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MBA课程教学大纲PAGE2PAGE5课程编号:【J1】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年修订稿)学时:33课时学分:3学分【课程简述】本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MBA、MPAcc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民营经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分析”等五大专题组成。本课程旨在使学员认识和理解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改革中的一些重大实践问题,训练和培养对经济问题的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本课程着重于基本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故要求学员对本课程涉及的文献资料有尽可能多的涉猎、对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及疑难问题有较敏锐的感知,目的在于对实践中的经济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讲授中穿插讨论与案例分析,要求学员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教学大纲】第一专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教学要求]了解与掌握有关经济体制及经济体制模式的基本理论;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建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与可能的路径,并能分析经济体制的结构与绩效,明确经济体制的可变迁与可选择性。[计划课时]7课时。[主要内容]一.关于经济体制的一般理论(一)经济体制的内涵1.主要观点体制结构论。美国学者埃冈·纽伯格和威廉·达菲认为经济体制是“社会确立的在生产、消费和分配等三个基本领域内作出的经济决策机制。经济体制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组成部份——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见《比较经济体制》第9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决策体制论。瑞典经济学家A·林德贝克认为“一种经济体制即是一套决策机制和制度以及做出关于给定的地域内的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工具。”(见《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我国学界对经济体制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形式论”到后来的“机制论”、“多元结构论”等等。突破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同一论的限制,对经济体制的认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出现了新的综合。其中王跃生的观点较具代表性,他认为“(1)经济体制由一套经济决策机制或制度构成;(2)这些决策机制或制度旨在有效地分配稀缺资源和组织生产;(3)决定这些机制或制度的是经济中的财产所有权。”(见《变化世界中的经济体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综上,我们对经济体制的认知可以深化为以下几点:(1)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经济决策权。经济决策权的核心一是对资源配置的决策,二是对生产或经营成果分配的决策。(2)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解决经济决策权的配置问题。这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谁有权决策,二是以什么方式决策。(3)市场经济体制的难题是怎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政府调节与克服市场失灵、市场调节与克服政府失灵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2.经济体制的分类常见分类: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现今流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依所有制性质不同或政府干预市场程度的不同而作的进一步的分类:如公有制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等等。结构分类法(又称“DIM”分类法)。即以决策(Decision)结构、信息(Information)结构和动力(Motivation)结构的配置和运作机制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经济体制。决策方式分类法。以前东欧经济学者W·布鲁斯和亚诺什·科尔内为代表。布鲁斯主要是以划分不同的决策层次以及界定在不同决策层次的决策权来区别不同的经济体制;科尔内则是以行政协调(政府决策)与市场协调(市场决策)的不同组合方式来界定不同的经济体制。对经济体制的划分,可能应关注:(1)决策权的获取路径的不同:契约与强权的区别。(2)决策权的运作方式的区别:是分权制衡还是集权专制。(3)绩效区别:基于权力的管制——风险集中;基于权利和信誉的法治——风险分散。(二)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传统观点: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而经济体制是它的实现形式。这种观点的延伸便是主张建立基于公有制(主要是国有制)的市场经济体制。问题是:传统观点坚持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是“常数”而非“变数”,经济体制的变动只能在经济制度没定的框架之内。那么,经济体制的变迁是否永远不能突破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但事实是:没有经济体制变迁就难以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传统给我们设置了太多的认知障碍,如所有制教条、植根于剥削的资本概念、市场无序论等等。但一当我们在实践中建构市场、推进市场、获取市场并以此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在认知与观念上的革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2.现代观点:制度是一种规则,由它界定了权利与义务,并以此导向人们的行为方式。制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信仰,而在于它是行为规则。新制度经济学所讲的制度变迁其实是体制变迁,只有体制变迁才可能导致改变我们所理解的经济制度,而不是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永恒的权利,而无永恒的权力。权力是博弈、均衡;再博弈、再均衡的过程,所以权力可以聚合权利,但永远不能取代权利。故对过去所有制所强调的超越权利的控制权、基于剥夺权利的支配权需要重新思考。可否倡导这样的观点:淡化所有制,强化产权。因为产权是可交易的,而所有制是不可交易的。