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编制说明_第1页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编制说明_第2页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编制说明_第3页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编制说明_第4页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

置》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

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本标准制定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项目计划号:20193382-T-

339,项目名称:《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

随着近年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大,配置顶部接触式

充电系统的车型日益推广应用。但目前缺乏配套的充电连接装置专用标准,行业

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为规范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充电连接装置的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降低行业研发成本,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而

进行本标准的编制。

2、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研究与规划

2018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了《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1部分:

通用要求》标准编制启动会。会上讨论了充电系统的通用要求,包括编制思路、

标准框架、标准主要内容等。

会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比亚迪

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郑州

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讨论了关于制定《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

充电连接装置》的规划,现场初步形成标准编制小组,确定标准编制的大致计划

节点、编制原则和内容框架等,强调要结合现有国标、行标、企标,考虑与第1

部分的统一和协调,从整车和零部件综合考虑充电连接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等。

(2)工作组历次会议介绍

a)2020年2月21日,因疫情影响,工作组组建网络讨论群,开展标准编制研

讨工作。

b)2020年3月5日,秘书处组织梳理标准基本框架,基本确定标准编制工作

的目标、作用、功能等原则性内容,主导完成框架模板发各编制单位,要求各自

开展前期意见收集工作。基本确定标准的主要关注点:1.作为充电“连接装置”,

重在关注“连接”的性能;2.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要详尽;3.连接装置用在车

辆上或者充电桩上,车辆的要求和桩端的使用要求要满足;4.关注部件的特殊性

能,如升降高度、速度等。

c)2020年3月9日线上启动会:秘书处组织各编制单位讨论了标准框架和基

本分工,会议明确4月初再次召开线上会议,就各单位编制的草稿开展讨论。

d)2020年4月7日,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会议主要对标准的框架和前期收

集到的各企业意见进行讨论。确定:1.标准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

及定义、符号及缩略语、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维修、标识和说明等10个章节。2.适用范围中应包括适用车辆的类型、连接

装置的最大电压值、最大电流值以及充电方式。3.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电压值分

为1000V和1500V,额定电流值按照80A-1000A。4.详细确定技术要求至少包含:

一般要求、结构要求、电气性能要求、机械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功

能及其他要求等。并就各技术要求的细节做了初步讨论。明确后续工作:继续细

化标准草稿,各编制单位就技术要求的指标做出完善,同步开展相应试验验证工

作。

e)2020年6月29日,召开第三次线上会议:主要就极板平面度要求,接触电

阻和电压降是否保留其中之一,异物防护如何实现,防风要求、冰水冲击如何定

义,温升50K的要求出处,正文引用的EN62262所对应的国标标准,举升式充电

连接装置结构要求是否存在专利风险,接地导体横截面积是否固定为25mm²等议

题展开详细讨论。会上未就极板尺寸和布局做详细讨论,建议各方各自整理相关

数据下次会议详细讨论。

f)2020年7月24日和8月17日,分别召开第四、第五次线上会议:重点就前

期待定的议题做了修订和总结,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另就极板尺寸和布局展开了

详细讨论,其中,宇通客车建议车辆端极板垂直于车辆前进方向且建议PE极板较

短,比亚迪建议参考国际上的现有方案,奥威建议极板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且四

极板长度相同。对于争议点,会议要求各单位调研用户使用习惯并进行内部讨论

等,待下次会议再做商议。

g)2020年8月21日,召开第六次线上会议:讨论了试验方法,删除冰水冲击

试验、接触电阻、盐雾试验等;对于极板尺寸和布置要求,以及针对极板排布和

稳定连接等问题,根据会前要求的模拟仿真分析,各方展开充分讨论。

h)2020年12月3日,召开第七次线上会议:删除托举式相关内容,确定了电

压电流优选值,优化完善了附录的相关图片和安装要求内容,讨论了使用寿命,

对于工作行程和升降时间基本达成一致,明确试验样品改为1个接地措施和限制

耐受大电流等讨论。

i)2020年12月4日,召开第八次线上会议:对极板布置开展专题讨论,由于

客车专用接触式充电系统一般为特有设施,不参与公共充电,因此,原则上企业

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开发,但考虑到电动客车行业的出口导向,以及标准第1部分

讨论的基本方案,决定草案采用纵向排列的方式。

j)2020年12月11日,召开第九次线上会议:针对未确定的其他内容再次讨

论明确,并确定极板高度分档。在修改草案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

(3)主要参与单位

主要参加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奥

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

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1、编制原则

a)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b)标准编制充分考虑了我国顶部充电连接装置的产品特性、使用环境和应

用经验,充分考虑统一性以及未来技术发展。

c)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收集不同的国标、行标、国际标准,以及电动汽

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企业标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考虑了标准和法规

间的统一和协调。

d)分析验证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起到对技术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又不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

