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_第1页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_第2页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_第3页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_第4页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合集篇)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手机的构造和功能,感受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与客人老师进行沟通,并能运用简洁的图案进行记录。

3、主动参加嬉戏,体验嬉戏带来的欢乐。

活动打算:

1、课前请幼儿收集有关手机的信息,视察家长的收集,收集手机模型。

2、手机店:摆放各款玩具手机。

3、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手机店,引起孩子学习的爱好。

老师: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周老师刚开了一个店,开了一个什么店呢,先不告知你们,现在跟着周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吧,好不好啊?(播放音乐,参观手机店)

二、了解手机的构造。

1、老师:刚刚参观了周老师的手机店,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手机,请小挚友说一说你看到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2、(出示翻盖手机和直板手机)老师:请小挚友看一看这两款手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原来有盖子的叫翻盖手机,打电话时须要打开盖子的。没有盖子的叫直板手机,打电话时不须要打开盖子。

3、(出示滑盖手机)老师:看,这款手机新奇怪啊,没有盖子,但是能往上推,你们知道这种手机叫什么名字吗?原来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滑盖手机。

4、老师:工人叔叔真聪慧,设计出了翻盖手机、直板手机、滑盖手机等这么多不同款式的手机,真了不得。

5、(投影仪出示手机实物)老师:请小挚友看一看,手机上面都有些什么啊?手机上面有屏幕,下面有键盘,键盘上有数字,这些事数字键,还有是表示功能的,是功能键。

6、老师:小挚友,你们知道吗,手机里还藏着隐私呢!(拆开手机)原来手机里还藏着电板和SIM卡呢,手机要有了电板和SIM卡才能运用。

三、了解手机的功能。

老师:你们在家里玩过爸爸妈妈的手机吗?他们的手机有什么本事呢?(打电话、发短信、玩嬉戏、拍照…)手机有许多的本事,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手机究竟有哪些本事。你们想先试一试手机的什么本事呢?(打电话)(请一个小挚友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聊一聊)刚刚小挚友打了一个电话给妈妈,我们知道了手机有打电话的功能。(接着试一试拍照、录音等功能)

四、学当小记者。

1、老师:手机又许多的本事,今日请你来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一下客人老师的手机有什么本事?

2、老师:这里有一张调查表,上面有许多图片,你们相识吗?(介绍各种图片代表的意思:信封图片表示可以发短信,钟的.图片表示时间,话筒图片表示可以录音,照相机图片表示可以拍照)假如你采访的客人老师的手机有这种本事,就在图下打√,没有就空着,假如客人老师的手机还有新本事,就请你用你看得懂的图画画在下面空格里。

3、幼儿找一位客人老师进行采访并记录。

五、集中探讨沟通。

1、老师:现在请小记者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采访的客人老师的手机有哪些本事。(幼儿介绍)

2、老师:通过采访,我们知道手机一般都有拍照、发短信、听音乐、摄像等本事,手机的作用可真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手机还有更多的新本事等着我们去独创呢,信任我们小挚友确定能做一个小独创家的。

大班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有一次,一个小挚友的手指被刀子划破了,不久他的伤口愈合了,他发觉新长出来的指纹和原先的指纹一模一样,就问我:“手指上的皮肤为什么有一道一道的纹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肤没有呢?”

为了培育幼儿对科学的爱好,科学的看法,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探究精神,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奇妙的指纹》。

活动主题:

本活动经过幼儿视察、比较发觉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一种学习方式,满意了幼儿探究的愿望,坚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忱,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看法、习惯与本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经过视察发觉指纹的罗圈形态、数量不一样,明白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2、了解指纹的三种类型及指纹的用途。

3、培育幼儿的视察本领及探究本领。

活动打算:

1、场景布置:指纹画展。

2、录像《黑猫警长》。

3、放大镜、油印、白纸、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参观指纹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究爱好

1、老师:“小挚友们,我们一齐去看画展好吗?”(好)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老师提问:“你发觉了什么?和我们平常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视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老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视察自我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视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老师巡场指导幼儿视察发觉指纹的形态、数量不一样)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挚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态和数量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我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导幼儿视察归纳指纹的三种类型

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视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

(2)其次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一样!

