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_第1页
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_第2页
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_第3页
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_第4页
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代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县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通知》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我县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效,特制一、重要意义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种养方式的转变,地方品种消失风险加剧,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野生近缘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不清。农业种质资源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可变性,一旦消失灭绝,其蕴含的优异基因、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也将随之消亡,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2017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我县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01份,并对已收集的部分利用3年时间,摸清全县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一)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二)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2021年,畜禽查;配合省市完成已有遗传资源和新发现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2023年,全面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三)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2021年,启动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制定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组织技术培训,完成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有针对性开展地方特色品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种等重点水产种质资源调查;采集并制作遗传材料,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2022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以及重点区域现场核查;发布一批具有我县特色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一批种质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或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2023年,全面完成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调查、保存、登记等相关信息数据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并统一纳入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依照有关规定发(公)布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和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三、重点任务(一)全面完成县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1.资源普查。普查县每个县要填报3个时间节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的普查表,要求数据完整,报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审核2.资源征集与调查。县是全市5个系统调查县之一。每个调查县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份以上,填写对应的资源给省农科院等指定单位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鉴(二)实施并完成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等情况。开展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和描述,市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危资源保护实行“一品一策”,明确保护主体、保护措施,(三)启动并完成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记表》要求,对当地水产养殖场(户)(含水产原良种场、遗传育种中心、苗种场和普通养殖场等)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查信息、采集制作遗传材料。二是重点核查。以镇为单位,对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进行重要特征特性、遗传多样性评估,根据基本情况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活体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相应遗传材料纳入种质库妥善保存。四、实施范围与进度(一)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2021年全面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各项任务,9月迎接国家考核验收。(二)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普查畜禽、蜂、蚕遗传资源,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引入品种(配套系)。2021年,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2022年,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重点区域现场核查;2023年,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数据审核和入库工作。(三)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殖场(户)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两栖爬行动物等。2021年,完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2022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以及种质资源特征特性和遗传多样性鉴定评价、重点区域现场核查;2023年,完成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数据核实和录入工作,编写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发布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为切实做好我县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立县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种子服务中心,负责具体统筹协调工作;在县种子服务中心、县畜牧水产中心分别设立农作物、畜禽、水产3个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和技术专家组,分别负责组织3个领域的普查工作推进落实、技术支持和服务等。各镇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普查力量配备,强化工作协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考核,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二)加强督导培训。县农业农村局根据普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进行检查,对进度迟缓或完成质量不高的进行通报。