(2)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连接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缩略

语、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维修、标识和说

明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M2、M3类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的连接装置,

其额定电压值不超过1500V、额定电流值不超过1000A。本部分仅适用于下压式

充电连接装置。

分别对一般要求、结构要求、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

活动部件的要求及可靠性等做了相关规定。其中:

a)一般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应性能可靠无危害,境

温度为-30℃~+50℃,外壳应有相关标识等。

b)结构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接触力应在80~300N,极板按照

十字交叉进行接触,高压线束固定防护的正极端的护套端使用红色,负极端的护

套使用黑色等。

c)功能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升降机构应具备接触压力、温度采

集功能,充电连接装置应能承受过电压及电流过载,应具备响应充电机紧急停止

的功能,发生意外时可以紧急停止。

d)电气性能: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温升、爬电距离及电器间隙、绝缘

电阻、耐电压、分断、接地措施、限制短路电流耐受等技术要求。

e)机械性能: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耐机械振动、机械冲击性能要求。

f)环境适应性: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高低温适应性、湿热循环、耐腐

蚀和防锈、阻燃、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等性能要求。

g)活动部件的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升降行程、升降时间等。

h)可靠性:规定充电连接装置的耐久性应符合GB/T21561.2-2008中

6.4.1的要求。进行18万次升降循环操作后,不能有变形、断裂、异常磨损,温

升满足要求。

i)附录分别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触头尺寸、参数值及功能定义、充电

连接装置及天线的安装尺寸要求、充电连接装置的安装空间尺寸要求、车辆端充

电连接装置对于车辆倾斜角度的适应性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为验证上述要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本标准研究和制定过程中进行了相关

的调研和试验验证工作。相关试验机构见图1至图4。

图1验证产品温升测试的可行性

图2高低温项目验证

图3电气间隙测试

图4升降寿命测试

截止目前,进行了一定数量样品的试验验证,尚未发现产品的重大失效,尚

未发现标准的重大缺陷,计划在后续的标准征求意见及审查阶段,更多开展相关

验证试验活动。

(四)明确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对于涉及专利的标准项目,应提供全部

专利所有权人的专利许可声明和专利披露声明)

无。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作为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连接装置的首个推荐性国标,本标准的

制定与颁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有效的填补了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连接装置的标准空缺,丰富

和完善了标准体系架构。

b)本标准从结构要求、功能要求、电气要求、机械要求、环境适应性等方

面对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连接装置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并

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法。能够很好地指导和帮助整车企业、零部件制造

商开展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验证,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的设计与质量

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c)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与现有相关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了充分的协

调。能够帮助整车企业、零部件制造商以更科学、更合理的试验方法对

系统和产品进行综合评估,减少重复试验,降低成本。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

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

本标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接地措施、限制短路电流耐受等电气性能试

验直接引用了GB/T11918.1-2014的相关要求,环境类试验主要参照了GB/T2423

系列标准与GB/T11918.1-2014标准。以上参照的标准在国际行业内均处于领先

地位。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别是

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是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连接装置的首个推荐性国家标准,

有效的填补了相关标准空缺。制定过程中GB/T《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进行了充分协调。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

实施日期等)

无。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GB/T《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

置》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

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本标准制定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项目计划号:20193382-T-

339,项目名称:《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充电连接装置》。

随着近年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大,配置顶部接触式

充电系统的车型日益推广应用。但目前缺乏配套的充电连接装置专用标准,行业

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为规范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充电连接装置的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降低行业研发成本,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而

进行本标准的编制。

2、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研究与规划

2018年9月13日,在上海召开了《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1部分:

通用要求》标准编制启动会。会上讨论了充电系统的通用要求,包括编制思路、

标准框架、标准主要内容等。

会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比亚迪

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郑州

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讨论了关于制定《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2部分:

充电连接装置》的规划,现场初步形成标准编制小组,确定标准编制的大致计划

节点、编制原则和内容框架等,强调要结合现有国标、行标、企标,考虑与第1

部分的统一和协调,从整车和零部件综合考虑充电连接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等。

(2)工作组历次会议介绍

a)2020年2月21日,因疫情影响,工作组组建网络讨论群,开展标准编制研

讨工作。

b)2020年3月5日,秘书处组织梳理标准基本框架,基本确定标准编制工作

的目标、作用、功能等原则性内容,主导完成框架模板发各编制单位,要求各自

开展前期意见收集工作。基本确定标准的主要关注点:1.作为充电“连接装置”,

重在关注“连接”的性能;2.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要详尽;3.连接装置用在车

辆上或者充电桩上,车辆的要求和桩端的使用要求要满足;4.关注部件的特殊性

能,如升降高度、速度等。

c)2020年3月9日线上启动会:秘书处组织各编制单位讨论了标准框架和基

本分工,会议明确4月初再次召开线上会议,就各单位编制的草稿开展讨论。

d)2020年4月7日,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会议主要对标准的框架和前期收

集到的各企业意见进行讨论。确定:1.标准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

及定义、符号及缩略语、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维修、标识和说明等10个章节。2.适用范围中应包括适用车辆的类型、连接