(3)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统计一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相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经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老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忙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五、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老师小结:小挚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期望你们能用才智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独创创建做出一份贡献!让我们一齐努力吧。

延长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我,那大家一齐来制作一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老师巡场指导。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3

自然角是我们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一个难题,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走进自然角,担当起自然角中的主体责任,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简洁的植物的摆设,让自然角恒久的充溢朝气是我们始终在探求和期望的,从今年上半年时我们幼儿园把自然角作为我们一个课题,将自然角和我们的课程能够结合起来,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关注自然角,但是在照看植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状况,要么就是长期的遗忘浇水,要么就浇过多的水,因为他们不了解浇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从本质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浇水,该怎么样浇水。

1、通过试验视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茎部输送水分的。

2、萌发对植物喝水现象的探究热忱,初步学会照看植物的简洁方法。

通过试验,了解植物喝水的隐私。

能精确表达自己视察到的科学现象。

1、课前和幼儿一起将芹菜放入红色墨水里。

2、植物根吸水的视频,植物茎吸水的ppt。

3、两位幼儿一组试验材料:已经吸水的芹菜,放大镜一个。

一、视察图片,了解万物生长离不开水。

ppt出示斑马、大象、小挚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张)

问:他们在干什么?(喝水),为什么要喝水?他们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动物都须要喝水,那么植物须要喝水吗?它没有嘴巴怎么来喝水?为什么?

老师带来了一株芹菜,我们来猜一猜,它是靠身体的那一部分来喝水的?为什么?

二、试验验证,引发孩子探究热忱。

1、PPT呈现试验结果,问: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

小结过渡:原来植物是靠根来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刚才我们一起将芹菜放在红色的颜料里,现在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改变,(出示芹菜喝水现象对比图)

问:你发觉了什么隐私?

小结:原来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植物的茎究竟长得什么样呢?今日我们要来做小小植物学家,来解剖一下芹菜的茎。

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茎的运输功能。

1、用图示的方法显示茎的横截面和纵截面。

2、讲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先把把芹菜横着剪,纵向剪,然后用放大镜看看茎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等一会和大家一起共享。

3、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引导孩子视察的横截面有红色的点,纵切时看到红色的线。

4、集中沟通、探讨,请你用红线上来画一画你看到的。问:你发觉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结:植物的茎纵向看像吸管,有长长的通道。横向看有一个个小孔,植物就是靠根汲取水分,然后利用茎这根长长的细细的小圆管运输水分的.。

四、迁移阅历,进一步引发孩子关爱植物的美妙情感。

出示一盆腐烂的仙人掌,引导孩子视察:仙人掌怎么了?为什么会烂呢?说明自己的理由,再请相同看法的幼儿举手表决(由于小挚友给它浇了太多的水,让它的根烂了)

老师总结:虽然植物须要喝水,但每一种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自然角有很多植物,该怎么照看呢?听听科学小博士的建议PPT播放浇水要领:第一、土壤干燥须要水,其次将水浇在根部,要浇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浇水时间。

反思:

在活动中我出现了一个以前在试教的时候从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较湿,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导致活动中试验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还有就是我们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其实对于根吸水的现象已经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环节就很干脆的将我的答案回答出来了,让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对于根吸水的现象我们可以忽视,其实科学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有些话说得有些啰嗦,孩子抛出的问题我并不能刚好很好的赐予回应。

大班科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过试验让幼儿明白因为镜子能反光,所以能照见人和物,透过镜子嬉戏激发幼儿学习科学常识的爱好;

2、发展幼儿的视察力与思维潜力;

