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_第1页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_第2页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_第3页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_第4页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备案号: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X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1100kVUHVDCConverterStationFittings

(征求意见稿)

××××-××-××发布B.2.1××××-××-××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X—XXXX

前言

为规范±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直流金具的技术、试验与检验、标志与包装等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

路二条一号,100761)。

II

DL/TXXXX—XXXX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用直流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分类技术要求、试验与

检验要求、标志与包装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直流金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5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2317.1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2317.2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2317.3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2317.4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DL/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

3术语和定义

GB/T13498、GB/T2314、GB/T2315、GB/T2317.1、GB/T2317.2、GB/T2317.3、GB/T2317.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换流站converterstation

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交、直流变换的电力工程设施。

3.2

换流站用金具converterstationfittings

用于换流站内的金具。

3.3

设备连接金具equipmentlinkfittings

连接导体与电气设备,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4

1

DL/TXXXX—XXXX

母线连接金具busbarlinkfittings

连接母线与母线,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5

屏蔽球(环)shieldingsphere(ring)

使被屏蔽范围内的其他金具和部件不出现电晕现象的球(环)状防护金具。

3.6

间隔棒spacer

使一相(极)中的多根子导线保持相对间隔位置的防护金具。

3.7

导电膏conductivepaste

由润滑脂并加有特种导电填料、抗氧化、抗腐蚀油性添加剂调制而成,以改善电接触性能。

3.8

可见电晕visualcorona

试品表面附近空气绝缘局部击穿而产生的气体放电现象,一般可用肉眼、望远镜或紫外成像仪等仪

器观察到。

3.9

载流金具currentcarryingfittings

主要功能为承载连接回路上电流的金具。

4一般技术要求

4.1金具的设计应满足GB/T2314的相关规定。

4.2金具应承受安装、维修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机械载荷,并能耐受工作电流(包括短路电流)、运

行温度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各种工况的要求。

4.3屏蔽球(环)应有效限制电晕的影响。

4.4载流金具应满足通流要求,金具的允许载流量应满足系统短时过负荷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在

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下,金具导体的额定载流量应不小于所连接回路短时过负荷电流的1.1倍。

4.5金具内部的载流导体应选用实心纯铝绞线或铜质软导体,铝绞线的相对电导率不应低于标准退火

纯铜的60%。铝绞线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氩弧焊与金具可靠焊接。

4.6载流金具与外部设备端子或导体连接处应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保持良好稳定的电气性能。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可参照附录A执行。

4.7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导体的宽度。

4.8当金具载流部分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4.9金具的载流回路导体与结构性部件之间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确保通流负荷只经过载流导体。

4.10金具应采取可靠的等电位措施,金具的任何金属零部件不应产生悬浮电位。

4.11金具及配套的屏蔽球(环)设计应对金具本体及屏蔽球(环)(本体、开口、开口处相关配件、

倒角等)进行三维电场计算校核或试验验证。

4.12连接设备和硬导体金具的机械连接应具有可调整性,以满足电气设备连接的实际需求。

2

DL/TXXXX—XXXX

4.13金具应能够吸收设备和硬导体因大风、地震、热胀冷缩等产生的位移。

4.14金具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运输、安装、运行中对导体造成损伤。

4.15装配式金具的各部件应能有效锁紧,保证在运行中各种工况下不松脱。金具连接螺栓宜考虑采取

防松措施,防松垫圈宜采用碟形或鞍型弹性垫圈。

4.16金具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

4.17制造金具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引用标准中材料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特殊位置的金具,

材料的选择除应满足以上要求,还应考虑设备端子的机械承载能力、涡流损耗等特殊要求。

4.18金具钢铁制件材料的额定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钢铁制件的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不

应大于0.65。

4.19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并适用于批量生产。

4.20金具材料应满足金具使用寿命期限内的技术要求,应不易发生腐蚀或应力损失,也不应引起导线、

地线或设备端子任何部位的腐蚀。金具使用寿命不应低于40年。

4.21金具应采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制造,在供货合同图样内应标示出金具的特征尺寸。

4.22金具的铸造工艺应适用于批量生产,宜采用金属模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高压铸造等方式,宜避

