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五_第1页
201x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五_第2页
201x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五_第3页
201x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五_第4页
201x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模拟试卷五整理ppt1.《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一、单项选择题A整理ppt2.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一措施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A.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B.激化了社会矛盾C.加强了人民的法制观念D.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整理ppt3.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B整理ppt4.《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D整理ppt5.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D整理ppt6.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整理ppt7.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整理ppt8.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整理ppt9.“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指的是()A.建立苏维埃政权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井冈山会师D.召开遵义会议C整理ppt10.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C整理ppt11.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C整理ppt12.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C整理ppt13.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事件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B.抗战胜利C.国民党政府的倒台D.新中国成立D整理ppt1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C.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整理ppt15.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A.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B.“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C.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D.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整理ppt16.美国总统尼克松回顾自己总统生涯时提到:“五年半中,我们敲开了一扇隔离美中之间25余年的大门,我们必须确保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是我们的朋友,而非我们的敌人。”为此,他曾()A.改善中美关系B.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C.推动中美建交 D.导致中美相互敌视A整理ppt17.《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倘自由民地位较高者之(脸)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这一法律条文表明法典()A.不保护自由民的尊严B.禁止了执行者随意量刑C.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D.维护全体自由民的利益C整理ppt18.“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整理ppt19.有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如此评价“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种“失望”主要源自于()A.农民可以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职业C.农民须花钱向地主买地D.农民解放后须归村社管理C整理ppt2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C整理ppt21.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B.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C.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D.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B整理ppt22.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恶毒。”这表明了()A.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国法西斯B.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对二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二战爆发的根源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B整理ppt23.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A.欧洲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启动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B整理ppt24.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B.华约组织成立C.北约组织建立D.马歇尔计划实施A整理ppt25.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②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③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④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D整理ppt26.(13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二、综合题整理ppt(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1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1分)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局限性。(4分。观点2分,理由2分。前两种观点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点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整理ppt【立宪之梦】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整理ppt(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2分。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1分)整理ppt【共和之路】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1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1分)1912年。(1分)袁世凯。(1分)整理ppt【思想风暴】(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2分)民主、科学。(2分)整理ppt【规律揭示】(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2分)整理ppt27.(12分)近几百年来,全世界的目光一次次投向欧洲。欧洲的兴衰沉浮,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脚步。材料一: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ppt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材料四:整理ppt(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1分)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2分)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1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整理ppt(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