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单位:湖北中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12.1主要建设方案 112.2矿床开采 46第三章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 683.1总图运输 683.2供配电及通讯 68 23.4废水处理 72第四章选矿方案及尾矿处理 734.1选矿方案 734.2尾矿设施 73第五章土地复垦 745.1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 745.2复垦区土地利用分析 795.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95.4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815.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915.6复垦的目标任务 925.7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935.8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975.9主要工程量 98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1026.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1026.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1146.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1166.4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1196.5治理工程进度安排 137第七章经费估算 1387.1开发利用投资估算 1387.2恢复治理经费估算 1397.3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140第八章效益分析 1488.1市场分析 1488.2价格选取 1488.3劳动定员 1488.4投资估算 1498.5成本与费用 1498.6财务评价 1518.7恢复治理效益分析 1528.8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153第九章保障措施 1569.1矿山基建和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 1569.2恢复治理保障措施 1629.3土地复垦保障措施 163第十章职业卫生与安全 17110.1设计依据 171安全的主要因素 17210.3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7510.4消防安全措施 18110.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82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191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9411.1设计依据及采用的环保标准 19411.2环境保护方案 19411.3生态保护方案 19711.4水土保持方案 197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9912.1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19912.2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19912.3产品方案 19912.4开拓、运输、厂址方案 19912.5采、选工艺方案 19912.6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19912.7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001第一章前言1.1编制目的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该矿区资源,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编制《黄石汇鑫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编制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的目的,是按照湖北省国土资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产品方向、资源利用率、采矿回收率、贫源有偿化使用评估提供依据,以便挂牌出让该矿权。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按照“谁发、在开发中保护”有关法律精神,监督矿山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建设的发展。但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压占等原因造成土地的损毁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不容忽视。为了及时有效地对挖损土地进行复垦利用或恢复改设“发展改革部门在批准、核准投资项目时,依据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2门提出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对涉及土地复垦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对应列颁发的《土地复垦条例》也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未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或者土地复垦方案不符要求的,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不得批复建设用地,有批垦方案未通过评审,或者经评审土地复垦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1.2编制原则用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产品综合回收率,满足国家关于资源开发利用三理性分析,制定生产用地预防控制措施,一方面在生产开采过程中防止土地滥占滥用、一方面制定合理的措施对挖损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利用石市既要搞活当地经济,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针,认真贯彻“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平衡总量、集约利用”的土地利用方针,统一规划土地复垦3排土地复垦工程量和复垦进度。态适宜性及不同项目对土地的挖损程度,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复垦方向,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同时优先考虑复垦为农用地,用于粮食生产、种植林果、蓄养牲畜及渔业生产,确实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可地。续发展。1.3编制依据;4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国务院令第厅关于贯彻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5;10、《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鄂土资发〔2009〕63号);13、《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B627、《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7研究院有限公司;。1.4适用年限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设计生产规模12×104t/a。项目由于矿区服务年限不长,按相关规定,应分阶段进行复垦。考虑到该矿的实际开采情况,并根据矿区开采挖损土地时序,挖损土地为持续的过程,1.5项目概况北纬:30°01′29″,行政区隶属大冶市大箕铺镇管辖。矿区内设置黄石汇司和湖北佳合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编制了《湖北省大冶市石家堍矿区方解石矿8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编制《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石家堍方解石矿矿产资源》。1.6自然概况(见插图1-1交通位置图)。9m岩石裸露地表。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冰冻期短。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多阴雨,夏季湿热,秋季比较凉爽,冬季较干冷。据大冶气象站记载,cm平矿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采选业集中,经济发达。矿区临、红薯,经济作物为油菜和花生等。水、供电、通信条件条件流经矿区的溪流供给。设施完善,能满足生活及安全生产需要。矿区具有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农、林业较发达,资源丰富,主要生产、1.7资源概况本次储量估算以《湖北省大冶市石家堍矿区方解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标高为+275m~+85m。第二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2.1主要建设方案1矿山现状石。