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2_第1页
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2_第2页
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2_第3页
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2_第4页
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4篇-后进生转化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第1篇秘诀一: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有一年刚开学,我组织学生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教务主任正远远地向我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学生,垂头丧气的。走近便悄悄对我说:我安排了一个留级生在你班上然后,我把这学生领到教室门口,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新同学还没有座位,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动员前排同学:你暂时先和旁边的同学挤着坐一下,把你的课桌和椅子给新同学,让新同学先坐下,好吗?但这样一来,新同学感受到的只是老师的温暖。我决定让同学们主动让出自己的桌椅,而且要营造一种纷纷让出桌椅的场面。于是,我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新同学还没桌椅呢!这其实是一句暗示,听见我叹息的孩子们都听懂了我的暗示,好几个孩子都举起手来并急切地说:用我的桌椅吧!说着他们还站了起来。几个孩子的举动,又提醒了其他同学,几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我只好带着新同学坐走到了前排一套已经让出来的桌椅前。这场面,显然让新同学非常感动。后来,这个学生在班上很阳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秘诀二: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只有意识到自己很有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最近二十年来,我每当接触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谈话,往往是问他:你有什么优点?但很遗憾,几乎所有被我问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表现先是一愣,脸上迷惑,好像在说:什么?我还有优点?但如果我问:那你有什么缺点呢?学生则往往不假思索地一二三四流畅地说出自己的缺点。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培养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孩子!学生说不出优点,我自然会启发:怎么可能呢?没有优点的人是没有的。比如,你爱你妈妈吗?爱呀!学生马上回答道,同时会以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我,好像再说:我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呢?我笑了:你看,你有孝心,这不就是优点吗?圈圈这就样,在我这样的启发下,孩子会慢慢说出诸如我是自己走路上学的,我在家经常扫地的,我肯帮助同学,我乒乓球打得不错,我同情弱者等等优点。我们做教师的,正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秘诀三:允许学生不断反复不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见不得后进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往往这样批评:你不是说要改正吗?怎么今天又犯了?你写的检讨还在我这儿呢!我理解这些老师的心情,我年轻时也见不得学生反复违纪。但是三十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其实,反复是后进生的特点。仔细想想,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别是什么?是不犯错误吗?不是,优秀学生也犯错误呢!但优秀学生是偶尔犯错误,后进生是经常犯错误。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以,反复应该是后进生的重要特点之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做教师的就会理解甚至允许其反复。这不是纵容,而是宽容,更是一种期待。有了这份宽容和期待,我们便会多一份从容与平和,面对后进生我们的眼光会柔和许多,这柔和的眼光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与信任,进而在心里接受而不是排斥老师的帮助。懂得这个道理后,我从来不要求学生绝对不许犯同样的错误连大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而是尽量希望学生犯错误的周期长一些,而且越来越长,最后渐渐克服某些坏习惯。秘诀四:学会正确的表扬和鼓励我对取消批评,无原则的所谓赏识教育一贯持质疑态度。问题不在于该批评还是该表扬,而在于面对具体的学生,我们要研究他缺乏什么,他更需要什么。批评的同时不要放弃表扬。后进生犯了错误,当然该批评,甚至如果犯了严重错误还必须按学校规章制度予以必要的惩罚。但在批评的同时,我们也不要放弃表扬。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从来不缺批评,而是缺少表扬。难道是他们是没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吗?不是,是我们的偏见妨碍了我们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要多多益善。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一般来说,鼓励和表扬,绝对多多益善。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实事求是的表扬,而不是牵强附会或虚情假意的所谓表扬。我曾经教过一个班有很多后进生。对付和转化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严肃纪律外,我的法宝就是表扬。当然,这个表扬也尽可能转化为集体的表扬。那时候,我每周末都要在全班举行一次全民公投,评选出当周进步最大的同学。凡是获得票数最多的前十名,我都要征求科任老师的看法,然后给这十位同学以两个奖励:一是周末带着他们去公园或野外玩,那可是孩子们和我最开心的日子;一是给家长发报喜单。孩子很开心自不必说他们很乐意把报喜单给爸爸妈妈签字。家长也很开心,而且感动。他们给我说,孩子打读小学起,就不断挨批评,班主任常常打电话给家长告状,要家长狠狠管教一下孩子。如果是班主任请家长来学校一趟,那他们更是胆战心惊,十分不愿去学校但又不得不去。而现在,这对家长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秘诀五:暂时降低要求圈我这里说的暂时降低要求,指的是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成绩,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要一下子提得那么高。如果要求后进生一步登天,那他肯定会丧失信心的。相反,适当降低要求,给他们一个过渡期,他则可能会跃跃欲试,逐步进步。对行为习惯降低要求。我教高一时发现一个男生吸烟。我年轻的时候肯定会大发雷霆。这个学生说他从小学就吸烟了,已经习惯了。所以,我耐心地和他谈心,让他真正明白中学生吸烟的坏处,首先不是道德上,而是健康方面的。谈心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最后我对他说,我不要求你一次性戒烟,但你得给自己订个计划,每天或每周递减吸烟量。他认真想了想,说第二天告诉我。第二天,他告诉我,以前是每周两包烟,现在他打算争取每周一包烟;做到之后,再减量,争取每周半包我同意了。我说:我不可能每天都守着你,监督你的只能是你的毅力和良心。