装置的最大电压值、最大电流值以及充电方式。3.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电压值分

为1000V和1500V,额定电流值按照80A-1000A。4.详细确定技术要求至少包含:

一般要求、结构要求、电气性能要求、机械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功

能及其他要求等。并就各技术要求的细节做了初步讨论。明确后续工作:继续细

化标准草稿,各编制单位就技术要求的指标做出完善,同步开展相应试验验证工

作。

e)2020年6月29日,召开第三次线上会议:主要就极板平面度要求,接触电

阻和电压降是否保留其中之一,异物防护如何实现,防风要求、冰水冲击如何定

义,温升50K的要求出处,正文引用的EN62262所对应的国标标准,举升式充电

连接装置结构要求是否存在专利风险,接地导体横截面积是否固定为25mm²等议

题展开详细讨论。会上未就极板尺寸和布局做详细讨论,建议各方各自整理相关

数据下次会议详细讨论。

f)2020年7月24日和8月17日,分别召开第四、第五次线上会议:重点就前

期待定的议题做了修订和总结,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另就极板尺寸和布局展开了

详细讨论,其中,宇通客车建议车辆端极板垂直于车辆前进方向且建议PE极板较

短,比亚迪建议参考国际上的现有方案,奥威建议极板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且四

极板长度相同。对于争议点,会议要求各单位调研用户使用习惯并进行内部讨论

等,待下次会议再做商议。

g)2020年8月21日,召开第六次线上会议:讨论了试验方法,删除冰水冲击

试验、接触电阻、盐雾试验等;对于极板尺寸和布置要求,以及针对极板排布和

稳定连接等问题,根据会前要求的模拟仿真分析,各方展开充分讨论。

h)2020年12月3日,召开第七次线上会议:删除托举式相关内容,确定了电

压电流优选值,优化完善了附录的相关图片和安装要求内容,讨论了使用寿命,

对于工作行程和升降时间基本达成一致,明确试验样品改为1个接地措施和限制

耐受大电流等讨论。

i)2020年12月4日,召开第八次线上会议:对极板布置开展专题讨论,由于

客车专用接触式充电系统一般为特有设施,不参与公共充电,因此,原则上企业

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开发,但考虑到电动客车行业的出口导向,以及标准第1部分

讨论的基本方案,决定草案采用纵向排列的方式。

j)2020年12月11日,召开第九次线上会议:针对未确定的其他内容再次讨

论明确,并确定极板高度分档。在修改草案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

(3)主要参与单位

主要参加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奥

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

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1、编制原则

a)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b)标准编制充分考虑了我国顶部充电连接装置的产品特性、使用环境和应

用经验,充分考虑统一性以及未来技术发展。

c)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收集不同的国标、行标、国际标准,以及电动汽

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企业标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考虑了标准和法规

间的统一和协调。

d)分析验证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起到对技术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又不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

(2)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连接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缩略

语、充电连接装置的额定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维修、标识和说

明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M2、M3类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用的连接装置,

其额定电压值不超过1500V、额定电流值不超过1000A。本部分仅适用于下压式

充电连接装置。

分别对一般要求、结构要求、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

活动部件的要求及可靠性等做了相关规定。其中:

a)一般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应性能可靠无危害,境

温度为-30℃~+50℃,外壳应有相关标识等。

b)结构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接触力应在80~300N,极板按照

十字交叉进行接触,高压线束固定防护的正极端的护套端使用红色,负极端的护

套使用黑色等。

c)功能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升降机构应具备接触压力、温度采

集功能,充电连接装置应能承受过电压及电流过载,应具备响应充电机紧急停止

的功能,发生意外时可以紧急停止。

d)电气性能: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温升、爬电距离及电器间隙、绝缘

电阻、耐电压、分断、接地措施、限制短路电流耐受等技术要求。

e)机械性能: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耐机械振动、机械冲击性能要求。

f)环境适应性: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高低温适应性、湿热循环、耐腐

蚀和防锈、阻燃、橡胶和热塑性材料的耐老化等性能要求。

g)活动部件的要求: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升降行程、升降时间等。

h)可靠性:规定充电连接装置的耐久性应符合GB/T21561.2-2008中

6.4.1的要求。进行18万次升降循环操作后,不能有变形、断裂、异常磨损,温

升满足要求。

i)附录分别规定了充电连接装置的触头尺寸、参数值及功能定义、充电

连接装置及天线的安装尺寸要求、充电连接装置的安装空间尺寸要求、车辆端充

电连接装置对于车辆倾斜角度的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