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名称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项目代码2019-610523-44-02-07603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陕西省(自治区)渭南市大荔县(区)段家镇(街道具体地址)地理坐标本项目坐标介于东经109°44′54.692″~109°55′5.103″,北纬34°50′53.147″~34°55′46.147″之间建设项目行业类别D4415风力发电/长度(km)永久占地42328m2临时占地73871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渭行审发【2019】76号总投资(万元)30049.03环保投资(万元)277.5环保投资占比(%)0.92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2其他符合性分析资发[2019]17号)的符合性分析表1-1项目与林资发【2019】17号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林资发【2019】17号文件相关要求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1严格保护生态功能重要、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林地。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址公园、风景名胜区、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迁徙地等区域,为风电场项目禁止建设区域。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段家镇,风电场范围内无自然遗产、国家公园、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迁徙地等区域。项目风机占地为农用地及少量未利用地。项目占地不涉及林资发【2019】17号文件中禁止建设区域。符合2风电场建设应当节约集约使用林地。风机基础、施工和检修道路、集电线路等,禁止占用天然乔木林地、年降雨量400mm以下区域的有林地、一级国家公益林地和二级国家公益林中的有林地。本项目已取得渭南市林业局、渭南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回复文件,本项目选址可行,风电场范围内无天然乔木林地、年降雨量400mm以下区域的有林地、一级国家公益林地和二级国家公益林中的有林地。符合项目建设临时用地尽量避免地表植被较好的土地,选用荒地或者裸土地。项目风机基础、施工和检修道路目前为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项目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架空线路的塔基占地目前为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风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之间为电缆连接,由于距离较短,电缆沟开挖对地表植被破坏有限,施工结束后恢复地表植被。升压站用地为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3吊装平台、施工道路、弃渣场。集电线路等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在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及时恢复植被。本项目临时施工占地为农用地及少量未利用土地,不涉及林业用地。项目在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内的植被进行恢复,主要为栽植树种及播撒草籽。符合4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前介入测风选址工作,指导建设单位避让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项目在前期筹备工作中已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局进行了商榷,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脆弱区符合3和生态敏感区。(2)“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1-2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相关要求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1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段家镇,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引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不涉及生态红线。根据渭南市林业局对《关于征求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用地是否占用林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意见的函》的回复,本项目坐标所占地均不在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段)、陕西省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和县级沙苑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和林地范围内(附件3)。根据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大荔县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请示的回复》(渭环函【2020】43号),本项目选址不在渭南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附件4)。根据渭南市水务局《关于大荔西北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用地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情况说明》,本项目选址不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附件5)。符合2本项目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能源消耗为水、电,能源消耗量较小,项目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符合3底线本项目建成后无废气、废水排放,固废处置措施合理,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项目的建设不涉及环境质量底符合4根据关于印发《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陕发改规划[2018]213号)的通知,本项目不在其之列。符合(3)与《陕西省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规划(2018-2020年)》符合性分根据《陕西省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规划(2018-2020年)》(陕能新能源[2018]26号),本项目在陕西省“十三五”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计划表(2018~2020年)内。因此本项目符合《陕西省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规划(2018-2020年)》要求(附件7)。(4)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二)全面协调推进风电开发2、有序建设“三北”大型风电基地。在充分挖掘本地风电消纳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三北”地区已开工建设和明确规划的特高压跨省区输电通道,按照“多能互补、协调运行”的原则,统筹风、光、水、火等各类电源,在落实消纳市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输送可再生能源,扩大风能资源的配置范围,促4进风电消纳。在解决现有弃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供需变化趋势,逐步扩大“三北”地区风电开发规模,推动“三北”地区风电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到2020年“三北”地区风电装机规模确保1.35亿kW以上,其中本地消纳新增规模约3500万kW。本项目位于西北地区的渭南市大荔县段家镇,风电场规划容量为39.6MW,产生的电能经升压后接入下寨110kV变电站,就地消纳。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5)与《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性分析表1-3项目与发改能源[2015]1511号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发改能源[2015]1511号文件相关要求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应本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尽量使用未利用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并尽量避开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依法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项目风机占地为农用地及少量未利用地。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引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符合2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报告即为该项目环评文件。