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1 1 2 5 6 11 11 12 13 31 33 33 37 48 48 49 49 50 50 53 56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65 65 67 102 116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272 127 128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148 148 150 154 190 190 192 193 20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208 208 209 212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218 218 226 232 240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247 247 248 248 250 250 251 255 255 2563);););););8、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2020-2024年)土地复垦工程布置图(1:););5、《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富县芦村一号煤矿资源整合开采设计的批6、《关于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富国土资););1南约70km处,行政区隶属富县直罗镇、黄陵县双龙镇所辖。矿区面积133.9610km2,设计生产规模240万t/a,批准开采2号煤层),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批复》(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函〔2010〕214号)。矿井范围内无生产矿井及小窑,村一号矿井及选煤厂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基准年为2012年,方案适用期1、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绿色矿山,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2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义务的落实,切实做到3、通过对矿山开采及建设工程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及土地损毁情况的全面调矿山生产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5、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落);););););););311、《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2001年9月19);13、《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2013年););1、《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2、《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3、关于印发《陕西省省级发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工作方案》);4、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8、《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10、《关于全面做好2019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发););4);13、《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陕国土资发););),16、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煤矿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5);););1、《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北京华宇工);3、《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北京华4、《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富县芦村一号煤矿资源整合开采设计的);5、《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产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矿井及选煤厂土地复垦方案》,北京郁乔源7、《陕西省富县直罗镇芦村勘查区煤炭资源勘探地质报告》,陕西省煤田地质局8、《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矿井及选煤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6年,预计2021年正式生产。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考虑煤矿闭坑恢复治理期2年,土地复垦监测管护期6年,确定表0-1方案服务年限表名称服务期限年限建设期2020年开采期2021年-2049年29年稳沉期2050年-2051年2年监测与管护期2052年-2057年方案服务期2020年-2057年38年表0-2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单位:Mt量7垦工程,进行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并进行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分区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图0-3工作程序框图根据建设工程特点,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在现场调查前,收集《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8确性和完整性,野外调查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1:20000地形地质图做底图,参考水文地质剖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对地质环地利用类型,挖掘土壤剖面,并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芦村一号煤矿适用期(2020-2024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芦村一号煤矿适用期(2020-2024年)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以图件形9评价报告书等资料,编写工作大纲;在熟悉、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2019年5月条件、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现状等状况。2019年5月~2019表0-4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工作内容分项名称单位工作量备注收集资料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幅富县12幅,黄陵县2幅已有可利用资料份含地质、地形图等资料野外调查评估面积km2139.22调查区面积km2141.79调查线路km43地质环境调查点点20地质灾害调查点点地形地貌点点水土污染点点村庄调查点点5采区内已全部搬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点点20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土地损毁方式调查hm238.54全部为压占损毁土壤剖面条8公众调查表份发放20份,收回15份拍摄照片张其中使用照片58张野外录像分钟成果资料报告书份1估算书份1张8本次调查与评估工作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3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3-2011)的要求组织实施。