所有制的演进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私有制--公有制--个人所有制(每一个人平等占有、独立享有、自由支配的财产权制度)。市场是否定等级的,财产权的自由流动与转让,是市场化产权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市场能够配置资源的财产权基础(三)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模式是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体实施的经济体制,具有较强的地缘政治与历史背景为特征。在理论上,依据不同的经济体制分类方法来界定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某一类经济体制模式。但这恰好可能忽略某一具体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的特色,这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现今主要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有:1、美英模式。又称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其微观基础是私有制的自由企业制度、其运行环境是垄断与竞争混合的市场主导加有限制的政府宏观调控,其所有经济行为高度法治化。特色:企业与个人有相当的自由选择空间。2、日德模式。又称政府参与或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有政府背景的财团或财7、《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丁任重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专题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国企改革[教学要求]认识和了解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企业制度及基本特征,能够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剖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得与失。对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和可能选择的路径能有自己基本的把握。[计划课时]8课时。[主要内容]一.现代企业理论评介(一)现代企业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支,不同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的代表人物: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德姆塞茨等。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不是既定的,市场也不是不存在交易费用,企业的出现是由于企业替代市场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三)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市场存在交易费用(成本);企业是契约的集合,且这种契约是不完备的;人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四)现代企业理论的两大主要分支1.企业交易费用理论。用以解释企业的本质、“纵向一体化”及规模边界。2.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用以解释企业的治理机制、即为什么和怎样对代理人实施激励与约束。(五)现代企业理论的启示1.企业不只是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还有其制度构造与制度行为。企业的产权构造和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运作是至关重要的。2.企业契约制度化,是对市场深化的反应。契约要求的权责对称可以反映在治理上要求的激励与约束对称。3.企业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二.现代企业制度概述(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制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现代企业即不是现在所有存在的企业,现代企业也不等同于特大型企业。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存在进化意义上的替代关系。(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成长轨迹1.资本两权分离及其深化2.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一体化进程。规模效益。垄断。3.企业内部层级制的形成和发展4.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决策与管理知识的专业化(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法人财产权与有限责任制2.内部治理与管理层级制3.支薪经理人的职业化与市场化4.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使下追求长期稳定发展的行为主体5、资本经营与公司整合(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构造: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科学管理。1.产权多元化及制度变迁: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财产控制的社会化与制度化;产权结构与效率。2.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作:分权与制衡:对企业控制权的直接约束与间接约束;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效率。公司治理有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相机治理等。资本市场中的信托责任与公司资本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有重要作用。3.科学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等。(五)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新动向1.董事会中心主义趋向2.独立董事(外聘董事)制度3.管理层收购现象(MBO):中国特例—“保姆理论”与“冰棍理论”之争4.以互补型知识结构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5.控制权的监管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安然事件”及中国“银广厦事件”等6、企业的海外投资与收购:国际化经营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一)国企改革的沿革与反思1.路径:由表层改革到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2.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方式:战略性调整与改组。