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有限公司1 2 5 6 9 2 34、《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新国土资储备字[2011]197号)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6、《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专家意见的认定(巴国土););;12016年6月新疆国源矿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编制了《新疆国源矿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溶剂用白云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原方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6528002017027110143967有效矿种为白云岩,矿区面积:0.334平方千米,开采标高:+XXm~XXm,现采矿权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和《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规〔2018〕1号)有关要求,对矿山服务年限或开模及开采标高无变化,且未按(新国土资规[2018]1号)要求5年进行修编。鉴于上述原因,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承担《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土地复垦方案。通过编制本方案,一是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监测及土地复垦技术依据;二是自然资源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义务的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立法,2016););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新政办发);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32、《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3、《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4、《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5、《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7、《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TD/T1031.4-20114、《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13、《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4););16、《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2006年修订稿);););2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DB65/T3722-2015);2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2、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3、《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详查报告》(内蒙古);4、《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5、《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7、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出具的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类型、权属证明及开发利用);5据《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根据《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6矿区范围、变更开采方式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序号编制人员编制内容1第四、五、六、七章2第一、三章3许文强第二章、附图4黄琴第八、九章、附图矿山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问题、土地资源现状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措施、建议。本《方案》编制的工7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CZ/T0223-2011)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为依据,结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方案的编制主要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概况。收集区内气象、水文、水资源、土壤、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基本情况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初步确定野外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路线。主要收集有《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详查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1)1∶2000地形地质图作为基础手图,参考同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等图件展开调查,对地质现象和典型地貌特征等进行拍照、视8调查,调查路线长2.63千米,查明了区内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边坡特征、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对区内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受影响现状进行调(3)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的主要是对拟损毁的土地,查清土地权属、界限及(4)野外调查采用路线穿插,地质环境点重点追索的调查方法进行。做到了逢人必问、遇沟必看,访问调查与实际调查相结合。野外采用1:2000地形图作野外手图,调查点采用GPS和地形地物校核定位,对可能因采矿活动而受影响的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并对灾点和重要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和拍照,保土壤样品单位为新疆中合地矿测试研究有限公司;土壤样品检测主要设备为电藕合等离子质谱仪,水样检测主要设备为电藕合等离子质谱仪、双道原子基础上,在和静县自然资源局收集了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为底图,利MAPGIS软件编制“和静贵源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损毁预测和土地复垦规划;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图、预测图和治理工程部署”图件,以图件形式反映矿区土地资源占用分布和土地复垦工程部署;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程度和恢复治理工程部署。编写《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方案协调论证阶段,主要是公众参与调查向土地权利人及相应的权益人,征求土地复垦方向、复垦标准及复垦措施的意见,并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9工作阶段工作内容工作量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资料外业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面0.4863平方千米土地损毁调查调查区面0.4863平方千米调查线路2条,共约2.63千米环境地质调查点一般地质调查点5个、泥石流调查点2个地质灾害点一般地质灾害调查点矿山环境调查表拍摄照片201张(选用18张)公众参与调查表土样检测资料整理及方案编写2020年报告计算机制图本《方案》的编制工作是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进行的。野外工作布置、内容、精度符合技术要求,外业调查资料可以满足室内方案编制和图件绘制需要。整个工作过程符合工作程序要求,《方案》的编制与工作内容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成果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经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项目组工作人员对本方案中的数据和结论认真仔细统计、分析、研究,承诺本方案中涉及的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和科矿山为续建矿山,本次为修编矿山地质环境本次方案对矿区的地质环境现状及开采期间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水土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分布、规模、特征和危害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根据矿区土地损毁特点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措施、建议。