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_第1页
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_第2页
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_第3页
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_第4页
TCADERM 9002-2023 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020CCSC05团 体 标 准T/CADERM9002—2023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Informationlinkrequirementsforpre-hospitalconsultationofacuteandcriticalpatients2023-11-6发布 2023-12-7实施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布T/CADERM9002T/CADERM9002—2023PAGE\*ROMANPAGE\*ROMANII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总体原则 1快速精准 1互联互通 1信息链接系统 2信息链接系统构架 2120调度信息子系统 2救护车信息子系统 2院内信息子系统 3工作流程 3概述 36.2 120接诊 3院前医疗救治 4院内救治 4服务保障 5设施设备要求 5通讯要求 5人员保障 5安全保障 6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6质量控制 6持续改进 6附录A(资料性)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分诊分级标准 7参考文献 9前 言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州市急救中心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州市急救中心、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触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引 言的时间越长,其死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推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进程,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运行效率已迫在眉睫。T/CADERM9002T/CADERM9002—2023PAGEPAGE1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要求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车程8min以上的急危重症患者院前预就诊信息链接工作,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26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WS/T292-2008 救护车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急危重症 critical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症。预就诊信息链接 pre-consultation informationlink针对诊断基本明确或症状体征明显的患者,将就诊流程前置,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患者基本信息、诊断内容、急救处置等信息提前预告知至拟接诊医院的信息编写、传输等活动。医疗腕带 medicalwristband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可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相关信息系统,并形成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医疗识别带。注: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及其它医疗特别要求等。急救信息系统 emergencyinformationsystem安装在院前救护车和院内急诊室或者抢救室内的以信息集成、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诊疗急救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信息院前和院内实时互联互通。总体原则快速精准信息录入及时、客观、准确、规范。互联互通信息链接系统信息链接系统构架急危重症患者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系统架构见图1。图1 信息链接系统架构图120120调度信息子系统通过急救调度接诊服务,获取患者信息,存储在急救调度数据中心。急救调度调度信息包括患者联系方式、120呼叫原因、救护车车牌信息、院前医生个人信息、救护车实时轨迹等。120调度信息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生成院前急救唯一流水号;——记录或自动获取急救患者基本信息;——实时转发救护车转运患者生理数据;——转发救护车远程挂号请求信息;——接收与存储院内转归信息,并与院前急救事件实现唯一关联。救护车信息子系统救护车信息子系统由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和医疗腕带机构成,通过互联网等专网与120调度系统和院内信息系统联通。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通过互联网等专网从120调度信息系统中获取120救护车信息子系统将患者的生理数据和挂号信息传输给120调度信息子系统。救护车信息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实时获取120调度完整信息;——编辑患者基本信息和急危重程度;——具备正确获取患者身份证信息的软硬件技术;——支持获取接诊医院院内预挂号科室信息;——实现远程挂号并快速打印医疗腕带;——具备向院内信息系统发起远程实时音视频会诊的软硬件技术。院内信息子系统院内信息子系统通过安全可控的互联网等专网与120120调度信息子院内信息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支持无名氏绿色建档远程挂号模式;——支持自费或医保远程挂号模式;——支持远程挂号实时声光提醒模式;——支持院前信息集成嵌入在院内信息系统;——支持以天为单位回传院前急救患者院内诊疗转归结果至120调度信息系统;——具有响应接收救护车信息系统发起实时音视频会诊请求的能力。工作流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流程包括120接诊、院前医疗救治和院内救治。工作流程见图2。图2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流程图6.2 120受理电话120调度员接听急救呼叫电话,对呼救患者的受理信息准确记录并输入120调度子系统进行快速落单。就近派车落单后立即在120调度子系统就近调派救护车辆,发出出车指令。急救人员出车(院前医疗救治病情评估院前急救人员根据患者发病或致伤发生时间、地点、机制和部位等信息,通过询问病史、检查体征进行病情评估。1~4A。1~3将患者病情评估信息输入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并进行预挂号。预挂号院前急救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预检分诊分级情况决定是否在救护车内预挂号:——满足1级~2级的立即予以预挂号;——满足3级的可选择预挂号;——满足4级的无需预挂号。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中多人受伤或患病,均应给予预挂号。救护车内宜配置急救辅助人员,急救医生可指导其进行预挂号操作。预挂号输入信息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预挂号科室等,紧急情况时可以无名氏建档挂号。预挂号成功后打印出含接收医院门诊号的就诊医疗腕带。信息传输预挂号的同时,上传语音病情信息、生命体征数据,有条件可实时视频传输,以便接诊医院提前做好相应的人员、设备、药物等方面的准备。如突发事件患者数量超出医院的收治能力,院内急诊人员应及时与院前急救人员沟通,尽量避免患者的二次转诊。院内救治院内预警急救信息系统应提前将患者预计到达医院的时间显示在医院急诊科预告知屏幕上,包括患者预挂号相关情况、病情等。院内急诊科接诊人员根据院前急救信息及病情分类,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病情进行分级,启动院内相应的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发送相关专科医师。