4.实质:产权人格化与权责对称。(二)深化国企改革的思考1.问题: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产权的非人格化与权责不对称。2.难题:政企不分与体制性障碍。3.突破:弱化权力干预,强化权利运作与制衡。4.加入WTO对国企深化改革的挑战。取消政府对国企的扶持与管制;国企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与规模经济;国企如何面对跨国公司的并购及人才竞争;国企如何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又如何建构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5、分类改革:如何处理国有经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为例。6、大型央企问题:行政性垄断;国进民退(三)中国企业家的生成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1.企业的误区:企业无企业家2.企业的出路:建构企业家的企业3.中国企业家的生成障碍:企业干部制和企业行政制;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失衡与双重缺陷。4.中国企业家的生成机制:市场化——市场评价、市场筛选、市场定价、市场监管。5.中国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的市场化与约束的制度化;激励与约束的对称机制;激励中的约束:培养忠诚,形成团队。[思考问题]1.试述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内容。2.简论现代企业的成长轨迹和基本特征。3.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作原理是怎样的?4.论中国企业家的生成机制。5.论社会主义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6.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挑战及对应之策。7、我国企业应如何提升自己略的创新能力?[参考书目]1.《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戴歌新,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月出版。2.《企业组织与市场体制》,张春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3.《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张维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4.《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常修泽主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日11月版。5.《现代企业制度化》,赵国良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成长机制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西安交大课题组,西安交大出版社2000年7月版。7、《中国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研究》,王汉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管理层收购:中国企业家关注的热点》,徐士敏等,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9、《现代企业理论基础教程》,刘灿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专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教学要求]认识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实质,掌握中国民营经济与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互动关系。思考民营经济大发展的依据和可能路径,坚定对中国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计划课时]6课时。[主要内容]一.民营经济生长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关系(一)对民营经济的界定与认识1.关于民营经济的提法和涉及范围非国营即民营的提法。涉及面太广,因为非国营至少还包括集体经济、乡镇经济、涉外经济等。私营即民营的提法。若纯粹私营恐太狭隘,应包括以私人控股的混合经济。民营的实质是私有,但民营的提法更显温和。中国入世以后,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进入我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私人资本,也应该算是民营经济。但涉及对民营经济与民族经济关系的理解问题。2.民营经济的内涵:民间投资、民间所有、民间经营。3.民营经济的财产制度是民间私有制,但不一定只是个人私有,还可以是家族所有、按份所有(私人合伙制)、私人参股控股所有等等。民间私有制不同形式的共同特征应该是:财产权主体的人格化。4.民间私有的制度创新:股份公司制。表现为“私有公用”。5.民营经济经营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可以在家族经营与非家族经营之间选择,亦可以在独资经营和股份经营之间选择。不能在经营方式上搞一刀切。(二)民营经济生长对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贡献1.从数据看中国民营经济的成长。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民营经济已占到全国GDP总量的50%,税收总量的50%;民营企业数量已经接近全国企业总数的80%,提供了全国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新产品和65%的专利技术也源于民营企业。2.中国民营经济的诞生与市场关系的引入:私人财产权、市场竞争、自主分配、自负盈亏等。3.民营经济生长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市场的逐步开放与扩张。4.民营经济生长与市场观念的引入: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益观念、自主观念等。5.民营经济的兴起,带动了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如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二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外贸直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投资需求的主要推动力。6.民营经济与市场有着天生的共存关系。民营经济生于市场、长于市场、成也市场、败亦市场,是天生的市场派。7.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的进退关系,实际上也是市场调节与计划管制的进退关系。二.进入新世纪,中国民营经济应取得突破性大发展(一)何谓民营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1.总体上看,是民营经济在突破体制管制、行业壁垒、观念误区等方面严重制约的大发展。