在编制过程中与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对本次方案的设计思路、保护和复垦措施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对方案中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举措和后期恢复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矿山露天开采定员11人,年工作日240天,矿山生产规模XX万吨/年,矿山名称: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采矿许可证:C6500002010127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及生产规模:《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损失率3.5设计利用资源量为XX万设计生产服务年限: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资源,生产能力为XX万吨/年,开采标高为+XXm~=XX÷30据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XYXY根据矿床中矿体的特征为厚层状出露地表,呈山包突出,加之其围岩与矿石稳定性好,设计开采的白云岩矿体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露天开采条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状况以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由于该白云岩矿质量较好,夹石少而且易于剔除,地表覆盖层岩石易于识别,不需要其他选矿设备,可直接运往厂家。因此,矿产品的销售主要是直接矿山评审通过的资源量(332+333)合计XX万t。其中:开采境界内矿石量(332+333)XX万t,岩石量218.20万t,平均剥采比0.44:1t/t。设计损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及矿区外部交通条件,设计白云岩矿体采用公路开拓汽根据矿山地质地形条件、矿体赋存特征,设计矿体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层根据矿山地质地形条件、矿体赋存特征,设计白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垂直矿体走向掘开段沟,垂根据矿区范围、露天开采矿体分布及矿体特征参数等条件,设计圈定一个序号开采境界要素单位露天采场1最高开采标高mXX2最低开采标高mXX3最终台段标高mXX、XX、XX、XX、XX、XX、XX4最终台段高度m5最终台段坡面角°656安全清扫平台宽度m67地表境界长m640宽m100~1758底部境界长m640宽m40-1009最终帮坡角°30~55点号CGCS2000坐标系点号CGCS2000坐标系XYXY采矿场D1D38D2D39D3D40D4D41D5D42D6D43D7D44D8D45D9D46D10D47D11D48D12D49D13D50D14D51D15D52D16D53D17D54D18D55D19D56D20D57D21D58D22D59D23D60D24D61D25D62D26D63D27D64D28D65D29D66D30D67D31D68D32D69D33D70D34D71D35D72D36D73D37D74最终台阶标高(m)最终台阶高度(m)矿石量(t)岩石量(t)剥采比(t/t)XX6750110.44XX6821390.44XX6934440.44XX7147080.44XX7374340.44XX7479030.44XX7519610.44合计XX21820000.44表1-3-4白云岩矿体设计损失率表采场编号地质资源量(万t)开采境界内资源量(万t)设计损失率(%)露天采场XXXX3.5合计XXXX3.5结合矿山生产实践经验,矿石及剥离围岩可直接用挖掘机铲挖,较硬围岩可采用挖掘机液压破碎锤进行破碎,矿石及剥离围岩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生产工根据矿体规模及赋存状态,比较条件等分析,设计矿体生产规模30万t/矿山生产用水量较小,矿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矿山露天采场山坡露天采场各台阶平台设置简易排矿区共圈定一条白云岩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4744346,y=15531683-15矿石一般为白色、灰白色,块状构造,细晶、微晶表1-3-5化学成分平均质量分数变化表剖面线号化学成分平均质量分数(%)AI2O3+Fe2O3+Fe3O4+SiO2SiO2MgOAI2O3Fe2O3Mn3O4SiO221.080.2840.1940.0141.261.75020.730.340.1400.0191.111.600720.750.2910.1630.0161.480320.660.3040.2000.1251.280021.070420.701.7940820.67总平均20.800.2950.1840.0291.371.879上氧化镁变化不大,总体看该矿体氧化镁分布较均匀,剖面线号西部东部矿体0703000408平均品位(%)MgO21.0820.7320.7520.6621.0720.7020.6720.80CaO29,9130.1130.1830.1831.0030.8230.5030.54剖面线号西部东部矿体变化系数(%)0703000408MgO4.262.753.232.883.172.313.733.19工的两个穿脉平硐样品分析结果看,地表与深根据现状调查,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办公、生系统。现状布置有办公生活区、堆放场、工业广场、矿山道路和采坑,2020年,主要对矿体北部00-00′线之间的矿体进行了小规模的开采,采坑在平面积约18200平方米,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山布局根据和静县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关于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区范围有关土地权属和规划证明的函》和《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土地类型为裸岩石砾地。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矿区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序号项目名称面积(平方米)破坏方式占用土地类型已建设施1生活区4000压占裸岩石砾地2工业广场压占裸岩石砾地3已有矿山道路12000压占裸岩石砾地4已有废石堆500压占裸岩石砾地5已有采坑700挖损裸岩石砾地拟建设施6露天采场90200压占裸岩石砾地7废石场95000挖损裸岩石砾地8规划道路28800压占裸岩石砾地合计231000说明:废石场包含已有废石堆,露天采场包含已有采坑。),340m平缓场地,场地为第四系残坡积物,矿部生活区内建办公室、职工宿舍、矿山为正在开采矿山,矿体中间已形成1个采坑,CK1位于矿体中部3-0工业广场位于矿区北部。建有简易的选矿设施、矿石临时堆放场,建筑面方米,临时矿石堆堆高小于2米,堆放量约500立方米。见照片1-3-7--1-3-主要由顶、底板围岩组成,为变质石英砂岩矿山设一个露天采矿场,共分7个最终台段。台段标高为XX、XX、XX、X根据《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及矿山地形地质条件,矿山现有上山公路已通达2205m标高,终点标高为基建剥离最高水平2350米。上山公路主要布置在北、南采场开采境界外北、南侧,沿山坡依地形地势展线,采用矿山三级公路,双车道,泥结碎石路面,全长6800米,其中现有矿山道路约2000米,规划4800米,道路宽6米,平均纵坡6%,最大纵坡8%,占地面积40800平方),根据现场踏勘,矿山经过2020年开采已形成废石场1个,现状废石单层堆根据现状调查,前期遗留废石0.10万立方米,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年产废石量13.81万吨,岩石体重约2.54吨/立方米,岩石量约5.44万立方米(考虑岩土松散、下沉废石体积约6.52万立方米),近期5年内产生废石32.60万立前期遗留废石0.10万立方米,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年产废石量13.81万吨(考虑岩土松散、下沉废石体积约6.52万立方米),10年内矿山生产废石(3)矿山服务年限15.79年(2021年前期遗留废石0.10万立方米,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生产期年产废石6.53万立方米,生产期产生废石218万吨(102.95万立方米),废石合计约103.05万立方米,最大堆放高度30米,平均堆放高度约15米,废石主要成分为变质石英砂岩和含炭质大理岩化石英片岩,废石排放至拟建的废石场内,拟建废石场占地面积分别为50000平方米和45000平方米,最大容量分别为75万立方米和70万立方米,废石场满足露天废石排放要求。废石场呈台阶状布设,台阶过程中对边坡的坡角进行监测,发现与设计矿山已在生活区西50米处设置一处10米长、10米宽、深2米的防渗垃圾填埋场,有效容积约200立方米。现场调查现已堆约0.1米厚的生活垃圾并掩埋处理。矿山劳动定员为11人,工作制度为240天/年,按每天每人排放生活垃圾约1千克计算(生活垃圾按0.5吨/立方米),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5.28立方米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5.28立方米,适用期10年内产生生活垃圾52.8立方米,3)矿山服务年限15.79年(2021年12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5.28立方米,矿山服务年限15.79年内产生生活垃圾83.37立方米,生活垃圾定期拉运至垃圾池处理,垃圾池剩余容量满足矿山后期矿山生活用水用矿区矿区西北约2-3公里处的阿拉沟河的河水,是区内主要的生活水源。