野外调查工作是在广泛搜集可靠性;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和工作程度,均满足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芦村一号煤矿位于陕西省富县西南,地理坐标:东经***************,北纬铁路方面:西延铁路从本矿井东部约40km处通过,西延线北与相连,南与西康线、陇海线相通,可达我国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1-1芦村一号煤矿坐标一览表序号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XYXY123456789备注来源于采矿证图1-2矿权设置示意图表1-2周边矿权情况一览表名称面积(km2)生产规模(Mt)服务年限开拓方式开采煤层采矿方法开采现状芦村二号煤矿176.3280.931斜井2综采在建党家河煤矿92.969159.8斜井2综采生产黄陵二号煤矿351.94437斜井2综采生产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福利区、主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公用设施根据服务对35KV变电所南侧布置井下水处理站、北侧依次布置日用消防水泵房及锅照片1-1宿舍楼(镜向15°)照片1-2职工食堂(镜向260°)照片1-3办公楼(镜向50°)照片1-5联合建筑(镜向85°)照片1-7副立井场地(镜向120°)照片1-4消防救护楼(镜向260°)照片1-6器材库(镜向342°)照片1-8主斜井场地(镜向170°)照片1-9风井场地(镜向133°)照片1-10炸药库场地(镜向110°)照片1-11临时排矸场(镜向67°)地地形较为复杂,自然标高1325.00m~1335.00m。场地内布置有回从矿井投产14a后开始服务本矿井。照片1-12运煤道路(镜向225°)照片1-14进场道路(镜向96°)照片1-13风井场地道路(镜向73°)照片1-15炸药库场地道路(镜向118°)风井道路起点为工业场地西侧蒿八寺沟口,沿蒿八寺沟号资许准号资许准照片1-16临时施工场地(镜向75°)照片1-17临时建设项目部(镜向40°)表1-3矿井地面各场地用地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面积是否占用基本农田备注用地依据1工业场地hm227.61否包括主、辅生产区、生活福利区、主斜井富国土资函[2018]143号、陕林2风井场地hm2否3临时排矸场地hm25.46否4炸药库hm20.24否5炸药库道路hm2 否既有道路,未扩建—6后期风井场地hm2否未办理手续运煤道路hm22.42否既有道路,改扩建正在办理手续7进场道路hm2 否既有道路,未扩建 8排矸道路hm20.19否矿方新建富国土资函[2018]143号、陕林资许准[2019]340号9风井道路hm2否矿方新建临时项目部hm20.82否临时施工场地hm27.44否合计hm250.75—图1-3主、辅生产区平面布置图图1-4生活区平面布置图图1-5主、辅生产区布置示意图图1-6矿区总平面布置图图1-72号煤层资源分布图井筒名称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后期进风立井后期回风立井井筒*************************坐标*************************井筒(提升)方位角(°)0027090270井口标高(m)+1097.500+1097.500+1330.670+1350+1350井底标高(m)+685+720+685+710+710井筒倾角(°)90909090井筒长度(m)407.5650.67645645井筒净直径(m)6.06.0图1-8井田开拓平面图图1-9井田开拓剖面图根据井田境界及开拓巷道将全井田划分为4个表1-5矿区采区特征表序号采区名称可采储主采煤层煤层倾角(°)采区尺寸备注走向长倾斜长面积(km2)12煤0~1°2.0~4.35.422采区30.832煤0~3°3.3~4.722.6933采区24.572煤0~1°3.6~4.73.327.7944采区23.642煤0~3°4.7~5.45.4表1-6矿山采区接续表5工作面、107工作面、109工作面、204工作图1-10适用期开采计划图井田边界煤柱按20m煤柱留设。Dmax=20+45ctg45°+485ctg70°=241m;Dmax=15+25ctg45°+440ctg70°=200m;Dmin=15+35ctg45°+450ctg70°=214m;(十)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处置表1-7项目土石方平衡表(万m3)项目挖方填方利用方调入调出数量来源数量去向工业场地井巷掘进57.3357.33生产区及场外道路生产区72.0053.80掘进生活区炸药库3.503.503.50小计96.1392.6038.8053.80场外道路3.53掘进场外管线0合计52.8057.3357.33在矿井施工现场需要为施工人员建设临时集中生活区,会排放一定量的生活污水。1)洗选矸石用于发电、制砖、筑路等综合利用方式,利用不畅时将矸石运往排矸可委托其对灰渣和脱硫渣进行综合处理。井下排水量为:正常涌水量2682.2m3/d,设计处理能力3200m3/d,可满足处理要求。设计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处理井下排水。矿井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用水、选煤厂生产补充水等。规模q=960m3/d。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场生活污水产生量最大为366.4m3/d,小于设计核算污水产生量。环评建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生活污水量重新进行核算,根据实际情况对规模进行调整。最终生活污水处理站规模以设计单位施工为主。3)选煤厂煤泥水煤泥水采用一级闭路循环不外排。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个整合区。芦村煤矿为规划的资源整合矿区内无生产矿井及小窑,南部为党家河煤矿,西南部为黄场地正在建设过中,主斜井、风井场地等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副立井场地、临时排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年),最小为410.7mm(1992年),一般在410~640);),表2-1富县气象站月平均气象要素统计表气温(℃)123456789-5.8-1.7-4.1图2-1富县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清水河交汇。据长期观测资料:清水河流量296.45~644.63m3/h,一般451.66m3/h,本图2-2矿区水系图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呈复杂的中-低山照片2-1丘陵地貌照片2-2河谷地貌照片2-3区内植被(油松)照片2-5区内植被(野艾)照片2-4区内植被(槐树)照片2-6区内植被(女贞)1、耕地:耕地处于沟壑两侧顶部相对平坦区域,大多为黄土及垆土,表土层厚度表2-2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序号地类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速效磷mg/kg速效钾mg/kg表土层厚度(有效土层)pH土样一耕地0.64%0.069%0.25%2.50.1930~60cm8.2土样二林地0.929%0.051%0.1720~40cm7.80土样三草地1.386%0.038%0.16%2.00.1510~20cm7.2照片2-7黄土土壤剖面图照片2-8垆土土壤剖面图);粉砂岩夹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属河湖相沉积。砂岩中碎屑成分石英含量大于岩夹薄层细粒砂岩。泥岩中见少量菱铁质鲕粒,团块砂质泥岩和中-粗粒砂岩,化石稀少。属干旱、半干旱环境下的河流冲击相沉积。厚度上部为灰绿色、紫灰色泥岩,夹灰-灰绿色细粒砂岩;泥岩块状,无层理。厚度灰岩、钙质粉砂岩和泥岩。为一套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湖相沉积,厚度0.00-83.15m,近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涌水量0.569-5.85L/s,单位涌水量0.625-4.664L/s.m,渗透系数常被沟谷切割至底界以下,据邻区党家河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埋深4.66-15.73m,4)白垩系下统洛河组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层(量0.0071-2.377L/s.m,渗透系数0.00818-8.4586m/d。水质矿化度0.282-0.571g/L,属性弱,基本不含水。该层接受洛河组砂岩含水层补给,地下水矿化度较低,为差,次棱角状,孔隙-基底式泥质胶结。在钻孔8)侏罗系下统富县组相对隔水层(J1f)貌单元、埋藏条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造成其排泄范围综上所述,项目区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本区地质构造简单,2号煤层埋藏较深,矿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据邻区党家河钻孔资料,单位涌水量0.00003-0.000041L/s.m,远小于0.1图2-4水文地质剖面图(走向:270°;图件来源于矿方提供的开采设计资料)松散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中上更新统黄土。全新统(Q4al)分布于小河子矿区西部河谷及支沟沟口普遍出露华池组粉砂岩,厚度0-333.45m,结合野选性中等,孔隙发育,泥钙质胶结,敲击难破裂。