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守恒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守恒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守恒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守恒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守恒法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问题练习探究迁移拓展小结目标第1页考试说明中关于计算要求:1.掌握相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计算。2.掌握相关物质量计算。3.掌握相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4.掌握相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量浓度)计算。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6.掌握相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简单计算。7.掌握相关燃烧热简单计算。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综合应用。第2页先思索:1.同温下,在三个同体积容器中依次充入H2、He、CH4,使三者密度相同。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2.将一定量NaAl合金放入水中并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50mL。向此溶液中滴加1mol/L盐酸,沉淀量最多时,消耗盐酸体积50mL。计算:

①原合金中金属钠物质量;

②原无色溶液pH最大值;

③原NaAl合金质量最大值。

3.将70mmolCu完全溶解于稍过量浓硝酸中,放出NO、NO2、N2O4混合气体100mmol(N2O4占总体积1/10)。求①反应中消耗了HNO3____mmol;

②原气体中NO与NO2物质量之比为:_____。第3页问题1分析同温下,在三个同体积容器中依次充入H2、He、CH4,使三者密度相同。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不一样物质量,物质量多、压强大压强比等于物质量之比不一样密度气体压强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8:4:1第4页问题2①分析将一定量Na、Al合金放入水中并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50mL。向此溶液中滴加1mol/L盐酸,沉淀量最多时,消耗盐酸体积50mL。求原合金中金属钠物质量。沉淀最多时,金属铝存在形式:Al(OH)3钠溶解后,以氢氧化钠或者偏铝酸钠形式存在,加入盐酸沉淀最多时,都变成NaCln(Na)=n(NaCl)=n(HCl)第5页问题3①分析:将70mmolCu完全溶解于稍过量浓硝酸中,放出NO、NO2、N2O4混合气体100mmol(N2O4占总体积1/10)。求反应中消耗了HNO3____mmol。消耗硝酸包含价态改变也包含价态不变不变以硝酸铜形式存在,Cu(NO3)2有70mmol,NO3—有140mmol。改变以气体形式存在,改变N有110mmol反应中消耗了HNO3250mmol第6页思索:我们还经常接触哪些守恒?我们还能够依据哪些守恒?怎么样利用守恒解题?第7页经常接触几个守恒:1.电荷守恒2.电子守恒3.原子守恒4.质量守恒5.物料守恒6.质子守恒第8页化学反应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方法叫做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几个守恒法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量、质量也不变。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得失电子守恒。电子守恒第9页元素原子守恒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经屡次氧化和吸收,由N元素守恒知:NH3~HNO31molNH3经过催化氧化、再氧化、水化,理论上能够得到多少硝酸?催化剂

△第10页电子转移守恒氧化1molNH3制备硝酸需要多少物质量O2?NH3

HNO3,O22O2-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HNO3,NH3和O2关系为NH3~2O2。失8e-得4e-()X2第11页电荷守恒1L混合溶液中含SO42-:0.25mol,Cl-:0.5mol,NO3-:0.25mol,Al3+:0.20mol,Na+:0.25mol,其余为H+,则H+物质量浓度为_____?混合溶液中单位负电荷:

(0.25X2+0.5X1+0.25X1)mol,

单位正电荷:(0.20X3+0.25X1+?)mol,则H+物质量浓度为(1.25-0.85)/1mol/L第12页元素、质量守恒用17gA与0.5molB反应恰好生成20gC与0.5molD。

产物C、D摩尔质量之比为5:8、物质量之比为2:1。①0.5molD质量是:____②0.5molB质量是:____③假如A是氢化物、B、D是单质,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产物中C、D质量之比为____①0.5molD质量是:____②0.5molB质量是:____③D可否是氢单质?D可能是哪种单质?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10:816g19gS、O2第13页解题窍门:分析哪些量改变了、哪些没有改变;有那些已知量、未知量。明确量之间关系。怎样找出关键未变量,怎样利用关键已知量。

书写时注意格规范。站稳立场有模有样建立桥梁确定方向第14页4.422__=2×9——a①练习: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摩尔质量之比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此反应中Y和M质量比为_____?【解析】依据反应:X+2Y=R+2M222×91.6g4.4gag设生成m质量为ag,依据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