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范围为采矿证范围,开2.1.2设计开采范围:/点号13323508.8338594953.0623323698.8438595143.0633323698.8438595593.0743323498.8438595593.0753323338.8338595103.07标高:从275米至175米,矿区面积0.1604平方公里2、本项目与矿区周边矿权关系本矿周边基本为山林,在石家堍矿区东面为马石头方解石矿,该矿与石2.1.3地质概况本区地质构造位于下扬子台褶带中部东段大冶凹褶断束东南部、殷祖复本区地层有石炭系中统大埔组、黄龙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地分布于马石头西南、石龙塘以北,在矿区大量出露。为白色至米黄色微带肉色白云石大理岩、下部为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与下伏地下层呈平行不体破坏,局部与阳新岩体形成侵入接触关系。风化带方解石颗粒较细。向东走背斜转折端部位,被阳新岩吞食,尚保留其岩体成侵入接触关系。广泛出露马石头、石龙塘以北,岩性外围:深灰色后厚层状含炭质大理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灰色厚层状夹中厚层状瘤状燧石大理岩,顶部有一层较稳定的薄层状含体分残留体,与阳新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向东北阳新岩体吞食。岩性特征为厚层状含燧石结核大理岩,上部为白云石分布在矿区中东部及南部的沟谷地带,为灰色、褐黄色粘土、亚粘土、矿区的褶皱构造的主体为蛇头尖背斜,矿区位于该背斜的东端及转折端蛇头尖背斜核部地层为石炭系中统大埔组,北翼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二叠系栖霞组地层碳酸岩地层,南翼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及二叠系下统栖霞走枢纽向南东方向倾伏,背斜转折端位于马石头以南。背斜南翼地层正常,系至二叠系地层残缺不全,支离破碎。填。角不清。捕掳体,捕掳体的长轴方向大致北东向,与岩体主接触带略有一交角,与局岩浆岩在矿区东部广泛发育,主要为阳新岩体,为燕山早期侵入的斑状矿区东部大面积分布。呈岩体侵入,后两者则分布在矿区中部的接触带附近布,呈岩脉、岩枝或小岩株形式产出,规模一般较小。质和交代变质热力变质主要发生在岩浆岩侵入时的岩浆热力作用,使区内的碳酸盐岩在岩浆岩与大理石接触带及其附近以及岩浆岩中的大理岩捕掳体,由于交代作用产生的矽卡岩化,形成矽卡岩,并形成一些小规模的与矽卡岩有关石家堍矿区方解石矿床分布于矿区东部、西北部及南部,为热接触变质型方解石矿床。矿床由三个矿体组成,矿体赋存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地层内,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矿体分布在蛇头尖背斜东段的南北两翼及转折,倾向南东。地层大理岩作为方解石矿,经本次核实工作后,确定黄龙组只是含矿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一致。石家堍矿区方解石矿床有三个矿体,其中Ⅲ号矿体位于采矿界外,现就矿体位于蛇头尖背斜转折端,已被阳新岩体切割,吞食为残留体,矿体北东向,倾向北东东至南东东向,倾角32-45度。矿体东、南、矽卡岩包围,形成侵入接触关系,超覆接触。Ⅱ号矿体分布在马石头西南,蛇头尖倒转背斜的北翼即倒转翼;矿体地板均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大理岩。m查时将黄龙组全,由于该矿体没有实际工程控制,《核实报告》将该矿体2002年勘查时圈算的全部降级为334预测资源量。量构成矿体的矿石为方解石矿石,矿石中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微量,解理面,矿石易形成碎块。方解石矿中的方解石呈粗粒结晶,彼此镶嵌、结晶方解石粒大质纯,在开采过程中易形成碎块。矿石在地表由于风化淋滤作用,表面粗糙沿裂隙面见有铁质水渲染现象,但向深部新鲜矿石为纯白色,在矿体局部地段由于裂隙发育,沿细小裂隙面有后期浅红色方解石细脉充填,因此,对矿石的白度体顶部附近,矿石中含炭质,局部呈灰色条带。结构变余厚层状构造或块状构造级钙,方解石矿石未分品级。夹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大理岩。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区内方解石矿石类型单一,组份简单,其矿石质量和白度均达到矿床相应的工业要求。该矿石可以不通过加工直接出售原块矿,但也可以利用雷方解石原矿经手选后,利用雷蒙机加工直接破碎加工超细钙粉,可获得术条件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志留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此外尚有燕山期岩浆岩分布。由于各时代地层岩性和含水介质的不同,区内赋存有多种类型的地下水,分成多个水文地质单元,矿区位于区域南部的低山区,属构造侵蚀溶蚀的地貌类型,本区域出露的岩浆岩跨越阳新、灵乡和姜桥三个岩浆岩体。其中展布在鸡冠山至下四房一带岩浆岩是阳新岩体的西北端;分布在栖儒桥至李裕先等地为灵乡岩体的东端;位于石任叔至姜桥水库一带的为姜桥岩体的北部。岩水,深部为隔水体。mm弱,水为主,矿化度0.04~0.185g/l。本区域出露的碳酸盐岩类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和下统大冶群大理岩裂隙溶洞含水层,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经变质后形成的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或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岩溶发育,平面上以接触带、构造断裂带附近及硫化矿体赋存处溶洞发育最强;垂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岩体的溶洞则主要发育在-135m~-160m标高以上。由于各地的埋藏条件和岩溶发层的富水特征也各不相同。岩溶地下水是区内主要地下水,亦是矿坑主要的充水水源,其自然条件下大气降水为地下水总的补给源。由于区内各岩溶地层在各地的埋藏条件、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等不同。导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亦各有别,南部裸露区为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区,中部覆盖~埋藏区为区域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区,北部大冶湖覆盖~埋藏区,在通常情况下岩溶地下水位均高于水位,首先垂直补给上覆的砂砾石层,然后向中心河排泄。由于阳新岩体的侵入,区域南部大理岩与北部湖区大理岩间不相连,南部岩溶地下水在向北移过程中,主要排泄于青山河一带,其余的继续往北运移,通过岩浆岩上部风化带补给湖区大理岩岩溶水。湖区大理岩本身,东西头差,其水平方向运动不显著。矿区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地层内,分布在蛇头尖背斜东,烈。中统黄龙组大理岩。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矿区南部小溪流排泄区,标高体标高低于矿区地下水水位线。m岩石裸露地表。0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冰冻期短。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多阴雨,夏季湿热,秋季比较凉爽,冬季较干冷。据大冶气象站记载,cm平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矿区内仅发育有一条间歇性小溪流,向南排a富水性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中东部及南部的沟谷地带,主要成分为粘土、粉质粘、土亚砂土、砂砾石等。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为潜水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1.2-5.0m,其与包气带直接连通,与大气降水关系最为密切,在该层全部分布范围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含水层厚度、潜水埋深及动态具有明显季节变化。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可知,该含水层涌水量b等富水性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CdCh地层组成,石炭系中统大埔组(C2d)为白色至米黄色微带肉色白云石大理岩、结晶大理岩,底部为薄层含白云质大理岩。该段为矿区主要含矿层,是矿体的主要顶、底板,结晶方解石粒大质纯,风化带方解石颗粒较细。据区域地m石风化后多呈纵横交错的刀砍状皱纹,表面呈棕黑色,地表多见溶蚀裂隙、1溶沟、溶槽等溶蚀地貌,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地下水位随地形起伏变化,一mm硐石充填,偶见小溶洞、溶孔发育,平硐顶板及两壁偶见水滴渗出,但水量不c岩溶裂隙含水层Pm组(P1q)含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灰岩、大理岩组成。据区域地层资料,茅口组(P1m)见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沿岩层层理面排列,偶见溶沟、溶槽等溶蚀痕迹,其Ls性弱-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岩浆岩与大理岩及其附近以及岩浆岩的大理岩捕掳体中,由于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化,形成矽卡岩,在矿区东部零星出露,呈褐绿色,其岩溶裂主要分布于矿区中东部,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在靠近地表附近,出露的岩浆岩风化较强烈,易碎,风化裂隙较发育,其富水性较弱。