亦是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大发展。2.具体可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在若干行业主导性发展,涉及行业转移、规模扩大、质量升级等;二是在若干地区整体推进式发展,克服其发展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障碍。(二)中国民营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的背景分析1.中国经济转型造成的发展空间:体制转型、市场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社会转型(权力型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2.中国加入WTO的挑战与机遇:国民待遇原则、市场透明与公正原则、取消若干竞争性行业管制的原则之作用。3.国有经济面临的日趋迫切的战略退却与战略性改组,给民营经济大发展留下的巨大发展空间。4.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民营经济取得地区间协调发展造成的机遇。(三)民营经济应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理论分析1.民营经济弱势地位与其强势发展的不对称:体制与市场的博弈2.若干理论误区的清算:如民营经济是否只适应低层次的生产力水平?3.产权主体论:市场产权主体的权利均等和市场竞争的公正性要求,应强化产权,弱化所有制差别。4.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与制度空间的拓展:应突破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悖论”。5.从市场化的高度看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走向成熟:以服从市场机制为基础来构筑制度规范。(四)民营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的观念突破1.由“王海现象”和温州人自己打假引发的思考:市场深化与观念变迁的互动2.在“姓社姓资”论与“猫论”之间:发展是硬道理3.对民营经济的阶段性缺陷与走向成熟的发展之关系的思考:规范的强制与自律的渐进。4.民间权利、民间话语、民间力量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依赖:构筑市民社会,形成社会共有共享的价值理念,重塑社会诚信。三.中国民营经济的振兴之路(一)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1.发展的不可逆与加速,表现为在与市场的互动中呈加速强化态势。除非取消市场,否则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逆的。2.在权力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夹缝中生长。表现为其制度构造的某些扭曲和发展的非连续性。3.初级市场中趋利动机之下的行为扭曲。表现为较普遍的侵权行为及市场信誉的沦丧。4.生长障碍:主要是制度障碍与观念障碍,再就是自身障碍。(二)振兴中国民营经济的三种基本力量1.自身力量:自律与自我创新:包括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和自有技术与品牌等方面的全面创新。2.政府力量:扶持、服务与规范3.市场力量:市场权利伸张、激励机制放大、市场渠道畅通与市场待遇公正(三)振兴民营经济在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1.适应入世要求,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尽快取消对民营经济在若干行业的进入限制和歧视性待遇。2005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出台,被认为是取消对民营经济准入限制的标志性文件。2.结构性失衡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在产业、区域、规模结构等方面的严重失衡。要使民营经济提高整体竞争力并取得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调整结构。3.民营经济的信誉度问题。治本之道是要做到在放的基础上规范,在尊重自律的基础上强制。4.民营经济的融资问题。对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应畅通和拓宽,对民间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应尽快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此问题若久拖不决,必然抑制民营经济可能的大发展。5.塑造民营企业家。迫切要求从产权制度重构上解决对民营企业家的长期稳定的激励问题。另外,民营企业在规模化扩张中应解决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问题。6.民营经济应强化和规范诸如财务、劳动、质量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7.建构公正、公平、公开、公信的市场及市场运作秩序,对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是尤其重要的。而两者之间,又恰好是互动的。故民营企业加强行为自律亦很重要。[思考问题]1.民营经济生长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有何关系?2.如何认识民营经济的内涵与本质特征?3.中国民营经济为什么应该取得突破性发展? 4.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在当前的发展状况?5.试析振兴民营经济的三种基本力量。6.你认为面对中国入世以后,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应着重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参考书目]1.《中国私营资本》,刘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版2.《私营企业透视》,李振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9月版3.《中国当代私营经济》,毛三元,武汉出版社1998年9月版4、《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木志荣,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5、《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四专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教学要求]了解市场化分配的基本理论,能够对传统按劳分配进行反思,以明确基于按要素分配原理重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认识和理解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路径。[计划课时]6课时。[主要内容]一.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一)市场化分配与体现制度性质的分配的区别:即按要素分配与传统按劳分配的区别分配要素构成市场化分配制度性分配由谁来分配(分配主体)要素主体政府权力组织怎么样分配(分配依据)要素贡献率占有方式分配后果怎样(分配效果)效率平均(二)宏观收入分配与微观收入分配微观收入分配:基于市场要求的分配,体现效率。