各镇(管委会)要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好参加省、市、县三级业务培训,同时积极组织辖区内区域性技术培训。要开展(三)加强经费支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落实县级财政资金,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要规(四)加强宣传引导。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提升地方品种文化品牌影响力、1.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方案(2021年)2.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3.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附件1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方案(2021年)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验收,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印发<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考核验收方案>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通知》(闽农综(2021)35号)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通知》(漳农通(2021)2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2017年4月,我县正式启动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在省、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指导下,经过全县普查人员共同努力,我县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全县累计收集了农作物种质资源101份,发现“柴蕉”等较为珍贵的种质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的初步核查(农种畜函(2021)5号)和省、市初步核查,目前我县共征集了种质资源101份,成活资源数56份,需要补充采集45资源数份,已入库资源数36份,需要补充入库资源数65份。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今年我县的主要目标是:(一)资源普查。普查县每个县要填报三个时间节点 (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的普查表,要求数据完整,报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二)资源征集与调查。普查县每个县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份以上,填写对应的资源征集表;系统调查县每个调查县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份以上,填写对应的资源调查表,征集表与调查表要求数据信息完整,报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审核合格。(三)资源评价与保存。对以上收集的农作物资源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评价,并提交给省农科院、国家种质库(圃)妥善保存。(一)种质资源补充征集。对已征集但未种植成活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补充采集。4月6日—13日,根据省种子总站下达的需要补充采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各镇、村及采集人;4月13日—6月30日,在省农科院资源调查队、省种子总站的指导下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补采工作,并将收集的农作物资源提交给省农科院进行繁殖和鉴定评价,确保种质资源及时入库(圃);7月1日—30日,做好补采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表、调查表的填报工作,确保上报的表格规格、完整。(二)工作总结及相关验收材料。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县工作总结报告的撰写以及相关考核验收材料的收集整理。(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部署和指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完成省、市下达的种质资源普查任务,确保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顺利完成,并通过农业农村部考核验收。(二)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到人。(三)强化督导协调。根据省、市下达的补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顺利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任务。(四)强化考核激励。省农业农村厅把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列为2021年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延伸绩效考核重要内容,要确保任务目标圆满完成。附件:1-1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小组成员名单附件1-1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成员:王景生县种子服务中心干部康爱华县种子服务中心干部附件2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进一步摸清我县畜禽遗传资源家底,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 局关于印发<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通知》(闽农综〔2021〕35号)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 (2021-2023年)>通知》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县地处亚热带,复杂多样的地理气候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而种质特性各异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我市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有金定鸭、闽南黄牛等地方品种。这些地方畜禽品种经过千百年的驯养和培育,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和肉质风味好等特点,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潜在遗传资源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县从国隐性白羽鸡、樱桃谷鸭、安格斯牛、荷斯坦牛、努比亚山羊等,有力推进我县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畜牧业结构有效调整,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县畜禽种质资源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畜禽遗传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畜禽遗传资源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畜禽和蜂、蚕遗传资源家底,发掘一批新资源,科学评估资源珍贵稀有程度和濒危状况,实施有效保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资源基础。二、主要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厅、市局的总体安排,从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面系统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我县畜禽遗传资源群体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情况,科学评估畜禽遗传资源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变化情况,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发布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及状况报告,修订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收集保护一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制作保存一批遗传材料,实现应(二)分年度目标2021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启动,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及普查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工作。