免其他铸造方式或其他分散性相对较大的工艺。

4.23金具的尺寸公差应保证金具满足规定的机械要求和电气要求。

4.24钢铁制件表面应进行热镀锌,热镀锌工艺应满足DL/T768.7的要求。

4.25金具的外观质量控制参照GB/T2314执行。

4.26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在安装前要保护好,防止污损。

4.27在金具安装时应对接触面进行去氧化层的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在涂抹前要对导电膏的锥入

度、滴点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及涂敷方法可按附录B执行。

4.28阀厅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不应采用焊接。直流场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可采用焊接。

5分类要求

5.1设备连接金具

5.1.1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制造方便、连接不发生干扰、接触可靠、导流性能良好、重量轻、机械连

接牢固等要求。

5.1.2设备连接金具不应降低连接导体的导电能力。

5.1.3金具与设备接线端子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5.1.4设备连接金具的结构支撑部件应包裹在金具导体内部,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

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1.5设备连接金具的端子应保证连接可靠,机械性能和导流性能良好,便于施工。

5.1.6设备连接金具与设备端子或载流导体连接时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1.7设备连接金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连接设备端子的机械载荷能力。

5.1.8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设备的地震位移的要求,金具的机械结构应具备伸缩及转向的变形能力。

5.2母线连接金具

5.2.1管母线金具的表面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

求。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2.2管母线终端金具应采取屏蔽措施。

5.2.3阀厅内管母接续宜采用螺接式专用金具,直流场管母接续可采用焊接式补强衬管,金具的通流

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的管母。

3

DL/TXXXX—XXXX

5.2.4管母线及软导线连接金具的接触面不宜光滑。

5.2.5管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范围内往返1000次以后,不应发生疲劳损坏。伸缩节通流导体的表

面温度不应超过连接导体的运行温度。

5.2.6管母线固定金具应能承受抗弯荷载,其值应与其安装所在的支柱绝缘子的技术参数相匹配。

5.3屏蔽球(环)

5.3.1屏蔽球(环)应采用铝材。

5.3.2极线屏蔽球(环)的外径不宜小于2000mm。极线屏蔽球(环)的外型可根据电场计算结果进行

特殊设计,一种典型的屏蔽球型式见附录C。

5.3.3屏蔽球的开口应分为工厂内开口和换流站内开口两种。工厂内开口为金具厂商在工厂内完成的

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倒角处的半径不宜小于100mm。绝缘子、接地开关静触头用

开孔应在工厂内完成。换流站内开口为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安装要求,在换流站内对屏蔽球进

行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或者活动的装配式倒角装置。

5.3.4开口形式的屏蔽球(环),当内部金具与绝缘子连接时,绝缘子插入屏蔽球(环)的深度应根

据绝缘子金属部分的长度和绝缘子的伞裙确定。

5.3.5屏蔽球(环)与连接金具的连接应以方便、可靠为基本原则,连接支架与球(环)体连接宜采

用氩弧焊。

5.3.6屏蔽球(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2000N的静态垂直机械载荷,屏蔽球(环)

及其连接支架不应因振动引起松脱或疲劳损坏。

5.3.7环体在制造过程中,管径的径向变形量不大于铝管直径的±2.5%。环体弯曲半径公差不大于弯

曲半径的±1%。

5.4间隔棒

5.4.1间隔棒的分裂间距应满足对导线可见电晕的要求。

5.4.2间隔棒应为刚性间隔棒,采用铸造铝合金作为主体材料。选用的铝合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

性能、延展性能和铸造性能。

5.4.3间隔棒的线夹表面应进行必要的修光处理,不应有明显棱角、毛刺等,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

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求。

5.4.4间隔棒的线夹应采用铰链式握紧,在导线发生蠕变后应仍能满足要求。间隔棒的线夹顺线握力

不应小于2.5kN,扭握力不应小于40N•m。

5.4.5间隔棒应在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控制重量,并便于批量生产。

6试验与检验

6.1金具的试验应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

6.2金具的试验项目应按照表1进行。

4

DL/TXXXX—XXXX

表1换流站用金具试验项目

设备连接金具母线连接金具屏蔽球(环)间隔棒

试验项目型抽例型抽例型抽例型抽例试验方法

式样行式样行式样行式样行

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

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

外观特性●●●●●●●●●●●●GB/T2314

尺寸检查●●●●●●●●●●●●按设计图纸

按设计图纸

组装试验●●●●●●●●

要求

镀锌层

●●●●DL/T768.7

检查

机械试验●●1●●1●●1●●1GB/T2317.1

机械破坏

●●GB/T2317.1

试验

电阻测量●●GB/T2317.3

温升试验●●GB/T2317.3

热循环

●●GB/T2317.3

试验

电晕和无

线电干扰●●●●GB/T2317.2

试验

单根导体的

电流分布电流分布差

●●●●

测量宜不大于

10%。2

U50放电

●1●1●1GB/T16927.1

特性试验

注1: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2:对于采用多根软导体作为金具内部载流部件的设备连接金具和母线连接金具,应对整套金具通流

