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第6部分:高温》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附件2:《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第6部分:高温》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附件2:《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第6部分:高温》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附件2:《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第6部分:高温》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附件2:《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第6部分:高温》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第6部分:高温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628号),计划号:2022-3-45。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气象台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16号雷达楼参与起草单位无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朱佳宁安徽省气象台科长高工133856097132邵立瑛安徽省气象台无工程师136751698683刘杰安徽省气象台副科长高工156560365314吴蓉安徽省气候中心无高工180551082335周晓晔安徽省气象台无工程师152124284196魏凌翔安徽省气象台副科长高工180551081297刘远永安徽省气象台无高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1.1成立起草小组2022年10月,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后,本单位迅速组织成立了起草小组,并围绕《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第6部分:高温》的编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度计划。1.2形成征求意见稿2022年10月-2023年1月,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对已有的相关标准进行整理和汇总。2023年2-6月,收集和整理1951-2022年安徽省8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日高温数据,包括高温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建立安徽高温天气过程数据库。2023年7-9月,开展安徽高温天气过程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2023年10月-2024年1月,完成“地方标准初稿”,征求专家意见。1.3征求意见情况“征求意见稿”发送和回函情况:(1)“征求意见稿”发送的单位数和专家数:**个和**个;其中外部门**个。(2)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和专家数:**个和**个;(3)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并有建议或者意见的单位和专家数:**个和**个;征求意见汇总处理情况:共**条,其中气象部门外意见**条。采纳**条,部分采纳**条,未采纳**条,留待部分审查会确定**条。1.4标准审查情况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公共健康保护: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暑、脱水、热射病等疾病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影响更大。建立高温预警系统能及时告知公众高温风险,引导人们采取防护措施,减少高温相关的健康问题。农业生产影响:高温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还会加剧农业用水短缺,增加灌溉成本。因此,高温标准的制定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在高温条件下,电力和水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制定高温标准有助于能源和水资源部门提前做好应对高温的准备,保障电力和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对能力:高温对城市交通、建筑、供电等基础设施造成压力。通过高温标准的制定,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加强基础设施,以适应和抵御高温带来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考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有增无减。制定高温标准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意义:社会公共安全的加强:高温标准的制定能有效提高社会对高温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因高温导致的公共安全事故,如火灾、交通事故等。经济损失的减轻:高温往往导致经济活动放缓,尤其是在农业、建筑、旅游等领域。通过制定高温标准,可以帮助相关行业更好地规划和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减轻高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强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高温标准的制定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应急管理措施,如开设救援中心、发放物资等,提高应对极端高温事件的能力。提高公众教育和意识:高温标准的普及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高温危害的认识,引导人们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防护措施,如穿着适当、适时补水、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等。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适应高温标准,促进了诸如建筑材料、冷却技术、健康监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进步。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充分参考气象国家标准GB/T29457-2012《高温热浪等级》,充分参考中央气象台制定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依据实际工作需要,根据《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徽省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规范》,统计分析了1951-2022年安徽省8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高温天气,结合高温持续时间、范围、高温阈值,对高温气象灾害预警进行分级。本标准是《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系列标准的第6部分,已发布的有《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第1部分:暴雨》、《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第2部分:强对流》。本标准的高温定义与国家标准是一致的,但根据安徽实际情况,在细节上与国家相应条款有所不同。第一在时间上,国家制定的标准在高温持续时间上只考虑了过去48小时和未来48小时,根据安徽的高温天气气候态,本标准高温持续时间设定为3天和6天。第二在范围上,国家制定的三级高温预警范围均为4个及以上的省大部分地区,但本标准各级预警的高温的范围设定为30个或1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安徽省现有业务应用条款中已有高温预警,本标准结合气候统计结果,在现有的应用条款基础上将高温预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在范围上,现有业务应用条款均为全省20个及以上县(市),本标准中每个预警等级分为3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达到标准温度阈值或1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达到更高温度阈值。在持续时间上现有应用条款橙色和红色预警持续为24小时(1天),本标准橙色预警持续时间为3天,红色预警持续时间为6天。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补充。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主要条款:本标准“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第6部分:高温”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等级、等级划分和参考文献组成。其中“等级划分”是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高温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表1)。表1高温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等级持续天数(天)条件1条件2范围(站)最高气温(℃)范围(站)最高气温(℃)Ⅲ级(轻度)a≥3≥30≥351037Ⅱ级(中度)b≥3≥30≥371040Ⅰ级(重度)c≥6≥30≥371040aⅢ级(轻度):预计全省有3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3天最高温度将超过35℃;或全省1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3天最高温度将超过37℃。bⅡ级(中度):预计全省有3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3天最高温度将超过37℃;或全省有1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3天最高温度将超过40℃。cⅠ级(重度):预计全省有3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6天最高温度将超过37℃;或全省10个及以上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6天最高温度将超过40℃。条件1和条件2满足其一即可。主要技术指标、参数: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是“高温持续天数、高温的范围(发生高温的国家基本气象站数量)、高温强度”。综合考虑安徽高温的气候特征,对1951-2022年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所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安徽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的最高气温数据。分析时段是195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确定高温的范围如下:安徽省地理上由长江和淮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自然划分为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大区域。省级高温预警的发布依赖于一定的地理范围,需覆盖省内超过1/3的面积。安徽省共设有80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分布相对均匀,因此,至少需要有30个气象站点才能满足范围条件。然而,有时虽然达标站点数量不多,但若高温数值明显偏高,即便是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也可视为满足高温预警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较小的范围设定为至少10个站点。确定高温持续天数(天)如下:利用1951-2022年的安徽省逐日高温数据,分析全省高温天气持续天数百分位分布特征,如下图(图1)。图11951-2022年高温持续时间箱线图经统计,3天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的典型值。因此,高温Ⅲ级、Ⅱ级预警的持续时间阈值由中位数决定。考虑到数据集中大多数持续天数的上限,Ⅰ级预警的持续时间阈值由75百分位对应的持续天数决定,即6天。确定高温阈值的方法如下:因为高温天气的定义为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天气。利用1951-2022年安徽省逐日高温数据,分析全省35℃以上百分位分布特征,如下图(图2)。图21951-2022年安徽省35℃以上高温值百分位图由于35℃已经是定义上的高温天气值,因此设置35℃为第一个高温阈值。另外根据上图统计结果,选取75和100百分位附近所对应的温度值为其他两个高温阈值,也就是37℃和40℃。这与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标准所设置的高温阈值也是吻合的。试验验证分析:应用制定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对1951-2022年的高温等级进行统计发现,在过去72年里达到重度(Ⅰ级)预警标准的高温过程有49次,达到中度(Ⅱ级)预警标准的有127次,达到轻度(Ⅲ级)预警标准的有655次(图3)。按照这个标准,满足重度(Ⅰ级)预警条件1年有0.68次,满足中度(Ⅱ级)预警条件1年有1.76次,满足轻度(Ⅲ级)预警条件1年有9.1次,这与安徽高温预警实际发布的频率是相符的。图31951-2022年安徽高温各预警等级达标次数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无7、重大分歧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