符合(6)与《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符合性分析关于《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临时用地一般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用地、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不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经复垦能恢复原种植条件的前提下,土地使用者按法定程序申请临时用地并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经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占用,并在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一般不超过两年。本项目为分散式风电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和施工临时用地需占用农用地及未利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施工结束后,施工方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为原种植条件。(7)与《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关于“陕西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文件中要求“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加强空间管控,引导重点开发区域集约集聚高效开发,统筹工业和城镇发展布局,提供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效益;……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本项目为风能发电项目,充分合理利用区域内风能资源,5有益于区域经济发同展。项目位于渭南市大荔县段家镇,风电场建设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不在禁止开发区内,不涉及生态红线。且当项目施工结束后,立即对项目所占临时用地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8)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局部修改完善汉中市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符合性分析《关于局部修改完善汉中市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到,“原则同意对省政府2017年批复的《渭南市大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作局部修改。涉及项目10个(包括本项目),面积9.7075公顷。将两宜镇、官池镇…等2.2250ha有条件建设区和7.4825ha限制建设区,共计9.7075ha修改为允许建设区…”因此,本项目位于允许建设区。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6地理位置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场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段家镇,规划装机容量39.6MW,场址区域中心距离大荔县约15km。本项目工程区域坐标介于东经109°44′54.692″~109°55′5.103″,北纬34°50′53.147″~34°55′46.147″之间,海拔高程在300m~500m之间。场址区东侧有青银高速S202省道、北侧有G5高速通过,并有乡村道路连接,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2.1、风电场范围及风机布置风电场拐点坐标见表2-1,风机坐标见表2-2。表2-1风电场拐点坐标一览表(经纬度)序号经度纬度1109.7496834.876272109.7485334.867943109.7579234.852494109.7853934.848165109.8412234.871036109.9180834.919657109.9042634.929618109.8406734.892199109.8324334.89978109.8134134.88867109.8214434.87777109.8007134.86622109.7860334.86275109.7827234.86691109.7639734.86734109.7626934.87970表2-2风机坐标一览表(国家大地2000坐标)序号站号点号1110kV升压站拟建地13860450.96387749.6123860450.96387859.6133860380.96387859.6143860380.96387749.612DJ0313860262.20537390961.59723860262.20537390981.59733860242.20537390981.59743860242.20537390961.5973DJ0513860224.97837387245.38023860224.97837387265.38033860204.97837387265.38043860204.97837387245.3804DJ0613863536.72037396072.59523863536.72037396092.59533863516.72037396092.59543863516.72037396072.5955DJ081386296818023862968180733862948180438629481806DJ0913863019.12937395175.32623863019.12937395195.32633862999.12937395195.32643862999.12937395175.3267DJ1013862601.79737394682.68923862601.79737394702.68933862581.79737394702.68943862581.79737394682.6898DJ1113861753.25837393735.79223861753.25837393755.79233861733.25837393755.79243861733.25837393735.7929DJ1213861349.33237392888.93823861349.33237392908.93833861329.33237392908.93843861329.33237392888.938DJ1413861428387238614283873386140838743861408387DJ1513860948.82437392592.58223860948.82437392612.58233860928.82437392612.58243860928.82437392592.582DJ1613861078.83337386088.58423861078.83337386108.58433861058.83337386108.58443861058.83337386088.5842.2、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设备(1)建设规模电建西北院大荔段家分散式风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39.6MW,计划安装11台单机容量3.6MW风力发电机;新建35kV架空集电线路一条,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主变容量40MVA,新建升压站通过110kV输电线路与下寨110kV变电站连接,110kV输电线路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2)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电站、35kV集电线路、110kV升压站、风电场道路等。本项目风电场工程年上网量为8130.5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053h。项目组成见表2-3。表2-3项目组成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风电机组安装11台单机容量3.6MW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100m,叶轮直径166m,叶片数3片,配套风电机组地面控制柜等配套设施。箱式变电站安装11台型号为S11-3700/35的35kV箱式变电站,箱变容量为3700kVA,选用油浸式三相双绕组无励磁调压自冷式升压变压器;8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风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组合方式为一机一变的方案,风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之间用电缆连接。110kV升压站新建110kV升压站1座,布置一台型号为SZ11-40000/110的主变压器,主变容量40MVA,升压站占地面积5600m2,内部布置有综合楼、附属用房、危废品库及户外配电设备等。线路及升压站接地每台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与箱式变基础周围铺设人工接地网,一台风机与一台箱式变共同组成一个独立接地网;架空线路的杆塔和铁塔周围设置接地网,接地装置采用热镀锌圆钢和接地模块;辅助工程场外道路运输道路依托区域高速公路、国道及县道进行,根据现场调查,场外运输道路可满足本项目运输条件。场内道路场内道路总长16.56km,其中新建6.67km,改扩建9.89km。施工期路基设计宽度为5.5m,路面宽度为4.5m。施工期场内道路铺设20cm厚泥结石路面,风电场施工完成后,进行简单的修整,缩窄至4.0m作为检修期道路使用,其他部分恢复原貌。另需新建进升压站道路长0.5km,路基宽度为5.5m,采用20cm厚,5.0m宽C25混凝土路面。集电线路建设2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根据风机布置及地形特点,布设架空单回及架空双回输电线路,线路总长度约16.3km,其中单回线路长7.3km,双回线路长9km,共设置73基35kV输电线路铁塔。