时多根软导体电流的分布进行测量。即在金具两端按实际安装需要连接过渡管母或设备端子,通

入金具设计电流并测量每根软导体的电流,测量结果宜满足下式。

max单根软导体的实际测量电流-金具设计电流软导体数量

10%

金具设计电流软导体数量

5

DL/TXXXX—XXXX

6.3金具的机械试验项目及方法按照GB/T2317.1执行。对螺栓型连接的设备及母线连接金具应进行

抗拉强度试验;对于管母线支撑金具,应进行悬臂负荷试验。

6.4电气连接(接触)试验的试验项目及方法按照GB/T2314及GB/T2317.3进行。带屏蔽球(环)

的连接金具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必须安装设计尺寸或偏小尺寸的仿制屏蔽球(环)。温升试验和电阻测

量试验必须在无风或没有空气对流的独立试验室内进行。温升试验和电阻测量试验在机械试验前和机械

试验后各进行一次。金具的最大温升不应超过所连接设备端子在短时过负荷运行条件下且考虑谐波时所

允许的最大温升。金具的最大温升一般不宜超过40K。

6.5对螺栓型连接设备及母线连接金具应进行热循环试验,试验采用的导线应与实际保持一致。

6.6电晕与无线电干扰试验方法可按照GB/T16927.1和GB/T2317.2进行,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试品的布置和组装应按照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

b)试品在进行试验前必须保证表面清洁,光滑,无明显突起或尖角;

c)试验应记录照片,照片应能反映试品的起晕部位。

6.7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的试验电压应为金具最高运行电压的1.25倍,在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

金具应满足晴天夜晚下不产生可见电晕,回路法测量的无线电干扰水平应不高于2500μV,高海拔地区

的金具电晕试验电压应参照GB/T311.1进行修正。

6.8金具型式试验的试品数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6.9金具的型式试验报告有效期不宜超过5年。

6.10金具抽样试验的抽样数量按10%抽查,且数量不少于四套。

6.11工程现场,在金具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金具与设备连接面接触电阻值的测量,测量电流为直流

100A时,接触电阻值宜小于10μΩ。

6.12工程现场调试过程中,应对金具的温升值进行监测,同类金具的温升与型式试验结果相比偏差不

应超过10%,且不应超过所连接设备端子在过负荷运行条件下且考虑谐波时所允许的最大温升。

6.13U50放电试验试品的布置和组装应按照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试验电压波形应根据工程实际选取,

试验结果应修正到标准气象条件。

7标志与包装

7.1金具标志与包装应满足GB/T2314的要求。

7.2金具应有易于识别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包括:规格型号、制造商及其他唯一性标识等,应能保证

对金具每个部件进行有效跟踪。金具上不应固定铭牌。

7.3对于多个部件连接组合而成的金具,应提供产品安装说明书,说明书应含文字和图样。

7.4对于使用螺栓紧固的金具,应配以螺栓安装扭矩说明。

7.5产品出厂前,应对金具的电气接触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表面划伤、氧化和腐蚀等。

7.6金具的包装应有适当的衬垫、保护性填充物、垫板或隔片等。

7.7金具的外包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在短途搬运、货场储存和车船装卸中承受意外冲击。

7.8全部包装应标记清楚、正确,每一包装上的标记应不能轻易抹除。

7.9包装上的标记应标明卖方和买方名称、项目名称、合同号、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净重及毛重、到

达的目的地以及其他必需的信息。

6

DL/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A.1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见表A.1。

表A.1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

端子型式电流密度最大控制值(A/mm2)

