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则1.0.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是以膨胀珍珠岩、膨胀玻化微珠等无机材料为轻集料,以水泥或其他无机胶凝材料为胶结料,掺加功能性添加剂,在工厂经配料、成型、养护等工序生产的板材。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具有以下特点:(1)耐久性好,可与建筑同寿命,避免重复维护带来的资源浪费;(2)燃烧性能达A级,消除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3)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可满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要求。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是由专业工厂加工而成,厚度和质量可控性强;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并采用锚栓和托架辅助固定,安全可靠。因此,在当今建筑安全和建筑节能新形势下,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我省已经涌现出多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生产企业,其生产和应用如火如荼。然而国内尚未出台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目前的工程建设主要依据《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进行,与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直接照搬应用给工程的施工、验收带来很大不便。因此,为规范我省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促进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在我省的推广应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编制了本规程。1.0.2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适用于以混凝土、砌体为基层墙体的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的保温工程,不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情况较复杂,需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方案。1.0.3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中,应同时遵守国家、行业和浙江省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其中的强制性条文,以保证保温工程的科学、安全使用。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的外墙,其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的规定。2术语术语为本规程中出现的含义需要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的重要词汇。尽管在确定和解释术语时考虑了习惯和通用性,但是理论上术语只在本规程中有效,列出术语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出现错误理解。当本规程的术语在本规程以外使用时,应注意其可能含有与本规程不同的含义。 2.0.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定义主要是参考现行行业产品标准《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通用技术要求》JG/T435的规定给出。无机轻集料保温板以水泥或其他无机胶凝材料为胶结料,不得以水玻璃为胶结料。2.0.4墙体可为非砌筑类或砌筑类墙体,非砌筑类墙体包括普通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墙板等,砌筑类墙体材料可采用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也可采用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墙体表面可根据需要进行找平处理,找平的水泥砂浆与基层墙体间粘结强度应满足现行标准的规定。3基本规定3.0.1本条明确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仅包括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不包括内外组合保温的形式。3.0.2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满足使用安全性的要求:1应具有抵抗主体结构由于温度和应力变化而产生的变形的能力。2在正常荷载的作用下,不产生有害变形。3.0.3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避免在发生地震时脱落。3.0.4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所用的材料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所有材料均应保持其特性。所有材料都不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及对人身健康带来危害。所有材料应是彼此之间相容,不发生反应现象,保持各自物理化学特性。胶粘剂、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抹面胶浆、玻纤网、锚栓、支承托架、膨胀螺栓、腻子、饰面涂料或砂浆、陶瓷砖胶粘剂、陶瓷砖填缝剂、饰面砖等组成系统的材料之间,彼此均应具有相容性。所有材料应是天然耐腐蚀或者是被处理成耐腐蚀的,包括了玻纤网的耐碱性和金属部件的防锈处理。在有鼠害、虫害地区,保温工程存在可能受其侵害时,应做好防止生物侵害构造设计。 3.0.5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体形及周围环境进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现行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浙江省现行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等标准的规定。3.0.6使用年限的含义是,当预期使用年限到期后,外墙保温工程性能仍能符合本规程规定。正常维护包括局部修补和饰面层维修两部分。4系统及组成材料 4.1系统性能4.1.1本条规定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并结合浙江省地方特点对系统的性能指标做了规定。系统试验的试件应按照系统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制作,并按规定时间进行养护。其中,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分为Ⅰ型、Ⅱ型两个型号,其垂直板面的抗拉强度不同,因此,对系统耐候试验和耐冻融试验后抹面层与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拉伸粘结强度也根据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型号进行了区分,指标规定为“与Ⅰ型≥0.10MPa,与Ⅱ型≥0.15MPa”,是按照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垂直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指标确定的;抗冲击性试验,试件包括饰面层、抹面层和保温层,保温层厚度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厚度;吸水量试验,试件由饰面层、抹面层和保温层组成,保温层厚度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厚度;抹面层不透水性试验,试件由抹面层和保温层组成,保温层厚度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厚度;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试验,试件由饰面层、抹面层和保温层组成,保温层厚度为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厚度;系统热阻试验,试件制作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拼缝缝隙宽度、单位面积内锚栓和支承托架的数量应符合受检保温系统构造的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是A级不燃材料,保温系统采用的其他材料也大多是无机不燃材料,因此本条不再对系统的燃烧性能进行要求。