电缆及电缆沟变电箱与风电机组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约10m风机箱变采用35kV电力电缆直埋出线接至杆塔上隔离开关下口,经隔离开关上口采用引流线接入集电线路;集电线路将电能送至升压站围墙外后(约50m),通过电缆引接至升压站内35kV开关柜;电缆沟布设时根据电气设备位置沿道路、建构筑物布置。施工临建场地临时生活场地临建设施集中布置在升压站东侧,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的施工生活管理区,占地面积约3050m2。临时生活场地包括办公室、生活临时用房及临时宿舍等,占地面积约800m2。临时生产场地临时生产场地包括材料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设备及材料仓库(木材库、钢筋库、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占地面积约2250m2。公用工程供水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基本不涉及施工用水,水源从附近村庄运输,运距3000m,施工现场配备2个10m3水箱保障施工及生活用水。运营期升压站生活区建设深井一口,作为运营期生活用水主要供水方式,外部车辆运输为辅。排水施工期生活废水依托周边村庄排放,临时生活场地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用于车辆冲洗及洒水降尘。运营期站内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升压站室外雨水沿道路坡向自流排出场外。生活污水经收集后排入化粪池,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化粪池,定期清掏外运,盥洗废水用于场地绿化。供暖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餐厅、水泵房、附属用房等均采用电采暖散热器供暖并配备分体式空调,其中危废品库采用防爆式采暖散热器。供电施工期从附近10kV农网接入,另配置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运营期引自站内35kV母线,备用电源引自附近10kV电网(由施工电源改造),配置一套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站用电电压等级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单母线接线。环废施工期临时生活场地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用9保工程水于车辆冲洗及洒水降尘;盥洗废水用于场地洒水降尘。运营期生活区设置一座2m3化粪池,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定期清掏外运。噪声施工期针对机械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要求合理布置场地、安排施工工序,在经过居民区时限速行驶、禁止鸣笛。运营期针对风力发电机转动时产生的噪声,风电机选用隔音防震型、变速齿轮箱选用减噪型装置,叶片采用减速叶片等。废气施工期针对施工扬尘要求采用洒水降尘、土方覆盖、场地四周设置围挡等措施;针对施工机械尾气要求选用优质燃料、加强车辆保养。运营期职工餐厅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固废施工期施工弃土用于植被恢复、筑路及绿化;建筑垃圾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由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运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统一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废箱变、废变压器油、含油垃圾、等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放置于危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在每个箱变侧方设置事故油池1座(容积2.5m3升压站主主变附近设置40m3防渗地下事故油池一座,用于收集箱变及主变事故状态下排放废油。生态优化风电机组位置,合理安排施工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合理绿化。水土流失治理:永久占地基本为水泥硬面覆盖,临时占地可进行植被恢复,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全面控制水土流失量。①风电机组本项目安装11台单机容量3.6MW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100m,叶轮直径166m,叶片数3片;风机基础采用干作业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直径800mm,扩底端直径1.65m。分两圈布置,第一圈半径为7.7m,布置19根工程桩,第二圈半径为4.0m,布置4根工程桩。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功率:3600kW额定电压:1.140kV额定电流:1672A额定频率:50Hz功率因数:0.90(超前)~0.90(滞后)防护等级:IP54风机基础体型见图2-1。图2-1风机基础体型图②箱式变电站本项目拟采用“一机一变”的连接方式,即每台风力发电机组连接一台箱式变压器,箱变布置在距风电机组中心约10m处,箱变与风电机组之间设置防火墙。风电机组地面控制柜(位于塔筒底部)与箱变采用电缆连接,箱变与集电线路也采用电缆连接。本项目选用箱变型号为S11-3700/35,容量3700kVA,采用油浸式三相双绕组无励磁调压自冷式升压变压器。箱变高压侧安装35kV断路器,可在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断路操作。箱式变电站主要参数如下:变压器容量:3700kVA额定电压高压侧:37kV低压侧:1.140kV短路阻抗:7%变比:37±2×2.5%/1.140kV联接组标号:D,yn11风电机组及箱式变电站均安装有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系统及防直击雷保护系统。③110kV升压站本项目拟建110kV升压站1座,布置一台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主变容量40MVA,110kV配电装置选用户外GIS设备,35kV配电装置采用手车式金属铠装封闭式开关柜,采用真空/SF6断路器,无功补偿装置选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升压站站用电工作电源引自110kV升压站35kVⅠ段母线,站用工作变压器选用1台型号为DKSC-800kVA-315kVA/35kV的干式变压器,站用电侧电压比为35±2×2.5%/0.4kV。备用电源引自站外10kV线路,选用1台容量为315kVA的外来变压器布置于站外。升压站占地面积5600m2,内部布置有综合楼、附属用房、危废品库及户外配电设备等。本项目涉及2回35kV进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形式。本项目主变110kV侧中性点采用不固定接地方式,110kV中性点配置有主变中性点成套装置,包括隔离开关、中性点避雷器、放电间隙及电流互感器等。35kV侧中性点拟采用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主变的35kV侧安装一套组合式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当集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将故障回路快速切除,避免事故扩大。主变压器参数见表2-4,升压站电气平面布置见图2-2,升压站综合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表2-4主变压器参数一览表型号SZ11-40000/110额定电压115±8×1.25%/35kV冷却方式ONAN调压方式有载调压连接组别短路阻抗10.5%1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固定接地图2-2升压站电气平面布置图④集电线路本项目拟建设一条同塔双回35kV架空输电线路将11台风电机组的电能汇集后送至场内新建110kV升压站,线路长度约16.3km,其中单回线路长7.3km,双回线路长9km。拟建集电线路由各风机箱变电缆出线,至电缆终端塔后改架空至拟建110kV升压站,电缆进35kV开关柜,其中电缆直埋长度约1350m(其中,风机至箱变、箱变至终端塔共计约1300m,110kV升压站进站段50m)。35kV集电线路示意图见附图3。⑤道路工程场外运输道路依托区域高速公路、国道及县道进行,根据现场调查,场外运输道路可满足本项目运输条件。场内道路总长16.56km,其中新建6.67km,改扩建9.89km。施工期路基设计宽度为5.5m,路面宽度为4.5m。施工期场内道路铺设20cm厚泥结石路面,风电场施工完成后,进行简单的修整,缩窄至4.0m作为检修期道路使用,其他部分恢复原貌。另需新建进升压站道路长0.5km,路基宽度为5.5m,采用20cm厚,5.0m宽C25混凝土路面。本项目道路工程见附图11。表2-5土建主要工程量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风电机组风机台以下为单台机组工程量风机基础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613基础混凝土C40F150m3399垫层混凝土C20F150m370干式钻孔灌注桩C30m3307干式钻孔灌注桩钢筋t21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台以下为单台变电站工程量箱变基础混凝土(C25)m330包含防火墙和箱变基础钢材(Q235A)t0.4鹅卵石m34防火墙m37砖砌MU10钢筋(HPB300)t0.5风电场内部道路场内新建道路km6.67路基宽5.5m场内改扩建道路km9.89总路基宽5.5m,单边加宽3.0m进升压站道路km0.5路基宽5.5m,路面宽5m吊装平台个集电线路电缆敷设m850ZB-YJY23-26/35kV-3×70mm2电缆敷设m500ZB-YJY23-26/35kV-3×185mm2单回直线塔基单回耐张塔基双回直线塔基双回耐张塔基标识牌、警示牌、相序牌套铝合金200mm×300mm110kV升压站升压站室外工程量总占地面积m25600总建筑占地面积m2675.7总建筑面m2820厂区道路m205J909路2-2(H=200)1.200厚C30混凝土,按4~6M分仓跳格浇注。