宏观收入分配:基于社会协调要求的分配,体现公平。(三)个人收入的来源1.个人收入来源的依据:要素所有权或要素占有支配权2.个人收入来源的三种形式:劳动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人收入水平的决定因素1.劳动力要素的稀缺程度(供求状况)。2.劳动贡献率或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是指生产中某一种要素的最后一单位投入量的所带来的产量,可以表示为边际产量与可变要素的变动量之比。3.人力资本价值与企业价值的高低。4.劳动力所有权与资本所有权的力量对比状况。如工会的谈判与协调能力、罢工与破产的威胁等。5.道义与法律的因素。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劳动保护的法律、资本违背工资合约的代价等等。(五)个人收入水平的差别1.表示方法:基尼系数(或罗伦茨曲线)是国际通行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或曲线)。YY收入的百分比人口的百分比OY:绝对平等线OPY:绝对不平等线介于AB之间的曲线为罗伦茨曲线P0IAABB基尼系数=如果A=0,基尼系数等于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故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5,已是相当的平均,基尼系数大于0.5,已是相当的不平均(悬殊)。0.4是临界点。2.形成途径。先天途径:如财产继承与社会流动性障碍等。后天途径:如受教育程度、能力、机遇、财产等。3.工资差别:个体差别与地区差别、行业差别、企业差别等。4、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对库茨涅茨“倒U曲线”的认识。(六)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1.竞争性市场与收入分配的效率机制配置的效率:当生产规模扩张达到边际产品收益与要素价格相等时,要素即在生产中得到最佳配置,要素配置效益得以发挥。激励的效率:来自于劳动力要素的贡献与其回报的对称,以及劳动力要素依市场机制获得的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2.市场不能自动导向收入的公平分配机会均等不等于社会公平:如流动性障碍和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等。追求效率的结果不必然产生公平分配,反而可能导致收入分配在结果上的差距悬殊。这是由于在先天的财产、个人禀赋和后天受教育的机会分配不公平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3.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宏观调节。其必要性在于:缓解社会心态的失衡、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冲突。形成相对稳定的收入分配预期、建构社会安全网。其调节方式主要有: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4.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总体上看表现为公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史表明: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比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更不公平,而发达国家现在的收入分配比其过去历史时期要公平。因此,收入分配状况是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改善的。二.对按劳分配的反思(一)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制度背景:全社会公有制经济形态:产品经济分配主体:社会管理中心分配依据:直接社会劳动分配手段:劳动券(二)实践中的按劳分配1.传统的按劳分配政府控制的分配普遍的平均主义:没有激励、没有效率工资形式与非货币化(福利与实物)的分配方式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劳”为有效劳动:能够实现市场价值的劳动两层次的按劳分配:宏观层次:政府;微观层次:企业按劳分配已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三)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能体现激励,因而也是一种没有效率的分配2.与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铁饭碗、大锅饭3.不能促使劳动力的流动,也难以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导致劳动力的低效积淀(表现为大量的在职失业)4.对“劳”的定价机制存在偏差:等级化5.与市场的兼容问题:劳动力所有制与劳动力自主支配权如何体现问题;“劳动”的市场定价问题;劳动力的流动与失业问题;与按要素分配等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问题。三.转型期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一)分配方式转变之表现分配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由体现“平等”的分配向体现效率的分配转化(二)分配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行业内、企业内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的收入悬殊:分配不公现象突出。数据:2010年底全国城乡居民的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达30.3万亿(1978年仅200亿),但基尼系数偏高,在0.5左右;2010年城乡收入比达到3.28左右(国际平均为2);2010年底2%的富裕人口占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51%。分配不公主要源于:行业垄断;权力寻租;不法经营。总体上表现为分配(收入)的透明度极低。2.分配的非市场取向仍然严重。如泛化的职称评定;按职位分配;垄断性收入等。3.分配的激励功能仍处于弱化状态。如变味的人头奖、人均奖,分配难以体现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贡献的价值。4.劳动力的流动障碍仍然存在。户籍制、人事档案制(单位所有制)。5.社会保障制度发育滞后。对诸如农民、下岗工人、打工者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到位问题。社会保障包括的贫困线制度、失业救济制度、医疗、养老保险及住房保障制度等还有待建立健全。6.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落差:可能构成对社会稳定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已成为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三)对策思考1.分配的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强调分配中的公正(透明度)与公平(稳定性);注重增加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和下岗工人)的收入。我们主张在分配中实行“上不封顶,但下一定要保底”的方针。2.