矿山劳动定员为11人,按人均0.3立方米/日生活污水量,年工作日240天计算生活污水,年生活污水排放约792立方米,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及生物污染物(如有害微生物)等,生活污水经生活区的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全部用于矿区洒水降尘及生活区周边绿化。年生活污水排放约792立方米,则适用期10年内累计排放生活污水7920立方年生活污水排放约792立方米,则矿山服务年限15.79年内累计排放生活污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如合成洗涤剂)及生物污染物(如有害微生物)等,全部排入生活区废水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全部用于矿区道路除尘及矿区绿化,生活污水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定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温零下30°C以下。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70毫米,年蒸发量2105.4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5-6倍。六、七、八月为雨季,冬季降水量少。矿区每年五月份开始解冻,九月底大雪封山,工作周期较短,且气候变化无常。太阳紫外线照射强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无河流分布,沟谷为干沟、汇水面积小,开春或雨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可从矿区西北约2-3公地势南部高北部低(照片2-1-1),区内地形切割较大,海拔标高2411-矿区内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风化较强,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脚、山坡处及矿区东南角,主要由坡积作用形成的同成份砾石、砂质及部分风积砂组成,砂砾成份的分选及磨圆度均较差,厚度变化不一,一般1-2米,在东北角其厚度可达十米以上,自然植被不发育,低洼处、山间洼地处生长有骆驼刺照片2-1-2矿区山坡处植被发育情况照片2-1-3矿区山坡处植被发育情况矿区内山体均基岩出露,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区东南角,主要由坡积作用形成的同成份砾石、砂质及份的分选及磨圆度均较差,厚度变化不一,一般1-2米米以上。本次在矿区废石场处取土样1个,编号土样1质多为砾质、砂砾质洪积物。土壤肥力偏低,有机质及氮等土壤养份较低分析项目单位土样1有机质g/kg19.00全氮mg/kgPH值7.82汞mg/kg0.025砷mg/kg34.91镉mg/kg0.51铬mg/kg铅mg/kg14.50锌mg/kg106.30//镍mg/kg49.502000铜mg/kg42.8036000近东西向分布于矿区中部,为浅海相砂、泥质沉积三亚组呈断层接触,下部与花岗岩为侵入接触,而且2、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第三亚组(Sahc)近东西向分布于第二亚组以北的矿区北部,为一套盐沉积,倾向南西。而且多被大面积第四系覆盖,矿区东北部,属控矿层。上部为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绿岩,局部夹大理岩透镜体,分布于矿区北部,该层未⑴、炭质大理岩化石英片岩:灰黑色,以石英⑵、灰白色白云岩:灰白色,糖粒状结构,中厚⑶、变质石英砂岩:灰白色,砂状结构,层状构⑷、灰绿色薄层状绢云母石英片岩:为灰绿色,河布拉克第三亚组的含炭质大理岩化石英片岩、白云岩主要由坡积作用形成的同成份砾石、砂质及勘查区内侵入岩较发育,主要为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岩(γ41c)、红色花岗岩(γ43c)及华力西晚期第三侵入次石英闪长岩(δο),1、华力西早期第三侵入次黑云母花岗岩(γ41c)岩石呈灰白色、灰色、灰绿色,中—粗粒花岗结花岗结构、碎裂结构,局部结构变细。具不明显的2、华力西晚期第三侵入次红色花岗岩(γ43c)构、局部斑状结构,边缘较细。主要由红色长3、华力西晚期第三侵入次石英闪长岩(δο41c)下而上有两个韵律层,下部为较细的浅海相砂泥质向积白云岩。上部变为海水较浅的颗粒较粗的变质石英发生5级以下地震50余次,5级以上地震11次,见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录F(表2-2-2)和附录G(表2-),表2-2-1工作区及周边地震目录表年月日时分秒94203434300588430024302442068954302420856542065742095425451430042485410924204842272342273423234221343040.05g0.04≤amax<0.090.10g0.09≤amax<0.140.15g0.14≤amax<0.190.20g0.19≤amax<0.280.30g0.28≤amax<0.380.40g0.38≤amax<0.75动峰值加0.04≤amax0.19≤amaxⅡ<0.380.38≤amaxⅡ<0.75amaxⅡ≥0.75地震烈度ⅥⅦⅧⅨ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矿区一带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确定矿区地震基本烈度属Ⅷ度区。地壳的稳定性与地壳的结构、新生代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地震等级、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地壳稳定性划分标准(见表2-2-4),判定矿山所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不稳定区,工程建设条件中等适宜稳定性地壳结构新生代地壳变形火山、地热迭加断裂角α布格异常梯度值Bs5米s·k米2)最大震级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工程建设条件稳定区块状结构,缺乏深烧断裂或仅有基底断裂,地壳完整性好缺乏第四系断裂,大面积上升,第四纪地壳沉降速率<0.1米米/a,缺乏第四纪火度带。M<5.5I﹤6°基本稳定区镶嵌结构,深断裂连续分布,间距大,地壳较完整存在第四纪断裂长度不大,第四纪地壳沉降速率0.1-0.4米米/a,缺乏第四纪火山。11-2451-70°梯度带Bs=0.5-2.05.5≤M≤6.0I=7°适宜但需抗震设计次不稳定区块状结构,深断裂成带出现,长度以大于百千米,地块呈条形、菱形地壳破碎发育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活动断裂,延伸长度大于百千米,存在近代活动断裂引起的米>6级地震,第四纪地壳沉降速率大于0.4米米/a,存在第四纪火山,温泉25-50区域性异常梯度带Bs=2.0-3.06.0≤M≤7.0中等适宜须加强抗震和工程措施不稳定区°°区域性异常梯度带Bs>3.0M≥7.5不适宜资料来源:摘自《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与方法》(地质出版社,1987)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受区域地质、地形、地貌以矿区处于中天山南坡地带,山体多呈东西方向展布。为给。矿区北部山势高峻,积雪降雨量相对较大,裂而较陡峻的山坡。山上的植被能阻滞融雪降雨从地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山区为地下水形成和产矿区处于博罗霍洛复背斜核部,由于构造裂隙发育地层代号含(隔)水层编号名称Q4plH0第四系全新统、中更新统洪积砂砾石透水不含水层SahcH1(G1)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第三亚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承压水含(隔)水组SahbH2(G2)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第二亚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承压水含(隔)水组4G3黑云母花岗岩隔水层地质观测,顶底板围岩潮湿,未见有滴水现象,说矿床主要位于矿区中部,赋矿岩石为志留系矿区内地表水体极不发育。暴雨时节,大气降水可部分通过蒸发和随地势而流失;另一部分则水。其次,矿体围岩均属弱富水性含水岩层矿床开采时,在丰水季节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有滴水现象,地下水埋藏深,白云岩矿体位于地下水面矿床涌水的可能,而矿床充水主要来自降水引发的突发),根据上述条件,正常降雨时,矿坑涌水量计算选用公式为:Q正=FAφ(米设计频暴雨时,矿坑涌水量计算选用公式为:Q暴=FA暴φ(米3/日)A暴——为多年日最大降雨量,为0.054米/日范围开采最终境界范围(平方米)矿坑涌水量(米3/日)正常降水时暴雨时开采区9020091.104870.8小,正常降水造成采坑汇水,可利用水泵排水。可利用水泵、前期修筑排水沟等排水。因各矿体矿体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附近无地表水层富水性弱,无构造破碎带,基岩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依据岩石组合、结构构造、岩石力学强度,矿区出露的岩体属半坚硬-坚硬岩石,稳定性较好,岩石成片状构造,致密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完整矿区岩石属半坚硬-坚硬岩石,稳定性中等主要为第四系洪积、冲积物,分布于矿区的状或条带状展布。岩性多为砾石质的亚砂土、石英颗粒矿区的自然斜坡由变质砂岩和石英片岩构成,自然斜坡坡度一般本矿区最终形成边坡的岩石为变质砂岩和石英片岩度、饱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半坚硬-坚硬岩石;根据地质测量、地表探理、裂隙不发育,未见有节理、裂隙形成的结属半坚硬-坚硬岩石,相互间不存在软弱结构面。