3、丰富词汇“反光”“光滑”;

教学打算:

1、手电筒、大镜子、玩具、盒子各一个、一张与镜面同大的纸(上头画有飞机图案)、一把剪刀、小蜡烛、打火机;

2、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一张与镜面同大的纸(上头画有飞机图案)、一把小剪刀,每组桌上几样小玩具、一瓶小胶水。

教学过程:

1、上课起先,请幼儿猜镜子的谜语,引入课题:

拿在手中对它瞧,

里面有个小宝宝,

你对它来笑眯眯,

它对你来眯眯笑。

猜中后出示镜子,提问:“镜子有什么用?镜子为什么能照见人和东西呢?”请小挚友看试验。

2、演示试验,使幼儿明白镜子能反光:

(1)出示手电筒并拧亮,问幼儿:“这是什么?(手电筒)。你们从手电筒里看看了什么?(电光)。”

(2)将电光照到墙上,指着光斑问幼儿:“手电筒的光照到什么了?”(墙上)。

(3)用镜子完全拦住电光,问幼儿:“电光还照在墙上?为什么没有了?”(电光被镜子拦住了)。

(4)移动镜面,使光斑逐一出此刻天花板和左、右墙面上,分别问幼儿:“此刻电光照到哪里去了?”

(5)小结提问:

启发提问:“没有用镜子拦住时,电光往哪个方向照?”(电光往前面墙的方向照);“用镜子拦住电光时,光的方向怎样样了?”(光的方向变更了);“为什么光的方向变更了?”再演示一下镜子反光的试验来启示(是镜子光的方向变更了)。

小结:“镜子能使光变更方向,就是镜子能反光”。

反复问:“镜子能使光怎样样?”(变更方向);“就是镜子能怎样样?”(反光)。使幼儿驾驭“反光”这个词。

3、幼儿试验“镜子能照人和物”:

(1)照镜子:

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摸摸镜面(光滑的),再让幼儿照照自我的脸(做各种表情),让幼儿把小玩具放到镜子面前,看镜中玩具的像,让幼儿转动镜面,从镜中看身后的小挚友;将点着的小蜡烛放在大镜子面前,让幼儿留意到镜子也能使烛光变更方向,转动镜面使幼儿都看到镜中有点着的蜡烛的像。

提问:“你们从镜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从镜子里望见小挚友、玩具和蜡烛呢?”

讲解:“因为镜子能反光,所以人站在镜子面前就能从镜子里望见自我,把其它东西放到镜子前面,我们就能从镜子里看到其它东西”。

小结:“因为镜子能反光,所镜子能照见人和物”(让幼儿重复此话)。

(2)智力嬉戏“盒子里有什么?”

老师说:“盒子里有件很美丽的.新玩具,你们想看吗?,惋惜,盒子开口在上头,并且放得又高,大家看不见,有谁能想出好方法?不拿出玩具却让大家都能望见盒内的玩具呢?”。引导幼儿想出:将一面大镜子举在盒子的上方,转动镜面使全体幼儿透过镜面看到盒子里的玩具,再取出验证。

提问:“为什么能从镜子里望见盒子内的玩具呢?”(镜子能反光)。

4、总结:“小挚友透过这节课,你们都明白镜子能照什么?(能照人和物);是因为镜子能光怎样样?(能使光变更方向);说明镜子能怎样样?(镜子能反光)”。

5、带领幼儿做“光飞机打仗”嬉戏,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相识四季,驾驭四季的基本特征。

2、教化学生酷爱大自然。

3、培育幼儿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相识四季,驾驭四季基本特征。

难点:合作完成“选服装活动”,培育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打算

幻灯片、多媒体、服装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挚友们你们酷爱大自然吗?最喜爱哪一个季节?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相识四季,和它们做好挚友,好吗?