院内预警分为以下三种:——绿色预警:通知相关专科医师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尽快到达急诊室,确保各项基本检查处于备用状态;——黄色预警:通知相关专科医师,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到达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抢救用2h——红色预警:通知相关专科医师,立即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呼吸机开启及连接管路、插管设备到位、除颤仪、抢救用药、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并通知血库做好配血准备,患者到达后即刻实施抢救、30min病情评估与处置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疾病的重要症状、生命体征、表征(气道、呼吸、循环、出血、神经系统、瞳孔、腹部、皮肤等)、过敏史等情况,综合评估患者危重等级。MEWSNRSGCSTI注:MEWS评分为早期预警评分;NRS评分为(数字)疼痛评分;GCS评分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TI创伤评分为创伤指数评分。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情况开展相应的处置。信息反馈服务保障设施设备要求救护车应为符合WST292-2008要求的监护型救护车,车内应配置下列设备:——实时传输生命体征相关信息的心电监护仪;——固定的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与腕带机;——访问互联网或专网的车载路由设备。车载设备应配备急救医生移动工作台,并符合下列要求:——悬挂或手持,支持医疗手套触摸操作软件界面;——通过蓝牙和USB接口等链接救护车内腕带打印机;——对接医疗腕带机通讯协议打印腕带;——集中获取、展示和编辑腕带打印信息。应配备医疗腕带打印机,并符合下列要求:——符合救护车医疗舱安装和固定要求;——有标准的蓝牙和USB等通信接口,具备机打腕带自动定位功能,支持一维码和二维码打印;——与腕带打印机配套使用的医疗腕带具有一次性卡扣设计。通讯要求救护车通讯要求:——使用车载专用路由器,具备多种网络接入能力(如蜂窝、Wi-Fi、有线等);——路由器通过专用网络,并通过限制IP和端口等技术手段,最小化与外部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救护车内智能终端需进行信源加密后再进行传输,需加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姓名、联系电话、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加密方式宜使用国家商用密码相关算法;——救护车内智能终端通信网络需基于SSL或TL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院前到院内的网络下行带宽不低于2Mbps。院内通讯要求:院内信息系统应提供带有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专网与救护车信息系统网络进行人员保障救护车内宜配置急救辅助人员(担架员或护士)1~2急救医生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病人进行快速的评估和救治处理,并进行初步分级,通过运用医疗腕带进行预挂号,第一时间向医疗机构传递急危重症患者信息、病情等数据。急救医生和辅助人员应培训上岗,能熟练操作救护车内的急救信息系统。院前与院内信息技术人员应保障急救信息系统网络通畅、安全可靠。安全保障应建立急救信息存储数据库,以便于查阅、调用等。信息系统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访问系统应设置访问权限,具备信息系统防篡改功能,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GB/T20269、GB/T20270GB/T20271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应建立院前和院内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院前急救人员及院内急诊医护人员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院前院内急救衔接中的问题。每月检查相关设备设施,确保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系统的完好。持续改进根据服务质量评价结果,持续优化预就诊院前院内信息链接体系和工作流程,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每季度召开院前和院内联合会议,分析院前院内急救衔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改进方案,采取改进措施。加强对改进措施的执行监督,评估其有效性,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落地实施。附 录 A(资料性)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分诊分级标准表A.1给出了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表A.1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情级别描述指标维度响应程序时间及地点标识颜色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心率>180min心搏/呼吸停止或节律不稳定气道不能维持休克明确心肌梗死急性意识障碍/无反应或仅有疼痛刺激反应(GCS<9)癫痫持续状态复合伤(需要快速团队应对急性药物过量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正在进行的自伤或他伤行为,需立即药物控制者严重休克的儿童/婴儿小儿惊厥等40次/min收缩压<70mmHg/急性正在或即将发生的30mmHg~60mmHg立即进行评1级急危生命威胁或病情恶化,需要立即进行SpO₂<80(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红色积极干预无COPD病史)入复苏区腋温>41℃POCT指标血糖<3.33mmol/L血钾>7.0mmol/L气道风险:严重呼吸困难/气道不能保护立即监护生in治,安排患者进入抢救区循环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灌注差/怀疑脓毒症昏睡(强烈刺激下有防御反应)min~180急性脑卒中病情危重或迅速恶次/min40min~类似心脏因素的胸痛化,如短时间内不50次/min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伴大汗(脐以上)能进行治疗则危及收缩压:>200mmHg7胸腹疼痛,已有证据表明或高度怀疑以下生命或造成严重的0~80mmHg疾病: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2级急重器官功能衰竭;SpO₂:80%~90%且呼层、主动脉瘤、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橙色或者短时间内进行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包积液、异位妊娠、消化道穿孔、睾丸扭治疗可对预后产生善)转重大影响.比如溶发热伴粒细胞减少所有原因所致严重疼痛(7分~10分)栓、解毒等POCT指标活动性或严重失血ECG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局部创伤-大的骨折、截肢过量接触或摄人药物、毒物、化学物质、放射物质等严重的精神行为异常(暴力或攻击),直接威胁自身或他人,需要被约束表A.1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续)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情级别描述指标维度响应程序时间及地点标识颜色客观评估指标人工评定指标3级急症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如短时间内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进展至威胁生命或产生十分不利的结局心率:10050/min50in~55min收缩压180mmHg~200mmHg或80mmHg~90mmHgSpO₂:90%~94%且呼吸急促(经吸氧不能改善)急性哮喘,但血压、脉搏稳定嗜睡(可唤醒,无刺激情况下转入睡眠)间断癫病发作中等程度的非心源性胸痛中等程度或年龄>65岁无高危因素的腹痛任何原因出现的中重度疼痛,需要止疼(4分~6分)任何原因导致的中度失血头外伤中等程度外伤,肢体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