RQD值56~97%,平均81%,岩石%,%,量中等完整。据矿区3-3、7-4、6-2、13-为方解石充填,RQD值0~98.8%,平均46.4%,岩石质量劣,岩体完整性差。据矿区岩石质量极劣,岩体破碎。据矿区3-3、7-4、6-2、13-7号钻孔物理%,%,岩石。极不稳定,较松软,易风化破碎,但以其薄%,项目区属陕北黄土梁塬沟壑地貌,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构造简单,相对最大高差煤层埋藏深度在213-377m,一般在200-400m左右。煤层底板标高650m-850m之间。的60%;3个见煤点不含夹矸(2个不可采),占总见煤点数的30%;6个见煤点表2-3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煤层厚度结构埋深可采类型两极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夹矸厚度20.81m~1.95m1.22m0.520.080.08m~0.31m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1层夹矸。夹矸厚0.1~0.30m,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213~377295全局可采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南部,东依黄龙山,与宜川县、洛川县接壤,西靠子午),代苹果产业二十强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国家义务法先进县、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2018年,实现县区生产总值6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收入6.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44元,农表2-4富县直罗镇2016-2018年社会经济概况年度2016年2017年2018年土地总面积(Km2)总人口(人)798185269209农业人口(人)606661396446工农业总产值(万元)269527242983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18054185971905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100061026111528人均耕地(亩/人)数据来源直罗镇政府工作报告。黄陵是中华民族圣地,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端,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界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是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人文景观独特,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绿化游强县、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等20余项国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双龙镇为黄陵县北部塬区,是全县最大的农业乡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总耕表2-5黄陵县双龙镇2016-2018年社会经济概况年度2016年2017年2018年土地总面积(Km2)总人口(人)142591496515539农业人口(人)106941057610629工农业总产值(万元)99491005110183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17598178921924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131561359714698人均耕地(亩/人)0.520.520.52数据来源双龙镇政府工作报告。县自然资源局和黄陵县自然资源局收集的矿区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库以及国地、农村宅基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河流水大多为黄土,表土层厚度30~60cm,粘沙适宜,耕性及通气性良好。碳酸钙和磷、钾丰富,有机质和氮素养分较低。根据套合《直罗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双龙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统计出矿区内基本农田面积121.94hm2,玉米、水稻,其他有少量的烤烟、谷、高粱、大豆、薯类等,底部及坡度较缓区,土壤大多为黄土,表土层厚度20~40cm。碳酸钙和磷、钾丰富,布在清水河附近,土壤大多为黄土,表土层厚度10~20cm,偏沙性。碳酸钙和磷、钾图2-5矿区内基本农田分布示意图表2-6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01耕地011水田0.01012水浇地29.060.22013旱地192.8102021果园0.280.000.0003林地031有林地12763.7095.2897.41032灌木林地0.84033其他林地172.3604草地041天然牧草地0.08043其他草地3.080.02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9.220.070.0707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5.260.040.04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0.370.000.00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9.220.07农村道路9.270.0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20.540.150.57坑塘水面6.270.05内陆滩涂49.350.37其他土地设施农用地0.000.0013396.1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村庄、工业设施。清水河阶地有少量农业种植,农作物石泓寺石窟又称川子河石窟,位于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唐、宋、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一千余年,分布于东西长约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个洞窟。主洞前有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房,楼前照片2-9石泓寺①(镜向320°)照片2-11大佛寺(镜向5°)照片2-10石泓寺②(镜向73°)图2-6矿山周边人类活动图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村一号矿井及选煤厂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基准年为2012年,方案适用期层状-块状结构的砂岩、石英砂岩出露的岩质边坡,坡体岩体稳定较好,坡面除少量风化裂隙外,未见明显构造破碎带,岩石新鲜面裂隙、节理不发育,岩体处于基本稳定-照片2-12坡脚排水沟照片(镜向100°)照片2-13坡脚岩体结构(镜向15°)照片2-14生活区北侧边坡治理(镜向20°)照片2-15生活区北侧削坡(镜向300°) (φ=90mm),排水孔水平间距2m,纵向照片2-16风井场地边坡防护(镜向160°)完整,边坡稳定。在沟谷及坡顶土质边坡出露,坡高2-3m,偶见黄土垮落,危险性较照片2-17风井场地道路排水渠(镜向75°)照片2-18风井场地道路边坡(镜向62°)照片2-19主斜井坡面喷浆挂网①(镜向195°)照片2-20主斜井坡面喷浆挂网②(镜向90°)边坡采用30cm厚浆砌片石砌筑,河底部不砌筑。河道纵坡为0.5%-照片2-21河道浆砌石护坡(镜向78°)照片2-22河道砖砌挡墙(镜向128°)崩塌隐患十多处,治理措施以坡面修整+削坡+坡脚照片2-23边坡治理工程①(镜向115°)照片2-24边坡治理工程②(镜向25°)照片2-25地下水监测井①(镜向70°)照片2-26地下水监测井②(镜向70°)表2-7已完成工程量汇总表治理工程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工业场地边坡土方削坡m310000石方削坡m3300浆砌石排水沟m3300混凝土护面墙m3200主斜井场地边坡土方削坡m350石方削坡m320喷浆挂网m260风井场地边坡及道路土方削坡m3400喷浆挂网m2400浆砌石排水沟m3运煤道路沿线边坡土方削坡m33500石方削坡m36000浆砌石挡墙m3800喷浆挂网m22000(2)运煤道路沿线存在几处风化岩质崩塌体需要治理,(3)矿区内林地较多,治理工程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对林地(4)进场公路沿线岩质边坡发育,虽然调查认为边坡岩体完整性较好,但岩质边(5)矿山开采区位于清水河中上游,河道沿线引用清水河灌溉、生活引用。