区岩石硬度为半坚硬-坚硬岩石,《冶金、化工白矿山建设工程场地多为基岩,岩性以层状结构为主矿区共圈定一条白云岩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矿区位于和静县,和静县总人口26万余人,有蒙、汉、维、回等29个52.5%。县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金属锌、锰、铜、金矿等,稀有金属有钽、铌、铯等,非金石、石灰岩、蛭石等。和静县的经济支柱主要为畜2016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75.28亿元,同比增21.4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22.99亿元20.4亿元,增长10.6%;第三28.5∶30.5∶41。2016年和静县完成农业总产值9.68%。201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0644万元,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8.5%。2016年和静县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2017年生产总值76.6亿元,同比增长728:34: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亿元,增长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3亿元,增长122018年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26:36: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9亿元;地方财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亿元,增长9%;矿区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矿区周牧民来此放牧,以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矿根据和静县自然资源局文件《关于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区范围有关土地权属和规划证明的函》和《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划定矿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土地类型为裸岩石砾地0.334平方千米,土地权属为国有,现各矿建设施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中,费用已全额缴纳至当地自然资源局,详见附件15,矿区土地布局名称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编号名称编号名称(公顷)%生活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0.401.20工业广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0.100.30矿山道路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4.0812.22废石堆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9.5028.44采矿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9.0227.01矿区内不损毁土地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10.3030.84合计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33.40工作区位于新疆和静县北东48°方向,距和静县直线距离约95千米的布鲁克图一带,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具有严寒、多风、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特点。矿区周边5千米范围内无其他矿山,未见其他重大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一)上阶段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新疆国源矿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委托《新疆国源矿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重点防治区;矿山环境次重点保护治理区包程度较轻,防治难度小,较易恢复;不存在对矿山开采矿山服务年限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796.15万元,其他费用119.15万元。动态总投资1511.97万元。主要地质环境保护①废弃物治理:废石共计116.89万立方米,闭坑后坑,对场地进行平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生活区垃圾掩埋场处理;生活污水排放至区内污水处理池内,生活③土地复垦:闭坑后所有废石回填至采坑,恢复至与周边地形相协调;拆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采场边坡,废石场进行监(二)上阶段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地质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执行情况执行时间费用(元)废弃物处置废石处置闭坑后回填采坑矿山尚未闭坑,废石集中堆放在废石场内生活垃圾处置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掩埋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掩埋2017-20216000废水处置生活污水处置修建污水处理池修建了污水处理池2017-20218000地质灾害治理露天采场设置警示围栏及警示牌未设置警示围栏及警示牌方案起始年限、方案服务年限、现状调查结果、土表2-6-2本方案主要内容与前期编制方案的区别序号主要区别上一阶段方案本方案1编制依据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新国土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和《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规〔2018〕1资办发[2008]362号)为依据编制。号)为依据编制2基础资料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地质报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地质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证明、相关矿山开发情况及储量情况证明文件3方案起始年限2015年2021年4方案服务年限15.84年15.79年5现状调查结果2015年调查,无地质灾害2021年调查,已开采,1处露天采场,采场边坡较完整,有少量浮石,1处崩塌灾害6土地利用现状裸岩石砾地裸岩石砾地7方案涉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经费预算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坏评估、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8治理经费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经费预算内容简单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经费采用现有规范的定额、费率标准和当地近期发布材料价格估算(四)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矿区处于中中山区,气候干旱,地质条件简单,矿矿山为已建矿山,现处于生产状态,未遭遇过地质灾害矿山,该矿山暂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案例。矿区位于阿尔泰山脉中部西南边缘山前地带,为中边无常住居民,仅在夏季有少量牧民放牧。新疆金宝矿年,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剥离形成了大面积的环境处组织的会议评审。近年来,新疆金宝矿业有限程设计开展相关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元在采区修建回水泵站,处理矿坑涌水;选矿废水、牌、铁丝围栏维护也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矿山执行较好,各类台账完一个米米二场、选矿一厂、选矿二厂、矿山部生活区、本部生活区元;安装固定喷淋设施、修筑拦石坝、截洪沟、通过以上复垦措施,能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地资源也能得到治理、恢复,地貌景观得以改善,能境,也可以改善矿区周边的环境质量,使整个矿山用,保护了矿区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矿业经济地类型为草地,本矿山为裸岩石砾地,环境恢复治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评估区属于天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阿尔金山南麓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塔里木河流域防风固沙重要区。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评估区域属于天山山地温性草原、森林生态生态功能区划简表表3-1-1区态能态题度施区区区区45.尤业、湿区县蓄、畜产、生护、生坏感,土感源、保地、天性业46.