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_第1页
编制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_第2页
编制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_第3页
编制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_第4页
编制说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立项。文件号中汽学涵【2021】087号,任务书号2021-22。本标准由中国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提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

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产业“三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正加速各示范区域

建设,产业扶持效应明显,10多个国家级车联网测试示范区、逾30个城市级及

企业级测试示范点,已初步形成覆盖各类测试场景的测试验证体系。智能网联汽

车已从场地测试走向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阶段,场景示范应用已取得阶段性成

果。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发彰显测试的重要性,自动驾驶车辆无论

是在场地测试还是道路测试,都面临诸多的挑战。尤其是在道路测试过程中,对

驾驶自动化车辆功能进行测试、分析与评估,于此同时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

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驾驶员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场地测试、道路测试和示

范应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测试规程的熟悉程

度、对自动驾驶测试操作方法的掌握深度、是否具备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研发、测试和示范应用的安全甚至行业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向未

来,当L3级别自动驾驶普及以后,测试驾驶员作为新兴行业的新型岗位,相关

机构如何去培训、管理和评价等,都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1.3主要工作过程

2021年3月18日,线上召开团体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

立项审查会,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立项,建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该项目列入

2021年标准制定计划;

1

2021年6月10日,收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起草任务书,开始组建标准

牵头单位起草工作组,并进行标准学习;

2022年3月4日,线上召开了标准牵头单位标准草稿研讨会,参加本次会

议的有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清研车

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沙理工大学的专家。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标准的范围和

框架结构,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牵头单位成员基本认可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标

准框架;2)各牵头单位需要根据任务分工,分别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阿

里昂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兰

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讨论了场地测试驾驶员、道路测试

驾驶员、示范应用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并撰写相应标准技术内

容。会后,牵头单位整理形成标准草案稿。

2022年4月13日,线上召开了标准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本次会议

的有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研车联、工

信五所、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智能科技

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汽院(湖南)、海南热

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ApplusIDIADA集团、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风

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睿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

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嬴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苏州智行众维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所、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所、上汽大众汽

车有限公司、阿里昂司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航迹科技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兰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上海智驾汽车科

技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上海和夏骏道智能科技公

司等公司。本次标准会议重点讨论了标准的第1至第5章内容。会后,根据各家

反馈意见,牵头单位修订了标准相关内容。

2022年4月18日,线上召开了标准工作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参加本次会议

的有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研车联、工

信五所、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智能科技

2

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汽院(湖南)、海南热

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ApplusIDIADA集团、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风

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睿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

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嬴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苏州智行众维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所、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所、上汽大众汽

车有限公司、阿里昂司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航迹科技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兰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上海智驾汽车科

技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上海和夏骏道智能科技公

司等公司。本次标准会议重点讨论了标准的第6至第7章内容,并对上一次会议

修订后的标准文本进行了确认。会后,根据各家反馈意见,牵头单位修订了标准

文本,牵头单位整理形成第二稿标准草案稿。

2022年4月26日,牵头单位将第二稿标准草案稿发至各起草组成员单位,

在起草组内部征求意见。截止2022年5月13日,共收到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北京航迹科技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

限公司、上海和夏骏道智能科技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

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阿里昂司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8家企业

的52条意见,起草组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稿修改完善,并形成公开征求意

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制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进行编制。

2.1.1通用性原则

本文件分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一般要求、任务要求、知识要求和技能

要求五个技术部分,标准适用于具有驾驶自动化功能的M类车辆测试驾驶员。

2.1.2指导性原则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的一般要求,场地测试驾驶员、道路

3

测试驾驶员和示范应用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适用于指导具备驾

驶自动化功能的M类车辆测试时须配备的测试驾驶员的遴选、管理及培训。

2.1.3协调性原则

本文件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的一般要求、任务要求、知识和技能要求,

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

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要求》(JT/T

915-2014)等文件协调统一。

2.1.4兼容性原则

本文件提出的技术要求充分考虑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

状和商业化落地趋势,并注重技术前瞻性和实用性,具有普遍适用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共分为7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

任务、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2.3关键技术问题说明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的一般要求,场地测试驾驶员、道路

测试驾驶员和示范应用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等关键技术内容。对

于不同类别的测试驾驶员,任务、知识与技能一一对应,并通过理论和实际测试

相结合验证了其可行性。

2.4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智能网联汽车场地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充分调研了国家智

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智能网联

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上海

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智能商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襄

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阿

里昂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等主机厂对场地测试驾驶员的相关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充分调研了上汽大

众汽车有限公司、阿里昂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轻舟智航、魔门塔

等在上海、北京、长沙、苏州、广州、深圳等地取得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并开展相关测试的企业对场地测试驾驶员的要求;

4

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测试驾驶员的任务、知识和技能要求,充分调研

了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阿里昂司、小马易行

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轻

舟智航等在上海、北京、长沙、苏州、广州等地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

用的企业对在载人示范应用测试驾驶员的要求;

