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 (2021版)_第1页
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 (2021版)_第2页
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 (2021版)_第3页
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 (2021版)_第4页
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 (2021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油罐区危险源评估标准(2021版)1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1范围柴油罐区。1.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2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国能安全(2014)161号国家能源局《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3.1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表3.1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L值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101、柴油罐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大于25m)”。2、油罐区没有配置灭火器材。3、油罐区周围未设置实体围墙。4、油罐区的电气设施不是防爆型的或电气线路、设备破损致使带电部位外露。5、油罐区内电力线路不是电缆或暗线,有架空线。6、油罐区的电缆与热力管道、输油管道同沟敷设。7、油罐区现场用油温表、油压表、油位计的一次元件不是防爆型设备。8、油罐区现场用电气仪表测量油罐油温时,将容易产生火花的电气接点暴露于燃油及燃油气体内。9、卸油区及油罐区没有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10、油船、油车卸油时,没有可靠接地,输油软管没有接地。11、油罐没有装设呼吸阀、透气孔和阻火器等安全附件。油罐呼吸阀没有保持灵活完整,阻火器金属网丝未清洁畅通。12、油罐测油孔不是用有色金属制成。油位计的浮标同绳子接触的部位不是用铜材制成。13、油罐有泄漏。14、量油孔、采光孔及其他可以开启的孔、门没有衬上铅、铜或铝。15、从上部接入的油罐的进油管,没有延伸到油罐的底部。16、油泵房的室内没有通风、排气设施或没有投入运行。17、油泵房的门、窗是易产生火花的金属门窗等。18、油泵房及油罐区内安装临时性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敷设临时管道,采用皮带传动装置。71、油罐区与周围居住区的距离、交通线、架空电力线路等的安全距离小于《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表4.0.10的规定。2、油罐区与本企业建(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小于《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表4.0.16的规定。3、油罐区实体围墙高度低于2m。4、油罐的泡沫灭火设施或烟雾灭火设施未投入运行,或工作不正常。油罐的固定冷却水装置未投入运行,或工作不正常。油罐的防雷接地少于两处。油罐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没有分别装设。油罐周围未建有符合要求的防火堤。9、在距离油罐壁15米以内设有消防栓。燃油系统阀门不是钢质阀门。11、油管线、供油泵、卸油泵、油系统各阀门有泄漏点。12、油管沟在进入建筑物前,未设置防火隔墙。13、燃油管道及阀门没有完整的保温层。油管道、阀门、法兰附近的高温管道保温层上未包裹铁皮。14、输油管没有明显的接地点。15、油泵房的通风设施不足或通风效果不好。16、油泵房耐火等级低于三级。17、进出油泵房的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或架空电缆的金属槽,未在油泵房外侧接地。18、卸油区内铁道未用双道绝缘材料与外部铁道隔绝。油区内铁路轨道未互相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没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大于5Ω。19、油区内的配电装置与油泵房紧邻时,其隔墙不是非燃烧材料构成的实体墙,穿越隔墙的管孔未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封堵。20、油区内的排水沟、电缆沟、管沟等沟坑内存在积油。21、油罐区内灭火器超期未检。41、油罐区周围没有环形消防通道,通道尽头没有回车场。通道没有保持畅通,堆放杂物。2、油罐区内贮存其他易燃物品和堆放杂物,搭建临时建筑。3、油罐之间的距离小于0.4D(指立式油罐,D为相邻立式油罐中较大罐的直径)或0.8米(指卧式油罐)。4、油罐没有低、高油位信号装置。5、油罐区没有排水系统,或排水系统没有装设闸门。6、油罐防火堤不完整,有孔洞和穿透性裂纹,临时打的孔洞在工作完毕后未及时修复。7、油罐的防雷接地电阻大于10Ω。8、油管道法兰未用金属导体跨接牢固。9、防火堤内没有下水道或水封井,下水道未装设闸门控制。10、油泵房未设在油罐防火堤外,与防火堤间距小于5m。11、消防泵房与油罐之间最小距离小于12m。12、油泵房门不是向外开放,油泵房与操作室的监视窗未设双层玻璃。13、油泵房的门、油罐区的门未设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14、消防器材的配置类型、数量不符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附录一的要求。15、消防栓距路边超过2米。21、油区内栽植油性大的树种。2、油罐区内不清洁,有杂草和油污。3、油罐区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超过30Ω。4、油罐区没有通讯报警装置或对外联络电话。5、露天敷设的油管道没有每隔20~25m设防感应接地,每处接地电阻超过10Ω。6、灭火器没有检查维护日期或标注使用有效期的标签。7、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未知领域引起的事故。存在其它一般性问题。3.2油罐区影响因素E值对照表表3.2油罐区影响因素E值对照表E值油罐区影响因素10油罐区3.3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表3.3事故危险严重度因素C值对照表C值危险严重度因素10重大及以上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设备设施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发生同等伤亡,或者50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9较大事故,造成4至9人死亡,或者11至49人重伤;或者造成设备设施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发生同等伤亡,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8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或重伤10人;或者造成设备设施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发生同等伤亡或,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7一般事故,造成2人死亡,或者重伤5至9人;或者造成设备设施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发生同等伤亡,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6一般事故,造成1人死亡,或者重伤2至4人;或者造成设备设施约10至1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发生同等伤亡,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5重伤事故,重伤1人;或者造成设备设施约2至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3轻伤事故;或者造成设备设施约1至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1万元以上1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2轻微疾病症状;或者造成设备设施1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或者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3.4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表3.4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B2值管理抵消因子(条件范围)101、柴油罐区未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2、未制定油罐区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防火责任人和设备责任人。