2.300厚天然级配砂石3.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93%围墙(升压站外)m312混凝土砌块围墙,高2.4m外设1m宽混凝土散水铁艺围墙(站内)m56铁艺围墙,高1.5m混凝土地面m2550绿化m2停车位m296.25站外排水沟m3240.5m×0.5m素混凝土排水沟升压站建筑工程量综合楼m2513.54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附属用房m2地上144.3地下144.3地上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危险废物暂存库m2一层,砖混结构,防渗处理征地工程量永久征地m242328土石方开挖m335300土石方回填m3353002.3、工程占地本项目风电场范围总占地面积116199m2,其中,永久占地约42328m2,临时占地约73871m2,占用土地类型为农用地及少量为利用土地,项目占地见表2-6。表2-6项目占地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占地面积占地类型永久占地1风机基础m22497旱地、宅基地及水浇地2集电线路杆塔征地m2旱地3场内道路m230313旱地、其他草地4进升压站道路m22750旱地5110kV升压站m25600旱地及水浇地6永久性占地合计m242328/临时占地7电缆直埋征地(宽1m)m2旱地、宅基地及水浇地8场地平整m2291969临时施工道路m239675旱地、其他草地生活临建m23050旱地临时性占地合计m273871/2.4、公用占地(1)给水系统①水源及给水施工期用水:施工期生产生活用水依托附近村庄,运距3000m,施工临时场地配备2个10m3水箱保障施工及生活用水。运营期用水:运营期生活区生活给水系统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方式,生活区新建深井1口作为生活用水水源,生活区内设地下水池、水泵房(消防泵房与生活泵房合建)等设施。水泵房内设一座8m3的生活水箱、一套生活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含两台生活供水泵,互为备用)和两台紫外线消毒器。深井供水无法满足用水需求时,辅助以外部车辆运输供水。②用水量施工期用水: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混凝土养护、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冲洗等环节。施工用水15m3/d,按90%消耗计算废水产生量约1.5m3/d。施工期人员定额60人,用水定额为50L/(人·d),则项目生活用水量为3.0m3/d,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m3/d。运营期用水:主要为升压站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依据陕西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20),本项目定员7人,年工作时间为365天,确定项目职工用水定额为70L/(人·d),项目生活用水量为0.49m3/d(178.85m3/a),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量为0.384m3/d(143.08m3/a)。(2)排水系统①施工期排水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池(5m3)沉淀后回用于车辆冲洗及场地洒水降尘;生活废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盥洗废水用于场地洒水降尘。②运营期废水升压站内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升压站室外雨水沿道路坡向自流排出场外。员工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生活区化粪池处理,盥洗废水用于场地绿化,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生活区设置一座2m3化粪池,厂区废水经收集处理后清掏外运处置。(3)供电①施工期供电电源从附近10kV农网接入,另配置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②运营期供电本项目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引自站内35kV母线,备用电源引自附近10kV电网(由施工电源改造配置一套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站用电电压等级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单母线接线。(4)劳动定员本项目设置劳动定员7人,5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管理人员,年工作365天。总平面及现场布置2.5、施工临时占地布置本项目施工期建设施工临建场地1座,不涉及取、弃土场。(1)施工临建场地本项目施工临建场地分为临时生活场地及临时生产场地。临建设施集中布置在升压站南侧,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中的施工生活管理区,占地面积约3050m2。本项目距离市区较近,不设置独立的拌合系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临时生产场地包括材料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设备及材料仓库(木材库、钢筋库、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施工期临建工程见表2-7,施工期临建总平面图布置见图2-3。表2-7施工期临时建筑工程量一览表名称面积临时生活场地临时宿舍及办公室800m2临时生产场地材料、设备仓库1250m2木材、钢筋加工厂1000m2合计3050m2(2)风机吊装场地本风电场采用一台风电机组配备一台升压变压器的方式。风电机组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每台风机基础占地面积227m2,箱式变压器基础位于风机基础承台上,无占地面积。根据风机布置情况及施工吊装的要求,依托施工道路布置施工吊装平台。风电设备到货后采用一次运输到位的原则,原则是吊装场地靠近施工道路一侧。吊装平台平面布置见图2-4。2.6、运营期总平面布置风电场运营期总平面布置见附图4,110kV升压站综合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图2-3施工期临建总平面图布置图图2-4吊装平台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案2.7、施工方案本项目施工主要包括场内道路施工、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箱变基础的开挖和混凝土浇筑、区内建筑物及构筑物施工、机组设备安装及电气设备安装、机组箱变安装、线缆安装及升压站设备安装。(1)场内道路施工场内道路主要施工工序包括:路基土石方开挖、路基土石方填筑、路面铺设、排水沟设施与道路相关的其他作业。具体施工流程流程:测量放线→覆盖层剥除→机械开挖碾压→边坡、路基面修整→路堑、边沟修整→验收。(2)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变基础工程施工基础施工程序为:定位放线→基础机械挖土→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基槽验收→承台垫层混凝土浇筑→放线→承台钢筋绑扎→预埋管、件、螺栓安装→支模→承台混凝土浇筑→拆模→验收→土石方回填。(3)风力发电机组施工安装包括施工准备、塔架安装、风力发电机安装、机舱安装、叶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①施工准备:风机安装之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及上级安全生产规定,并报监理审批。A吊装前完成以下各项准备工作1)风机安装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2)风机安装场地应满足吊装需要,并应有足够的零部件存放场地。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4)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警示性标牌、围栏等安全设施。5)安装现场应准备常用的医药用品。6)吊装前吊装人员必须检查吊车各零部件,正确选择吊具。7)吊装前应认真检查风机设备,防止物品坠落。8)吊装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必须有起重指挥证,执行规定指挥手势和信号。9)起重机操作人员在吊装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吊装前,吊装指挥和起重机操作人员要共同熟悉吊装方案。吊装指挥应向起重机操作人员交待清楚工作任务。10)遇有大雾、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时,不得进行起重工作。11)塔架内的同一段爬梯上只允许有一个人在攀爬或施工。B吊装设备选用风电机组吊装属于风电工程施工的关键内容和重点,一般情况下,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吊装设备时为主,汽车起重机为辅,起重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机舱、塔筒和叶轮等三大部件的安装。C吊装场地需求安装时两台吊车联合作业,为了保证吊车吊臂在起吊过程中不碰到塔架,应保证吊车有足够的空间,3.6MW风电机组需要不小于50m×50m的工作空间。在进场公路旁应有存放零配件或小型吊车的足够场地。②风电机组塔筒安装本工程风力发电机塔筒为圆筒塔架,由三部分或四部分组成,每两部分之间用法兰盘连接。将电源控制柜、塔筒内需布设的电缆及结构配件全部在塔筒内安装好后,再进行吊装。③风电机组机舱安装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分部件吊装的形式,在安装时,应选择良好的天气,下雨或风速超过12m/s时不允许安装风力发电机。根据汽车吊的起吊能力,机舱可用汽车吊直接吊至塔架顶部并予以固定,汽车吊支撑部位需铺垫路基箱,增加接地面积以分散起重荷载,防止地面下陷。吊车起吊机舱到上塔筒上法兰上方,用拉绳调整机舱方位,对正位置,偏航滑块引导机舱进入指定位置。