焉县境、油感,土质、保地为了全面了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情况,本次调查分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含水层影响调查、水土影响调查、拟损毁土地调查、植被土壤调边河流水杨分析结果1分,采集了土壤样1件,地质灾害调查精度满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XZ/T0286-2015)的要求。各类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精度基本达到了定性与定量,满足二级评估要求,采取的样品能满足现状及预测评估要本次评估野外调查工作前充分收集与编制《方案》有关的必须的技术资料4份,为编制《方案》奠定重要基础,主要包括《新疆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详查报告》、《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静贵源矿业有限公司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18.36米,现状采坑边坡岩体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矿山占用土地类型为其它土地中的裸岩石砾地,现状条件下现状采坑边坡和工业广场处发育有2处崩含水层影响调查通过对区域地表水及降雨量进行分析,以评估矿山开采对水土环境污染调查通过采集水、土样,收集数据来评估矿山开采对于水土损毁土地调查通过收集遥感影像图、地形地貌分区图等,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进行调查,在现场对区内拟损毁土地范围、损毁程度、损毁时间进行重点调查并确定周边地类,以确保复垦工程措施的可行及复植被土壤调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矿区范围内各地类组成,对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地类的进行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对损毁项目所涉及土地类型土照片3-1-1调查照片照片3-1-2调查照片此次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摸清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山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复垦方案、有效保护矿山土地资源提供依据。调查的任务主要有查清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矿区土地权属、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真实准确地掌矿区土壤按成因及颗粒组成分为冲洪积粉土、风积粉土,冲洪积粉土主要矿山为延续矿山,各类矿建设施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损毁土地利用类型此次调查内容还向土地相关权益人说明了土地利用方向、复垦标准、复垦根据《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掌握了矿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壤特征、植被生长情况、基础设施和损毁信息等内容。填写了矿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现状,初步确定了土地复垦范围、复垦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现状区内工程建设和白云岩矿石资源开采活动,地表形成1处采坑,在后期要加强监测和巡视。现状土地资源的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编制规范》(DZ/T0223-2011)的有关要求,评估区范围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分析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确定评估范围时,根据矿区及周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特点,结合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含水层影响范围、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范围、水土环境根据矿山建设的特点,结合矿区地质环境条件,本次评估工作着重考虑影响矿山建设、开采、排水等地质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矿区遭受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小,考虑生活区位于矿区外东南部340米处、废石场超出矿区北界、西界及东界、矿山露天开采采场范围均位于矿区界内,因此,评估区以采矿证范围为基础,向东南包含生活区,北部、西部及东部包含废石场,向四周外扩6-50米作为评估区范围(见图3-2-1)。评估区范定(见表3-2-1),评估区面积约0.486拐点XYXY评估区面积:0.4863平方千米P1XXXXXXXXP2XXXXXXXXP3XXXXXXXXP4XXXXXXXX②评估区内交通以简易道路为主,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及中型以);⑤矿山占用土地类型属其他土地类的裸岩石砾地,无根据以上条件,对照国土资源部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1、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1、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2、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2、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2、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3、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3、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重要旅游景区(点);3、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或重要旅游景区(点4、有重要水源地;4、有较重要水源地;4、无较重要水源地;5、破坏耕地、园地;5、破坏林地、草地;5、破坏其他类型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采取按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确定,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表3-2-3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采矿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3/d,采矿活动和疏干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层破坏采矿矿层(体)局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大,采场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影响或破坏采矿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破碎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地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软弱质层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稳固性差,采场岩石边坡风化破碎或土层松软,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稳面、不良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稳固性较差,采场岩石边坡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可能产生边坡失稳结构面、不良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稳固性好,采场岩石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矿层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导水裂隙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性强,对采场充水影响大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层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导水性差,对采场充水影响较大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层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大,边坡不稳定,易产生地质灾害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坡较不稳定,较易产生地质灾害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小,边坡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害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同向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一般,地形