不过,如果哪一周做到了你的承诺,就告诉我一声,算是给我报喜。如果没做到,不要紧,第二周重新开始。我相信你!计划开始的第一周周末,他很兴奋地告诉我做到了,那一周他只吸了大半包烟。但是,第二周周末他没来报喜,我知道他没能战胜自己,但我也没找他谈。第三周周末他依然没来报喜,我也依然沉住气等待着。第三周周末他又来报喜了就这样,经过大半学期的时间,他终于告别了吸烟的恶习。对学习成绩降低要求。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已经极其薄弱,学习习惯也非常糟糕,当然学习兴趣更是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你要求他们马上就冲到前面,不可能。我在拙著《爱心与教育》中,曾专门谈到如何先降低后进生的学习要求,然后慢慢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的方法。简单地说,我就是根据不同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降低要求。或减少作业量,减轻作业难度;或根据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布置带有个性特色的作业;或干脆不布置作业,而是叫他抄写有关知识的段落转化后进生永远都是相对的关于转化后进生,我要强调的是,任何方法都不能百分之百地解决你所面对的这一个学生。所以,转化后进生,主要还得靠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总结。我还想说,转化后进生永远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能够被转化。因为一个人的转化需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的各种力量,还有他自己的上进心和毅力等等。第二,任何一个学生被转化的程度也不是绝对等同的。有的可以转化得非常优秀,有的可能是成为合格的公民。我们意识到转化相对的,就能够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当然,对于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因这种相对而放弃或哪怕有一丝一毫地放松我们对这些孩子的责任与努力。无论如何,做总比不做好。只要有耐心,并且善于思考和总结,几年下来,你绝对就是转后进生的专家了要知道转化后进生能够成就一个老师,这可是后进生对你的培养和提升哟!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第2篇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更直接地叫差生。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像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其实,后进生不也是一种标签和定性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于是,又有老师或专家发明了许多叫法来称呼这样的学生:个性生(不是差,只是有个性)、潜力生(这样的学生成绩虽然差,但有潜力)、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然而在我看来,这都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不管叫什么,教师对这类学生的认识是明确的,就是差,就是后进。其实,好与差,先进与后进,是一种客观而动态的存在。所谓客观,就是你不叫它也存在;所谓动态,就是差生也好后进生也罢,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转化的,向先进和优秀转化。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花样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所以,我认为,差生这个说法是可以用的,但不要用于称呼,而用于分析研究。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能直接用来称呼学生,比如:喂,差生,过来过来,我和你谈谈。但我们在研究学生状况时,完全可以在文章中,甚至在班科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会)上分析发言时用这个说法。我不认为这样就是在歧视某些学生。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不是怎么个叫法,而是如何对待。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我看其含义也和差生和后进生差不多,只是他的重点放在教师难教上,但为什么教师难教呢?不就是因为这类学生差吗?可是,尽管难教,但苏霍姆林斯基却没有放弃,而是花了大量心血几十年如一日的和这些孩子打交道,在爱他们的同时研究他们。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不是冷静的分析,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他身为校长,几十年不断地研究儿童,他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有了这样惊人的投入,苏霍姆林斯基转化难教儿童卓有成效。我看,在这一点上,的确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在谈到这类学生时,和老师聊天时口语中我偶尔也用差生这个说法,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书面论述时,我往往用的是后进生这个词。所以,今天和你谈论这个话题,我也用后进生这个说法。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第3篇以上只是粗略地将后进学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分析。我认为,在家庭、学校和个人三者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学生时,却应该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方面。就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在转化后进学生时,必须把他们放在整个集体教育中来考虑。根据我多年工作的体会,转化后进学生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感情倾斜。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一剂良药。后进学生们几乎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后进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白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第二,唤起向上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学生同样适用。每当我白已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每当读到或听到关于某一位班主任如何如何长期无微不至关心或苦口婆心帮助某一后进学生的经验时我总是纳闷:怎么帮助后进学生成了教师一人的孤军奋战呢?集体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学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第四,讲究有效方法。我这里没有说科学方法而说有效方法,当然不是不讲科学,而是更强调有效: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科学未必有效(比如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具体针对性等等);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含有艺术的意思(让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总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李镇西的后进生转化第4篇学校里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而学校里后进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则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工作的重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到班风、学风、校风。