在间隙约在10mm时,调整并确认机舱纵轴线与当时风向垂直,利用工装将机舱定位先装上固定螺栓,落下机舱到位后拧紧所有螺栓,松卸吊绳;用对角法分两次拧紧螺栓至规定力矩;安装偏航刹车,接通液压油管。④风电机组叶轮安装在地面上按施工安装技术要求首先将转子叶片安装在轮毂上,然后再进行吊装工作。轮毂与叶片在地面组装,叶片需采用支架支撑呈水平状态。组装完毕后,采用专用夹具夹紧轮毂,同时用绳索系在其中的两片叶片上,剩余的一片叶片尖端架在可移动式专用小车上。在转子叶片安装前,应用清洗设备对叶片法兰和轮毂法兰进行清洗。当汽车吊将轮毂缓慢吊起时,由人工在地面拉住绳索以控制叶片的摆动,直到提升至安装高度,由安装工人站于机舱内进行空中组装连接。(4)110kV升压站施工本项目110kV升压站内部布置有综合楼、附属用房、危废品库及户外配电设备等。①电气设备基础施工升压站的设备基础施工顺序大致为:施工准备→场地平整、碾压→基坑开挖→混凝土基础施工→基坑回填→电气设备安装。②建筑施工综合楼、危废品库为框架结构;附属用房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二次设备舱、一次设备舱、SVG装置预制舱室均采用预制舱,条形基础。房屋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柱、梁、板混凝土浇筑→气设备入室安装调试。③电气设备的安装安装程序:施工准备→基础检查→设备开箱检查→起吊→就位→附件安装→试运行。(5)场内架空集电线路施工①基础开挖基础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辅助。开挖前先划线,标出基础坑位置。开挖直线塔基础保留塔桩,开挖转角塔时基础坑中心挖在标桩位置。②杆塔组立电杆工程:机械车辆能到达的地段采用吊车立杆,机械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段杆塔组立采用"独角扒杆立杆法"。架线:导线架设根据地形采用塔上放线和地面放线相结合的方法。在电力线路通过果园等高大植物的区段采用塔上放线;在通过低矮农作物的区段采用地面放线。附件安装:在紧线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绝缘子、防震锤、铝包带和铁线夹等附件安装。如果时间来不及,附件安装不能超过24小时,以防导线长时间振动损坏。(6)直埋电缆施工电缆施工顺序大致为:放样画线→电缆沟开挖→电缆敷设→电缆防护→缆沟回填→电缆头制安→电缆试验。(7)施工进度计划风电场工程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筹建期、工程准备期及工程施工期。工程建设总工期为工程准备期与工程施工期之和。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建工程每年4月至11月可以施工。①施工筹建期为工程正式开工前为承包单位进场施工创造条件所需的时间。主要工作包括:施工区征地、招投标等。②工程准备期为正式开工至场内道路开工前的工期。包括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施工通信、场地平整、进场道路、施工生产、生活设施等。③工程施工期为从场内道路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的工期。④风力发电机机组安装用吊车安装,根据其施工方法,风电机组按每1~1.5d安装一台(包括安装设备组装、拆卸、移位等)计算。施工筹建期安排在第6个月,该阶段主要完成施工区征地、招投标等工作,工程准备期从第7个月开始安排,主要包括施工用水、施工供电、施工通信等工作,第7个月底结束,应完成场地平整、进场道路、施工生产、生活设施等的修建,施工人员及主要设备机械的进场,待准备阶段完成后,进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场内施工道路从第7个月开始施工,至8月中旬结束。110kV升压站土建从第7个月中旬开始施工,第10个月中旬结束。第7个月开始试桩及检测,第8个月开始工程桩施工。第8个月中旬开始安排风电机组和箱变的基坑开挖,至第9个月中旬完成风电机组及箱变的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滞后基坑开挖0.5个月,基坑回填滞后混凝土浇筑1个月。杆塔基础安排在第9个月初至第10个月月中完工。第9个月中旬开始逐台安装风电机组,第11个月月中前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变电站设备安装安排在第9个月月初至第10个月月底,第11个月完成调试。架空线路、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的敷设从第10个月月初开始施工,第11个月月低完成全部敷设。施工总工期为6个月,其中施工筹建期1个月,建设总工期6个月(工程准备期1个月,工程施工期5个月)。第11个月底具备首台机组调试,第12个月底风机全部并网发(8)人员安排施工人员定额60人,住宿依托施工临建场地,吃饭依托周边村庄饭点。其他2.8、风机机型比选本项目风电场风能资源条件较好、无破坏性风速,湍流强度低,对外对内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从充分利用风电场风能资源和风电机组安全的统一性考虑,本次拟选择单机容量为3.0-3.6MW的风电机组,选用以下4种机型进行比选,各比选机型主要参数见下表2-8。表2-8风电场比选机型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WTG150/3000WTG156/3300WTG164/3300WTG166/36001装机容量(MW)3939.639.639.6230003300330036003台数(台)4叶轮直径(m)5轮毂高度(m)6年理论发电量9968.310349.011042.610436.67尾流影响后发9723.810158.110812.010292.98年上网电量7312.27638.88130.57740.29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h)2053主机综合造价(元/kW)2900285028502400工程静态投资(万元)31518.7930470.6831043.5827244.57单位千瓦投资(静态)8081.77694.67839.36879.9单位电度投资(静态)4.3103.9893.8183.520排序4231由表2-8可以看出,比选机型年上网电量在7312.2万kWh~8130.5万kWh之间,年等效满负荷小时在1875h~2053h之间,单位电度投资(静态)在3.818元/kW.h~4.310元/kW.h之间。其中方案4单位电度投资最低,经济性最优,本次采用方案4WTG166/3600风电机组作为推荐机型。生态环境现状3.1、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带性植被为华北区系的中温带森林灌丛草原植被和干草原植被。其特点是,森林稀少,灌木草丛较多,植被覆盖率低。在农业开发和人工植被建设的基础上人工栽培植被逐渐增加,自然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面积减小。自然植被分为干草原、山地林灌草丛、农林隙地草丛;人工植被以栽培的落叶阔叶林和农业植物群落为主,由于舍饲养畜的落实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人工草场面积明显增加。由于自然植被保留较少,大型兽类很少,小型兽类和鸟类较多。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当地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尤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主要由暴雨径流引发,其主要侵蚀方式有面蚀和沟蚀,面蚀主要发生在黄土塬、梁、峁、坡和沟谷坡及缘边等部位,侵蚀面积较大,发育活跃。沟蚀常以面蚀为先驱而发生发展为纹沟、细沟、浅沟、继而发展为切沟、冲沟、乃至干沟、河谷,沟蚀在农耕地上更为強3.2、声环境现状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委托陕西盛中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1日对风电场内11台风电机组点位、1台备用风电机组点位及升压站拟建地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1,监测点位图见附图5。表3-1声环境质量统计表单位:dB(A)监测点位昼间夜间1#110kV升压站拟建地41402#DJ0944413#DJ0345424#DJ054245#DJ0640406#DJ0842417#DJ1042408#DJ1142419#DJ124241424146424442标准限值6050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各监测点昼、夜间环境质量现状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3、电磁环境现状本项目电磁环境质量现状委托陕西盛中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1日对110kV升压站拟建地电磁环境进行了监测,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知,110kV升压站拟建地工频电场强度值为0.27V/m,工频磁感应强度值为0.0068μT,监测值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标准限值要求(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现状调查,本次评价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无文物保护单位,无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调查未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保护物种,拟建风电场范围内无重要军事设施。根据现场调查及导则要求,本项目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3-2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环境保护相对位置及距离保护要求方位/距离户数生态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压器、风电场开关站电站所、道路工程以及管理生活区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周边植被植被恢复至有水平声环境住户/西高垣升压站东侧,192m、2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房屋/打虎村北侧183m1户评价标准3.4、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项目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具体见表3-3。