二、新授

1、相识春天

(1)出示春天幻灯图片;

(2)老师重点引导孩子们视察图中的大树、小草、小河及人们穿着的特点;

(3)沟通春天的'特点;

(4)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歌曲或儿歌,找生表演。

2、用以上方法相识夏天、秋天和冬天。

三、合作完成"选衣服"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为图片中不同季节的小挚友选择合适的衣服。

四、拓展

回家与父母合作完成一幅自已喜爱的季节的图片。

五、延长

建议幼儿多与父母到大自然当中去体会四季的美。

大班科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相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的名称,感受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改变。

2.学习用简洁的图示记录自己发觉的树的不同特征,感受树的多样性。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打算: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幼儿视察桂花树、橘子树、玉兰树、梧桐树。

1.提问:你相识这些树?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这事一些什么样的树?它们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如桂花树枝头坠满小小的桂花;橘子树届满了果实,玉兰树长着绿绿的叶子,梧桐树树叶变黄了等)

2.秋天到了,你发觉这些树有什么改变?(引导幼儿从树的开花、结果、落叶这一明显的改变角度来进行描述)

3.你还知道关于这些树的特殊的隐私吗?(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树有先长叶再开花、先开花再长叶之分)

二、幼儿视察《小挚友的书秋天多美妙》第16-17页的画面。

1.提问:这些树你相识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相识它的?

2.这些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幼儿进入树林,在找寻相识树的过程中,巩固对各种树的名称和特征的相识。

1.老师出示几种树叶,问:"这些树叶分别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你能将这些树叶送回到树妈妈的身边吗?找到后站在这棵树妈妈旁边。"

2.幼儿说出推断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这片树叶就是这颗树妈妈的宝宝呢?(引导幼儿从树叶的形态等特征来推断、推理)

3.视察树妈妈:这颗树妈妈长什么样?(引导幼儿按整体外观、树干、树枝、树冠、树叶的依次视察)

4.给树妈妈制作名称标牌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说出树妈妈的名字。老师在小卡片上写名称,并挂到树上。

5.嬉戏"摸摸ⅹⅹ跑回来",巩固对树的相识。

幼儿聚集在老师身边,老师说出一种树的名称,让幼儿跑去找,找到桂花树后摸摸树干跑回来,看哪个小挚友的速度快。

四、收集自己最喜爱的树叶带回幼儿园。

并说说喜爱的理由老师收集幼儿对树感爱好的问题,指导幼儿将有关树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张贴在主题墙上。

五、绘画:我眼中的`树。

1.幼儿绘画。

2.共享沟通,感受树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视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动身,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好。在公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王伊诺小挚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摇摆,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挚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美丽的,是她最喜爱的。

小百科: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大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爱观赏悦耳的声音,对声音感爱好。

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能避开听噪音。

活动打算

1、声音:切菜的声音,接水的声音等。

2、打算简单发出声音的物品:铃鼓、装有黄豆的小瓶子。

活动过程

一、倾听声音。

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在歌声中体会声音的美妙与奇妙。

2、老师:声音的本事可大了,不仅能告知我们谁来了,还能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细致地用耳朵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二、触物嬉戏

1、体验揣测声音的乐趣。

老师:声音真是我们的好挚友,请你上来随意摸一样东西,并让它发出声音,小挚友要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请幼儿上前嬉戏,让其他幼儿一起听辨声音,并说说自己的听辨理由。

三、操作活动,接着感受不同的声音,了解物体的振动会发出声音。

1、老师:看!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也都忍不住要发出声音了,可它一个人发不出,须要小挚友的帮助。请你们去试试看,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2、请幼儿逐个用自己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大家一起听辨声音,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四、引导幼儿探讨:你喜爱什么声音?为什么?

1、组织幼儿倾听录音机中播放的'不同声音

切菜的声音

马桶冲水的声音

可怕的声音

敲门声

打雷声

救援车声音

台风

2、说说自己喜爱听到什么声音?不喜爱听到什么声音?为什么?