铝板-铝板0.07488

铜板-铜板0.0936

铜板镀银-铝板镀锡0.0936

铜板-铜铝过渡-铝板0.08

铜棒镀银-铸铝抱夹镀锡0.0936

7

DL/T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导电膏的检验标准及涂敷方法

B.1导电膏的检验标准

导电膏的检验标准见表B.1。

表B.1导电膏的检验标准

质量指标

序号测试项目

I型II型

1外观均匀油膏,无明显颗粒状杂质

2锥入度(25℃、150g)1/10㎜200~315

3滴点℃≥200≥220

4pH值6~8

5腐蚀(铜片、铝片、100℃3h)试品无斑点和明显不均匀颜色变化;膏体无胶皮状及硬膜

6蒸发(99℃、22h)%≤1.5

7涂膏前后冷态接触电阻的变化系数X<0.9X<0.95

8接触电阻稳定系数K≤1.5

9耐潮性能K≤1.3

10低温性能(-40℃、2h)无龟裂

11温度循环性能﹣40~70℃,K≤1.5﹣40~85℃,K≤1.5

12体积电阻率(20℃、Ω•㎝)≥108

13额定电流下的温升(空气中,K)≤65

金属导体接触面无腐蚀;金属导体接触面无腐蚀;

14耐盐雾腐蚀的性能

K≤1.5K≤1.3

贮存安定性(38±3℃,6个月)

15<30,无油份析出

锥入度变化,外观

16加速稳定性(20±5℃)目测有无析出、分层、挂壁现象

注:Ⅰ型——用于铜-铜金属导体连接外的其他连接,如铜-铝、铝-铝、铝-镀锌金属导体连接;

Ⅱ型——用于铜-铜金属导体连接。

B.2导电膏的涂敷方法

B.2.1用600目砂纸对金属连接处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大的麻点、油污和氧化膜,接触面保持

平整,打磨后的接触面用脱脂棉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B.2.2待乙醇挥发后,在金属的接触面上均匀涂敷一层厚约0.2mm的导电膏。相互连接的两个金属接触

面均需要涂敷。对引流板等铝制导电金属,应在打磨后3分钟内涂敷导电膏。

B.2.3将金属表面的导电膏刮平,使导电膏均匀涂在金属连接面内。

B.2.4将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栓紧固。螺栓的紧固力矩值按安装说明书执行。

B.2.5擦除金属接触边缘处溢出的导电膏。

8

DL/TXXXX—XXXX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1100kV极线屏蔽球典型型式

C.1±1100kV极线屏蔽球典型型式

±1100kV极线屏蔽球典型型式如图C.1所示。

图C.1±1100kV极线鼓型屏蔽球典型型式

C.2±1100kV极线屏蔽球典型型式

C.2.1若只需上半球开孔,可只考虑上半球使用鼓型金具,下半球使用球型金具。

C.2.2若只需下半球开孔,可只考虑下半球使用鼓型金具,上半球使用球型金具。

C.2.3若上下表面均需开孔,可采用上下均为鼓型金具。

9

DL/TXXXX—XXXX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技术要求......................................................................................................................................................2

5分类要求..............................................................................................................................................................3

6试验与检验..........................................................................................................................................................4

7标志与包装.........................................................................................................................................................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导电膏的检验标准及涂敷方法.....................................................................................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极线屏蔽球型式..............................................................................................................9

I

DL/TXXXX—XXXX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金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用直流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分类技术要求、试验与

检验要求、标志与包装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用直流金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5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2317.1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2317.2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2317.3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2317.4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DL/T768.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钢铁件热镀锌层

3术语和定义

GB/T13498、GB/T2314、GB/T2315、GB/T2317.1、GB/T2317.2、GB/T2317.3、GB/T2317.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换流站converterstation

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交、直流变换的电力工程设施。

3.2

换流站用金具converterstationfittings

用于换流站内的金具。

3.3

设备连接金具equipmentlinkfittings

连接导体与电气设备,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4

1

DL/TXXXX—XXXX

母线连接金具busbarlinkfittings

连接母线与母线,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

3.5

屏蔽球(环)shieldingsphere(ring)