因此矿山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场地产生的生产、生活用水,严禁直接排放到清水河,严禁将建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开发矿产资源同时,),(1)芦村一号矿井开采损毁土地面积7606.18hm2,包括拟沉陷损毁土地(4)场外道路包括进场道路、运煤道路、炸药库道路、排矸场道路,土地面积为(5)沉陷损毁土地7574.75hm2,对沉陷损毁耕地采取裂表2-8原《土地复垦方案》工程任务完成情况表序号工程名称计算单位工程量完成情况一土壤重构工程表土剥离工程对工业场地、主斜井、生活福利区、风井场地、风井道路、施工场地、炸药库、项目部的表土进行了剥离,投入资金302万元1表土剥离100m3479.002机械运土100m3478.503人工修整表土堆体100m32.334堆体基部沙袋防护(高1.2m)100m36.48(三)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设计开采深度1600m~750m,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设计生产能力建新煤矿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崩塌、滑坡矿山在建设过程中,对工业场地西北侧形成多处高陡边坡和一处滑坡进行了治理。采取措施为:坡体上部采用锚杆框架结构梁,坡体下部采用喷浆锚固;对高陡边坡区,在风井场地、炸药库等周边坡体局部地段采照片2-27通往炸药库道路侧挡墙照片2-29工业场地西北侧边坡治理全貌照片2-28道路侧土质边坡拱形框架梁护坡照片2-30道路岩质边坡喷浆锚固高差10m,采用1:2放坡,平台宽度3m;排矸场坡面分级后,坡面布置截排水措施。(1)根据建新煤矿治理效果,针对人工切坡造成的土质崩塌,放坡处理比锚喷支(2)煤层开采产生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会对部分含水层的结构造成破坏,造成(3)煤层开采及地面建设将会影响到原生地形地貌,宜对受破坏地形地貌进行复(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将参考以上土地整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地面工程按照(6)对沉陷损毁耕地进行裂缝填充、土壤剥覆、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田间道路植被选择油松、侧柏、辽东栎、虎榛子、紫穗槐、铁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道路,道路位置与高压线路位置基本一致,位于区开采范围图3-1矿区地质灾害分布图0.002%,主要为苹果、桃、核桃等果树;林地占矿区面积的97.41%,主要是有林地,图3-2评估范围示意图表3-1评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序号横坐标(X)纵坐标(Y)横坐标(X)纵坐标(Y)123456789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表3-2调查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序号横坐标(X)纵坐标(Y)横坐标(X)纵坐标(Y)123456789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重要程度,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评估区表3-3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一览表确定因素评估区情况重要程度结论集镇与居民矿区内无村民居住及村庄一般区重要区建筑与交通无重要交通线路一般区各类保护区石泓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矿区内大佛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矿区内矿区边界以西2.6km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35KV输电线路油井3处重要区水源地无较重要水源地一般区土地破坏耕地40.51hm2重要区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D,矿山建设规模为大型矿表3-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矿种类别计量单位年生产量备注大型小型煤(地下开采)万吨≥120≥120120-45<45原煤深,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富水性极弱,补给区在黄陵店头镇一带,化较大,软硬相间。延安组地层厚度总体上较稳定。确定矿山工程地质④评估区原生地质灾害类型较少,工业场地周边岩、土崩塌隐患为主,主要威胁工业场地安全生产,危害较大。确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中等。⑤芦村一号矿井为资源整合矿井,以前无开采历史,不存在采空区,没有小窑偷采活动,确定采空区影响简单。⑥矿井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呈复杂的中-低坡度一般为20°~40°之间变化,相对高差200m,自然排水条件一般。确定地形地貌条件中等。综上所述,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芦村一号煤矿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程度中等。为大型矿山。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表A评估分级原则,确定芦村一号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表3-5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现状条件下,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B1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照片3-1崩塌B1(镜向240°)图3-3崩塌B1剖面图积约50m3,距离运煤道路约2m远,主要威胁运煤道路过往车辆的安全。现状条件下,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B2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照片3-2崩塌B2(镜向350°)图3-4崩塌B2剖面图药库约5m远,主要威胁炸药库和过往路人的安全。现状条件下,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B3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照片3-3崩塌B3(镜向70°)BY1崩塌隐患:位于副立井场地西北,坐标:X=********,Y=********。该崩塌体为岩质崩塌,崩塌体组成物质粉砂岩、细图3-5崩塌B3剖面图照片3-4崩塌隐患BY1①(镜向40°)照片3-5崩塌隐患BY1②(镜向300°)图3-6崩塌隐患BY1剖面图台阶。预测滑坡体体积约3000m3,属于小型滑坡隐患,距离职工宿舍约15m远,主要照片3-6滑坡隐患HY1(镜向20°)图3-7滑坡隐患HY1剖面图现状条件下,矿山正在对HY1滑坡隐患进行治边坡由于开挖,形成一个高5m,宽约15现状条件下,HY2滑坡隐患处于稳定状态,HY2滑坡隐患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轻,②工业场地主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可能遭受地质灾照片3-7场地岩质边坡①(镜向120°)照片3-8场地岩质边坡②(镜向240°)照片3-9场地岩质边坡③(镜向80°)照片3-10岩体结构(镜向5°)5m,宽约15m平台,平台处由于地表为硬化,黄土裸露,因此地表冲刷严重,地表发照片3-11风井场地平台(镜向50°)图3-8风井场地边坡剖面处边坡治理工程,但仍有B2崩塌灾害点对运煤度弱,危害程度小,排矸场道路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照片3-12临时施工场地边坡(镜向580°)照片3-13临时项目部西侧边坡(镜向20°)矿山建设加剧或引发地质灾害主要为排矸场渣石的堆放可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39mm,受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的影响,区内降水量地域分表3-6泥石流易发程度量化评分表崩坍、滑坡及水土流失(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层滑坡和大型崩坍,表土疏育崩坍、滑坡发育,多层滑坡坍,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滑坡和冲沟12(√)无崩坍、滑坡、冲沟或1泥砂沿程补给长度比>60%81沟口泥石流堆积活主河河形弯曲主河河形无较大变化,仅主主河河形无低水位时不偏7主河无河形变化,主流1(√)>12°12°~6°(21.3%~96°~3°(10.5%~6(√)1区域构造9抬升区,4~6级地震区,有7(√)4级以下地震5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1流域植被965>60%1(√)河沟适用期一次变幅>2m85416(√)5风化强烈和节理发育的41沿沟松散4m3/km2>106541沟岸山坡>32°632°~25°(62.5%~4(√)25°~15°(46.6%~41产沙区沟5(√)431产沙区松散物平均>10m543(√)15(√)310km~3>100km21流域相对>500m4321(√)河沟堵塞432无1(1)下沉曲线分布:地表移动稳定后,盆地走向主断面的下沉曲线大致位于采空(2)倾斜曲线分布:地表移动稳定后,下沉盆地的倾斜值在走向主断面上以最大(3)曲率曲线分布: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稳定后,走向主断面曲率曲线在移(4)水平移动曲线分布:地表移动稳定后,在走向主断面上与倾斜曲线分布形态基本相似。