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专项方案效果分析报告_第1页
急诊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专项方案效果分析报告_第2页
急诊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专项方案效果分析报告_第3页
急诊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专项方案效果分析报告_第4页
急诊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专项方案效果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感发烧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汇报洪湖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张艳一、基础情况外感发烧是洪湖市中医院急诊科确定三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病种之一,自1月至6月,我科应用“外感发烧中医护理方案”护理门急诊患者共39例,患者平均观察日3天。辨证分型统计以下:和《诊疗方案》一致病例数39例:风寒束表证18例,风热犯表证10例,暑湿袭表证8例,卫气同病3例。应用关键辨证施护方法:体温监测、疼痛评定、口腔护理、情志护理、音乐疗法、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等。应用关键中医护理技术:刮痧疗法、穴位按摩、拧挤疗法、艾条灸、擦浴、针刺疗法、耳穴埋豆。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关键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1.关键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关键症状病例数辨证施护方法实施人次百分比恶寒28人体温监测28100%生活护理28100%饮食指导28100%发烧25体温监测25100%生活护理25100%情志护理2080%头痛35疼痛评定35100%活动指导3086%情志护理2880%音乐疗法2880%咳嗽28咳痰/深呼吸训练28100%体位护理2382%拍背2382%烦渴20饮食指导20100%情志护理20100%恶呕腹泻9口腔清洁778%饮食指导9100%情志护理9100%便秘8饮食指导8100%腹部按摩788%排便指导788%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关键症状病例数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人次百分比恶寒28刮痧疗法2175%中药保留灌肠1036%头痛35刮痧疗法2160%穴位按摩2171%拧挤疗法2263%发烧25刮痧疗法2184%擦浴疗法1560%咳嗽28耳穴埋豆1864%艾条灸1864%恶呕腹泻9艾条灸667%穴位按摩667%便秘8穴位按摩56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项目是刮痧疗法和穴位按摩,其次是拧挤疗法、艾条灸、擦浴、针刺疗法、耳穴埋豆。分析其原因:1.刮痧疗法和穴位按摩关键是由责任护士依据患者症状主动和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所以应用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收。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和满意度项目例数(人)依从性(%)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通常不满意刮痧疗法2118(86%)3(14%)018(86%)3(14%)0穴位按摩2120(95%)1018(86%)3(14%)0擦浴1510(67%)5(33%)012(80%)3(20%)0拧剂疗法2110(48%)10(48)118(86%)3(14%)0耳穴埋豆1815(83%)3(17%)015(83%)3(17%)0依从性很好中医护理技术是刮痧疗法、穴位按摩。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收。护理满意度较高中医护理技术是刮痧疗法和穴位按摩。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外感发烧患者发烧、恶寒、头痛等不适症状,配合其它诊疗有很好效果,所以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此次总结中,针刺疗法、艾条灸、拧挤疗法应用病例数较少,所以不做分析。2.患者对健康指导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35人(90%)②通常:4人(10%);不满意:0人。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楚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愈加立即、细致,健康教育愈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含有良好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信任。(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5人(12%);②实用性较强:22人(56%);③实用性通常:12人(31%);不适用:0人。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了系统、明确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怎样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关键步骤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关键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愈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升年轻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含相关键指导意义。(四)实施中存在问题:1、健康宣传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临床中,大部分医院外感发烧病人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善,随访制度未真正落到实处。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适用性需深入论证本方案中艾灸法,在用于外感发烧护理中,因为刺激性味道影响患者呼吸功效及舒适度,影响本操作依从性。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提议经过教授论证,建立愈加科学评价方法。三、护理效果评价和分析(一)护理效果评价1.评价方法对外感发烧关键症状恶寒、头痛、发烧,次要症状咳嗽、便秘、恶呕腹泻应用关键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含应用次数及天数)后护理效果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将症状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很好、通常、差。