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斜交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小,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注:采取就上原则,只要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注:摘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①采矿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立方米/日,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②矿床围岩岩体以整体块状结构为主,矿层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③地质构造较简单,矿体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不发育,断裂⑤矿山采用露天开采,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坡较不稳定,较易产⑥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析结果对照《编制规范》附录见表3-2-3分本矿山生产规模为XX万吨/年,依据《编制规范》中附录D见表3-2-4矿山生产规模分类一览表,确定该矿山露天开采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矿表3-2-4矿山生矿种类别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备注计量单位/年大型小型万吨50—30<30矿石综上所述,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建设规模属中型矿山,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A“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确定本次矿山地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矿山地评估中地质灾害包括了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与矿区所处位置地势较为陡峭,总体地势南部高北部低,海拔标高2411-2201m,相对高差210米,矿区范围内发育有2条干沟不具备形成泥石流的降雨条件,矿区无自然险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灾害成为本次险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指查明评估区已发生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程设置的关系、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进行将其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欠稳定、稳定三级;在此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表3-2-6对地质灾害的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受危险人数及可能直接经济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及危害程度将其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表3-2-6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危害程度灾情情死亡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受威胁人数/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大>3-<10>100-<500>10-<100>100-<500小≤100≤100表3-2-7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强弱大危险性大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小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危险性小表3-2-8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类表地震、降水、融动地震、降水、融运动水、油据现场调查,现状生活区依地势建于较平缓处,现崩塌灾害发育程度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表3-2-9现状崩塌发育特征一览表野外编号(m)(m)岩长度岩高度岩宽度性EN645645表3-2-10崩塌(危岩体)发育程度分级表发育程度发育特征强崩塌(危岩)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多,大多已发生。崩塌(危岩)体上方发育多条平行沟谷的张性裂隙,主控裂隙面上宽下窄,且下部外倾,裂隙内近期有碎石土流出或掉块,底部岩土体有压碎或压裂状;崩塌(危岩)体上方平行沟谷的裂隙明显崩塌(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较少,有个别发生。崩塌(危岩)体主控裂面直立呈上宽下窄,上部充填杂土生长灌木杂草,裂面近期有掉块现象;崩塌(危岩)体上方有小裂隙分布弱崩塌(危岩)处于稳定状态,评估区或周边同类崩塌(危岩)分布但均无发生。危岩体主破裂面直立,上部充填杂土,灌木年久茂盛,多年裂面内无掉块现象;崩塌(危岩)体上方无新裂隙分布评估区范围内有2处岩质崩塌点,依据崩塌灾害引发济损失、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数,对崩塌灾害的危害程塌灾害现状主要威胁坡体下过往车辆、生产人员及设备采矿人员数量及其活动范围统计各崩塌灾害威胁的人员危害程度,对崩塌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现状评估2处崩塌表3-2-11崩塌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表编号位置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程度灾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万危害对象威胁人数威胁财产(万危害程度危险性BT1现状采坑边坡处崩塌小型中等无无无坡体下过往车辆、生产人员及设备2-10小小BT2工业广场高陡边坡处崩塌小型中等无无无坡体下过往车辆、生产人员及设备2-10小小据现场调查,现状生活区依地势建于较平缓处,现经济损失、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数,对滑坡灾害的危害滑坡灾害现状威胁对象为采场下方的工作人员和车辆,表3-2-12滑坡稳定性(发育程度)分级表判据稳定性(发育程度)分级稳定(弱发育)欠稳定(中等发育)不稳定(强发育)发育特征①滑坡前缘斜坡较缓,临空高差小,无地表径流流经和继续变形的迹象,岩土体干燥;②滑体平均无裂缝发展,其上建筑物、植被未有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无擦痕和明显位移迹象;原有裂缝已被充填①滑坡前缘临空,有间断季节性地表径流流经,岩土体较湿,斜坡坡度为局部有小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无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有不明显变形迹象;后缘有断续的小裂缝发育①滑坡前缘临空,坡度较陡且常处于地表径流的冲刷之下,有发展趋势并有季节性泉水出露,岩土潮湿、饱水;②滑体平均坡条新发展的裂缝,其上建筑物、植被有新的变形迹象;③后缘壁上有可见擦痕或有明显位移迹象;后缘有裂缝发育系数FsFs>Fst1.00<Fs≤FstFst≤1.00注:Fst为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综合确定。表3-2-13滑坡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表编号位置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程度灾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万危害对象威胁人数威胁财产(万危害程度危险性HP1采场边坡滑坡小型中等无无无坡体下过往车辆、生产人员及设备2-10小小评估区所处位置地势较陡峭,矿区地理环境属中山处地区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夏季凉少,蒸发量大,区内降雨量稀少,区内年均降雨量370毫米,米,为降水量的5-6倍。夏季偶降暴雨,矿区内也很难),均未发生过泥石流灾害,均为潜在泥石流沟谷。评估泥石流发育程度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泥石流沟发育程度评分结果见表3-2-17。N1、N2综合得分在41-44表3-2-15中的泥石流易发程度评判等级标准,N1、N2泥石流灾害据当地降雨条件及沟谷内松散物源情况,若N1、N2有发生泥石流编号名称位置沟口坐标沟谷特征N1无名沟谷评估区中部X:XXY:XXN1沟谷位于矿区中部,走向西至东南,长约200米,沟底宽约30~120米,平均纵坡10‰,为“U”型谷,形态宽缓,为干沟,流域面积约0.7平方千米,沟谷纵坡坡度3~6°。两岸均为岩质山体,基岩裸露,植被极少,两岸自然坡度一般15-25°。现场观测沟谷无堵塞和改变河道的痕迹,切割较浅,高差小于100米,现状主要威胁沟内道路及过往人员、车辆。N2无名沟谷评估区北部X:XXY:XXN2沟谷位于矿区北部,走向西南至北东,长约323米,沟底宽约20~150米,平均纵坡10‰,为“U”型谷,形态宽缓,为干沟,流域面积约0.7平方千米,沟谷纵坡坡度3~6°。两岸均为岩质山体,基岩裸露,植被极少,两岸自然坡度一般15-25°。现场观测沟谷无堵塞和改变河道的痕迹,切割较浅,高差小于100米,现状主要威胁沟内道路及过往人员、车辆。),表3-2-151土疏松,冲沟十分发育。