各点移动指向盆地中心,曲线形(5)水平变形曲线分布:在走向主断面上充分采动条件下,其与曲率曲线分布特表3-7全部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序号参数符号单位参数值备注1下沉系数(初)q/0.853主要影响角正切tgβ/2.24水平移动系数b/0.305煤层倾角α°26影响半径rmr=H/tgβH为采深7影响传播角θ°90°-0.6αα为矿层倾角煤层埋藏深度在370-530m,一般在300-500m左右。煤层底板标高570m-730m之间。表3-8煤层开采引起沉降、移动和变形预测结果地表移动变形量单位方向煤层倾向方向煤层走向方向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下沉mm倾斜mm/m-6.322.51-9.13水平移动mm水平变形mm/m6.22-5.744.34-6.633.66-3.883.01预计显示,当开采2号煤层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653mm,最大倾斜值为10.54mm/m,最大曲率值为6.633/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1107mm,最大水平变形值图3-9适用期采煤沉陷地表等值线图图3-10全井田开采后采煤沉陷地表等值线图切相关。在无实测资料时,地表移动的延续时间(衰退期。初始期从地表下沉值达到10mm时起,到下沉速度小于50mm/月止;活跃期为下沉速度大于50mm/月(急倾斜煤层下沉速度大于30mm/月)的一段时间;衰退期从活地表移动最大下沉速度:V0=KWcmC/H0),大佛寺、石泓寺位于矿区北部,矿井开采区范围外,预测采空区地表变形引发地质表3-9砖混(石)结构建筑物损坏等级表损坏等级地表变形值损坏分类结构处理水平变形值倾斜(mm/m)(10-3/m)(mm/m)I≤2.0≤0.2≤3.0极轻微—轻微损坏不修—简单维修Ⅱ≤4.0≤0.4≤6.0轻度损坏小修Ⅲ≤6.0≤0.6≤10.0中度损坏Ⅳ>6.0>0.6>10.0严重—极度严重损坏大修—拆建表3-10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汇总表评估对象地质灾害预测评估评估级别矿山建设工程采矿活动建设场地生活区受崩塌、滑坡威胁采区范围外,无影响严重辅助、主生产区受崩塌威胁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严重风井场地冲蚀影响边坡稳定留设煤柱,无影响较严重后期风井场地无影响留设煤柱,无影响较轻炸药库场地受崩塌威胁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严重排矸场地引发泥石流危险采区范围外较严重高压输电线路无影响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轻矿区公路进场道路无影响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轻运煤道路受崩塌威胁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严重炸药库道路无影响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轻风井场地道路无影响采区范围内较轻排矸场道路遭受泥石流威胁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严重景点石泓寺无影响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轻大佛寺无影响采区范围外,无影响较轻油井油井无影响留设煤柱,无影响较轻范》(DZ/T0286-2015)的相关排矸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防治工程以变形监测、修根据侏罗纪煤层开采探测经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一般为煤层厚度的22倍,垮表3-112号煤层导水裂隙、垮落带、保护层预测结果表采区煤层钻孔编号开采厚度(m)导水裂隙带(m)垮落带高度(m)保护层厚度(m)防水煤柱高度(m)一采区2号0.755.53.670.97.53-326.47.073.630.03-4531.33-625.36.913.4528.83-725.36.913.4528.83-90.75.342.14-440.78.885.5546.34-526.47.073.630.04-628.67.383.932.54-728.67.383.932.54-828.67.383.932.537.48.542.55-531.35-325.36.913.4528.85-4531.35-526.47.073.630.05-626.47.073.630.05-731.97.824.3536.35-9122.06.42325.06-531.36-3531.36-4531.36-528.67.383.932.56-629.77.534.0533.8二采区6-70.54.547-137.48.542.57-531.37-329.77.534.0533.87-428.67.383.932.57-50.54.547-40.756.339.68.755.445.026.47.073.630.029.77.534.050.554.750.459.94.33三采区9-10.54.549-226.47.073.630.09-30.54.549-428.67.383.932.59-50.54.54四采区9-40.70.96.072.722.50.95523.8由上表可知,评估区导水裂隙带与垮落带最本次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推荐的承压水转R=S+5S表3-12不同条件下影响半径计算结果渗透系数K(m/d)含水层厚度H(m)水位降深S(m)影响半径R(m)均值0.000344323.93429.18181.91最大值0.000558338.30477.24263.712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与垮落带高度仅在延安组会贯穿上覆直罗组砂岩含水层,更不会贯穿地表。2三段和第四段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层内的地下水会沿着导水裂隙带泄漏或渗漏于井2号煤层位于延安组砂、泥岩相对隔水层内,虽然导水裂隙含水层,但该含水层富水性弱,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承采空区裂隙发育高度不能穿透煤系地层上覆延安组,地表水与采空区之间不会相互导开采后,经以上计算导水裂隙带至多可发展至直罗组下段,距离洛河组底界尚有(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工业场地位于矿井北部清水河和沿岸大佛寺附近,本场地地面较为宽阔,场地东、2,地形自然起伏连贯性被破坏。场地北侧存在开挖坡脚后形成人工边坡,挖方量较小,边坡经喷浆挂网处理,裸露的水泥光面与周边绿油临时建设项目部位于工业场地西北侧约2km,原农场劳教所旁边,占地面积约临时施工场地位于工业场地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占地面积约7.44hm2,矿山施工表3-13建设场地破坏地形地貌现状评估序号项目名称单位面积现状评估1工业场地hm227.61严重2风井场地hm2严重3炸药库hm20.24严重4进场道路hm2严重5风井道路hm2严重6炸药库道路hm20.7严重7运煤道路hm2严重8临时项目部hm20.82严重9临时施工场地hm27.44严重表3-14建设场地破坏地形地貌预测评估序号项目名称单位面积预测评估1临时排矸场地hm25.46严重2排矸道路hm20.19严重3后期风井场地hm2严重评估区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基岩裸露,地形属较为复(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式漏斗环保厕所,定期清运,其他生活杂、排水收根据《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产所有监测点氨氮均超标,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0.7倍,呈有机性污染。根据现造成的。