深部岩石含水性差,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矿区西南部和东部为志留系泥质粉砂岩隔水层和岩浆岩隔水层,构成了矿区的隔水边界。由于矿山未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工作,因此,矿区深部岩层富水性情况不清。根据附近矿山及区域资料可知矿区深部岩石新鲜完整,2水性较弱。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仅发育有一条间歇性小溪流,向南排泄于外m为0.2-0.5L/s,不影响矿床开采。矿区内见走向为北西、北东向的两组断裂,因此不会成沟通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通道。在矿区山坡地带靠近地表附近的风化裂隙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风,在覆盖层较厚的谷底地带,同时接受上部孔隙水含水层补给。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与出露地表的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直接下渗补给深部岩溶裂隙含水层,矿区各含水层之间直接或间接贯通,水个统一的含水系统。矿区内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主要取决于地形、出露条件和岩性三者。矿区及周边低山丘的山脊构成了地表水分水岭,山坡地带风化裂隙含水层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沿山坡地形向下径流,一部分在地势切割有利部位出露地表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与地势低洼的孔隙潜水相连,补给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一部分向下径流补给下伏含水层,另一部分通过地地势低洼地带的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及出露地表的岩溶裂隙等含水层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部分接受山间地表径流及山间风化裂隙水侧向补给,该含水层沿自由潜水面由地势较高水位向低水位径流,部分下渗补给中、深部下伏岩溶裂隙等含水层,主要排泄方式有地面蒸发或沿沟谷、溪流以散流矿区内的中、深部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接受上覆含水层的补给,部分接受地表径流沿径流通道下渗补给,在沟谷、坡脚地段以泉的形态流出地表。矿床开采后,采矿区转化为地下水排泄区,周边的岩溶裂隙水将成为矿坑水3A充水水源大气降雨为矿区直接或间接的最终补给来源,地下水位往往随大气降雨变化明显。因此,矿坑充水特征一般都或多或少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矿山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发育有一条间歇性小溪流,其水位标高低于m矿区主要含水层是二叠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方解石矿体直接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岩溶裂隙含水层中,因此,该含水层源。B通道区内方解石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内,该含水层普遍发育的岩溶裂隙通道为矿坑主要的充水通道,矿床属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相对高差较大,山体陡峭,大气降水沿山坡呈南北分流,地形地貌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自然疏排。闪长岩脉在地表断续可见,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地下水,但在深部,碳酸盐岩岩石新鲜完整,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坑充水强度不大。4排水记录数据(见附表十二,开采技术条件部分),经统计可知Ⅱ号矿坑在旱季时排水量一般不超过10m3/d,一般涌水量Q=11.69m3/d,最大涌水量Qmax=41.47m3/d,矿坑涌水量不大。矿坑涌水量估算比拟法可估算Ⅱ号矿坑一般涌水量QⅡ=Q×(F/F)=69m3/d,最大涌d虽然矿山排水量较小,但因矿山是采用自然排水,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因此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应重视超前探水,观测并记录井巷的排水量,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监控工作,预防采空区积水、岩溶水等造成井雨季暴雨时更要加强监控。矿山供水现状目前矿山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于井下排水,该水属于二叠系含燧石结核灰岩和石炭系白云岩、大理岩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和志留系砂页岩风化裂隙水5及岩浆岩风化裂隙水,该部分水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因此,矿山应在地表,则可基本满足矿山生产需求。矿山生活用水主要利用自来水和部分水井水,基本上能够满足矿山生活用水要求及用水量。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以防用水安全。本次工作取水样一件,送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实验室做水样简分取样位置pH值总硬度mg/l一升水量Ca2+Mg2+Na+K+Cl-SO42-HCO3-NO3-舒卡列夫分类矿山矿坑排水口8.4190.1mg70.3.833.220.804.1117.70195.27.Ca-HCOmeq3.510.320.140.020.120.373.200.45meq%87.78.023.510.502.908.9477.30.7下水偏碱性,但总体水质较好。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分析目前矿山主要采用平峒开采的方式,对地下方解石矿进行开采,现该矿mm目前m前矿山平硐采用自然排水的方式进行排水,其排水量较小,矿山自建矿以来未出现突水、涌砂、淹井由于矿山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标高较高,因此,矿山的开采对当地水文6矿床的充水水源主要为围岩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属于顶底板直接充水的矿床。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位起伏变化较大。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矿坑涌水量较小,矿山自建矿以来未出现突水、涌砂、淹井等井下水文地质灾害。矿山开采标高较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预计未来扩大开采后矿坑涌水量也较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降雨强度及汇水面积,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响不大,因此,认为该矿床属以岩溶裂隙为主、顶底板直简单的岩溶充水矿床类型。②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矿区岩(土)体的类型、结构、坚硬程度、蚀变、风化、及岩溶作用的强弱等因素将其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较坚硬-坚硬灰岩、大理岩及矿体等碳酸盐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坚硬矽卡岩工程地质岩组和组共四个工程地质岩组。主要分布在矿区坡脚及沟谷地带,由第四系残坡积亚粘土、亚砂土夹岩石风化碎块和人工堆积层组成,该岩组结构松散,抗剪强度低,工程地质性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在矿区大面积出露,本岩组包括石炭系中统大埔组和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白云质大理岩、炭质组,其稳固性能较好,工程地质性状较好。矿区内的矽卡岩主要呈俘虏体产出,岩块一般较完整坚硬,其岩溶裂隙7性状较好。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在矿区中部也有少量分布。该岩组在靠近地表附近风化较强烈,工程地质性状较差,深部岩石新鲜完整,质地坚硬,裂隙不发育,工程地质性状较好。由于本岩组不是矿体围采关系不大。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大理岩。根据坑道调查,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大部分坚硬完整,稳固性较好。坑道大部分分布在大理岩、白云岩中,局部地段巷道边帮岩石较为破碎,矿方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了喷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地段岩石新鲜完整,较好,未进行支护。样品编取样位置岩石名称抗压强度(Mpa)平均抗压强度1Ⅱ号矿体顶板大理岩53573.12Ⅱ号矿体顶板大理岩9273大理岩63.269.34大理岩7545Ⅱ号矿体底板大理岩81579.56Ⅱ号矿体底板大理岩77.5划为稳固至强稳固岩层。矿山生产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塌方冒顶事故。根据岩、矿石的机械强度、顶、底板岩石较坚硬,岩层较稳定。