表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0.151小时平均0.5NO2年平均0.040.081小时平均0.2PM10年平均0.070.15CO41小时均浓度O3日最大8小时平均0.161小时均浓度0.2PM2.5年均浓度0.0350.075(2)声环境质量环境噪声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见表3-4。表3-4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Leq: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6050(3)电磁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地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规定: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4kV/m,公众曝露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0.1mT。3.5、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执行《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限值要求;运营期餐厅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排放限值要求。(2)废水:运营期人员盥洗废水回用于场区绿化;(3)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行期升压站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风电机组噪声排放执行《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中的2类标准;(4)固体废物:一般固废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执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中相关规定。(5)工频电磁场①工频电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标准,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限值200/f(4kV/m)作为评价标准;②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标准,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频磁场限值5/f(0.1mT)作为评价标准。其他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我国“十三五”期间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有机废气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改善控制指标体系。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污环节见图4-1。图4-1施工期产污环节示意图(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包括风电机组基础施工、箱式变基础施工、公用设施的施工、风电场内道路的修建、临时便道修建等工程,不仅需要动用土石方,而且有大量的施工机械及人员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扰动后,随着地表植被的破坏,可能造成土壤的侵蚀及水土流失;施工噪声对当地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栖息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占地对原有土壤结构的影响,其次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项目征地范围内的地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改变,且具有强度较大,影响范围及时段集中的特点,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开挖形成裸露地面和开挖堆土的水土流失,很容易对区域土地生产力,区域生态环境、工程本身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施工机械噪声和人类活动噪声是影响野生动物的主要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均可能产生较强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机械属非连续性间歇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且多为裸露声源,故其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大。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详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各类施工开挖及砂石料、水泥、石灰的装卸和投料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施工机械废气。①扬尘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扬尘产生量主要取决于风速及地表干湿状况。若在春季施工,风速较大,地表干燥,扬尘量必然很大,将对风电场周围特别是下风向区域空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而夏季施工,因风速较小,加之地表较湿,不易产生扬尘,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施工期在采取建设围挡、洒水降尘以及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后,施工扬尘能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影响随即消失。②机械尾气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对局部大气环境会造成影响,其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HC。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源强较小,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方式为间断,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局限于施工作业区域,且为暂时性的,施工结束后,影响随即消失。为进一步降低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求施工方尽量使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管理、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期机械尾气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①生产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运输车辆、施工机械的冲洗以及机械修配等环节。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产生量约1.5m3/d,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5m3)处理后全部回用于车辆冲洗及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②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m3/d,生活区设旱厕,生活废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外运;盥洗废水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机械噪声污染主要源于土石方、结构、设备安装等阶段机械、工具的使用,另外还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具有临时性、阶段性和不固定性等特点,施工结束后,影响随即消失。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升压站拟建地距离最近的住户约192m,本项目施工场地分别为单个风机场地及升压站施工场地,单个场地施工时间较短,本项目施工对周围住户造成影响较小;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布置施工作业点位置,加强施工车辆管理,尽可能减少鸣笛,严禁夜间施工,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5)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等。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施工建筑垃圾应按照当地城建、环卫等部门要求运往指定建筑垃圾场集中处置,同时要强化运输和存放过程环境保护与环境监督管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风力发电场营运期主要原料是风能,产品是电能。风能吹动叶轮,经过齿轮的传动系统(变速箱),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流。发电机的电流经初步升压后,进入风电场配套工程升压站,经升压后的电流送入电网,供用户使用。