植被覆盖,冲沟发育.12813偏7149615区975响169751728641865岩419(10m/km)654165415431543154314331严4中3轻2无1:>););1112113114665556997118119沿沟松散物贮量(10m/km)11444133551111评估区沟谷泥石流灾害主要威胁沟口至沟头范围内人员、车辆的安全。根据评估区内活动人员数量现状评估N1、N2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编号位置规模稳定性灾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万元)危害对象威胁人数威胁财产(万元)危害程度危险性N1评估部小型低易发无无无部分道路、过往人员、车辆、人员的安全30-50小小N2评估部小型低易发无无无部分道路、过往人员、车辆、人员的安全5-15小小据现场调查及资料分析,矿山为露天开采,无地),据现场调查,评估区无大量抽取地下水及石油天然),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地质构造较简单,现场踏勘未状条件下地裂缝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裂缝地质灾表3-2-18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严重。不同含水层(组)串矿井正常涌水量3000~小于等于2hm。注:分级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确定。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发育有2崩塌,危害程度小程度小,危险性小;2条低易发泥石流沟谷,危害程度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矿山的开采活动改变评估区的原有地形地貌,特别状态和边坡稳定性,如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二是对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具体任务是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地质(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峻。矿体围岩为变质石英砂岩和含炭质大理岩化石英片石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矿采场边坡的崩塌点随着采矿的进行,崩塌点将不复存在,随着采矿活动的进一随着采矿活动的进一步深入,矿坑侧壁的高度增大,露天开采后采矿场各帮边坡形成高陡临空面,围岩在大气降水、风化作用松动、卡车碾压动载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易造成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降低边坡稳定性,使其失去支撑而滚落,易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威胁采矿人员人数小于11人,依据表3-2崩塌灾害发育程度中等。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表3-2-6、3-2-7,预测采矿场易引发崩塌灾害,崩塌灾害的危害程生活区布置在矿区外东南侧平坦宽阔处,生活区无切坡工程,不易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场内植被不发育,山坡坡面基岩完整,无高陡边坡,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依据表3-2-9崩塌灾害发育程度弱,不易引发崩塌地质灾工业广场修建于较平缓处,现有的切坡高度小于2米,对工业广场边坡原有的崩塌点清理后,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依据表3-2-9崩塌灾害发矿山道路联络评估区内地面布局,依据地形布设,道路依地势修筑,均位于平缓地带,不存在切坡。预测评估矿山道路运行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服务年限内废石102.95万立方米,废石合计约103.05万立方米,最大堆放高度20米,平均堆高15米,分层压实堆放,每层堆放高度3米,分小,废渣石紧密有序堆放,但废石堆高较大,发生崩塌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废石运输人员人数小于2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表3-2-6、3-2-区内地壳稳定性为次不稳定区;年均降雨量370毫米,年蒸发量为2105毫米,为降水量的5-6倍,排水条件较好;主要人为影响因素为露天开采扰动和机械震动。依据表3-2-8崩塌地质灾害的自然诱发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矿山生产过程中因崩塌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受威胁人数<11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500万,依据表3-2-6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中等;结合表3-2-6和表3-2-7得出的结论,预测评估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峻。矿体围岩为变质石英砂岩和含炭质大理岩化石英石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着采矿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堆前期堆放在现有采坑边有的滑坡点不复存在,矿坑侧壁的高度不断增大,最围岩属于坚硬岩石,岩石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岩生活区布置在矿区外东南侧平坦宽阔处,生活区建设过程中无切坡工程,生活区不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场内植被不发育,山坡坡面基岩完整,基岩处工业广场修建于较平缓处,现有的切坡高度小于2米,不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场内植被不发育,山坡坡面基岩完整,无高陡边坡,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矿山道路联络评估区内地面布局,依据地形布设,道路依地势修筑,均位于平缓地带,不存在切坡。预测评估矿山道路运行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由于废石堆边坡坡度均较小,当地降雨量小,废渣石紧密有序堆放,但废石堆高较大,发生滑坡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威胁废石运输人员人数小于2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表3-2-6、3-2-7,预测废石场易引发滑坡灾害,滑坡米,为降水量的5-6倍,排水条件较好;主要人为影响因素为露天开采扰动和机械震动。依据表3-2-8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诱发因素和人为诱发因素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较小;矿山生产过程中不易因滑坡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受威胁及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依据表3-2-6滑坡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结合表3-2-6和表3-2-7得出的结论,预测评估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评估区位于中山区,总体地势南部高北部低,海拔标对高差210米,区内地形切割较大,沟谷较发育,山体基岩裸露,坡度在25~不充分,由于区内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放,远离泥石流沟谷,引发泥石流的物源条件不评估区内无堰塞湖溢流现象存在;地壳稳定性为次不稳定区;区内废渣堆放场位于开阔平缓地带;区内土地类型为裸岩石砾地,地表植被不发育,依据表3-2-8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自然诱发因素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较小,人为诱发因素影响较小;矿山生产过程中不易因泥石流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受威胁及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依据表3-2-6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结合表3-2-6和表3-2-7得出的结论,预测评估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本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不存在地下采空充分,实际调查也未发现有地面塌陷灾害,预今后开采无大量抽取地下水活动及石油天然气活评估区所属区域属地壳活动次不稳定区,现状调查无地裂缝,预测评估地区内地壳稳定性为次不稳定区;年均降雨量370毫米,年蒸发量为2105毫米,为降水量的5-6倍,排水条件较好;主要人为影响因素为露天开采扰动和机械震动。依据表3-2-8崩塌地质灾害的自然诱发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矿山生产过程中因崩塌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受威胁人数>10-<100人,可能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依据表3-2-6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中等;结合表3-2-6和表3-2-7得出的结论,预测评估崩塌地质灾区内地壳稳定性为次不稳定区;年均降雨量370毫米,年蒸发量为2105毫米,为降水量的5-6倍,排水条件较好;主要人为影响因素为露天开采扰动和机械震动。