3、未制定燃油设备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油罐区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规定。4、油罐区未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油罐区防雷、防静电装置未每年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一次。6、油罐区的生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①不执行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②燃油系统检修或动火作业时,没有执行工作票制度和动火工作票制度,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有严重疏漏错误,不符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第6.2.29、6.2.30、6.2.31、6.2.32、6.2.33、6.2.34条的规定;③燃油系统动火作业时,消防人员没有始终在现场监护;④在卸油时,进油管未插到罐底;⑤设备检修或操作时,没有使用有色金属制成的工具。如使用铁制工具时,没有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例如涂黄油、加铜垫等。打开油车上盖时,用铁器敲打;⑥进入油罐区的人员吸烟;⑦油罐区电气设备的维修没有在停电状态下进行;⑧储油罐或油箱的加热温度没有根据燃油种类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高于油品的自燃点;⑨油车、油船卸油时,没有将箍有铁丝的胶皮管或铁管接头伸入舱口或卸油口。81、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2、对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及监督管理人员,未每年进行一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操作规定、防火防爆、紧急救援等知识的培训和考试。3、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未掌握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不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有关人员未掌握应急救援预案和燃油系统火灾的扑救方法。4、测试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仪器未每年校验,或检测仪器指示不准确,或可燃气体检测未记录。5、油罐区生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电瓶车进入油罐区;②机动车进入油区时未加装防火罩;③在卸油中如遇雷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未立即停止卸油作业;④随意接用临时电源线或临时电源线不符合安全要求;⑤防火堤挖洞、开孔未经批准,在工作完毕后未及时修复;⑥未做到每两年检查一次燃油储罐下部、底部罐体腐蚀情况;每年抽查燃油母管弯头厚度少于5个;燃油系统检修时抽查燃油母管焊缝数量少于50%;⑦油罐区内,未做到每周试验1次泡沫消防泵。71、燃油设备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油罐区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规定,不具体不完善。2、油罐区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具体、不切合实际,职责不明确;或没有演练;或未及时修订。3、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掌握情况一般,不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有关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掌握情况一般。4、“严禁烟火”安全警示牌缺少或没有,或危险源标识牌、防火重点部位标识牌、重点保卫部位标识牌缺失。5、油区外未设火种箱。6、进出油罐区未进行登记,进入人员未交出火种。7、穿钉有铁掌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进入油罐区。8、未将油罐区列入本单位重点防火部位和重点保卫部位。51、建立健全油罐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了油罐区防火责任人和设备责任人。2、建立健全了燃油设备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油罐区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规定。3、严格执行上述规章制度和国家有关油罐区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违章行为。4、按照有关规定,对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相关人员掌握燃油设备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5、建立健全了油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计划认真组织演练,配置了必要良好的应急救援器材。6、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12.4.2)的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每月检查确保完好。并设置醒目的“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牌。7、进入油区的人员不穿钉有铁掌的鞋和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8、燃油系统设备和消防设备按本企业规定检查维护良好,每月进行专项隐患排查,评估问题与新增问题能够挂牌督办、有效整改、闭环管理。9、燃油系统设备检修动火作业时,认真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制定完善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执行,消防管理人员始终在现场监护,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测试可燃气体的浓度,测试仪器定期检查校验确保良好。10、燃油系统设备的检修操作,使用有色金属制成的工具,使用铁质工具时采取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注释:依据公安部《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消〔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