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_第1页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_第2页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_第3页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_第4页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共识产生背景介绍背景: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但我国目前尚无针刺伤防护的相关专家共识目的:为推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预防和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降低针刺伤伤害制定者: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国包括手术室、感控、儿科、肿瘤、急诊、重症、外科等相关领域共计22位护理专家制定时间及过程:2018年5月建立,2018年8月发布;历经三次专家讨论会针

义定义: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适用人群: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接触以上锐器时刺破皮肤造成的损伤解读:护理人员:包括注册护士、实习生护士针刺伤器材注射针、头皮钢针、静脉导管针、真空采血针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但未正确操作科室分布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临床诊疗及护理操作多、高度紧张忙碌的环境发生环节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

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采血、整

理用过的针头人群分布工龄≤5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实习护士针刺伤的人群分布5操作行为有未执行操作规范的危险行为,如回套针帽、徒手

传递手术缝合针、直接用手弯曲缝合针、处理各种

针头及清洗整理锐利医疗器械动作过大、将各种锐

器随意丢弃、未采取保护措施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流程不规范职业防护培训培训不到位、培训时间没有保证、形式单一医

务人员对职业防护不重视,培训后依从性低,

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率低培训后实施考核未到位防护用具安全器具使用率低,防护用具不能就近获取锐器回收容器设计的容积与口径比例不匹配,配备

数量不足、规格不宜、放置位置不合理等锐器回收容器内医疗废物存放过满未及时处理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各种因素导致其疲劳、工作匆忙,对标准预防

措施遵守程度降低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制度保障预防针刺伤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标准、预

案等未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环境操作环境照明采光不良、拥挤、嘈杂

患者不配合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241

针刺伤的预防一职业安全意识培训聘用单位应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就预防针刺伤重要性等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聘用单位每年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确、标准的安全工作流程培训聘用单位应培训护理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型护理用具和工具聘用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培训解读

:安全工作流程:各医院都应基于国家、省级、市级及当地的规定,制定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流程血源性传播疾病: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目前己确定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其中以乙型肝

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最为常见与突出。针

造把预防针刺伤和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纳入护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计划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将护理安全文化与人性化管理系统融合体现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建立和强化安全文化观念与意识解读

:人性化管理:

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管理方法,以关注人的情感和需要为特征,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尽可能地满足人被尊重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医院的人性化管理需要医患之间的良性沟通,良好的医疗环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及其他人性化管理手段02制定各类预防针刺伤发生和发生后管理机制与实施流程03建立各类针刺伤预防的专项培训、考

核、评价制度01建立职业安全和预

防针刺伤发生的管

理制度针

理针

境采光:各类穿刺操作的视野环境应保持光线充足、明亮、舒适空间:操作台面应平展、宽敞,物品有序放置物品备置:实施各类穿刺操作之前,应确保各种用具、工具、辅助用品在操作者可及范围,避免手持锐器远距离移动。解读:避免手持锐器远距离移动:尽量在不移动脚的位置的前提下进行的操作针

者了解辖区患者有意义的血源学检测结果应视所有患者均具有传染性-经血源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进行针刺操作时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为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执行各类穿刺操作时,宜戴双层手套为不配合的患者做穿刺治疗时宜有他人协助解读

:血源学检测:包括IgM

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Ig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IgG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IgG)、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

HIV1+2

型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检测

者解读:标准预防措施:

(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

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损的皮肤粘膜时应带手套。

(3)口罩。戴口罩也可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护理人员的口腔及鼻腔粘膜不配合患者:意识不清、婴幼儿、老年痴呆和一些情绪不稳定患者

使

用宜选择带自动激活装置的安全型针具,宜使用无针输液接头,建议使用带有保护套的针头、安全型采血针、带有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静脉输液器及有自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等解读:自动激活装置的安全型针具:有效避免针刺伤或因人为因素导致安全装置未被激活,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染。

使

用解读:无针输液接头:是无针输液系统的一个部分,此类接头取消钢针穿刺橡胶塞的连接方式,将输液器或注射器与留置套管相连接,包括CVC、PICC和周围静脉导管;将有针注射改为无针注射系统,有效的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及钢针穿刺橡胶塞导致的微粒进入人体,并且在输液器或注射器断开连接后,仍能保持输液通道的密闭的功能

使

用解读: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静脉输液器有效避免输液完毕后,回收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钢针/塑针)时,针刺伤的发生针