矿区方解石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大理岩中,矿山当前采矿位置8支护外,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大部分坚硬完整,不需要另行支护,稳固性较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较好。矿段内的各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的节理裂隙发育一般,裂隙宽一般mm数厘米至数十米,属Ⅳ级结构面。构造节理裂隙一方面将工程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破坏了工程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另一方面,给地下水提供了通道。所以此类结构面是影响各工程地质岩组的工程地质性质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通过对平硐地质调查表明,在部分稳定性较差地段,主要是因该地造成的影响。b变作用矿段内出露的各类岩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岩体产生密集的风化裂隙,使原有的结构面变宽加大,降低了工程岩体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使一些矿物发生次生变异,特别是当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含量增加时,往往加抗水性。矿段内蚀变作用主要表现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等。由于蚀变作用增加了亲水矿物的含量,从而改变了原岩的工程地质性状,降低其强度。因此,程地质条件的不良因素。矿段除含岩溶裂隙水外,部分溶洞还可能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积水,地下水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风化的加剧,另一方面软化了岩石,使其强度明显下地质条件的又一不良因素。9矿体顶、底板围岩为大理岩,稳固性一般都较好,在开采中一般不易出发生片帮、冒顶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在井巷穿过接触带区域时,由于井巷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岩石原有的结构面,使得节理裂隙较发育加剧、大理岩的溶蚀作用变得较为强烈,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破坏了工程岩体的完整性,使其稳定性变差,可能诱发该地段井巷围岩的片帮掉块与冒顶事故,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遇到较为破碎的井巷围岩或者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地段,,需及时进行支护或喷浆护壁。矿体(层)及其顶、底板围岩大部分坚硬、完整、稳固性较好,近地表及局部构造破碎带地段,矿体顶、底板围岩软弱破碎,稳固性较差,易产生井壁坍塌、冒顶、井巷变形破坏等工程地质问题,在溶蚀构造发育地段,可见裂隙发育,使岩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力学强度和工程稳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鉴于上述情况,依照矿区水文地质查类型中等的矿床。③环境地质条件GB反应谱特邻的江西九江发生了一次5.7级地震,大冶地区预计可达2~3级,震中距矿地区无活动性断裂通过,根据地壳稳定性分级属稳定~基本稳定级别。30差约267~282m,坡度20~35度。从坡体总体结构上看,基岩走向大致与斜硬-坚硬的厚~块状结构为主,西部岩体以较坚硬-坚硬的薄~中厚层状结构为主,斜坡上下岩性较均一,结构较为一致,无破坏性工程结构面贯穿,工皆有,其结构松散,透水性强。由于该废渣场边坡厚度较小,且坡度较缓,31mm组成,堆矿场下部以碎石夹粘土为主,碎石块径较小,约5~10cm,上部以块石为主,块径较大10~较差。矿山开采标高较高,对当地地下水环境影响有限。由于矿山开采规模较小,直接出售原矿,不设选矿厂,因此,矿山对土地资源影响主要表现在废,对矿区环境的影响有限。矿山开采标高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未来矿坑开采不需要主动疏排地下水,矿坑充水来源主要是岩溶地下水和包气带中的降雨入渗水,可由平硐自然排泄,因此本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限。本区碳酸盐岩类地层岩32溶比较发育,岩体中若存在隐蔽的竖直状岩溶漏斗或管道,一旦为采空区所松散物质可能涌入矿坑,地表也有可能产生局部塌陷。采空区地表变形、塌陷与矿山采矿方法、采空区顶板管理方式和采空区力学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开采方案,本矿山设计采用留矿法进行开采,矿房宽8~12m,矿柱未来采空区主要分布在中石炭统黄龙群大理岩地层(矿体)中,采空区顶底板也由该层构成,该地层呈厚~块状结构,层间结合紧密,岩石坚硬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从地面调查情况看无大的断层破碎带通过,岩体质量从以上二个方面分析,未来采空区顶板岩体工程地质性状良好,采空区顶板整体稳定以留设的矿柱来支撑,因此只要按设计严格留设连续间柱,避采空区顶板一般不会产生大面积的冒落塌陷。崩塌、滑坡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爆破、采空区效应等作用还是有可能致使岩体裂隙扩张,矿柱在长久疲劳效应下强度减弱,地表有可能产生变形或局部开裂破坏。在地表错动预测范围之内,主要为荒山坡地以及矿山附属设施,主要危害对象是采矿巷道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一塌陷,其危害性较大,治理难度也较大。矿山矿石堆堆放在矿区南北走向的沟谷地带,是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的汇水通道,未来矿山开采时,矿石量将有所增加,在雨水较强的天气,随着地表径流对矿堆的冲蚀和下渗,若不能及时将堆放的矿石运走,可能会引发小型滑坡、小型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威胁矿山生产安全,矿山必须要提早33消除隐患。随着矿山未来扩大开采,矿山废渣规模进一步扩大,废渣堆发生小型泥山重视。矿山在扩大开采过程中,工业场地将扩大,将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响本矿山不主动疏排地下水,无明显污染物质排放,其对地表水、地下水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较小。矿山应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计划的开展环境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生态治理恢复工作。现初步提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治理的建议作。在未来矿山开采中,应及时对矿山井下巷道、采场进行测量,及时绘制采空区与地表对照图。矿山应有专人定期对采空区地表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应及时通告周边群众,并暂停井下开采,撤出井下人员。对地表的开裂、塌34矿山矿石堆堆放的矿石应及时运走,防止堆放高度太高,坡度太陡而引起滑坡,在矿石堆坡脚修建拦挡设施,在矿石堆四周修建截排水设施,降低矿山在开采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免对土地资源和植被造成破坏的应进行综合恢复治理。前探水,敲帮问顶,防止宽大张裂隙突水涌泥。响矿山废水实行闭路循环使用(本矿已基本达到此要求),外排废水必须达到工业废水排水标准,防止矿山废水及井巷水不规范排放对当地水资源造应注意粉尘、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据矿区环境地质现状及预测评价分析: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较好,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开采,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地面塌陷与地面开裂变形、水土流失、土地资源破坏等,但只需要矿山重视并及时处理,发生环境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以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④开采技术条件小结矿床的充水水源主要为围岩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属于顶底板直接充水的35矿山自建矿以来未出现突水、涌砂、淹井等井下水文地质灾害。矿山开采标高较高,预计未来扩大开采后矿坑涌水量也较小,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对当地地质条件简单的岩溶充水矿床。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大部分坚硬、完整、稳固性较好,近地表及局部构造破碎带地段,矿体顶、底板围岩软弱破碎,稳固性较差,易产生井壁坍塌、冒顶、井巷变形破坏等工程地质问题。在溶蚀构造发育地段,裂隙发育,属工程地质勘查类型中等的矿床。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较好,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地面塌陷与地面开裂变形、水土流失、土地资源破坏等,但只需要矿山重视并及时处不大,矿床属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综上所述,本矿床属以工程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本次储量计算工业指标,是根据本次矿床实际情况,参照目前市场对重矿业权人黄石汇鑫矿业有限公司推荐确定的。