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_第1页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_第2页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_第3页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_第4页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应知应会院感科

2022年5月一、手卫生的相关概念1、手卫生: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外科手消毒: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应具有持续抗菌洁性。二、手卫生的步骤1、洗手六步法(严格完成每个步骤,不强求顺序)

内外夹弓大立2、外科洗手顺序(严格按此顺序执行)先清水洗手,擦干后再用免洗手消毒液按6步法揉搓2遍至上臂下l/3处。3、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或手部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采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当手部无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只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消毒双手。4、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2前3后)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2)进行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前;3)直接接触病人后;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手消毒效果1、卫生手消毒≤10cfu/cm2;2、外科手消毒≤5cfu/cm2。3、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三、医院感染管理

1、“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1)医院:成立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部门:成立有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3)科室:建立有科室感染控制小组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目标1)医院感染率≤10%2)医院感染漏报率≤10%3)一类清洁切口感染率≤1.5%?4)灭菌物品合格率100%5)一类清洁切口抗生素使用率<30%6)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方法正确率≥95%,手卫生依从性≥95%。4、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流程经治医师发现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必须在24小时内通过医师工作站院感上报系统进行上报。请医师要熟悉上报窗口操作方法。(备注:人院诊断不能空缺;诊断时间和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病程记录中要有明确的院感诊断依据;原则上入院超过48小时(剔除潜伏期在48小时内的)的院感才作为院感病例进行上报。5、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1)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经的感染病例现象。6、医院感染暴发上报流程1)当科室(病区)在7天内发生3例以上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在12小时内通过院感报告系统或电话的形式向医院感控处报告。2)如发生10例以上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形式向医院感控处报告。3)公卫院感处对科室上报的暴发事件,应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和相关监测工作。一旦确诊,应尽快报告医务处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必要时通过网络紧急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四、多重耐药菌管理1、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如下1)大肠埃希菌2)鲍曼不动杆菌3)肺炎克雷伯菌4)铜绿假单胞5)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多重耐药菌管理与处置流程1)检验人员:检出多重耐药菌后,应在报告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建议执行接触隔离。并电话或OA通知临床科室和感控办。2)临床医生:接到微生物报告后,应按相关要求做好预防和处置。(A.在多重耐药菌登记本上做好登记;B.若为院感应及时上报;C.开“接触隔离”医嘱,实施单间或床边隔离;D.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E.做好手卫生;F.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G.医务人员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手套、防护镜及穿隔离衣)3)临床护士:参照接触隔离要求,实施接触隔离并记录。落实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见3.3、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基本要求l)多重耐药菌患者应实施接触隔离,并在患者床单位显眼处悬挂蓝色“接触隔离(MDR)”警示牌。2)尽量实行单间隔离,条件不允许时可床旁隔离或分区隔离,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可同室收治。3)医护人员严格手卫生制度,床单位放置有手消液。4)患者床边配备黄色垃圾袋。5)非急诊仪器设备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做到专人专用。6)用过仪器设备应充分清洁和消毒后,再给其他患者使用。7)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当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8)连续2次培养阴性(每次时间间隔>24小时),并经过主管医生与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讨论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9)患者进行检查及转科前,通知相应接诊科室。4、医技科室主要防控措施(需补充)1)患者外出检查时,各环节做好交接班。2)手卫生:洗手,手消毒(配备手消毒剂)3)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配备在检查室)4)医疗废物:带盖黄色垃圾桶套黄色医疗废物袋,密闭运送5)共用物品:每次用后必须消毒或灭菌6)仪器和环境:每个患者检查完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消毒湿纸巾擦拭;更换床单或治疗巾。五、三管置管管理l、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2)对存在VAP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规做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两次;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期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以翻身,拍背,以利于干痰液引流;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选考虑无创通气;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手卫生规范;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一次,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l0)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①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②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干燥密闭保存,也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11)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OD)来预防HAP/VAP;12)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附带剂如西米替丁制酸剂;l3)对于器管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需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14)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15)应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放置大无菌单;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7)建议2%洗必泰酊制剂洗涤穿刺点皮肤;8)建议选用抗菌定置导管;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l0)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11)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穿刺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12)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13)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l4)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15)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16)