配合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2022年,完成全县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畜禽品种现场核查;完成已有遗传资源和新发现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向上级申请鉴定一批新资源;根据国家濒危等级标准,科学评估我县畜禽遗传资源珍稀程度和濒危状况,收集保护一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完成农业农村部、省厅、市局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2023年,完成全部普查任务,将全县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存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完成农业农村部、省厅、市局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三、重点任务(一)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以镇域为单位开展畜禽、蜂、蚕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当地畜禽、蜂、蚕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厅、市局要求填报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蚕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县级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调查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挖掘其文化价值,收集整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开展品种评价,拍摄品种照片。(二)畜禽遗传资源特征特性评估和抢救性收集。一是完成具体品种的基本信息登记,影像采集,以及体尺体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的测定工作,填报畜禽遗传资源概况表、畜禽遗传资源体型外貌登记表、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登记表、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表等。原则上,地方品种的性能测定由保种场或保护区承担,培育品种(配套系)由培育单位承担,引入品种(含配套系)和没有保种场保护区的地方品种由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指定有关单位承担。二是根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珍稀濒危评定标准,科学评估畜禽遗传资源珍稀程度和濒危等级,采取活体和遗传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相关遗传材料入国家基因库保存。三是根据普查结果完成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修订工作,参与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鉴定通过的新遗传资源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请鉴(四)普查数据录入和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发布。以镇域数据库;蚕遗传资源普查数据由省畜牧总站统一组织录入;畜禽遗传资源基本信息登记和性能测定数据由县级农业农(一)普查时间。2021年3月—2023年12月。(二)普查区域。县区域内的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种、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引入品种(配套系)。五、(一)2021年3月—2021年12月。印发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根据普查技术路线图(附件2-1),部署工作安排,落实责任分工,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启动普查。12月底全县完成基本情况普查,普查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省、市两级对县域内普查情况进(二)2022年1月—2023年5月。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信息登记和性能测定等工作,安排专人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完成新发现遗传资源的初步鉴定,将相关数据(纸质版)报上级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电子版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争取新发现遗传资源通过国家鉴定和发布。完成农业农村部、省厅、市局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三)2023年6月—2023年12月。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内数据审核和入库工作;完成农业农市局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六、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在县畜牧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中心设立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附件2-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并参与各镇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二)强化统筹协调。各镇(管委会)成立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负责本辖区内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普查联络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岗位)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配合做好普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各镇普查工作组和联络员名单汇总上报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附件2-3)。(三)强化督导管理。各镇(管委会)要根据本方案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对照普查范围(附件2-4、附件2-5、附件2-6、附件2-7),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全县整体推进、协调一致、扎实完成普查任务。省、市、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将开展督导和检查,以确保全县普查工(四)强化技术支撑。成立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专家组,负责全县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工作。附件:2-1.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路线图2-2.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2-3.各镇(管委会)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和联络员名单表2-4.省现有地方品种目录2-5.引入品种目录2-6.蜂品种目录2-7.