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练习题_第1页
《论语》阅读练习题_第2页
《论语》阅读练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②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根据上面材料,分别概括“忧”与“乐”的内涵。(4分)(2)结合上面材料,并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忧”与“乐”关系的认识。(6分)(1)“忧”之内涵:不忧禄食贫贱,忧不能进德修业“乐”之内涵:追求道义,获得内在精神的愉悦【评分标准】“忧”的内涵概括到位,2分;“乐”的内涵概括到位,2分。言之成理即可。(2)答案示例:忧与乐在情感上是对立的,但其本质统一,即淡泊物欲,追求精神的富足。不论忧乐都不应因外物而起,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根本的是坚守内心的仁道。不因被贬千里之外或身处庙堂之高而忧乐,只为天下苍生、国家前途而忧,为道义追求而乐。孔子亦然,不因贫富,只为仁道的求得而忧乐。因此忧乐虽心情不同,但其本质相同。【评分标准】“忧”与“乐”的关系认识到位,2分;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实际,分析“忧”与“乐”的关系,举例具体、恰切,分析有逻辑,4分。言之成理即可。(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请分别结合下列语录,概括“刚”“毅”“木”“讷”四种品德的特点。①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怅。”子曰:“怅也欲,焉得刚?'(《公冶长》)刚: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特点毅:③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木:④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讷:(2)请从“刚”“毅”“木”“讷”四种品德中任选两种。结合下列语录(任选)分析它们为什么“近仁”(6分)

子曰:“巧言令色ꎬ鲜矣仁!”(«学而»)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1)①刚:不为欲望所动

②毅:意志坚强

③木:质朴

④讷:慎言【评分参考】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合理亦可。(2)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而“木”是质朴,不矫饰,态度诚恳,为人朴实,所以“近仁”。仁人言语迟钝,因为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