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17)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18)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日常护理;19)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3)应选用硅胶尿管,并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程序;5)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1%的碘伏或0.5%的络合碘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①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②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③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更换导尿管;④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⑤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用0.1%或0.5%的络合碘碘伏擦洗消毒会阴及尿道口;⑥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⑦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⑧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⑨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⑩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六、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3)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前:(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按规范要求的方法和范围进行消毒。(5)如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1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手术中:(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有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手术后;(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七、标准预防1、标准预防的定义(必须掌握)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在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根据传播途径应采取接触、飞沫、空气隔离措施。2、普遍预防的定义:是之前提的概念,主要针对感染性病人,所有的血液和体液都是感染性物质,都需要避免接触和接触后及早消毒处理。3、标准预防具体措施1)手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手消毒。2)遇到可能飞溅到面部与身体上的污染物时,应使用防护目镜、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或围裙。3)侵袭性操作时,小心锐器刺伤,利器放人锐器盒内,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内。4)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应及时消毒处理。5)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须戴外科口罩。6)接融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需戴医用N95口罩。3、个人防护装备为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医务人员的侵害,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在医疗诊治活动中用于个人使用的各种防护性设备。包括医用N95口罩、眼罩(面罩)、手套、防护衣等。八、职业暴露管理l、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情况;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2、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方法(概括为“一挤、二冲、三消毒”)1)立即从损伤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处的血液:2)再用流水和肥皂冲洗伤。3)使用75%乙醇、碘酊或其他皮肤消毒剂消毒。4)口、鼻粘膜暴露后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可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九、隔离管理l、隔离概念与原则隔离: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的传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4)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2、隔离的种类1)接触传播(蓝色隔离标示):隔离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常见疾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急性结膜炎、皮肤感染等。2)飞沫传播(粉色隔离标示):隔离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常见疾病如腮腺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脑膜炎、肺炎等。3)空气隔离(黄色隔离标示):隔离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常见的疾病如肺结核、麻疹、水痘、播散型带状疱疹等。注:隔离标示应标示在患者的床头、病历夹和(或)隔离病室的门上。3、进出隔离病房时的防护要求1)个人防护用品应置人医护人员通过的缓冲间(通道口)。2)医务人员应按隔离级别要求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3)医务人员严格按顺序穿戴和脱离相应的防护用品。十、医疗废物管理l、医疗废物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2、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医疗废物必须分类收集,严格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内。2)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收集医疗废物;黑色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和非医疗性废物;利器以专用防漏防刺的一次性利器盒收集,不得混放。3)医疗废物的盛装不超过垃圾袋或容器的3/4,转运前必须进行封口处理,防止渗漏和遗洒。4)应有医疗废物收集登记和交接记录,并保存3年。3、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保存、交接1)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药物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2)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和感染性废物一起收集。3)玻璃安瓿、青霉素药瓶、盐水瓶、输液软袋、注射器输液皮条等的塑料包装均不属于医疗废物。但化疗药玻璃安瓿属于医疗废物。4)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保存三年。5)医疗废物应做好院内交接、上交规定的部门,并按要求登记。4、医疗废物详细分类及处理方法院感知识速记1、开头1次---一次性材料一人一用1次---复用诊疗器械(器具)一用一消毒或一用一灭菌1次---环境物表每天清洁或清洁消毒1次,遇污染及时清洁消毒1次---注射一人一针一管一用1天---开启的无菌物品有效期24小时1天---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日产日清1天---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上报(24h内)1天---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1天---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1周---启碘酒、酒精等消毒剂(小包装)1周---棉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1月---开启的手消毒剂(以易挥发性醇类成分为主的)2、开头2次---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使用的仪器每天清洁消毒至少2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2次---污水处理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2小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2天---无明显潜伏期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病例2月---开启的手消毒剂(以不挥发性成分为主的)2层---传染性医疗废物双层医废袋收集2层2次---无纺布、棉布包装灭菌物品双层分次包装2遍----穿刺、注射部位消毒2遍,待干穿刺、注射十、3、开头3年---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资料保存3年3例---3例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为暴发)3种---隔离标示:接触隔离为蓝色、飞沫隔离为粉色、空气隔离为黄色3种---垃圾袋标示:生活垃圾为黑色、医疗废物为黄色、放射垃圾为红色3级---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4、开头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4小时---HIV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4个---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