其余监测因子均符合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枯水期表3-15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L,pH除外监测点位检验项目pH值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挥发酚氟化物氯化物细菌总总大肠菌群MPN/100mL药埠头范围7.22~7.30311~375493~52630.5~32.50.79~0.85<0.0010.25~0.29<0.0010.42~0.4733.9~36.597~98未检出平均值7.2535351031.60.82<0.0010.27<0.0010.4535.497未检出超标率00000000000未检出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450000未检出2#小河子村范围7.26~7.36292~395468~50126.8~48.20.91~1.35<0.001~0.0040.25~0.31<0.0010.35~0.3826.5~46.948~65未检出平均值7.3033447934.30.0020.28<0.0010.3736.658未检出超标率00000000000未检出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550000未检出3#新寨子村范围7.34~7.44325~3480.95~1.56462~52146.3~61.00.95~1.26<0.001~0.0080.28~0.34<0.0010.42~0.5425.1~45.150~78未检出平均值7.4033348854.70.0060.30<0.0010.4732.560未检出超标率00000000000未检出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70000未检出4#桥儿沟村范围7.28~7.42413~4160.83~0.89510~52271.3~73.76.52~6.680.0010.29~0.32<0.0010.41~0.4421~23未检出平均值7.354140.8651772.56.600.0010.30<0.0010.4222未检出超标率00000000000未检出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60000未检出5#工业场地范围7.39~7.45333~334478~50782.3~840.95~0.990.018~0.0220.26~0.27<0.0010.29~0.3348.5~49.471~72未检出平均值7.4133349183.10.970.0200.270.0010.3148.872未检出超标率00000066.67%0000未检出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10.350000未检出标准6.5~8.54503.0250200.0200.20.0022503.0数据来源于《富县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芦村一号煤矿矿产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中,在清水河布设2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为pH值、悬浮物、NH3-N、表3-16地表水质监测结果表单位:mg/L,pH值除外监测点位日期监测项目pH氨氮CODBOD5挥发酚石油类氟化物硫化物1#上游0.5km2060.233.6<0.0020.010.04<0.0052050.262.9<0.0020.020.05<0.0052050.223.8<0.0020.030.03<0.0052#下游2km2060.22<0.0020.020.03<0.0052020.213.3<0.0020.010.04<0.0052040.263.6<0.0020.020.04<0.005Ⅲ类水质标准6-9/2040.0050.050.2由表3-15可知,清水河各监测断面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评报告中,在矿井工业场地及排矸场布设2个监测点。监测项目为pH表3-17土壤监测结果表单位:mg/kg,pH除外监测点位监测项目pH值铅镉汞砷铜铬锌镍1#工业场地6.790.130.10041.245.62#排矸场6.810.130.16122.448.854.720.1三级标准>6.5≤500≤1.0≤1.5≤40≤400≤300≤500≤200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回用于黄泥灌浆用水、选图3-14井下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要求,可满足矿区绿化、农业灌溉、土地复垦等图3-15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回用工业用水水质》(GB/T煤矿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煤矸石、锅炉灰渣矸场。临时排矸场位于工业场地南侧约1.6km的低凹处,为一东西向荒沟,沟长约为表3-18矸石浸出液与标准的对比项目黄陵一号井矸石浸泡液苍村煤矿矸石浸泡液GB8978-1996一级标准pH6.76.96~9COD39.727.5CN-0.0060.0060.5Ar-OH<0.002<0.0020.5F-0.05未S2-未未As-未0.10.5Pb未未2)工业场地锅炉房锅炉灰渣产生量约为3665t/a,矿方责任公司签订合同,可委托其对灰渣和脱硫渣进行综合处理。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均得到了有效利用或妥善处置,综上所述,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水土环境质量地质灾害:评估区内现状发育地质灾害主要有类6处。现状评估,B1崩塌危险性中等、B2崩塌危险性中等、B3崩塌危险性中等、BY1崩塌隐患危险性中等、HY1滑坡隐患危险性中等、HY2滑坡存在大规模的地表开挖及填方活动,采矿活动对地表3-19矿山地质环境预测影响程度分级一览表评估要素地质灾害含水层地貌景观水土环境评估级别较严重较轻严重较轻参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E,表3-20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分级分区表现状评估分区面积比分区对象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含水地形地貌水土环境严重区Ⅰ0.61630.43%辅产区)发育中等危险性中层较轻层严重较轻工业场地生活发育强危险性大较轻严重较轻风井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炸药库场地发育弱危险性中较轻严重较轻现状评估分区面积比分区对象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含水地形地貌水土环境运煤道路发育弱危险性中等层较轻层严重较轻进场道路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炸药库道路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临时项目部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临时施工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较轻区Ⅲ138.603799.57%其他区域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较轻较轻合计13.922及排矸道路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采空区地面塌陷对地表3-21矿山地质环境预测影响程度分级一览表评估阶段评估要素地质灾害含水层地貌景观水土环境全区开采严重较严重严重较轻适用期开采严重较严重严重较轻表3-2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分级分区表(全服务期)预测评估分区面积比分区对象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水土环境严重区Ⅰ0.67280.48%产区)发育中等危险性中较轻严重较轻工业场地生活区)发育中等危险性大较轻严重较轻风井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后期风井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炸药库场地发育弱危险性中较轻严重较轻临时排矸场地发育弱危险性中较轻严重较轻运煤道路发育中等危险性中等较轻严重较轻进场道路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炸药库道路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风井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排矸道路发育中等危险性中较轻严重较轻临时项目部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临时施工场地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严重较轻较严重79.800757.32%适用期采空区发育弱危险性小较严重较轻较轻较轻区Ⅲ58.746542.20%其他区域发育弱危险性小较轻较轻较轻合计13922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井道路、施工场地、炸药库、排矸场及排矸场道路等建巷道和硐室的建设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其堆放对土场地、炸药库、排矸场及排矸场道路等地面设施将会压占土地,采空区 