本规程未对系统抗风压值指标进行要求,一方面因为现行测试方法不能反映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以及浙江省地方标准《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3/T1054-2016中均取消了抗风压性能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如对此项指标由要求,可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1.2本条规定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其中,抗冲击性指标和试验方法按照《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T159中的规定进行。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位于建筑物内部,因此对耐候性和耐冻融性等性能不做要求。4.2组成材料4.2.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是整个保温系统中最主要的功能材料,本条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通用技术要求》JG/T435,对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编制组对浙江省内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了检验,结果均符合行业产品标准的要求,有些指标甚至远远超过。检测结果如表4.2.1所示。其中,干燥收缩率指标的测试值远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测试结果均小于0.8mm/m。因此,根据检测结果和实际使用要求,对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干燥收缩值等部分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了提高。表4.2.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性能检测结果样品测试项目厂家一厂家二厂家三JG/T435Ⅰ型Ⅱ型Ⅱ型Ⅰ型Ⅱ型Ⅰ型Ⅱ型密度,kg/m3224258273182235≤230≤280抗压强度,MPa0.460.560.530.410.66≥0.3≥0.5体积吸水率,%2.84.93.17.17.4≤8.0导热系数,W/(m·K),25℃0.0560.0600.0640.0530.062≤0.058≤0.068软化系数0.780.820.870.730.76≥0.70热浸强度损失率,%9.52.24.09.57.8≤40垂直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0.130.180.150.190.22≥0.10≥0.15干燥收缩率,%0.0390.0380.0240.0340.05≤0.8抗冻性质量损失率,%0.80.91.41.21.2≤5.0抗冻性抗压强度损失率,%2.33.46.22.15.4≤25.04.2.5胶粘剂在保温系统中起到连接基层和保温层的作用,对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对其拉伸粘结强度以及浸水后的拉伸粘结强度进行规定。4.2.6本条对抹面胶浆的性能提出了要求。为了确保材料的使用性能,本条对抹面胶浆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进行了规定。4.2.7玻纤网置于系统抹面层中,提高系统的抗裂性能。本条参照现行行业标准《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841,规定了玻纤网的性能指标。其中,根据工程实际应用经验,将网孔中心距规定为5mm~8mm,在实际选用时,应特别关注网孔净面积大小,仅可能采用网孔净面积大的玻纤网,避免产生玻纤网“隔离层”的效果。4.2.8用于固定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锚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导热系数小,因此,锚栓通常采用金属与塑料复合的结构形式。对不同的基层墙体,锚栓的锚固形式和性能指标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条规定系统所采用的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的规定。4.2.9支承托架主要是对系统的安全性起辅助作用,因此要求具有一定的防腐性。支承托架应采用不锈钢、热镀锌钢、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的L形构件,长度不宜小于120mm,固定于墙体侧的高度不应小于30mm;长度太大的支承托架不利于工人操作,但过短的支承托架又无法起到承托作用,在工程中可选用适宜的长度,避免支承托架托架过重造成施工不便。配套使用的膨胀螺栓材质需要与其相容,避免产生化学反应。4.2.10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规定,按腻子膜柔韧性或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将腻子分为三种类别,分别为普通型(P)、柔性(R)和弹性(T)。普通型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普通建筑外墙涂饰工程,不适宜用于外墙外保温涂饰工程;柔性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普通外墙、外墙外保温等有抗裂要求的外墙外保温涂饰工程;弹性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墙面的开裂现象,本规程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的腻子应为柔性或弹性建筑外墙用腻子,性能需满足JG/T157相应指标要求,不应采用普通型建筑外墙用腻子。内墙保温系统涂饰工程采用的腻子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要求,为了提高饰面层的抗开裂性能,宜选用柔韧性(R)建筑室内用腻子,对潮湿部位,还应考虑腻子的耐水性能。4.2.1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涂料饰面,不采用面砖饰面。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由于室内高度较低,可选用面砖饰面。5设计5.1一般规定 5.1.1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有其特定的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整套组成材料都由系统供应商提供,系统供应商最终对整套材料负责。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是遵照系统供应商的设计和安装说明进行的,系统供应商应对保温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作出规定。5.1.2当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使用高度超过27m时,每两层应设置一道水平连续的支撑件,支撑件宜采用混凝土挑耳。