风电场营运期工艺流程如图5-1。图5-1运营期风电场工艺流程图(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排放废气主要为职工餐厅油烟废气。项目运营期定员7人,一期三餐按目前居民人均日食用油用量约为30g/人·d计算,每天餐厅食用油用量约为0.21kg/d,则年食用油用量约为0.077t/a,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本次评价取4%。油烟废气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去除效率按60%计。食用油消耗和油烟废气产生情况见表表5-1食用油消耗及油烟废气产生量一览表类型耗油量(t/a)油烟挥发系数油烟产生量(t/a)油烟排放量(t/a)食堂0.0774%0.003080.001232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食堂楼顶排放。项目配套安装风量1000m3/h的油 烟净化器1台,食堂操作间每天集中工作时间按4h计算,年工作365d,则计算出单位时间油烟排放量为0.84g/h,则油烟排放浓度为0.84mg/m3,可以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油烟排放浓度2.0mg/m3的限值要求,餐饮油烟废气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风机运转噪声及110kV升压站工作噪声。①风机噪声1)噪声源强风电机组产生的噪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来自齿轮箱、轴承、电机,空气动力学噪声产生于风电机组叶片与空气撞击引起的压力脉动,其中的空气动力学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来源。根据浙江大学《风电机组噪声预测》,当风速为8m/s时,兆瓦级以下的风电机组声功率级在100~106dB(A)之间,其噪声呈现明显的低频特性。根据可研提供资料,项目所在区域风能主要集中在5~12m/s之间,本次评价预测在风机切出风速(12m/s)单个风电机组声功率级最大106dB(A)进行预测。2)预测方案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风电场风机行列间距方案为5D×3D,行间距最小不低于5D,列间距最小不低于3D,由于风机之间距离较远,相互之间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环评预测主要考虑单机噪声源影响,不考虑风机群的噪声;b风机四周地形开阔,周围村庄距离较远,且风机高度较高,因此不考虑地面植被等引起的噪声衰减、传播中建筑物的阻挡、地面反射作用及空气吸收、雨、雪、温度等影响。c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采用点声源预测模式。d主要预测单个风机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噪声贡献值达到《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的距离,分析风机噪声的影响范围。3)预测模式风机配套轮毂距地面高度为100m,因此采用自由声场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预测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声源衰减公式为:LA(r)=LAw-20lg(r)-11LA(r)——噪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AW——噪声源声功率级,dB(A);r——声源中心至预测点的距离,m。4)预测结果本项目风机轮毂中心距地面100m,以此处作为预测计算的点声源中心,预测距离地面1.2m处的风电机组噪声贡献值(不考虑预测点与风电机组基底的海拔高度差距)。单个风机随距离衰减预测结果见表5-2。表5-2单台风机噪声贡献值预测一览表项目不同距离噪声贡献预测与风机距离(r)5056200250300350400450噪声贡献值dB(A)61.060.055.051.550.049.047.045.544.143.041.95)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单台风机噪声贡献值在56m、177m处可达到《风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L/T1084-2008)2类标准昼间、夜间噪声限值,且一般情况下风机多数都非满负荷运行,风机噪声影响更小。经现场调查,距项目风电机组选址177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分布,因此,项目风机噪声对周围居民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本次评价要求在项目建成后应定期对风机附近居民点噪声情况进行监测,若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居民点噪声监测值出现超标,可采取在风大或夜间时对居民点影响较大的风机进行限制功率运行或关停,以降低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在风机安装过程中应当做好基础减振,风机轮毂部分做好润滑,并加强维护,进一步降低设备噪声影响。②110kV升压站噪声110kV升压站噪声为主变压器、室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主要噪声源为主变压器运行噪声。类比同类项目,升压站噪声值一般在50~70dB(A)。1)预测点选择预测点:升压站厂界噪声预测点4个。2)噪声源强110kV风电场升压站内的主变压器噪声值取60dB(A)。3)预测方案预测升压站建成运行后,厂界外1m处产生的噪声贡献值是否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限值要求。4)预测模式升压站内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主变压器,噪声以中低频为主;本次理论计算拟按点声源衰减模式,计算噪声源至厂界处的距离衰减,公式如下:Lp=Lp0-20lg(r/r0)式中:Lp—预测点声压级,dB(A);Lp0—已知参考点声级,dB(A);r—预测点至声源设备距离,m;r0—已知参考点到声源距离,m。5)预测结果根据升压站平面布置图,运营期升压站厂界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5-4。表5-4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单位:dB(A)点位时段贡献值标准值达标情况1#东厂界昼间49.260达标夜间49.2552#南厂界昼间45.060夜间45.0553#西厂界昼间38.960夜间389554#北厂界昼间44.560夜间44.555由上表理论计算结果可知,110kV升压站运营后,主变噪声源在升压站四周厂界处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区昼间和夜间标准限值要求,变压器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水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于员工生活污水。本项目升压站内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升压站室外雨水沿道路坡向自流排出场本项目运营期劳动定员7人,生活污水量为0.384m3/d(143.08m3/a生活污水及厨房污水(经隔油处理后)工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生活区化粪池(2m3)后定期清掏外运,盥洗废水用于生活区绿化,不外排。(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开关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厨废油脂以及废变压油等危废。①生活垃圾升压站工作人员主要有运行和日常维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7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kg/d·人计,则升压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共7kg/d,生活垃圾在站内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②餐厨废油脂工作人员就餐过程食堂废油脂产生量按每天1kg计,则产生量为0.365t/a,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③变压器废油升压站主变及箱式变压器在检修或者事故状态下分别会产生约30t、2.5t废油,属于危险废物,升压站主变及箱式变压器均配套建设有事故油池,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集中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④废变电箱35kV箱式变压器运行较为稳定,损坏概率较低,产生量约1个/a,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⑤废润滑油风电机组需定期更换润滑油,产生量约为0.2t/a,统一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5)风机光影影响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只要太阳高度角小于90°,暴露在阳光下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影响。风机组不停转动的叶片,在阳光入射方向下,投射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上,即可产生闪烁的光影,通常称为光影影响。光影影响与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和风机高度有关。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太阳高度角越小,风机的影子越长。