煤矸石塌陷损毁土地排矸场采空区 煤矸石塌陷损毁土地排矸场 地面工程建设压占土地斜井开拓煤层顶板冒落一水平开采煤层顶板冒落选煤厂煤炭外售图3-16矿井开采工艺流程与土地损毁关系图表3-23主辅生产区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耕地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二级类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采矿用地农村在基地压占面积2.880.547.677.730.47重度未复垦河流改至主辅生产区东侧,河流水面的面积表3-24主斜井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林地二级类有林地灌木林地压占面积0.280.39重度未复垦表3-25生活福利区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耕地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二级类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采矿用地农村在基地压占面积5.340.260.980.590.767.93重度未复垦表3-26风井场地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二级类有林地采矿用地压占面积0.760.37重度未复垦场地。该道路全长约3500m,设计采用厂外四级公路标准。路面宽度4.0m,路基宽度表3-27风井场地道路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林地二级类有林地灌木林地压占面积0.03重度未复垦工业场地至省道S309现有一条公路为运煤道路,沿小河子川河道向东北方向走行到达直罗镇,原道路宽4m,矿山在既有道路的基础上对路面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为性状发生改变。根据现场调查,运煤道路对地7.44hm2,施工场地的建设破坏了原土地类型,对土壤的可耕作层和肥力的影响程度表3-28施工场地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耕地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二级类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采矿用地农村在基地压占面积2.842.230.270.177.44重度未复垦位于主辅生产区以西0.7km处,基本已建成,场地占地面),表3-29炸药库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耕地林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二级类旱地有林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压占面积0.020.030.190.24重度未复垦位于主辅生产区西北侧约2km,原农场劳教所旁边,已建成,场地占地面积为0.82hm2,场地布置有临时办公楼、宿舍楼。项目部的地面设施对土地造成压占损毁,表3-30项目部损毁土地类型及面积损毁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合计hm2损毁程度复垦情况一级类耕地林地住宅用地二级类旱地有林地农村宅基地压占面积0.330.370.82重度未复垦根据以上分析,已损毁土地土地40.96hm2,包括主辅生产区19.29hm2、主斜井222表3-31已损毁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一级地类二级地类主辅生产区主斜井生活福利区风井场地风井道路运煤道路施工场地炸药库项目部合计01耕地013旱地2.885.3402.840.020.3327.8603林地031有林地0.540.260.760.035.02032灌木林地7.670.280.980.032.23027.32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7.730.590.370.2708.9621.8807住宅用地072农村在基地0.470.7600.1700.374.32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0006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2.422.425.91合计0.397.932.427.440.240.8240.96),表3-32预测阶段划分阶段划分开采时间年限开采采区第一阶段2021-2024年4年一采区、二采区第二阶段2025-2031年一采区(完)、二采区(完)第三阶段2032-2049年三采区(完)、四采区(完)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推荐的“按覆岩性质区分的地表移参照《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范第三部分:井工煤矿》中有关土地损毁程度划分的表3-33旱地损毁程度分级标准损毁等级水平变形(mm/m)附加倾斜(mm/m)下沉(m)沉陷后潜水位埋深(m)生产力降低(%)轻度≤8.0≤20.0≤2.0≥1.5≤20.08.0~16.020.0~50.02.0~6.00.5~1.520.0~60.0重度>16.0>50.0>6.0<0.5>60.0表3-34园地、林地、草地损毁程度分级标准损毁等级水平变形(mm/m)附加倾斜(mm/m)下沉(m)沉陷后潜水位埋深(m)轻度≤10.0≤20.0≤3.0≥1.0≤20.010.0~20.020.0~50.03.0~8.00.3~1.020.0~60.0重度>20.0>50.0>8.0<0.3>60.0);任何一项指标达到相应标准即认为土地损毁根据开采下沉等值线图,计算由沉陷引起的坡度,解算后附加坡度大于1°的区域与沉陷小于650mm的位置大致叠合;沉陷区中间>650mm处变形很小1)附加坡度指标:计算沉陷对应附加坡度,1°为一个可以较明显分辨的临界值,2)水平变形指标:水平变形往往伴随沉陷发生,表现为裂缝发育,水平变形较大表3-35地表裂缝等级与地表移动变形值关系表裂缝等级地表裂缝水平拉伸变形最大值ε(mm/m)倾斜最大值i(mm/m)开采深厚比(H/M)减产情况宽度d(mm)D(m)1(轻度)<200>50<10%不明显2(中度)200-50030-5010%-30%稍有影响3(重度)>500<30>20>20<40>30%明显减产从表3-35裂缝等级与预测所得的地表移动变形值等的关系可知,水平变形大于边界区评价为沉陷中度损毁,将下沉<300mm表3-36第一阶段拟沉陷损毁土地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地类富县轻度小计耕地(01)旱地(013)3.494.49林地(03)有林地(031)178.76430.87灌木林地(032)0.400.40其他林地(033)0.200.20住宅用地(07)农村宅基地(072)交通运输用地(10)农村道路(104)0.130.2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河流水面(111)9内陆滩涂(116)0.210.290.50合计180.95256.24437.19表3-37第二阶段拟沉陷损毁土地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地类富县轻度小计耕地(01)旱地(013)9.715.68林地(03)有林地(031)2635.501500.774136.27灌木林地(032)0.70其他林地(033)3.955.01住宅用地(07)农村宅基地(072)0.040.16交通运输用地(10)农村道路(104)0.762.2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河流水面(111)0.28内陆滩涂(116)2.68合计2654.771510.374165.14表3-38第三阶段拟沉陷损毁土地面积统计表单位hm2地类富县黄陵县合计轻度小计轻度小计耕地(01)旱地(013)26.512.592.5929.1林地(03)有林地(031)4392.52543.686936.18699.34373.011072.358008.53灌木林地(032)3.3103.31其他林地(033)109.31住宅用地(07)农村宅基地(072)0.060.20.2600.26交通运输用地(10)农村道路(104)2.974.490.652.296.7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河流水面(111)0.470.060.690.752.02内陆滩涂(116)3.376.36117.36合计4426.212561.486987.69704.63374.351078.988066.67图3-17三阶段拟损毁土地范围图表3-39压占地损毁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评价评价因子权重评价等级轻度损毁中度损毁重度损毁地表变形压占面积0.03<100平方米100~1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排土高度0.1320~50米>50米边坡坡度0.1325°~35°>35°压占物性状砾石含量增加0.10<10%10~30%>30%有机质含量下降0.06<15%15~65%>65%有毒元素污染0.19<X+2s[X+2s,X+4s]>X+4spH值0.136.5~7.54~6.5,7.5~8.5<48.5稳定性稳定性0.23稳定较稳定不稳定4采区时矿井开凿后期进、回风立井,占地4.41hm2,后期回风立井对土地的压实和临“表4-2压占地损毁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将后期回风立井损毁土地确定为重度根据拟损毁土地预测,拟损毁土地8076.46hm2,包括沉陷损毁8066.67hm2,排矸场压占损毁土地5.46hm2,排矸场道路损毁土地0.19hm2,后期回风立井损毁土地表3-40拟损毁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一级地类二级地类沉陷损毁排矸场排矸场道路后期回风立井合计01耕地013旱地29.100029.10.3603林地031有林地8008.535.460.198018.3299.28032灌木林地3.310003.310.04033其他林地9.310009.3107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0.260000.260.00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6.780006.780.