使被屏蔽范围内的其他金具和部件不出现电晕现象的球(环)状防护金具。

3.6

间隔棒spacer

使一相(极)中的多根子导线保持相对间隔位置的防护金具。

3.7

导电膏conductivepaste

由润滑脂并加有特种导电填料、抗氧化、抗腐蚀油性添加剂调制而成,以改善电接触性能。

3.8

可见电晕visualcorona

试品表面附近空气绝缘局部击穿而产生的气体放电现象,一般可用肉眼、望远镜或紫外成像仪等仪

器观察到。

3.9

载流金具currentcarryingfittings

主要功能为承载连接回路上电流的金具。

4一般技术要求

4.1金具的设计应满足GB/T2314的相关规定。

4.2金具应承受安装、维修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机械载荷,并能耐受工作电流(包括短路电流)、运

行温度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各种工况的要求。

4.3屏蔽球(环)应有效限制电晕的影响。

4.4载流金具应满足通流要求,金具的允许载流量应满足系统短时过负荷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在

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下,金具导体的额定载流量应不小于所连接回路短时过负荷电流的1.1倍。

4.5金具内部的载流导体应选用实心纯铝绞线或铜质软导体,铝绞线的相对电导率不应低于标准退火

纯铜的60%。铝绞线与金具的连接应采用氩弧焊与金具可靠焊接。

4.6载流金具与外部设备端子或导体连接处应能够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保持良好稳定的电气性能。

载流型金具接线端子电流密度设计值可参照附录A执行。

4.7矩形导体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导体的宽度。

4.8当金具载流部分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4.9金具的载流回路导体与结构性部件之间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确保通流负荷只经过载流导体。

4.10金具应采取可靠的等电位措施,金具的任何金属零部件不应产生悬浮电位。

4.11金具及配套的屏蔽球(环)设计应对金具本体及屏蔽球(环)(本体、开口、开口处相关配件、

倒角等)进行三维电场计算校核或试验验证。

4.12连接设备和硬导体金具的机械连接应具有可调整性,以满足电气设备连接的实际需求。

2

DL/TXXXX—XXXX

4.13金具应能够吸收设备和硬导体因大风、地震、热胀冷缩等产生的位移。

4.14金具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运输、安装、运行中对导体造成损伤。

4.15装配式金具的各部件应能有效锁紧,保证在运行中各种工况下不松脱。金具连接螺栓宜考虑采取

防松措施,防松垫圈宜采用碟形或鞍型弹性垫圈。

4.16金具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

4.17制造金具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本规范引用标准中材料标准的相关规定。对于特殊位置的金具,

材料的选择除应满足以上要求,还应考虑设备端子的机械承载能力、涡流损耗等特殊要求。

4.18金具钢铁制件材料的额定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钢铁制件的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不

应大于0.65。

4.19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并适用于批量生产。

4.20金具材料应满足金具使用寿命期限内的技术要求,应不易发生腐蚀或应力损失,也不应引起导线、

地线或设备端子任何部位的腐蚀。金具使用寿命不应低于40年。

4.21金具应采用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制造,在供货合同图样内应标示出金具的特征尺寸。

4.22金具的铸造工艺应适用于批量生产,宜采用金属模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高压铸造等方式,宜避

免其他铸造方式或其他分散性相对较大的工艺。

4.23金具的尺寸公差应保证金具满足规定的机械要求和电气要求。

4.24钢铁制件表面应进行热镀锌,热镀锌工艺应满足DL/T768.7的要求。

4.25金具的外观质量控制参照GB/T2314执行。

4.26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在安装前要保护好,防止污损。

4.27在金具安装时应对接触面进行去氧化层的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在涂抹前要对导电膏的锥入

度、滴点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及涂敷方法可按附录B执行。

4.28阀厅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不应采用焊接。直流场内金具的现场安装工艺可采用焊接。

5分类要求

5.1设备连接金具

5.1.1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制造方便、连接不发生干扰、接触可靠、导流性能良好、重量轻、机械连

接牢固等要求。

5.1.2设备连接金具不应降低连接导体的导电能力。

5.1.3金具与设备接线端子为铜铝不同材质,连接时应采取可靠的铜铝过渡方案。

5.1.4设备连接金具的结构支撑部件应包裹在金具导体内部,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

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1.5设备连接金具的端子应保证连接可靠,机械性能和导流性能良好,便于施工。

5.1.6设备连接金具与设备端子或载流导体连接时宜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5.1.7设备连接金具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连接设备端子的机械载荷能力。