混凝土挑耳宜在楼板位置外挑设置,高度不宜小于60mm,宽度不宜小于40mm,也可结合建筑腰线设置;当设置混凝土挑耳确有困难时,应设置一道水平连续的支承托架。5.1.3应用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时,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处若不做保温处理,其热损失是相当大,会对整个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应用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时,一般情况下在浙江省地区外墙内表面出现大面积结露的可能性不大,只需核算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是否高于露点温度即可。由于热桥是出现高密度热流的部位,应采取辅助保温措施,加强热桥部位的保温,减小采暖负荷。若验算结果满足热工规范要求,同时内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热桥部位可不做辅助性保温措施。5.2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设计5.2.1本条对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进行了规定,明确系统包括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饰面层。基层包括墙体和找平层,并应根据墙体类型确定界面处理方式。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宜采用涂料等轻质材料。5.2.2为保证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在基层上的粘结强度,本条规定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粘结方式采用齿形镘刀、条粘法工艺,有效粘贴面积不小于70%。条粘法工艺示意图见图5.2.2。图5.2.2条粘法工艺示意图5.2.3由于墙角、边部位的体型系数通常大于墙面部分的体型系数,因此为确保系统的风荷载安全性,墙角部位的锚栓数量通常要比墙面的多,需加密处理。5.2.4支承托架的主要作用:一是在粘结砂浆凝固前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支承于墙体外表面上,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系统安全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当墙体外表面设有凸出的混凝土构件时,其作用与支承托架功能一致,可用其替代支承托架。支承托架宜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上,固定时应采用M6膨胀螺栓,并应根据托架的材质选择相应材质的膨胀螺栓,避免产生不相容。高度27m及以下的墙面,宜每两层且不大于6m设置一排支承托架,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5.2.4所示;高度27m以上的墙面,应每两层且不大于6m设置一道连续的混凝土挑耳,当没有混凝土挑耳时,应设置一道水平连续的支承托架。图5.2.4支承托架安装位置示意图1-支承托架;2无机轻集料保温板5.2.5建筑物首层等易碰撞部位应采用双层玻纤网增强,以保证其抗冲击性。铺设时应按照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严禁玻纤网干铺。5.2.6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的防水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浙江省地方标准《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33/T1147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变形缝、分格缝、门窗周边、穿墙管线洞口、檐口、女儿墙、勒脚、阳台、雨蓬以及不同构造、不同材料结合处等重点部位应有节点构造图。5.2.7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JGJ144的规定,变形缝处时应重视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需设变形缝的部位有:1基层大部体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处。2预制墙板相接处。3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4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位移的部位,例如建筑体形突变或结构体系变化处。5经计算需设置变形缝处。6基层材料改变处。采用玻纤网翻包时,应在变形缝两侧的基层上胶粘玻纤网,再翻包到无机轻集料保温板上,玻纤网的先置长度与翻包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50mm。变形缝构造如图5.2.7所示。图5.2.7变形缝构造示意图1—填缝材料;2—变形缝盖板;3—背衬泡沫条;4—密封胶;5—水泥钉@500;6—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7—基层5.2.8为有效释放因收缩或变形引起的应力,减少空鼓开裂等现象的发生,应对系统设置水平和垂直分格缝。分格缝的设置可利用建筑物腰线或平面凹凸处。水平分格缝可与支承托架设置位置一致。分格缝设置时应做好防水处理,保证系统的防水性能。分格缝构造如图5.2.8所示。(a)垂直分格缝(b)水平分格缝(无支承托架)(c)水平分格缝(有支承托架)图5.2.8分格缝构造示意图1—背衬泡沫条;2—密封胶;3—支承托架5.3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5.3.1本条规定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5.3.3当系统采用面砖饰面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应采用锚栓辅助固定,锚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5.3.4门窗洞口四角和外墙阴阳角等处应采用玻纤网增强,防止开裂。5.3.5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区域时,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设置防水措施。5.4热工设计5.4.1保温层厚度应根据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浙江省的建筑节能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为防止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最小厚度应大于25mm,并且为了确保使用安全,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板的最大厚度不宜大于50mm。5.4.2表5.4.2给出的修正系数综合考虑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吸水、板缝、锚栓、支承托架等对系统的影响。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保温工程施工前,基层墙体应验收合格,特别是基层表面平整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基层墙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有关规定。6.1.