源/储量3637)t 界内设计利用储量为(122b)+(333)×65%=(667.3-286.3)+ (323.2-227.36)×65%=443.3kt。据此计算的开采范围内设计利用量×采矿回采率保有资源储量(kt)地表保护矿柱(kt)设计利用储量(kt)开采损失(kt)可采储量(kt)总保有b333284881064178510351369813712328150.323.385.663.556.3557.2小计435.2253.4181.8189.1200.5320.05180.48357.28207.71149.57140.97188.8689169.9738保有资源储量(kt)地表保护矿柱(kt)设计利用储量(kt)开采损失(kt)可采储量(kt)总保有b333633.22459.59173.63372.69254.4325.43229.0小计990.5667.3323.2513.66443.2944.32398.97合计1425.7920.7505702.76643.8264.37579.452.1.4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计的开采方式,仍采用地下开采。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方解石,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点号13323508.8338594953.0623323698.8438595143.063933323698.8438595593.0743323498.8438595593.0753323338.8338595103.07标高:从275米至175米,矿区面积0.1604平方公里(1)查明资源储量矿体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千吨)保有资源储量(千吨)合计333435.2253.4181.81006.0667.3323.2总计1441.21425.7920.7505.0(2)开采储量保有资源储量(kt)地表保护矿柱(kt)设计利用储量(kt)开采损失(kt)可采储量(kt)总保有b333284.88.4178.5103.5136.9813.7123.28150.323.385.663.556.3557.2小计435.2253.4181.8189.1200.5320.05180.48357.28207.71149.57140.97188.8689169.97633.22459.59173.63372.69254.4325.43229.0小计990.5667.3323.2513.66443.2944.32398.97合计1425.7920.7505702.76643.8264.37579.45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0(1)建设规模(2)产品方案矿出售。率指标”汇总矿石开采加工过程中无杂石混入,采矿贫化率为5%,见矿山开采技序号名称指标备注190%2贫化率3选矿回收率案(1)矿山开采现状m75m斜坡道、+175m中段部分平巷工程。(2)开拓方案的确定提出2个方案进行比较:41开拓方案名称优点缺点方案一1、可充分利用现有巷道及生产系统;3、生产系统简单。采,需建立排水系统;方案二1、可利用平硐水沟自排水,无需建立排水系统;2、巷道布置简单;1、基建工程大,基建工期长;2、运输距离长。开独立布置开拓运输方案,即方案一。(3)开拓工程布置42斜井的开拓系统。筒断面为三心拱,净断面尺寸2.2×2.5m(宽×高),净断面积斜坡道:+185m~+175m中段及+185m~+195m中段。其中:+185m~+175m斜坡道参数:+185m+175m+185m~+195m斜坡道参数:+195m+185m43开拓系统。筒断面为三心拱,净断面尺寸2.2×2.5m(宽×高),净断面积Zm公区。房和变配电房。输。(1)地下水控制44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矿区南部小溪流排泄区,标高108m,矿在开采过程中,一般不存在水患威胁。(2)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采空区积水威胁深部开采的安全。事故及时通知和组织人员撤离。(3)疏水降压措施种技术措施。程(4)井下探放水措施①矿井必须按照“防治水条例”配备探水钻和专门水文地质人巷。水在隔水层中的导升高度。45泥石流等地灾事故。(5)地表水害防治措施。地的上方应修筑截水沟,拦截雨季洪水。(5)矿井排水设施水设备选型HRH5.5)=1.1(12+5.5)=20m选型算: 46m为检修水泵。2.2矿床开采2.2.1首采地段的选择及开采顺序区划分及开采顺序472.2.2生产能力验证、推荐的矿山设计生产能力证到的生产规模验证A=qNKEt∕C(1—Z)N同时布置的有效矿块数,个;C系数,1.1;序号参数指标备注代号单位1N个42qtd3K0.90484E0.955td3006C1.17Z%8全矿合计124363计算:Q采储量计算);As—设计生产能力;2.2.3开采移动范围的确定此圈定开采至+175米水平时的错动范围,详见平面布置图。矿山应牌,防止事故发生。4采矿方法(1)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造良好的回采作业条件;可靠,操作者易于掌握和实施;49采切工程量小,尤其是废石掘进尽可能少;机械设备作业,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采矿方法选择①矿块布置和构成要素阶段内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高度即阶段高度20m,矿房②采准、切割工程m通风天井(人行通风天井断面为1.8m×1.8m),天井与矿房间采用断面为2.5m×3m)和采场拉底,拉底工作以切割横巷为自由面,逐积。502.2~2.5m,回采工艺循环包括凿岩爆破、通风、出矿、撬矿、平场炮孔采用梅花形布置,孔径40~42mm,孔深1.8~2.0m,孔间距0.8~1.0m,排距0.6~0.7m;采用筒状2#铵油乳化炸药,微差非次点火。回采时必须严格控制爆破炸药用量。风平巷内。L953型装载机通过出矿巷道将采场内的矿石铲出,经出矿联络2.2.5矿井通风与防尘,没有矿石自燃等内因火灾危险。风方式与通风系统回风斜井口的风机硐室内。51并取其中最大值:m3/min;(1)按作业场所校核计算矿井需风量风量52Q8.75+3.75+3=25.5m3/s。(2)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和柴油设备校核风量及采矿工艺,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3)矿井需风量计算4、风量分配和通风阻力计算(1)风量分配调整。(2)通风阻力计算:iPLqis53按矿井通风最困难时期对通风线路进行通风阻力计算,见表序号井巷名称LaPSQh风速(m/s)(一)磨察阻力1斜坡道0.015053862中段平巷0.015053883回风平巷0.015053884人行回风井0.028.796.153.255通风斜井0.028.384.8714.11小计(二)局部阻力力的20%(三)(四)合计力和动压等损失后,风机的计算风量为Qj=30m3/s,风机的计算风压主扇风机。该风机技术参数为:风量21.1~45.9m³/s,全压123~风机可以反风,反风率大于60%。根据安全规程的要求,风机配备1台同型号备用电机。主扇风机安装在回风斜井井口的风机硐室矿井通风工作制度54所有工作面爆破后必须辅以局扇加强通风。合式通风。需采用局扇进行辅助通风。648~1020Pa,电机功率5.5kW。构筑物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必须采取以下局部通:556矿井排水区内无大的水体分布,在矿区中东部有一条近南北向间歇性溪准面,不影响矿床开采。挖截水沟,将地表汇水引出工业场地。(1)排水系统md最d56、管道排至地表。(2)水仓统的水仓容积应能容纳6~8h的井下正常涌水量。则+175m中段水仓3=97.5m³(3)排水设备选型HR(H1+5.5)=1.1(12+5.5)=20m(4)排水管选型算: 572.2.7建设工程及采掘进度计划基建工程主要包括:+185m~195m斜坡道、+195m中段沿穿脉巷m序号井巷工程项目类型掘进速度1中段平巷、出矿联络道80m/月2斜坡道70m/月2天井50m/月3水仓及水泵房400m3/月4采切工程1000m3/月序号工程名称支护形式工程规格工程量备注掘进支护量mm3mm3m1+185m~195m斜坡道3838582195m中段沿脉383850076903195m中段穿脉090930042274175m中段沿脉383822033845人行回风井浇灌8.556.15486175m中段水泵房80007175m中段水仓2408通风斜井喷砼5.474.873399采切工程喷砼200200010合计20389计划表59序号巷道名称掘进断面工程量成巷速度(m、m3/月)工期月月月1+185m~195m斜坡道15.382195m中段沿脉15.38500m06.33195m中段穿脉4.09300m03.84采切工程2000m31000m325175m中段水泵房800m3400m326175m中段水仓240m3400m30.67175m中段沿脉15.38220m02.88通风斜井5.4762m9人行回风井8.5520m0.460、井巷工程投资估算表2-16井巷工程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价(元/m3)总价(万元)1采掘工程掘进量支护量(m3)掘进支护mm3m203893004006182安装工程2.2电缆敷设0m50元/m52.3供风、供水管敷设0m100元/m2.4人行回风井安装人行梯子间83合计641(1)编制依据进行编制;②坚持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保持足够的三级矿量和相应的周转山按期投产和投产后的正常持续稳产;③本矿为非金属矿床,虽开采的矿种单一,但在开采过程中仍应科学合(2)矿山生产进度计划表61矿石种类采出矿石量(万吨)第2~5年方解石57.955山机械(1)自卸汽车选择选用的装载设备,选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高)7500×2480×2500mm,额定载重量18t。(2)汽车运输能力计算汽车运输计算参数汽车有效载重量按下式计算:QO=nEγKH/KpnE准容积,2.5m3;KH——铲斗装满系数,0.8;Kp矿石松散系数,1.5。作业条件每小时纯运行时间,min最佳的一般的恶劣的4562返行驶时间按下式计算:Tu=2S/16.67uSm;u度,20Km/h:Qh=QOTh/(Tf+TU)QO车有效载重量,13.87t;Th—汽车每小时纯运行时间,45min;Tf汽车运行循环中装卸时间,7min;TU汽车每循环往返行驶时间,1.44min。