3、幼儿自由沟通:自己听过喜爱的和不喜爱的声音,特殊是要谈谈听到不喜爱的声音时,是什么感觉?(不舒适、心烦、胆怯 等等。)

五、介绍噪音的危害,教化幼儿避开听噪音。

1、老师:不好听、乱糟糟的声音我们叫它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许多害处。

常常听噪音,耳朵会变聋,还简单得心脏病。

2、引导幼儿主动探讨。

小挚友假如到了有噪音的地方应当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者离开那里。)

六、老师小结并激励幼儿学习限制音量的礼仪。

不同的场合须要不同的声音,上课发言要声音洪亮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晰;人多地方说话声音轻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不制造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依据场合来确定声音的轻或响。

大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经过视察和操作活动,发觉圆形积木比方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育对探究活动的爱好,发展视察本领。

活动打算

1、每桌一小筐圆、方积木。

2、搭好一组斜板。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视察老师操作。

1、出示圆形和方形积木

老师以嬉戏口吻:圆圆和方方要来打滑梯了,请小挚友看好啊!

2、老师操作

(1)方方先滑梯

(2)圆圆再滑梯

谁滑的快呀

二、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请小挚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梯上,

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三、探讨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实行个滑滑梯竞赛,两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快,

竞赛完后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探讨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竞赛时,谁滑得快

2、圆积木比方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

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延长活动

请小挚友每人选一样东西拿到下头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大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究光的爱好。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态的改变。

3.能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活动打算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运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觉”记录图、彩色笔、标记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剧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爱好。

提问:小挚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改变。)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打算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探讨: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3.小试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改变。(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觉记录在“我的发觉”图表上。

分析:老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视察、比较、发觉。尽管幼儿视察到的改变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透过他们个体阅历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沟通、补充、完善,使探究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其次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态的改变。)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探讨:玩具、手电筒一齐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改变呢

3.试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改变(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齐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仅颜色会变,形态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觉,并在“我的发觉”图表上记录新发觉。

分析:在活动的推动过程中,老师在幼儿揣测一试验一再揣测一再试验的冲突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究发觉,培育幼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齐表演。

五、活动结束,幼儿欢乐地离开大厅。

活动延长

老师、幼儿、家长一齐找寻资源,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异的改变。

活动反思

刚起先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化下去。

最初,老师一厢情愿地投放了手电筒、颜色艳丽的皱纹纸,并预设幼儿会喜爱的活动过程,可结果让人悲观,幼儿的爱好只持续了非常钟,是什么缘由呢我把遇到的问题请教听课的老师,期望透过群众的才智给我一些启示。老师们举荐我不妨先视察幼儿感爱好的东西,再抓住幼儿的爱好点深层次地挖掘。于是我潜下心来视察思索,发觉幼儿对“光”发生改变这一现象是很感爱好的,但是因为我投放的材料太单一,幼儿很快发觉了规律,才造成了活动的停滞。于是,我物色了超多能让手电筒光变更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透亮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等……亲自试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胜利。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不仅仅颜色变得艳丽美丽,形态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新发觉使幼儿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事实证明,追随幼儿爱好,依据幼儿的发展须要,选取有价值、有好处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透过自己的发觉主动构建相关的学问阅历。

大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明白有各种声音,不一样的声音能告知我们不一样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留意力和听辨声音的潜力。

活动打算

1、课件—声音

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爱好

课件:声音

1、请小挚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1)笑声

(2)哭声

(3)打呼噜声

请小挚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爱好。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

请小挚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

(2)打喷嚏

(3)钟表的秒针

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二、相识声音

1、你们明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让幼儿依据自我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试验:敲鼓

(透过试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振动)

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透过

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挚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明白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知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忙我们持续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必需要爱护耳朵!

