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绿色循环应用项目大气专项评价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1页
碳纤维绿色循环应用项目大气专项评价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2页
碳纤维绿色循环应用项目大气专项评价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3页
碳纤维绿色循环应用项目大气专项评价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4页
碳纤维绿色循环应用项目大气专项评价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1 1 2 4 5 7 7 19 21 21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4 24 25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 27 27 29 37 375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39 39 40 45 49 506排污口规范化设置与污染源监测计划 52 52 52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1编制依据(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工作方案》(苏大气办2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地的环境状况,确定的评价因子列于表别子NOx、NH3、非甲烷类、氯化氢、二噁英类2、NOx类NO2NOxPM10/PM2.5/4mg/m3//NH3///3NMHC2.0mg/m33标准。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1/NOx/34//NH3/目置NMHC6点浓度限值/(μg/m3)TSPaPM10b41.3评价工作等级Pmax≥10%Pmax<1%、NOx、CO、HCl、二噁英类,根据《导则》中推荐的估算模式Dmax%0NOxNMHC间NOx000NMHC5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XY123456E7E89SSSSSSSSSSSSS3W6WWNWNWNWNENENENENENEEN72.1大气污染物产生情况废碳纤维板中环氧树脂组成物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发生分解,分解产物8本项目废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组成物,其中环氧树脂9建设单位提供的原料元素检测报告(编号:GZMR230601729101,编号:⑥非甲烷总烃、苯胺类⑦热解产物源强汇总//////0NOxNH30聚氨酯聚合物具有耐热性能,一般使用温度不超过80℃,超过100℃时出烘干工序采用负压收集,收集效率按95%计,则挥发性有机物有组织率%NOxNH3①非甲烷总烃、苯胺类燃烧废气产污系数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2称020NOx00NOxNH30本项目废碳纤维板在热解炉内高温热解时,树脂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在碳纤维板在生产过程中除了添加环氧树脂之外,还需添加环氧树脂固剂的成分主要为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C9H10O3)、四氢邻苯二甲酸酐8H16O2根据上文可知,环氧树脂本体和固化剂中不含卤素基团,但不排除环氧树脂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以及有少量合成单体(环氧氯丙烷)掺杂在里面,导致热分解废气中含有卤素基团。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元素检测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英(polychlorodibenzo-p-dioxins,PCDDs)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由于环境二噁英类主要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对二噁英类的毒性进行评准确计算得出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本项目二噁英控制措施主要为“3T+E”本项目焚烧烟气采用TO+急冷装置+干式反应装置+布袋除尘器+烟气再热器+碱液喷淋塔+清水喷淋塔处置,其中干式反应装置采用生石灰粉和称410本项目废碳纤维板原料为600t/a,经热分解后碳纤维板剩余重量约为本项目可能产生废气的危废主要为盛装上浆剂的废包装桶以及废活性00NOx0NOx000//0/0NOx//////00称/称强(t/a)0000NOx烃000NH3000002.2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2.1有组织废气处理、排放情况号号量率时间率度FQ-9器1FQ-烧急冷干式反应布袋除尘气再碱液喷淋水喷淋塔1/NOx/NMHC3类//2.2.2无组织废气产排情况汇总NOxNMHC2.3非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常泄漏及设备检修时的物料流失等因素所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项目涉及到的大气非正常生产状况主要为废气处理设施出现故障导1NOxNMHC2.4大气污染物“三本账”分析NOx000NOx00000NOx00123NOx4567NMHC8NOxNMHC1NOxNMHC1间NOxNMHC4计NOxNMHC123NOx4567NMHC8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本报告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发布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范围为69.9%~80.2%,与通过上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实施,预计镇江市大气环境质量状3.2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其中非甲烷总烃大气环境质量引用《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XY//3、NOx//NOx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位XY//ND/0NOx0NH3ND~0.0700ND/0ND/0根据上表可知,苯胺、HCl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估算模型参数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推荐的否否/岸线方向/°/4.2污染物源强XYFQ-9NOxNMHC与正北向夹角/°况XY1间02NOx3456NMHCXYFQ-9NOxNMHC4.3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结果000000000000000004.60E-04004.30E-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MHC率*4.71E-044.27E-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MH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91E-0700004.56E-0700004.26E-0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预测结果显示,在正常工况下,本项目各污染源各污染物的小时平均最D10%(m)//0/NOx////NMHC///NOx0/0/0//NMHC/表4.3-5有组织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4.30E-044.21E-04000000000000000000000004.30E-04////表4.3-6有组织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NMHC00000/////D10%(m)NMHC///NOx/0///NMHC//4.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软件的计算得出本项目废气均无超标点,即废气可满4.5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按照《大气有害物质无组2)0.5LDNOxNMHC2CmABCDL间注:考虑苯胺类为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本次评价按卫生防护距离按车间本项目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现状无环境敏感点,今后也不得新建居护距离内主要为规划工业用地。但企业仍需按照报告中所提措施严格控制废气污染物的排放,以保证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受影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物集气罩收集切粒、筛分15m排气筒FQ-9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二噁天然气非甲烷总烃、甲烷、苯胺类、CO、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二噁英、NOx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物集气罩收集切粒、筛分15m排气筒FQ-9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二噁天然气非甲烷总烃、甲烷、苯胺类、CO、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苯胺类、二噁英、NOx、SO2、CO、HClNOx、NH3、HCl管道收集20m排气筒热分解废气非甲烷总烃烘干废气5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5.1废气收集与治理系统NMHCNOxNH3CH4布袋除尘器急冷装置+干式反应装置+布袋除尘器+烟气再热器+碱液喷淋塔+清水喷淋塔负压收集3/h3/h风量约1000m3/h,干式反应装置补风量约500m3/h,布袋除尘器补风量约500m3/h,喷淋塔补风量约300m3/h最终废气处理设施出口设计风量为5.2废气处理方案布袋除尘器采用负压式设计,烟尘气流通过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进入利用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织物做成的滤袋作过滤层。含尘烟气由进风口经2+布袋除尘器+烟气再热器+碱液喷淋塔+清水喷淋塔处理,达标尾气通过急冷塔采用急冷水直接冷却方式,流经塔内的烟气直接与雾化后喷入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表面积很大,噁英类物质的去除率。夹带着碱性粉末和粉尘的烟气接着进入脉冲布袋除123进口温度(℃)4炉内温度(℃)5出口温度(℃)6758123进口烟气温度(℃)4出口烟气温度(℃)5进口水温(℃)6768123进口温度(℃)4出口温度(℃)5461123进口温度(℃)4出口温度(℃)512进口烟气温度(℃)3喷淋后低温烟气温度(℃)4出口烟气温度(℃)123进口烟气温度(℃)4出口烟气温度(℃)5进口水温(℃)6718123出口温度(℃)5.3工程实例表5.3-1安徽弗仕通实业有限公司废气产FQ-1号间称效>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号效该压力测量值直接反映出焚烧炉的焚烧状况,是整个焚烧系统中最重该温度测量值直接反映出焚烧炉的焚烧状况,是整个焚烧系统中最重由于工艺处理流程较为复杂,为增强可靠性、可操作性。设置单独的急冷塔喷水量是烟气净化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回路之一。通过急冷塔入该负压测量值反映焚烧炉的焚烧状况,是整个焚烧系统中最重要的参5.4排气筒设置合理性分析立收集系统并配套独立的废气处理装置,因此本项目排气筒数量设置是合5.5无组织废气建设项目拟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各道生产环节负责6排污口规范化设置与污染源监测计划6.1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根据《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建设单位应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6.2污染源监测计划NOxNMHC《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