5.1.8设备连接金具应满足设备的地震位移的要求,金具的机械结构应具备伸缩及转向的变形能力。

5.2母线连接金具

5.2.1管母线金具的表面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

求。在金具设计不能满足电晕要求时,应根据电场计算结果设置屏蔽球(环)。

5.2.2管母线终端金具应采取屏蔽措施。

5.2.3阀厅内管母接续宜采用螺接式专用金具,直流场管母接续可采用焊接式补强衬管,金具的通流

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的管母。

3

DL/TXXXX—XXXX

5.2.4管母线及软导线连接金具的接触面不宜光滑。

5.2.5管母线伸缩节在承受伸缩量范围内往返1000次以后,不应发生疲劳损坏。伸缩节通流导体的表

面温度不应超过连接导体的运行温度。

5.2.6管母线固定金具应能承受抗弯荷载,其值应与其安装所在的支柱绝缘子的技术参数相匹配。

5.3屏蔽球(环)

5.3.1屏蔽球(环)应采用铝材。

5.3.2极线屏蔽球(环)的外径不宜小于2000mm。极线屏蔽球(环)的外型可根据电场计算结果进行

特殊设计,一种典型的屏蔽球型式见附录C。

5.3.3屏蔽球的开口应分为工厂内开口和换流站内开口两种。工厂内开口为金具厂商在工厂内完成的

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倒角处的半径不宜小于100mm。绝缘子、接地开关静触头用

开孔应在工厂内完成。换流站内开口为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安装要求,在换流站内对屏蔽球进

行开口,开口处应设置与屏蔽球一体的倒角或者活动的装配式倒角装置。

5.3.4开口形式的屏蔽球(环),当内部金具与绝缘子连接时,绝缘子插入屏蔽球(环)的深度应根

据绝缘子金属部分的长度和绝缘子的伞裙确定。

5.3.5屏蔽球(环)与连接金具的连接应以方便、可靠为基本原则,连接支架与球(环)体连接宜采

用氩弧焊。

5.3.6屏蔽球(环)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不小于2000N的静态垂直机械载荷,屏蔽球(环)

及其连接支架不应因振动引起松脱或疲劳损坏。

5.3.7环体在制造过程中,管径的径向变形量不大于铝管直径的±2.5%。环体弯曲半径公差不大于弯

曲半径的±1%。

5.4间隔棒

5.4.1间隔棒的分裂间距应满足对导线可见电晕的要求。

5.4.2间隔棒应为刚性间隔棒,采用铸造铝合金作为主体材料。选用的铝合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

性能、延展性能和铸造性能。

5.4.3间隔棒的线夹表面应进行必要的修光处理,不应有明显棱角、毛刺等,弧与弧连接过渡应自然、

圆滑,边缘曲率半径的设计应满足对可见电晕的要求。

5.4.4间隔棒的线夹应采用铰链式握紧,在导线发生蠕变后应仍能满足要求。间隔棒的线夹顺线握力

不应小于2.5kN,扭握力不应小于40N•m。

5.4.5间隔棒应在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控制重量,并便于批量生产。

6试验与检验

6.1金具的试验应包括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和例行试验。

6.2金具的试验项目应按照表1进行。

4

DL/TXXXX—XXXX

表1换流站用金具试验项目

设备连接金具母线连接金具屏蔽球(环)间隔棒

试验项目型抽例型抽例型抽例型抽例试验方法

式样行式样行式样行式样行

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试

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验

外观特性●●●●●●●●●●●●GB/T2314

尺寸检查●●●●●●●●●●●●按设计图纸

按设计图纸

组装试验●●●●●●●●

要求

镀锌层

●●●●DL/T768.7

检查

机械试验●●1●●1●●1●●1GB/T2317.1

机械破坏

●●GB/T2317.1

试验

电阻测量●●GB/T2317.3

温升试验●●GB/T2317.3

热循环

●●GB/T2317.3

试验

电晕和无

线电干扰●●●●GB/T2317.2

试验

单根导体的

电流分布电流分布差

●●●●

测量宜不大于

10%。2

U50放电

●1●1●1GB/T16927.1

特性试验

注1:由供需双方商定。

注2:对于采用多根软导体作为金具内部载流部件的设备连接金具和母线连接金具,应对整套金具通流

时多根软导体电流的分布进行测量。即在金具两端按实际安装需要连接过渡管母或设备端子,通

入金具设计电流并测量每根软导体的电流,测量结果宜满足下式。

max单根软导体的实际测量电流-金具设计电流软导体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