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①项目所在地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从地面某一观测点指向太阳的向量S与地平面的夹角定义为太阳高度角,S在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南北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为太阳方位角,用γ表示,并规定正南方为0°,向西为正值,向东为负值,其变化范由为±180°。由于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选择冬至日进行光影范围计算。冬至日逐时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o—太阳高度角,rad;φ—当地纬度,deg;λ—当地经度,deg;σ—太阳赤纬角,冬至日太阳赤纬角为-23.442°;τ—太阳时角,在正午时τ=0,每隔一小时增加15°,上午为正,下午为负。太阳方位角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γ—太阳方位角,rad;其他参数含义同前。②光影长度计算方法光影长度计算公式为:L=D/tgh0其中:L——风机光影长度m;D——风机高度m;h0——太阳高度角°;h0=90°―纬差;③光影影响范围计算结果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2类区日照时间,有效日照时数≥3小时,因此本次评价风机光影影响时段选取10:30时至13:30时日照集中时段进行计算。本项目风机轮毂中心距地面100m,风机直径166m,则风叶旋转的最高高度为183m。东经109°44′54.692″~109°55′5.103″,北纬34°50′53.147″~34°55′46.147″之间。取场地中部12号风机(东经:109.828531,北纬:34.874645)作为为代表风机进行光影影响的预测分析。计算得到代表风机冬至日10:30时至13:30时逐时太阳高度角和投影长度,具体见表5-5。表5-5光影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冬至日时段太阳高度角(度)27.9029.9731.729.9727.90地面投影方向西北偏北正北偏西正北正北偏东东北偏北风机投影长度(m)343.74315.59294.88315.59343.74由预测结果可知,冬至日10:30~13:30之间,光影长度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投影区域也逐渐从风机东西轴线以北的西北偏北、正北偏西、正北、正北偏东、东北偏北等5个大角度逐渐移动,其中最大光影长度出现在上午10:30和下午13:30,为343.74m,影响方向为风机西北偏北和东北偏北。第二长度的光影出现在上午11:00和下午13:00,光影长度为315.59m,影响方向为正北偏西、正北偏东。第三光影为正午12:00,光影长度为294.88m,影响方向为正北,光影影响范围见图5-2。图5-2光影影响范围图因此确定光影影响范围为风机北侧最远半径345m的区域。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风电场风电机组运营期光影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等敏感点,因此本项目光影对村庄的影响较(6)生态环境影响结论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对鸟类的影响不大,工程采取优化风电机组位置,减少对植物的破坏等措施。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减少施工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持控制目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量。在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措施后,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量较开发前的背景流失量大大减少,所有临时占地均进行了复耕或绿化,当恢复措施的效果全部显现后,项目区植被基本可恢复至项目开发前的水平。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7)环境风险分析①评价依据本项目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包括变压油和机油等,变压油主要在变压器中分散存放,少量机油位于升压站内危废暂存间中,机油最大储存量为0.5t/a,每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的储油量为2.5t,110kV升压站主变的储油量为30t。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附录B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确定本项目的Q值如下表5-6。表5-6风险物质临界量一览表序号危险物质名称CAS/物质名称最大存在总量qn/t临界量Qn/t1变电箱变压油油类3025000.0122升压站变压油油类3025000.0123机油油类0.525000.0002项目Q值0.0242根据上表,Q=0.05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规定,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②环境敏感目标概况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3-2。③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所涉及危险物质危险特性见表5-7。表5-7矿物油危险特性表名称理化特性标识分子式C5-C20,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00~500理化性质矿物基础油由链烷烃、环烷烃、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等组成。粘度等级40-100℃;沸点:350-535℃;闪点:220-270℃;密度840-880kg/m3;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危险特性属于可燃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丙B类,温度过高可能引起燃烧,原料油周围有引燃源,超过油液的闪点会引起火灾。毒性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感,并可造成眼睛红肿及视力受到伤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睛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通过对风险识别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运行期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火灾风险、升压变电站事故漏油等。1)火灾风险:风机基础内、开关站厂区内各种电气设备,在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过电压、绝缘层严重过热、老化、损坏等情况下,均可能引发电气火灾。2)变压器事故漏油: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可能造成变压器油泄露。④环境风险分析1)大气环境风险分析风机基础内、升压站厂区内各种电气设备,在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过电压、绝缘层严重过热、老化、损坏等情况下,均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燃烧时有发光火焰。未完全燃烧的危险物质在高温下会迅速挥发释放至大气环境,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物也会释放至大气环境,在短时间内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变压器油泄露,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及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⑤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1)大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升压站主变压器设有防直击雷保护及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变压器自身设有安全保护装置,装有气体继电器,并装有压力释放装置。主变压器、户外无功补偿装置旁设2具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消防砂箱(1m³),并配置消防铲、消防斧及消防铅桶等消防工具。当发生火灾时,及时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同时做好自身防护措施。2)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事故油池及危废暂存间均采取了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10-7cm/s;事故油池及危险废物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及其修改单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等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收集、贮存、转移及运输,进行严格防渗、防雨、防晒处理,采用专人管理。若非正常情况下废油在危废暂存间发生泄漏,管理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清理,使用砂石等对其覆盖,并对其他危险废物进行及时转移及处置,事故结束后,将被污染的清理废物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综上所述,物料泄漏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3)环境风险应急要求本次环评提出以下风险应急要求:a制定应急操作规程,如在规程中应说明事故时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