徐传新,陈国华.选择“丁克”家庭的多学科透视.西北人口.2004(06)[6]王静珊.当前青年“丁克族”出现的社会成因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