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2.020002.020.03内陆滩涂7.360007.360.09合计8066.675.460.198076.46100.00根据以上对已损毁土地现状分析、拟损毁土地预测,得出土地损毁面积为表3-41土地损毁面积汇总表单位:hm2、%一级地类二级地类拟损毁合计工业场地主斜井生活福利区风井场地风井道路施工场地炸药库项目部小计沉陷损毁排矸场排矸场道路后期回风立井小计01耕地013旱地2.8805.34002.840.020.3329.100029.140.5103林地031有林地0.540.260.760.035.028008.535.460.198018.328023.34032灌木林地7.670.280.9800.032.23003.310003.31033其他林地0000000009.310009.319.31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7.7300.590.3700.27008.96000008.9607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0.4700.76000.1700.370.260000.262.03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0000000.1900.19000000.19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0000000006.780006.786.7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0000000002.020002.022.02内陆滩涂0000000007.360007.367.36总计0.397.937.440.240.8238.548066.675.460.198076.468115损毁程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重度 重度重度重度 建设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原则。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煤层开通过各因素综合叠加,参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F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将评估区综合划分为重点防1)重点防治区(Ⅰ)2亚区为工业场地生活区。场地建设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预测遭受B1岩质崩4亚区为临时排矸场地,场地建设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矸石的堆放有可能引发5亚区为炸药库场地,场地建设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预测遭受B3土质崩塌点8亚区为临时排矸场地道路,道路建设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预测遭受临时排矸10亚区为炸药库道路,道路建设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12亚区为临时项目部,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13亚区为临时施工场地,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2)次重点防治区(Ⅱ)3)一般防治区(Ⅲ)表3-3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级别编号防治对象面积km2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主要防治措施重点防治区1工业场地(主、辅产区)0.1968崩塌危害、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变形监测、削坡、护坡、修建挡墙2工业场地(生活区)0.0793崩塌、滑坡危害、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变形监测、削坡、护坡、修建挡墙3风井场地0.0113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变形监测、留设煤柱4临时排矸场地0.0546泥石流危害、地面变形破坏较轻严重地表变形监测、修建拦渣坝5炸药库0.0024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变形监测、削坡、修建挡墙6后期风井场地0.0414地形地貌破坏较轻严重地表变形监测、留设煤柱7进场道路0.0180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变形监测、削坡、修建挡墙8排矸道路0.0019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巡查9风井道路0.0130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巡查10炸药库道路0.007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地表巡查11运煤道路0.1645地形地貌破坏较轻严重地表巡查12临时项目部0.0082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结合土地复垦修复13临时施工场地0.0744地形地貌破坏严重严重结合土地复垦修复次重点防治区1煤层可采区79.8007含水层破坏较轻较严重含水层监测一般区Ⅲ1其他区域58.7465无较轻较轻地表巡查监测合计139.22表3-40复垦区面积关系表项目面积(公顷)备注永久性建设用地主辅生产区主斜井0.39生活福利区7.93风井场地风井道路运煤道路2.42炸药库0.24后期回风立井拟损毁排矸场道路0.19拟损毁小计37.03—损毁土地施工场地7.44项目部0.82排矸场5.46拟损毁塌陷区8066.67拟损毁小计8080.39 复垦区—8115永久性建设用地+损毁土地—重叠区域复垦责任范围是指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及土地复垦方案设计的生产年限结束后不再损毁土地面积为8080.39hm2,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为33.12hm2。因此,表3-41复垦责任范围面积关系表项目面积(公顷)备注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主辅生产区主斜井0.39生活福利区7.93风井场地炸药库0.24后期回风立井拟损毁小计 损毁土地施工场地7.44项目部0.82排矸场5.46拟损毁塌陷区8066.67拟损毁小计8080.39—复垦责任范围 8113.51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损毁土地-重叠区域表3-42复垦责任范围拐点坐标表(2000坐标系)编号XY编号XY编号XY1627384951131241829345617编号XY编号XY编号XY16273849513124162738495147253613524614253123456789表3-43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占总面积百分01耕地013旱地40.5140.510.5003林地031有林地8023.348047.1599.13032灌木林地033其他林地9.3106工矿仓储用地062采矿用地8.968.9607住宅用地072农村宅基地2.032.030.0308特殊用地08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2.422.420.03农村道路6.786.780.08水域及水利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