(3)汽车台数计算车工作台数汽车工作台数按下式计算:Nw=Qd/QhtQh车每小时运输量,74t;63台数车总台数按下式计算:Nb=Nw/ANw——汽车工作台数,台;A备完好率,0.7;备(1)装载机选择(2)装载机生产能力确定确定装运卸一次作业循环时间按下式计算:t=t1+t2+t3+t4+t5sssts64sL距,100m;u行速度,5m/s。n3600/t式中n——小时装运卸作业循环次数,次/h。QhKnGrG载机一次装载量为一个铲斗容积,2.5m3/次;r的松散体重,t/m3。生产能力确定计算:q1=T1-T2/T1式中q1——班内装载机设备完好率,60%;T内可能工作时间,h;q,h。qT/TT际开动时间,h;65T间,8h。计算:T3=Tq2(3)装载机台数确定①装载机工作台数式计算:A=Q/2QbQb按二班生产能力,774t。装载机备用台数:B=fA66(1)主扇风机通风机作为通风的主扇风机。该风机技术参数为:风量21.1~45.9m³/s,PakWm地表斜井井满足井下开采的通风要求。(2)局部扇风机独头巷道掘进和个别工作面地区,通风困难时,可采用局扇通风,局扇(1)空压机(2)空压机站(3)供风管道mmφ89(1)排水设备67W修水泵。(2)排水管道mm主斜坡道敷设。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安装地点设备价值(万元)1TLK301Y20OK7ZL台2井下402装载机L953台2井下3主扇风机K40-8-№17台1井下24水泵IS80-65-125台3井下35空压机LG110台2地表6浅孔凿岩机YT-28台井下2.27维修设备8合计127.268第三章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设施3.1总图运输矿区已有乡镇公路通达。矿区已建成了地表工业场地和办公生活区,主要工业场地及配套建筑设施如总降压变电所、机修间、材料库、办公室、压硐口,便于生产管理。设计矿山废石料堆置在矿山主平硐口附近,堆场东西及滑坡等灾害,做到无废化开采,降低开采成本。以上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a输。3.2供配电及通讯69面生产生活设施及井下生产供电。SCkVA全矿V控制电缆。电缆在变电所内采用电缆沟在支架上敷设,局部穿钢管。电缆在平硐及挂敷设。验算ZRYJVFKVmmcostgQ1=P1*tgΦ=255*0.73=186kvarV70电缆的验算已知条件:工作电压0.4kV,FV32-1053*95+1*50mm2电缆,P1=18kW[(18*0.1+45*0.45)*0.25+(14*0.1+30*0.45)*0.069]/0.4=16.3V验算V主扇采用软启动器启动,并有常规的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保护的控制方式,机旁操作。其余设备均为直接启动,配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机旁操作。71(1)照明:空压机房采用220V高压钠灯照明,变电所及低配室采用节应急灯。D防水灯座的普通灯具;采掘工作面及各类硐室检修用手提行灯等照明电压为(2)地面避雷和接地:按规定在变压器、电缆、高压进线等处配置避雷器等设施。变电所及机房分别设置避雷针、避雷网及接地极,接地极电阻不(3)井下接地:井下接地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要求井下坑内机电护。在以下位置设局部接地极:井下装有固定电气设备处、工作面配电点,盒,巷道内的固定照明配电箱等。mm无的钢板两块作局部接地体设于水沟深处,两块钢板之间距离不小于6m。一体,形成井下接地网。距主接地极最远的接地极或其它任何接地极测得的在变电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并在适当位置安放干粉化学灭火器。,以免火灾蔓延。722通信和电视监控按规定井下通信必须由二个通信网络组成,确保井下通信畅通。根据实另装设市话若干部、通过通信电缆对生产、管理现场的有关单位和岗位实施信号装置,以便联系。为便于观察+175m~+185m、+185m~+195m主斜坡道的工作状况,在主斜监控系统。3.3供水(1)生产消防给水管网(2)生产给水处理及加压泵站用水。矿区生活用水由大冶市大箕铺镇自来水公司专门安装了一趟供水管道供3.4废水处理矿坑涌水部分抽排到地表高位水池,沉淀处理后用于井下生产,多余部。办公生活用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处理后的食堂污水和其它生活污水汇入73第四章选矿方案及尾矿处理4.1选矿方案不设计选矿厂。4.2尾矿设施74第五章土地复垦5.1土地损毁分析与预测.1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源、矿山土地损毁时序与矿山开采顺序一致的分为工程基建期、矿山开采期、矿山复垦期和自然,矿山基建已完成。为地下开采方式,矿山生产期主要是对土地和植被地损毁的高峰期,本矿山为地下开采,这个时期可的塌陷损毁。这个时期的土地损毁主要是办公生产时期的土地损毁主要是各个地块对土地的持续损毁。过各类水土流失形式的扩展,随着各项土地,土地损毁将逐步得到遏制,复垦区的土地,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垦区内损毁土地的时序进入矿山复垦期,不会新增损毁土地面积。75.2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已损毁土地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踏勘、现场查看。【已损毁地块分类标准】:本次在已损毁土地统计时,主要依据各损毁损毁方式进行分类。通过现场勘查,本项目属生产项目,矿山公路挖损损毁土地。;间等设施,。名称已损毁地类小计有林地采矿用地办公生产区0.08700.09050.177576矿山公路0.24700.10200.34900.14100.00400.14500.14600.01150.15750.00000.05000.05000.00550.03350.0390小计0.62650.29150.91801.3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方案》章节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定对拟破坏土地的预测方法,并按照开采计划预测不等破坏土地的时间、范围、地类、面积及程度。方案编制相关文件精神,考虑到采矿许可证的计。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章节,方解石矿在今后的服务年限内,根据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及采用的采矿方法,参照类似矿山地表岩移实矿体开采后的地表错动范围,详见平面布置图。该错动范围纳入地质环境治垦不考虑复垦治理。(四)损毁土地面积及损毁程度分析根据对该矿已损毁土地情况分析和拟损毁土地预测,矿山开采将共损毁压占。77轻重度损毁(土地严重损毁,丧失原有功能)。评价因子根据损毁土地方式和可能损毁情况,参考各相关学科的实际经验数据和目前社会比较认可的评价因子选取,采用主导因素法对土地损毁程度进行评价及划分等级。评价单元的损毁程度由评价因子中最严重等级确定,即评价单元只要有一个评价因子归入重度损毁,则该评价单元损毁程度为重点损毁,以此类推。具体标准见主导因素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轻度重度地表变形挖损深度3-10m挖损面积物质组成挖损后地表物质组成土质土石质石质水文变化积水状况无积水季节性积水长期积水地表变形压占厚度0m压占面积物质组成压占物物质组成土质土石质石质压占物性状潜在污染性轻度重度稳定性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根据前文拟损毁土地的预测,矿山开采损毁土地主要为压占和挖损造成压占损毁;矿山公路损毁土地类型为挖损。本文中主要对压占和挖损土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生活区和矿山道路压占损毁土地为中度损毁。分78评价因子办公生产区矿山公路挖损深度(m)----—----挖损面积(公顷)------—----挖损后地表物质组成------—----积水状况无积水无积水无积水无积水无积水无积水压占厚度(m)0m0m0m0m0m压占面积(公顷)压占物物质组成水泥硬化,泥结碎石水泥硬化,泥结碎石土石质碎石泥结碎石泥结碎石潜在污染性轻度稳定性稳定稳定稳定稳定稳定稳定结论79(五)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复垦区是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是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及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土地面积占复垦责任范围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2复垦区土地利用分析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公各占总面积类别编码类别名称类别编码类别名称林地031有林地0.626568.2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291531.75%合计0.9180权属状况矿山土地复垦项目复垦责任范围涉及大冶市大箕铺镇石家堍村集体所有地权属清楚,无土地权属纠纷。5.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响分析,对当地耕地面积的增减影响极微。矿区整个生产期较长,即使在边生产边复垦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提前复垦,项目区绝大部分土地在生产期内仍会长期复垦工作实施后,土地才能逐渐恢复植被覆盖状态。2)矿区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80矿区开采的地下水通过水泵排走,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降低,而掘进采矿又需要从水塘中抽取水至储水池,循环往复利用水。矿区井下涌采矿生产,部分达标后外排。