同时,本文件内容也充分研究了苏州清研车联、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合肥

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所等高校及研究所对智能网联汽车测

试驾驶员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培养内容。

2.5标准工作基础

编写组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

(上海)试点示范区的运营单位,同时也是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实体,

具有丰富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测试和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另外,上海淞泓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自动

驾驶功能道路试验方法及要求》、《智能网联汽车术语和定义》、《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测试方法及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技术要求及

试验方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等自动驾驶国

家标准和《乘用车车门开启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全速自适应巡

航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国家标准。牵头制定了多

项团体标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技术要求》(T/CSAE125—2020)、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封闭道路测试与评价方法》(T/SAS0010-2021)、

《智能网联汽车公开道路测试监管系统技术规范》(T/SAS0011-2021)等,具有

丰富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标准制定工作经验。

作为本文件编写组联合牵头单位之一,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

2011年,是清华大学第一所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化派出研究院,也是清华大学

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综合性汽车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汽车应用技术研发、科

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与人才优势,以国

家和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聚焦智

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方向,建立了技术研发、分析检测、科技金融、

人才培养、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六大业务平台。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产业

5

转化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以技术、金融和人才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成

了一个集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和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创新平台,形成

了高端人才汇聚、科技金融活跃、高技术企业云集的创新产业生态。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无。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无。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

本文件的发布,为蓬勃发展的自动驾驶产业落地,提供可参考使用的标准,

使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

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尚无。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

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与现行的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相协调。

本标准属于“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中基础支撑关键技术(300)-测试

评价与示范推广(330)。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尚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供协会会员和社会自愿使

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6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

立项。文件号中汽学涵【2021】087号,任务书号2021-22。本标准由中国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提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归口,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

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产业“三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正加速各示范区域

建设,产业扶持效应明显,10多个国家级车联网测试示范区、逾30个城市级及

企业级测试示范点,已初步形成覆盖各类测试场景的测试验证体系。智能网联汽

车已从场地测试走向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阶段,场景示范应用已取得阶段性成

果。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发彰显测试的重要性,自动驾驶车辆无论

是在场地测试还是道路测试,都面临诸多的挑战。尤其是在道路测试过程中,对

驾驶自动化车辆功能进行测试、分析与评估,于此同时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

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驾驶员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场地测试、道路测试和示

范应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测试规程的熟悉程

度、对自动驾驶测试操作方法的掌握深度、是否具备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研发、测试和示范应用的安全甚至行业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向未

来,当L3级别自动驾驶普及以后,测试驾驶员作为新兴行业的新型岗位,相关

机构如何去培训、管理和评价等,都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1.3主要工作过程

2021年3月18日,线上召开团体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驾驶员能力要求》

立项审查会,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立项,建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该项目列入

2021年标准制定计划;

1

DB13/T2983—2019

DD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春尺蠖和美国白蛾防治历

表D.1春尺蠖防治历

虫态时间防治措施

蛹结冻前,一般7月~12月人工挖蛹,集中处理。

2月下旬前完成树干缠塑料胶带、粘虫胶等阻隔法及灯光诱杀设备布设。

成虫

3月上旬~3月下旬及时处理阻隔带下的成虫、卵、幼虫。

4月上旬~4月中旬无公害药剂地面喷雾或飞机防治。

幼虫

4月中旬~5月下旬适时处置突发灾害。

表D.2美国白蛾防治历

代数虫态时间防控措施

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5月下旬性诱剂

卵4月下旬~5月中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5月上旬~5月中、下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一代老熟幼虫6月上、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6月下旬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成虫6月上旬~7月下旬性诱剂

卵7月上、中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7月中、下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二代老熟幼虫8月上、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8月中旬~8月下旬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成虫8月下旬~9月下旬性诱剂

卵9月上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9月上、中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三代

老熟幼虫9月下旬~10月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10月下旬~翌年4月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8

DB13/T2977—2019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醉蝶花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名称发病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叶、花梗、茎。叶片染病初期为1.选用抗病品种。

圆形斑点,边缘呈褐色环,略凸起渐向外2.种植密度合理,使植物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扩展,有时病斑相互融合成片,使叶干枯,3.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控制土壤及空气湿度,清除种植区内

叶斑病

而在茎部发病则形成长条斑,在花梗发病的病叶等侵染源。

则导致花朵黄化萎凋。有时病斑出现黑色4.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

霉层。灵500~800倍液全株喷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植密度合理,使植物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叶片感病初期,叶片变黄,感病严重时,3.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控制土壤及空气湿度,清除种植区内

锈病

叶片甚至茎杆会变得锈迹斑斑的病叶等侵染源。

4.发病期间,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防治。

1.选用优质种子。育苗前种子消毒。在播种前可用

0.1%-0.2%的40%拌种双拌种。

2.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的福美双粉剂,按1:1

立枯病种芽腐烂、根部腐烂或茎叶腐烂,苗枯死。混合后,再用4kg-4.5kg细土拌匀,每平方米8g,其中1

∕3用于苗床,2∕3用于种子上,持效期长达一个月。

3.发病初期,可喷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0%甲

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