使

用解读:自动安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多方式将推杆与注射针在注射终末一次触发,自动将针体拉回芯杆内,达到自毁和安全防护的目的

使

用宜建立静脉无针系统,如静脉留置导管宜使用无针连接。解读:静脉无针系统:无针输液系统主要由血管通路、输液器和无针输液接头组成;血管通路包括静脉留置针

、CVC、PICC等针

使

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室中宜使用钝针。解读:钝针:圆钝针头及圆滑针体,组织损伤最小。用于钝性分离和缝合脆性组织,如肝脏手术;钝针的另一特点是操作时不易刺伤操作人员。由于各种血液传染病的流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用圆钝针缝合组织手术中需传递锐器时,避免徒手传递,应将锐器置于防刺破

的容器(如弯盘、托盘)中进

行无接触式传递各类穿刺针具使用过程中,如必须回套针帽,应使用辅助工

具单手回套针帽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穿刺操作规范和流程配备足量锐器回收容器

,放置在护理人员操作可及区域针

作解读:各项穿刺操作规范和流程: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无接触式传递:指手术过程中借助中间物质,进行传递、接收手术锐器,防止职业暴露锐器回收容器:

一种不渗透、耐穿刺性、防渗透,适当标记或以彩色编码、尺寸足以包容整套锐器装置(即支持物和针头)的锐器物容器。有时被称为“锐器盒”或“安全箱“。为了避免容器过满和

发生废弃物相关的伤害,在容器3/4的空间被充满时应予以更换针

理各类穿刺针用后不可故意弯曲、折断、分离注射器针头。严禁针头回套针帽、徒手分离和二次分拣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操作者应立即将使用后的各类穿刺针放入锐器回收容器,防护标准按医疗废物处理锐器回收容器应防刺破且防渗漏,尺寸以能容纳各种锐器为宜,并加盖管理移出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前应先评估,若有发生穿配备足量锐器回收容器,放置在护理人员操作可及区域解读:医疗废物处理标准:按国务院发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操作针

理建立针刺伤预防信息管理系统,专人负责建立防范针刺伤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发生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与流程,准确收集分析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维护升级,保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同步性和全面性病人不明,暴露者按要求完成

追踪监测病人情况不明,科室负责人协助经治医生劝导患者接受术前八项检验,30分钟内完成抽血并送检HIV

暴露者由院感科进行初步评估,在2h

内完成预防用药,

并转介其至当地定点收治传染

性疾病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乙肝、梅毒暴露者在24小时内完成预防性用药,必要时到感染科、皮肤科就诊,非正常上班时间到急诊科就诊丙肝暴露者按要求完成后续追踪监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与流程检验科24

小时内分别完成

HIV初筛

和乙肝、

丙肝、梅毒检验,检验阴性,停止追踪检验阳性

,按相关

流程处理立即处理局部伤口发生职业暴露病人乙肝

、丙肝、

梅毒、艾

滋传染病

检测不明确暴露者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科室

领导签字后

交院感科病人乙肝

、丙肝、

梅毒、艾

滋传染病

检测阳性指导暴露者完成暴露后的首次抽血5分钟内完成暴露事件的初步调查、评估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30

科上

陪A

统针

核各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类穿刺相关操作流程进行考核应将操作流程纳入主管部门质量管理内容并不断修订和完善应对各类有关穿刺器具配置进行督导针对操作流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修正针对流程修订进行应用验证针对配置穿刺器具应用结果评价针

价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管理重视应对各类针刺伤发生给予高度重视,营造安全的医院文化建立严格针刺伤发生登记及上报制度对于发生的每一例针刺伤,管理者都要给予关注、关心和重视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原因分析针对每例针刺伤发生后的血源性检测结果,采取标准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每例针刺伤发生后均要组织分析讨论并记录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流程和必要培训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一操作流程针刺伤发生后,尽快确定传染源及风险程度,立即按规定逐级报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要求,定期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一操作流程解读:针刺伤发生后局部应急处理: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②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剂,如用70%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暴露者疫苗接种暴露源HBsAg+暴露源HBsAg-暴露源不明或不能检测未

种HBIG+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或疫苗+HBIG已种抗HBs+不治疗不治疗不治疗抗HBs-HBIG+再接种再接种高危者按HBsAg+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操作流程解读:乙肝暴露后预防:解读:艾滋病病毒(HIV)

暴露后预防:预防性用药时间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用药方案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

制剂)300mg/

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

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抗体检测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

进行监控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操作流程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一操作流程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