三、幼儿操作,感知振动产生声音

1、请小挚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示幼儿边敲边视察,留意听不一样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探讨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

(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阅历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

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嬉戏:听一听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

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明白了什么事情。

2、透过嬉戏让幼儿明白不一样的声音能够告知我们不一样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大班科学教案11

设计意图:

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识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和爱好。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并享受探究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和爱好。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洁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打算: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亮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老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爱好,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觉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简单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试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视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老师出示图l,作简洁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合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学问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接着探究,并学习用简洁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究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立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视察的结果。(激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视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觉新的问题。

5。延长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究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立了很多的拱桥,有的到今日还在运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立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沟通。(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较剧烈的寻求问题答案的意愿,但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原有的阅历会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找寻合适的媒介物来成为连接幼儿原有水平与潜在实力之间的桥梁。在该活动中,老师奇妙地借助了蛋壳这样一个幼儿熟识的物品,利用蛋壳凸面受力和拱桥桥面受力原理相同的特点,让幼儿把在蛋壳受力试验中获得的阅历自然地迁移到拱桥上去,从而弄清拱桥受力大的缘由。

大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乐意发觉四季的改变。

2、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季节特征,四季是按春、夏、秋、冬的依次循环交替的。

3、能依据图片上的特征辨别四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打算

课件打算:“四季循环”图片;“四季”组图;《四季童谣》儿歌视频。

纸面教具:《错误的四季》。

材料打算:笔。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知道四季的排列及交替依次

——现在是什么季节?

——一年之中一共有几个季节?

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了解四季主要的季节特征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知道哪一张图片画的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景象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四季的季节特征

1、激励幼儿自由探讨。

2、播放儿歌视频,请幼儿观赏视频。

发放教具激励幼儿按四季找出错误的季节特征

——每张图上都有错误的季节特征,请你们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洁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试验培育相互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实力。

4、通过视察、沟通与探讨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改变,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打算: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龙平面图、拷贝纸、铅画纸、复写纸、印章、白纸。

3、彩纸、剪刀、小筐。

4、复印机、电脑、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相识复制的现象。

1、出示小鱼图。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还须要一张一样的小鱼图,有什么方法?”

2、示范运用复印机操作过程。

师:我就请复印机来帮忙。看,一张一样的小鱼图出来了。

3、小结:刚才老师操作的过程就叫复制。复制就是做一模一样的东西。”复制的方法有许多种,刚才老师用的是复印机来复制。

二、尝试简洁的复制。

1、我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恐龙图、拷贝纸、复印纸用这些材料能不能来复制小恐龙呢?还有印章、模具,它们能用来复制吗?请你们动手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激励先完成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复制。

3、介绍复制状况。

(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复制的?

师:请你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复制出这两个东西的?

(2)请运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儿来介绍。

师:有谁也用了这些材料,但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复制的?

(3)请运用不同材料的幼儿来介绍复制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复制的?请你也来介绍一下。

(4)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

(请你们把东西都放回筐里。)

(当幼儿讲到用复印纸等要讲解一下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三、感知、探究快速复制的方法。

1、师:“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现在那里的小挚友须要很多纯净的水,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你们每一个的筐里有一瓶水,我们要想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更多的水。还有5分钟,运输水的.车子就要开了。小挚友要加油哦!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快速复制。

提示:废纸放桶里。

3、介绍复制方法。

(1)师:“时间到,请小挚友数数复制了多少瓶水。”

(2)请复制的最多幼儿来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复制的。

(3)请用不同方法进行复制的幼儿来介绍,比比哪一种方法好。假如同一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小结: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制出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挚友肯定很感谢你们。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我们平常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复制的方法?”

2、“复制的方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便利、速度快)

延长:了解电脑复制,结束活动

1、出示小兔图。“这是谁,小兔一个人觉得怎么样?”“怎样帮助她?”(复制的方法)“老师也来帮助小兔找它的好挚友吧。”

2、.老师电脑复制小兔。

“原来电脑也是可以用来复制东西的,家里有电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