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达标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达标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达标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达标测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B.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C.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D.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3、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6、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7、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 B. C. D.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10、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想知道自己家中放大镜的焦距,于是让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个光屏放在放大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放大镜后出现的现象,直到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则该光斑的所处位置是放大镜的,小明请爸爸拿来刻度尺,粗略测量为20cm,则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有一种新型自拍神器,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其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的实像.3、小明从眼镜(两镜片外形相同)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图(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透镜,此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请晰的像,该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然后在镜片前放置眼镜的另一镜片(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向(选填“前”或“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4、2021年春节一支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受到观众好评。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拍照时,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将照相机的镜头(选填“远离”或“靠近”)演员。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绿色,是因为裙子(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色光。5、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三、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②.(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3)小明准备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大小与物距大小的关系,现有焦距15cm的凸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等实验器材,请为他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能填入的数据填入。(4)他应该在(3)问所做实验中得到的物距和实像大小的关系是.2、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生活中的成像原理相同;(3)在图乙的基础上,将蜡烛移动到30cm的位置,则光屏应该往(填“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3、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后的光路图。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是cm.(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时注意将(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这种光学仪器就是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4)若将点燃的蜡烛从a点移动到c点,则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移动(选填“左”、“右”),且光屏上的像将变(选填“大”、“小”).(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6)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5、小军和小民欲探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选择器材时,他们发现实验室有甲、乙两套实验器材,经过比较,他们最终选择了乙装置,原因是:;①乙装置中,用发光二极管代替了蜡烛,这样做的好处是。(说出一条即可)②乙装置中,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中央的零刻线处,可以方便的读出;③乙装置中,发光体和光屏上都带有格子,可以很方便、准确的比较;(2)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3)他们把发光体放在物距为15cm的位置,经过前后调节光屏,最终找到了像的位置,记下此时的像距为25cm;实验完成后,当他们和临近的第二、第三小组进行比较时却发现了问题:物距同样是15cm,第二、第三小组所测像距是分别为24.5cm和26cm!老师所提供的凸透镜是同样规格的呀,为什么三个小组在物距相同时,所测得的像距不样呢?经过反思实验中的操作过程,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图中凸透镜成像时,根据图中位置可得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实像,若保持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物距增大,此时像距应该减小,故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A选项说法错误;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来成倒立、缩小实像,移动后可得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B说法正确;若保持透镜不动,根据原物距和像距位置,可判断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应该成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C说法错误;若保持蜡烛不动,将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即会聚能力更强,则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v>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2、【答案】B【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A错误.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可知,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C、将物体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故C错误.D、由图知,u>v,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后,由于光路可逆,所以能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其应用是照相机.(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3、【答案】D【解析】【解答】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在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太阳的像,故A正确;B、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4、【答案】B【解析】【解答】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f<u<2fv>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5、【答案】D【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即u>2f;当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则此时u>f,那么有可能是2f>u>f,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等大的实像;也可能是u>2f,则成缩小的实像,所以只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能出现.故选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6、【答案】B【解析】【解答】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A不合题意;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B符合题意;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C不合题意;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放大镜是凸透镜,只有物距小于焦距时,才能成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可成等大的像;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C、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具有会聚作用;D、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在岸边看到的水中的物体位置偏高.7、【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D、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2)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8、【答案】C【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找不到像,A不符合题意;B.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B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C符合题意;D.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在涂涂解答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焦点时,凸透镜不成像,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是倒立放大的;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9、【答案】C【解析】【解答】解: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所以成实像,而移动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C.【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像的大小由物距大小决定.①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增大、像变大;②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2)首先判断出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所成像的性质,再判断出物体从2倍焦距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出像距和像的变化.10、【答案】D【解析】【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是光线通过凹透镜有可能相交,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是光线通过凸透镜也不一定能会聚于一点,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正确选项为D.故选D.二、填空题1、【答案】焦点;20cm【解析】【解答】太阳光照射到放大镜上相当于平等光束,经折射会聚在一点,则该点即为放大镜的焦点,焦点至放大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该放大镜的焦距为20cm。【分析】(1)平行光通过放大镜在适当位置可以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为焦点;(2)焦点到放大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2、【答案】缩小【解析】【解答】解:自拍神器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缩小;【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3、【答案】凸;远视;倒立;前【解析】【解答】根据图中的像可知,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所以该眼镜是远视眼镜。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即该像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成的一定是实像,即一定是倒立的。在镜片前放置另一眼镜片,由于两镜片外形相同,则该镜片为凸透镜片,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使像提前会聚,此时应向前移动光屏,才能呈现清晰的像。【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距不变时应减小像距。4、【答案】二倍焦距;远离;反射【解析】【解答】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拍照时,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要使画面两侧的演员全部进入画面,也就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就要减小像距、增大物距,即减小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调节照相机的镜头远离演员。裙子是不透明物体,裙子是绿色的,只反射绿光。【分析】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摄像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发生改变时,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遵循“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的变化规律;物体表面会把光从一个方向反射到另一个方向上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由于光的反射现象的存在,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5、【答案】凸透镜;凹透镜【解析】【解答】解: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透镜.【分析】人眼的成像与凸透镜成像原理中照相机类似.近视眼是由于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眼的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三、实验探究1、【答案】(1)烛心、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凸透镜应置于蜡烛和光屏之间(2)蜡烛刚好置于一倍焦距处(3)(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解析】【分析】(1)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的中心没有与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甚至成不在光屏上,应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央,而小明将蜡烛放在中间了;(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这说明光通过凸透镜后为平行光,所以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3)要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大小与物距大小的关系,需记录物距和像距的大小以及像的大小,故实验表格如下:;(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物距和实像大小的关系: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2、【答案】(1)10.0(2)照相机(3)远离;等大【解析】【解答】(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由图乙所示,此时的物距是而该透镜的焦距时10.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3)将蜡烛移动到30.0cm的位置,此时的物距为物距与之前减小,像距变大,光屏应该往远离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而且此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焦距;(2)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应用是照相机;(3)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解:(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反射光线;(2)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3)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即可.4、【答案】(1)15(2)同一高度;凸透镜(3)c;投影仪(4)右;变大(5)完整(6)上【解析】【解答】解:(1)由图知,焦点距离光心15.00cm,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00cm;(2)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异侧,所以凸透镜必须摆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5.00cm,要使烛焰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应该在30.00cm和15.00cm之间,由图知,需要在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