(二)护理效果分析采取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关键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落实为关键评价指标。本护理方案效果分析以下:关键症状病例数(人)护理效果(%)好很好通常差恶寒286(21%)15(54%)5(18%)2(7%)头痛355(14%)25(71%)5(14%)0发烧255(20%)20(80%)00咳嗽288(29%)15(54%)3(11%)2(7%)便秘82(25%)5(63%)1(13%)0恶呕腹泻906(67%)3(33%)0烦渴205(25%)10(50%)5(25%)0经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70%以上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诊疗对改善恶寒、发烧、头痛关键不适症状有良好护理效果。案例一:朱玉凤,女,41岁,主因鼻塞、恶寒、发烧、项背痛一天收入院。患者入院后症见:恶寒、发烧、鼻流清涕、头痛、无汗、项背痛,精神尚可,纳差,大小便正常。T:39℃,P:89次/分,R:22次/分,BP:140/90mmHg,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100分。入院诊疗:①中医诊疗:外感发烧(风寒束表);②西医诊疗:上呼吸道感染。依据“外感发烧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恶寒、发烧、头痛等情况,遵医嘱给穴位按摩,擦浴和食疗法。二天后多种症状好转,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及情志护理,准备出观。案例二:朱文,男,38岁,主因咽痛、咳嗽三天,发烧一天为主诉而收入院。患者入院后症见:发烧加重,咳黄痰,头痛、身痛、咽痛,欲呕吐,周身乏力,精神尚可,纳差,大小便正常,舌红,苔微黄,脉数。T:38.8℃,P:88次/分,R:22次/分,BP:120/90mmHg,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100分。入院诊疗:①中医诊疗:外感发烧(风热犯表);②西医诊疗:上呼吸道感染。依据“外感发烧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发烧、头痛、身痛,咳嗽等情况,遵医嘱给刮痧,穴位按摩,针刺疗法。三天后多种症状好转,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及情志护理,准备出观。案例三:刘君,男,13岁,主因在高温环境工作而引发恶寒发烧一天为主诉而收入院。患者入院后症见:恶寒发烧,头痛、胸腹闷胀,周身乏力,恶呕腹泻,精神欠佳,纳差,大便浠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T:39.5℃,P:90次/分,R:22次/分,BP:120/90mmHg,疼痛评分:2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100分。入院诊疗:①中医诊疗:外感发烧(署湿袭表);②西医诊疗:上呼吸道感染。依据“外感发烧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发烧、头痛、胸腹闷胀等情况,遵医嘱给擦浴,拧挤疗法,针刺疗法。二天后多种症状好转,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及情志护理,准备出观。四、中医护理作用分析(一)护理难点分析因为实施方案39例外感发烧患者病情较轻,所以,此次汇报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二)护理作用分析从护理效果分析能够看出,依据医生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1、降低体温:1)、亲密观察体温改变,体温超出38.5时给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腋下及腹股沟处理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2)、遵医嘱给退热剂。3)、确保患者摄入充足水分、给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清淡饮食,必需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立即更换汗湿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2、观察病情:亲密观察病情改变、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如患者病情加重、体温连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可能、需立即汇报医师并立即处理。如病程中出现皮疹,应区分是否为某种传染病早期征象方便立即采取方法。3、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在18-22度,湿度50%-60%,立即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鼻塞严重时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碱液滴鼻,每次1-2滴。对因鼻塞而妨碍吸允婴幼儿,应在哺乳前10-15分钟滴鼻、是鼻腔通畅、确保吸允、注意观察咽部充水肿等情况、咽部不适时可给润喉片或行雾化吸入。如头身疼痛可采取刮痧,以达成疏通经络之目标。4、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预防知识和护理关键点,知道对应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御力,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公共场所气候改变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婴幼儿激励母乳喂养,主动预防多种慢性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五、本专科其它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实施方案39例外感发烧患者未采取其它中医护理技术及方法。附:病例基础信息汇总表序号病历号姓名性别年纪联络电话科室入院出院责护职称1汪旭男45急诊科-1-3-1-护师2朱玉凤女41急诊科-1-3-1-护师3方小山男51急诊科-1-5-1-7护师4黄谦男18急诊科-1-5-1-7护师5付荣女35急诊科-1-13-1-1护师6宋晶琦女78急诊科-1-15-1-1护师7刘悦男24急诊科-1-17-1-1护师8刘君女13急诊科-1-20-1-22护师9黎小雨女17急诊科-1-22-1-2护师10朱文男38急诊科-1-22-1-2护师序号病历号姓名性别年纪联络电话科室入院出院责护职称11张东男42急诊科-1-22-1-2护师12黎小雨女17急诊科-1-23-1-25护师13张东男42急诊科-1-23-1-24护师14熊平海男42急诊科-1-24-1-2护师15李金星男24急诊科-1-26-1-2护师16魏建男25急诊科-1-26-1-28护师17刘晓庆女23急诊科-1-26-1-2护师18方明男62急诊科-1-30-1-31护师19张平男43急诊科-1-31-2护师20定运喜男61急诊科-2-1-2-护师序号病历号姓名性别年纪联络电话科室入院出院责护职称21刘久右男74急诊科-2-3-2-5护师22田云女25急诊科-2-3-2-5护师23刘久右男74急诊科-2-4-2-6护师24胡亚林女40急诊科-2-4-2-6护师25周元娥女58急诊科-2-4-2-护师26张义男17急诊科-2-5-2-7护师27张韦巍女18急诊科-2-6-2-护师28陈江梅女46急诊科-2-8-2-护师29廖国斌男38急诊科-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