如何转化后进生时刻困绕着广大教师,它已经成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抓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而使他们得到根本的转化呢?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具体原因后进生就是我们常说学习成绩差或者纪律保持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后进生,他们绝大多数是父母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的,有的是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有的是孤儿,尽管这些后进生的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贪玩、不爱学习、得过且过,男同学学抽烟、饮酒,女同学注重打扮。他们行为叛逆、上网成瘾、迟到旷课、不做作业、考试作弊、厌学逃学、早恋、自闭、亲情冷漠,甚至会打架斗殴及违纪违法等。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到他们成为后进生的真正原因呢?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方面、多渠道,通过信息反馈,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互联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后进生形成的不同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从生活、劳动、活动和学习上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具备三心,即:爱心、信心、恒心、。因为爱心是沟通教师与后进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信心是熔化坚冰的火焰;恒心是根治后进生旧病复发的良药。二、热爱学生、和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真诚的师爱是深入学生心灵的途径,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激发学生上进、努力的催化剂。人们称教师是园丁,那么学生就是幼苗,后进生就是受了病虫害的幼苗,更需园丁的精心培育,所以教师要和后进生交流、和后进生交朋友,多表扬少批评,让后进生感觉教师在关心自己,从而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润滑剂、催化剂。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善待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珍惜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更应该用爱去感化他们,用宽容的心胸去接纳他们,丢掉有色眼镜,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谈心、不讽刺、不挖苦,多鼓励,多表扬,关心学习、生活的细节。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们补课,以慈母般的爱多方面关心他们,渐渐地使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对后进生倾注真诚的爱,才能感化他们的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这些后进生成才以后最懂得感恩,所以教师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三、保护后进生自尊心,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一一自尊。,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孩子的自尊就像稚嫩的花朵,需要教师们精心地呵护,需要用教师博大的师爱去教导他们,让他们在师爱的淋浴下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教师嫌弃后进生,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伤害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后进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他们,这样他们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最后成绩提高很快。因此,教师必须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同时,教师还必须使后进生在增强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集体荣誉感,鞭策他们珍惜荣誉、改正错误的行为。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友情感化后进生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之间最容易相互沟通,同学之间的友谊桥梁一旦建立,他们就无话不谈,互相帮助,从而共同提高。因此教师鼓励优秀生主动帮助后进生,并和他们交朋友,让后进生感受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们感受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这里,教师尤其要发挥班干部、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不可能天天陪伴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班干部和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解决,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锻炼意志,促进后进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后进生的不良行为总是因某些不良的外部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因素而引起。所以,要转化后进生,既要控制外部不良诱因(如网吧、旧伙伴、早恋等),又要重视消除后进生不合理的欲念、嗜好、兴趣等内部因素。当他们改正了错误,形成新的正确的动机与行为习惯以后,在有把握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进行信任性考验,给予他们与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六、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后进生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之所以差,关键是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着重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做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形象性。其次要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次,教师应加强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