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规定,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工程能否满足建筑物保温节能要求,必须从原材料、施工过程全方位进行控制,而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实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6.1.3样板墙或样板间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评判其质量与工艺状况,还可以对材料、做法、效果等进行直接检查,并可以作为验收的参照实物标准,也是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过程。6.1.4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力学强度较低,易受碰撞破坏,同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吸水率相对较高。在卸货、存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注意防水防潮。6.1.5本条规定了施工环境条件。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粘结砂浆、抹面砂浆的凝结硬化过程受影响,强度增长缓慢,应避免在此条件下施工。雨天施工不仅影响粘结,甚至可能冲刷墙面,造成抹面层酥松脱落,从而严重危害工程质量,故应采取一定的遮阳、防风和防雨措施。6.1.6墙面破损处、预留孔洞处,以及不方便粘贴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特殊异形区域,为了减少热桥,保证系统的保温效果,应进行修补或处理。采用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进行修补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33/T1054的要求。6.2施工准备 6.2.1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墙体进行检查,基层墙体的表面平整度和立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4mm时,可直接进行下一步施工。当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找平。找平层的质量以及找平层与基层墙体的粘结强度,对保温工程的安全性具有关键影响。找平层应与基层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落、空鼓、酥松、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并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不同种类的基层墙体,找平时应采用相应的界面剂进行处理。6.2.2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保证保温层安装时不留空隙,隔断外墙的冷热桥以及避免墙面渗水。6.2.3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应在吊篮或脚手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应具有防火防尘措施。6.3施工流程6.3.2本条规定了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其中,当系统采用面砖饰面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应采用锚栓辅助固定,锚栓的设置和施工与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要求相同;采用涂料饰面时,不需要设置锚栓。6.4施工要点6.4.1水平线和垂直线对系统的质量有重大影响,所以要控制好水平线和垂直线,以控制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6.4.2胶粘剂和抹面胶浆需现场配制,受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其质量较难保证。因此,本条规定粘接砂浆和抹面胶浆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提供的配合比、搅拌时间、配制方式配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完。6.4.3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粘贴过程中,为避免无机轻集料保温板下坠移动,一般应从下而上铺贴。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设置支承托架,设置方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粘贴时,粘结砂浆只涂抹于无机轻集料保温板背面和墙面,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的侧面不涂抹,目的是减小板缝宽度,提高整体保温性能。门窗洞口四角处的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应采用整块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切割而成,不得拼接。6.4.4锚栓的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外墙阳角、门窗洞口周围及檐口下应加密设置;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在采用面砖饰面时,需要采用锚栓辅助固定,设置方式和数量按照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相关规定进行。6.4.5无机轻集料保温板板粘贴后需要一定时间来硬化,因此本条规定抹面层施工应在无机轻集料保温板粘贴后3d~5d进行;玻纤网的施工,必须在湿状的抹面胶浆中压入网布,严禁网布直接铺在保温层面上,然后用抹面胶浆涂布粘贴,这样做会使耐碱网布紧靠在保温层上,不仅起不到分散表面应力的作用,还会形成隔离层,导致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影响系统的安全性。抹面层的厚度设定,应满足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并能使锚固件尾部的塑料压盘充分埋压于抹面层中,避免出现塑料压盘印痕,影响美观;同时考虑到使用的安全性,抹面层不能太厚,过厚的抹面层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重量增加,降低了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成本。6.4.6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饰面层施工,避免长时间暴露对抹面层造成损坏。保温系统采用涂料或饰面砂浆饰面时,应在抹面层上采用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要求的腻子批嵌平整;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面砖饰面时,应选用符合本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面砖,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的有关规定。7验收 7.1一般规定 7.1.2本条规定了系统验收的程序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等,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墙体节能工程分项工程验收。7.1.3本条规定了工程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当施工中出现本条未列出的隐蔽工程时,应在施工方案中加以补充。需要注意,本条要求隐蔽工程验收不仅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还应有必要的图像资料,这是为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的记录隐蔽工程的真实情况。对于“必要”的理解,可理解为有隐蔽工程全貌和有代表性的局部(部位)照片。其分辨率以能够表达清楚受检部位的情况为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