通过以上分析,矿井涌水、用水均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为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矿区生活用水通过地表沿山坡顺下排放,由于排放量小,对附近地,故矿区的开采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矿区开采对动植物的影响分析(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直接对陆生植物造成影响,但局限于不大的面积范围内。此外,除上述工程直接占地挖损植被外,矿区产生的粉尘在风力的作用下也会扩散到矿区周围的植物表面,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物的产量,但矿区范围内无国家重点保护对区域的植被群落产生影响。(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取决于各类动物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居留情况以及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矿区范围内植被覆盖率较高,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矿区范围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省级保护动物,如野鸡、野鸭等。随着矿区活动的正常生产,施工机械、人员的进场,及施工噪声将损毁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动物栖息环境变化,使该区域的动物不得不迁移到周围适应环境中去栖息和繁衍。但矿区周围可栖息的范围较广,总体环境优越,是野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在矿区开采结束复垦后,部分野生动物又可以回到原栖息地附近区域,因此项目活动对区内的动物不会产815.4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目的在于对被损毁土地做出土地适宜性、经济可行复垦方向。(1)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土地的利用受周围环境条件制约,一种利用方式必须有与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特征相适应。根据被损毁前后土地拥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损毁现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向。复垦后的土地,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尊重权利人意愿的基础上,宜农则农、宜则。复垦土地在再利用过程中,限制因素很多,如低洼积水、坡度、排灌条件、土壤质地等。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土壤植被等情况,本矿区主导限制因素为:损毁深度、坡度、土壤质地,这些主导因素是影响复垦应按主导因素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向。候、生物、交通、地貌、原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损毁程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土地科学的复垦利用方向。合效益原则。在确定被损毁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向时,应首先考虑其可耕性和最佳综合效益,选择最佳的利用方向,根据被损毁的土地状况是否适宜复垦为某种用途的土地,或以最小的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应注意发挥整体效益,即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土82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复垦区被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既要考虑它的自然属性(如土壤、气候、地貌、挖损程度等),也要考虑它的社会属性(如种植习惯、业金来源等),二者相结合确定复垦利用方向。发展的原则。复垦土地挖损是一个动态过程,复垦土地的适宜性也随损毁等级与损毁过程而变化,具有动态性,在进行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时,应考虑矿区工农业发展的前景、科技进步以及生产和生活水平所带来的社会需求方面的变化,确定复垦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向。从土地利用历史过程看,土地复垦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应保证所选土地利用方向具有持续生产能力、防止二次污染等问题。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对被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时,要根据已有资料作综合的理论分析,确定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但结论是否正确还需通过实践检验,着眼于发展用总体规划、农业规划等相协调。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必须和国家及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规划(2)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依据本项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详细调研项目区土地损毁前的利用状况及,依据国家及行业的标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和《土地复垦规程》等,结合本地区的复垦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被损毁土地用方向。适宜性评价(1)参评方向选择83本方案适宜复垦方向的选择主要应做到适应周边的生态环境。按照从当地国土部门收集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分析,项目区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为有林(2)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常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有极限条件法、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本次综合考虑矿区损毁类型主要为压占,设计采用不同损毁类型进行计再进行加权求和法,最终确定最适宜的复垦方向。土地综合质量指数法根据土地类的各评价因子等级的高低,分别赋以相因子的指数。评价单元的各评价因子指数相加之指数和,称为土地综合质量指Gi=nPijXij(j-1,2,...,n)j=1ji图斑号。(3)确定评价单元参评单元划分目的是区别各个参评单元之间质量、形态、损毁程度等性质之间的差别,划分方法是将内外部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单元作为同一参评单元。本次参评单元划分主要依据各个损毁地块损毁方式、损毁程度、终了境进损毁行确定::矿山公路。(4)评价因子的确定84参评因子选择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科学性及评价精度的高低。影响适宜性的要素众多,且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在众多的因素中选择出最灵敏、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和损毁状况对土地利用能力或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影响大小为评价尺度,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普通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必须考虑生产建设引起的损毁状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选取其中的主导因素作为土地利用受损毁状况影响的评价因素。同时,不同的复垦适宜性利用方向,其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素间的小的差异。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5)权重、因子指数确定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和《土地复垦规程》等确定各适宜类型因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复垦区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厚度等相关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中道路、地形等因素确定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指85适宜性评价限制因素分级适宜性序号参评因子分级指标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轻度111321或2重度N2或32有效土层厚度(cm)50111≤50,>30211≤30,>10321N323土壤质地壤土、粉砂粘壤土、壤粘土111沙壤土、粘壤土211砂砾质粘壤土、砂砾质壤粘土、沙土1或2砂砾质壤土32或3石质NNN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季节性短期淹没、排水较好222季节性较长期淹没、排水差333长期淹没、排水条件很差NNN5灌溉条件有稳定灌溉条件干旱、半干旱土地111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无灌溉水源保证干旱、半干旱土地3336有机质含量(%)>1.01——≤1.0,>0.62——≤0.6,>0.43——.4N——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在道路旁边1——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交通不便,周边无道路相通3——8地形坡度111≥6,<1521186适宜性评价限制因素分级适宜性序号参评因子分级指标宜耕宜林宜草≥15,<25322N32或3备注:适宜(1)、较适宜(2)、一般适宜(3)和不适宜(N),—表示不考虑该因子(4)适宜性等级的评定复垦区损毁后的土地自然条件较差,限制性因素较多,本次适宜性评价采用极限条件法评价土地的适宜性,根据各个评价单元的性质,对照表5-6所确定的宜耕、宜林和宜草评价标准,对其进行逐项比配,可得到各个评价价因子取值见表5-6~表5-11。