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型总结_第1页
宏观经济学题型总结_第2页
宏观经济学题型总结_第3页
宏观经济学题型总结_第4页
宏观经济学题型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GDP和GNP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均衡产出的假设:(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2)若APC(平均消费倾向))和MPC(边际消费倾向)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平均储蓄倾向)和MPS(边际储蓄倾向)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由于资本品(R)的上升而被缩小了的利息率(r)的数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人们认为利率低到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影响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3、4是决定性因素}填空选择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GDP=消费支出C+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进口M)}和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生产法国民收入的公式:两部门经济{从支出的角度Y=C+I;从收入的角度Y=C+S;储蓄—投资恒等式I=S}三部门经济{从支出的角度Y=C+I+G;从收入角度Y=C+S+T0;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四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Y=C+I+G+(X—M);从收入角度Y=C+S+T+Kr;储蓄—投资恒等式I+G+(X—M)=S+T+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或I=S+(T—G)+(M—X+Kr)}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T—G)代表政府储蓄;(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Kr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得到的收入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均衡产出的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收入公式:y==y=c+(收入恒等式)c=+(消费函数)乘数论:之所以有乘数是因为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乘数(k):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乘数的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越大,乘越大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g===k税收乘数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平衡预算乘数kb==1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而现在成了,乘数小了。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货a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降增加增加增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了;(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国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IS曲线的意义及低利率P486P521——P526LM曲线IS—LM曲线P507图14—16表14—1AD曲线的推导P585AS曲线凯恩斯P594论述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抵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功能: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不减少一些,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抵制衰退的作用。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掏通货膨胀的作用。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会增加,这样可以抵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会相应减少,从而抵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中央银行的三个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就会增加。(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要购买债券时,对债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加,债券价格会上升,而债券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利率下降;反之亦然。(3)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少使用的办法。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优效果。计算1、GDP、NDP(国内生产净值)、NI(国民收入)、PI(个人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转换关系:NDP==GNP—资本消耗或重置投资部分折旧==GDP—NDP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DPI==PI—税收S==DPI—个人各项支出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48008003003000960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支付后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Yp==Y+(1—)YYp为永久收入;为权数;Y和Y分别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假定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这里是y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和过去收入y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0.7y+0.3y。假定第1年和第2年的可支配收入为6000美元,第2年的消费是多少?假定第3年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000美元并且在以后年份保持在7000美元,第3年和第4年及以后各年的消费是多少?求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150—6,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单位都是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5、设总供给函数为了y==2000+P,总需求函数为y==240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结果相比较;(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结果相比较;(4)如果总供给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结果相比较;(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体积类型?6、高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答案:1、(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亿美元)NDP=GDP—折旧==4800—500==4300(亿美元)(2)从GDP=中可知,=,因此,净出口=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从而有T=BS+==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NDP—T==4300—990==3310(亿美元)个人储蓄S=—==3310—3000==310(亿美元)2、(1)S=—==4100—3800==300(亿美元)(2)=S+(T—G)+(M+Kr—)=300+(—200)+100==200(亿美元)(3)G=GDP———(—M)=5000—3800—200—(—100)==1100(亿美元)3、(1)根据题中永久收入的公式,(亿美元),即第2年的持久收入为6000美元,则消费为(亿美元)(2)根据公式,第3年的持久收入为(亿美元)第3年的消费为(亿美元)同理,第4年的持久收入为(亿美元)第4年的消费为(亿美元)由于以后一直维持在7000美元,则第4年以后的持久收入也一直保持在7000美元,因而消费也将一直保持在6500美元这一水平上。(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当年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持久收入公式代入消费函数,有。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表明的是消费和长期收入(持久收入)之间的关系,直接由消费函数可得到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4、(1)由,求解IS曲线由方程组得,即得IS曲线为。由题意,可得IS曲线为了由L=M,求解LM曲线,其中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4,均衡时得LM曲线为150==0.2—4即==—150/4+/20或=750+20。(2)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得均衡利率=10,均衡收入=950(亿美元)5、(1)由题,根据有2000+P==2400—P得P=200,=2200即是供求均衡点。(2)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10%后的方程为根据有2000+P=2160—P得P=80,=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0%后的方程为根据有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