依据表3-2-8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诱发因素和人为诱发因素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较小;矿山生产过程中不易因滑坡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受威胁及可能直接经济损失。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表3-2-6、3-2-7,预测矿区所处位置地势较为陡峭,发育有2条干沟,废石场位于评估区北侧,N1沟谷位于矿区中部,N2沟谷位于矿区西南部,沟谷远离废石场及生活处地区降雨量稀少,年均降雨量370毫米,年蒸发量达2160-3058毫米,为降水量的5-6倍,不具备形成泥石流的降雨条件,预测评估采矿活动遭受泥石流本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不存在地下采空充分,实际调查也未发现有地面塌陷灾害,预评估区内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灾害不发育,发生的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根标准表3-2-6、3-2-7,预测评估采矿活动遭受地面地质灾害预测评估:预测评估区内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灾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露天塌灾害的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废石堆易引发综上分析,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2011(表3-2-6)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表3-2-18矿山地质灾害现状与预测评估结果表评估分类矿山地质灾害分布位置影响与危害对象损失情况危险性分级现状崩塌无无无小滑坡无无无小泥石流无无无小地面塌陷无无无小地裂缝无无无小地面沉降无无无小预测崩塌采矿场范围设备、工作人员滑坡无无无小泥石流无无无小地面塌陷无无无小地裂缝无无无小地面沉降无无无小评估区内含水层划分为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第二亚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承压水含(隔)水组、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第三亚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承压水含(隔)水组、黑云母花岗岩隔水层,地下水埋藏较深,矿体位于含水层以上。现状条件下矿山矿区内无地表流水,现状区内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距离周边水源较远。故本《方案》野外调查中收集阿拉沟河水样分析单1份。河水水质监测结果采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直接对比的方法进行表3-2-19地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L供水水源地名称阿拉沟河评价项目价准评标历次测定最小值历次测定最大值感官性状和般性化学指标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无无色<15°00混浊度0.630.63臭和味无有臭、味无无PH6.5—8.57.28.09总硬度<450mg/L74.64183.21铁<0.3mg/L00.42锰<0.1mg/L0.0230.023铜<1mg/L0.0060.006锌<1mg/L0.0020.002挥发份<0.002mg/L<0.002<0.002阳合剂<0.3mg/L无无硫酸盐250mg/L027.13氯化物250mg/L0.445.22溶解性固体1000mg/L74.64183.21毒理学指标1.0mg/L00.18氰化物<0.05mg/L<0.002<0.002砷<0.05mg/L<0.001<0.001硒<0.01mg/L<0.001<0.001汞<0.001mg/L<0.001<0.001镉<0.01mg/L<0.0001<0.0001铬<0.05mg/L0.010.01铅<0.05mg/L0.0090.009银<0.05mg/L0.0030.003硝酸银≤20mg/L0.53.25亚硝酸盐≤0.02mg/L0.0040.016细菌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菌群3个/L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0.1Bq/L0.030.03总β放射性1Bq/L0.0610.061阳离子K+2.33Na-3.436.35Ga+22.3759.69Mg2+3.78.9Fe2+00.01Fe3+00.42阴离子Cl-0.575.22SO42-8.2327.13HCO3-88.81225.77收集的水样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相比,各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形成1个采坑,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坑中没有矿坑涌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全部用于矿区洒水降尘及绿化,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最低开采标高为X矿山露采对含水层无破坏,预测矿山开采对据《新疆和静县布鲁克图耐火材料及熔剂用白云岩矿详查报告》,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故不存在地下水对矿床涌水的可能;因此,矿山开采不考虑地下水充水,矿坑充水水源以大气降雨为主,本矿床矿坑涌水量采用降雨量计算法为主,估算了矿坑的正常及最大涌水量。正常涌矿山所需的生活、生产用水量较小,位于矿区西北约2-3公里处有阿拉沟河水,水量完全能满足矿山生活、生产所需,水质、水量满足矿区需要。预测质满足规范要求,矿山开采活动基本不影响当附近水源水质,预测矿山开采对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预测矿山生产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根据现场调查,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的破坏主要为采矿场造成的挖损,生活区、废渣石堆放场和矿山道路的压根据现场调查,矿体中间已形成1处采坑,CK1位于矿体中部3-03′勘探(0.07公顷),挖损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采坑的原始地形地貌景观产生较大改变,根据(表3-2-13),现状条件下采坑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根据现场调查,生活区及工业广场设在矿山地形平坦区域,修建过程中削切坡工程量小,稍微改变原地形地貌,压占、挖损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压占、挖损土地总面积5000平方米(0.5公顷),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根据(表3-2-13),现状条件下生活根据现场调查,矿山前期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均堆放在现状废石堆放场,现状废石堆放较少,平均堆高2米,压占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压占土地面积500平方米(0.05公顷)。废石堆放场原始地形地貌景观改变较大,因此,现状条件下废石堆放场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矿区内已建有部分矿山道路与矿区内各地表设施场地连接,并作为对外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均呈带状分布,压占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压质路面。由于矿山道路所经地貌全部为较平缓地带,地形略有起伏,因此道路在筑建过程中未进行大规模挖填平整,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除以上述区域外评估区其他区域未受采矿活动影响,仍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矿山及其影响范围内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对城市和交通干线周围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现状评估除上述区域外评估区其他区域对地形地貌综上所述,现状评估采坑和废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生活区、随着矿山的开采,最终将在地面形成一个采坑,采矿场共有7个台段,台段标高分别为XX、XX、XX、XX、XX、XX、XX米,最终帮坡角30~55°,开采后地表境界长640米、宽100~175米,深度为4-120米,面积约90200平方米(包含前期采坑),后续复垦时,对采坑周边高周边新增削坡面积约69800平方米,损毁面积合计约160000平方米,挖损土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采坑的原始地形地貌景观已不复存在,根据(表 3-2-13),预测采矿场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地类型为其他土地-裸岩石砾地,对原始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小,预测削坡范围生活区及工业广场设在矿山地形平坦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