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3222有效土层厚(cm)32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0.4~0.63——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8地形坡度(o)6~15211限制性因子—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无无评价结果—32287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3222有效土层厚32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0.4~0.63——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8地形坡度(o)6~15211限制性因子—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无无评价结果—322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中3222有效土层厚(cm)32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0.4~0.63——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8地形坡度(o)6~1521188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限制性因子—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无无评价结果—322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3222有效土层厚32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0.4~0.63——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8地形坡度(o)6~15211限制性因子—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无无评价结果—322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3222有效土层厚度32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89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0.4~0.63——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1——8地形坡度(o)6~15211限制性因子—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有机质含量无无评价结果—322编号参评因子参评单元特性宜耕宜林宜草1土地损毁程度3212有效土层厚度2113土壤质地砂砾质粘壤土2114排水条件不淹没或偶尔淹没、排水好1115灌溉条件灌溉水源保证差干旱、半干旱土地3226有机质含量(%)≤1.0,>0.62——7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但距离道路有一定距离2——8地形坡度(o)15~25322限制性因子—土地损毁程地形坡度无无评价结果—32290草地评价等级标准进行逐项对比,最后确定了本项目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评价单元评价结果取值耕地适宜性林地适宜性草地适宜性办公生产区322矿山公路3223223223223224)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待复垦土地存在多宜性,根据优先复垦为耕地和尽量恢复原土地利用类损毁土地中不占用耕地,故本案中不需考虑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按照周边的名称复垦方向复垦面积(公顷)办公生产区有林地0.1775矿山公路有林地0.3490有林地0.1450有林地0.1575有林地0.050091有林地0.0390合计/0.91805.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场地名称损毁面积(公顷)需覆土面(公顷)覆土方式覆土标准表土需求量(m3)办公生产区0.17750.1775全面覆土888矿山公路0.34900.3490穴状覆土80cm,深度80cm,间距2m4470.14500.1450全面覆土mcm250.15750.1575全面覆土mcm880.05000.0500穴状覆土0.03900.0390穴状覆土92合计0.91800.9180--2961b量分析由于矿山为生产矿山,工业场地布置均已形成,将来生产只是对已损毁m运输土方至矿山进行复垦,土源主要来自开发区工地,不会造成新的土地损毁。被压占损毁会造成土壤贫瘠,肥力下降,需要对土地进行生物工程措施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内复垦有林地,鉴于林木生长初期需要一定的灌溉措施来保证成活率,由于各复垦片面积较小,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及村民意见,待复垦稳区统一用水,灌溉方式为人工洒水,原矿山公路作为洒水道路,该部分管护5.6复垦的目标任务表一级类二级类面积(公顷)变幅(公类别编码类别名称类别编码类别名称复垦前复垦后林地031有林地0.62650.9180+0.291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29150-0.2915合计0.91800.91800935.7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7.1土地复垦质量要求本方案土地复垦设计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质 (DB42/T681-2011)和《土地复垦条例》。依据其中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择应满足耐干旱、耐贫瘠要求;.2预防控制措施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特点、施工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用土地现象生产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设设计进行,杜绝生产单位乱占滥用土b材料二次使用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于钢铁、砖瓦、木材等有利用价值的材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为保证损毁土地能较快得到恢复,最大化的发挥土地的效益,本复垦项94目应该对损毁土地,在不影响矿山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先复垦。尽可能早复垦,早受益。复垦措施,生态重建创造有利的条件。业场地(构)筑物(房屋、破碎站),并将废弃土肥。(刺槐)——土壤培肥。山道路给予当地居民以方便,保留为农村道路,道。95和化学措施设、施工工艺及土地复垦各个环节要联系成到土地垦前、垦中及垦后的土地开发利用、生产等土地复垦的规模效益和良性循环机制。采取一定量的生物化学措施,生物化学措施主要包工程。b选依据黄石市矿山复垦林木的成功经验,硬岩基底或石质地面适宜选择种植刺槐;道路两旁和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樟树。本矿山土壤条件较好,编号种类苗龄规格1树苗两年生刺槐在一般情况下耐干耐贫瘠,在立地条件十分差的土地上也基本能正常生长。且该树种根系发达,枝条多,郁闭成林快,平茬后再生能力强,在也相对突出。香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生长快速,树杆挺直。阳性树种。喜温暖环境和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对杨树褐斑病和硫化物具有很强的化96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成龟背形。刺槐生长快、适宜性强、抗逆性好;优先易,成活率高;适应矿山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气候山植被恢复的植物种类选择刺槐和樟树。监测措施的动态管理,为了保障土地复护土地复垦的成果,必须对土地损毁情况、复垦区域调查及巡查等方法进行土地复垦监测,监测束。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质量监测、复垦区植被恢复率监测。培肥措施,补栽绿肥植物等有效措施,保证土壤质垦区域稳定性监测工堆垫地貌本身稳定性以及复垦工程的影的稳定性、复垦后立地条件能较好的复垦效果等。97监测结合项目区自然环境实际情况,加强对于复测,真实反映复垦工作的效果,及时发现复垦工作的找到行之有效的复垦方法和经验,同时也是对复垦工更好地保障土地复垦工作顺利实施和保护土地复垦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