蚕品种目录附件2-1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路线图附件2-2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附件2-3各镇(土楼管委会)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和联络员名单表镇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备注联络员镇姓名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备注联络员镇单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备注联络员县级联系人:严彩凤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干部联系方式传真:6036913附件2-4猪鸭附件2-5引入品种目录畜畜禽遗传资源名称猪:牛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娟姗牛、德国黄罗门牛、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地中海水牛羊马新吉尔吉斯马、温血马(荷斯坦马、荷兰温血马、丹麦温血马、汉诺威马、奥登拉-法兰西马)、设特兰马、夸特马、法国速步马、弗里斯兰马、贝尔修伦马、美夏尔马兔德系安哥拉兔、法系安哥拉兔、青紫蓝兔、比利时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力克斯兔、德国花巨兔、日本大耳白兔、伊拉肉兔、伊普吕肉兔、齐卡肉兔、伊鸡隐性白羽鸡、矮小黄鸡、来航鸡、洛岛红鸡、贵妃鸡、白洛克鸡、哥伦比亚横斑洛克鸡、雪佛蛋鸡、罗曼(罗曼褐、罗曼粉、罗曼灰、罗曼白LSL)蛋鸡、鸡、澳洲黑鸡、巴波娜蛋鸡、巴布考克B380蛋鸡、宝万斯蛋鸡、迪卡蛋鸡、海褐、海兰灰、海兰白W36、海兰白W80、海兰银褐)蛋鸡、海赛克斯蛋鸡、金马尼亚蛋鸡、罗斯蛋鸡、尼克蛋鸡、伊莎(伊莎褐、伊莎粉)蛋鸡、爱拔益加、罗斯708)肉鸡、明星肉鸡、尼克肉鸡、皮尔奇肉鸡、皮特逊肉鸡、萨索肉鸡、畜鸭咔叽·康贝尔鸭、奥白星鸭、狄高鸭、枫叶鸭、海加德鸭、丽佳鸭、南鸭鹌特新西兰赤鹿、羊驼、尼古拉斯火鸡、青铜火鸡、BUT火鸡、贝蒂纳火鸡、珍国七彩山鸡、鹧鸪、番鸭、克里莫番鸭、绿头鸭、非洲黑鸵鸟、红颈鸵鸟、蓝颈附件2-6蜂品种目录序品种名称中心产区1北方中蜂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北京、川北部等2华南中蜂广东、广西、、浙江、台湾、安徽南部、云南东3华北中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西部、江苏南部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等4云贵高原中蜂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西南部等5长白山中蜂吉林省、辽宁等6海南中蜂海南岛7阿坝中蜂四川西北部8滇南中蜂云南南部9西藏中蜂西藏东南部浙江浆蜂浙江东北黑蜂黑龙江饶河新疆黑蜂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及伊犁河谷地区等珲春黑蜂吉林东部山区的珲春市西域黑蜂新疆伊犁河谷大蜜蜂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台湾等小蜜蜂云南和广西南部等黑大蜜蜂西藏、云南等黑小蜜蜂云南熊蜂新疆、东北等无刺蜂云南南部、海南和台湾等切叶峰全国壁蜂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陕西北京、安徽、四川和等喀(阡)黑环系蜜蜂品系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系原浙江农业大学系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国蜂414配套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松丹蜜蜂配套系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晋中种蜂场中蜜一号蜜蜂配套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意大利蜂全国美国意大利蜂除海南省以外的全国各地澳大利亚意大利蜂除海南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卡尼鄂拉蜂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各地高加索蜂北京、吉林、黑龙江等①U安纳托利亚蜂长江中下游流域喀尔巴阡蜂全国塞浦路斯蜂生产中已不存在俄罗斯黑蜂吉林等附件2-7蚕品种目录品种类型资源名称方品种邯郸种、临城种、山东三眠、鲁黄1、鲁黄2、鲁黄8、鲁黄10、鲁108大锤把子、安康4、武功种、农二、农十二、甘肃种、延吉种、太和1、青阳茧、玫瑰红茧、黄茧、宿迁1、大团圆、丰县8、无锡、吴江、邳县3、沛县泗洪15、盱眙1、松花蚕姬、浒关、铜山24、盐水、盐城2、新沂19、碧莲震泽、新沂20、珠桂、中十一、中十四、中二〇(锡)、中二十一(育)、圆、金光、三五七、三○四二、九OO八、C17(诸吴)、中五十一、中五十E小白圆、大如来、大茧、大圆头、乌龙、乌龙三O三O、文昌阁、太湖玉蚕白皮龙角蚕、白皮黄茧、石灰、龙角(浙)、龙皇堂、宁海20、兰溪2、萧山安吉7、掬子、孝丰17、余杭11、余杭24、余杭白皮、余姚、奉化7、金不罗汉头、拱二、浔八、临安、临海39、柘蚕(杭)、柘蚕(湖)、特大诸桂桂圆、桑蚕(湖)、诸暨、温州种、富圆、辑里丝、新昌12、新昌长、榧子余杭、余杭2、余杭7、余杭二化、余杭二化(甲)、余杭青、余夏、青皮、五眠、红卵大茧、朝阳、兰溪10、兰溪20、余杭多化、修水2、汉口、沔阳十眠蚕、土一肉黄圆、土七、土八、土三虎斑、大毛、三月黄、小绿茧、中种、白麻蚕、达县种、灰蚕、红种、米桂、茄子蚕、金龟种、金黄(川)、白、歪沟子、阆中种、笔尖种、黄圆齐头种、紫花、棉花团、棉花茧、酥酥直黔三眠、遵义1、遵义2、大09、大造、解放1、农42、轮月、高白、高花、白、通爸、301、琼山海南、容大造、防1、防3、防4、钦金育品种菁松、皓月、苏5、苏6、芙蓉、湘晖、122、226、795、796、秋丰、白3苏春、春蕾、镇丰、明珠、75新、871、872、829、827、7910、8214、932、丰9、春5、湘A、研7、川山、蜀水、秋14、317、318、蜀绣、渝春、857、平76、C9K、云竹K、秋湘NK、秋白BK、781、782、734、7532(朝霞)、丰一、54A、129、797、241、798秋白、薪杭、白云、华新、晖玉、261、8701、8702、57B、锦6、云蚕82065、8535、8536、华光、平30、28、华明、1505、1507、1514、1518、日、C101、N101、G101、Y101、M中、M日、125M、锦6B、绫4、野A野B、784、84Y2、黄茧一号、黄茧二号、9801、9802、953、芙53、湘43白、NC99R、NC9C、NJ7、NJZ、泰圆、泰黄、1501CK野AN、野BN、784J、84Y2J、CN、中03N、日1广04、萍绿、湖、州、521B、523B、524、526、苏N、菊N、明N、虎S6、S7、S8、S9、秋芳、金玉、锦、绣、壮、丽、辉、煌、9805D、J1D入品种中一〇九、日一一〇、日一一二(A)、日一二O、日一二O(A)、日一爱子2、萨尼斯11、萨尼斯15、萨尼斯22、萨尼斯24、43(新)、47(新)日本白罗、伟罗A、苏S8、苏罗42、罗尼3、罗尼6、罗尼7、罗尼9、罗本红、罗束腰黄、317、410、法一OO、法一六一、法四O三、法五O八OB、东德201、东德907、匈牙利、波兰七六五、保黄、意十六、显性白茧AN五二五、欧十六(吴)、欧十九(吴)、欧洲、白皮淡、白眉蚕、白莲洲加木王、演金黄、清化种、越5、卵1、卵2、平1、平2方品种小杏黄、小白蚕、青黄1号、鲁红、胶蓝、青6号、河41、33、39、小M、豫早2号、豫5号、741、豫7号、白一1号、豫杂2号、豫杂3号、豫杂4号、青黄(黄安东)、鲁杂2号、鲁青、多丝2号、白茧2号(825)、白茧8712、抚早、多丝3号、多丝4号、多78-6、方山黄、海青、辽青、辽柞1号、鲁杂2号、清河1号、双青、水青扎兰2号、黑蛾、青绿抗大、选大4号、9906、吉青、吉柞889、特大、辽蚕582、豫大1号、青、龙蚕1号、8821、选大1号、早418、高油1号、883、金凤、龙蚕2号黑蛾2号、青白1号、选大5号、早熟2号、多丝5号附件3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按照《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为保质保量完成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作为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产养殖原始创新、推动现代水产种业和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为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自主掌握重要和核心种质资源,创制水产新品种,落实《市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状况,加大收集保护力度,推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提供物质支撑。利用3年时间,摸清我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进行资源收集与保护,协助发布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县部分),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年度目标如下: (县部分)任务,调查、保存、登记等相关信息数据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并统一纳入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发布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状况报告(县部分)和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县部分)。(一)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