弱化分配的制度性色彩,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实行按要素分配3.建立多层次劳动力市场,打破劳动力的二元分治和区域分治格局,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4.强化税收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在收入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5.健全完善对收入分配进行二次调节的体系。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法律、政策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等。[思考问题]1.怎样理解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2.个人收入差别的存在是合理的吗?为什么?3.为何应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怎样调节?4.实践中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有何差别?5.我国转轨期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健全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之我见。7、你认为在我国转型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有利于经济增长吗?[参考书目]1、《个人收入分配比较研究》,曾令华等,华中工大出版1995年2月版。2、《效率分配与激励》,王守安,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9月版3、《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周勤淑、赵学清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5月版4、《分配经济学》,何伟、韩志国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3月版。5、《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周文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权衡,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专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分析[教学要求]了解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我国市场转型的基本过程和特征,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改革以来宏观调控方式的变迁,并能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及方法手段进行评价。[计划课时]6课时。[主要内容]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市场格局)的基本分析(一)历史回顾:五大周期,八个阶段总体趋势:总量变动趋于市场化,随之而来的是物价起落、通货胀缩的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第一周期:78年至84年。总体格局是: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物价显示幅上升态势。路径是:放权让利、启动改革,有一定的体制外的市场活动,故物价变动有显性化的趋势,但价格总体上是由计划控制的。第二周期:85年至92年第1季度。总体表现:“热”、“冷”交替。第1阶段:85年至88年第3季度,需求膨胀,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第2阶段:88年第4季度至92年初。治理整顿,市场疲软,需求不足,经济滑坡。路径:软预算约束下投资、消费双膨胀,出现抢购、挤兑危机。主要原因是分权后的总量失控、价格双轨制的拉动、闯价格关信号误导,根源是计划与市场双轨运行的摩擦。在第2阶段、经济的由“热”转“冷”,完全是由于一刀切的行政控制,以财政和信贷的双紧换来了所谓的“硬着陆”。这一周期的特征是:经济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初始阶段,出现了有限的经济行为主体,市场及市场机制仅处于萌芽状态,“热”“冷”实际上都是由行政的力量使然,但都放大了初始市场的跟进效应。第三周期:92年第2季度到97年上半年。总体表现是:由经济的再度膨胀到实现“软着陆”。第1阶段:92年第二季度至93年下半年。经济回升直至膨胀。从炒股票、炒地皮、炒楼花、炒外汇等虚拟经济形式出现,到通胀达历史新高。第2阶段:93年下半年至97年上半年。整顿金融秩序以抑制经济泡沫、实施以抑制通胀为首要目标的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路径:政策牵动、市场跳跃式生长——无实体经济支撑的资本市场的单纯数量扩张。这一周期的膨胀,其特征是泡沫经济,并无普遍的实体性投资与消费的膨胀支撑。故治理的重点在金融领域,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意在区别对待,实现一定程度的结构调整。但迅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物价持续走低导致的需求相对衰减,为进入不景气经济周期埋下了伏笔。第四周期:97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总体表现是:需求特别是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减缓。伴生的现象突出,如企业效益滑坡、工人下岗、预期投资收益下降、物价持续走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通胀转为通缩。第1阶段:97年下半年至99年全年。需求不足、市场低迷、失业成为超越通胀的首要问题。第2阶段:2000年至2003年上半年。需求仍然不足、但情况已有很大改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之申奥成功、入世成功的刺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的格局中仍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路径分析:持续的需求不足有紧缩的体制惯性的原因,更有长期单纯数量型经济扩张(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产品升级严重滞后)的原因。本周期的治理特征明显,即为政府超常举债。但政府负债主要是用于基本建设、壮大实体经济、故对经济的拉动是有保证的。第五周期:2003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总体表现:由投资与外贸推动的经济增长明显升温,年增长率升至10﹪以上,通缩基本结束,物价指数有温和上涨,但投资品价格(主要指PPI)涨幅较大,达10%以上。消费需求仍没有明显大幅增长,收入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凸现。路径分析:中央与地方多级政府超常投资的惯性拉动,加入WTO以后外贸的巨幅增长,都是推动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单纯数量扩张导致的绩效低下与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又是消费需求仍然不足的重要因素。本周期经济增长的低质量特征明显(能耗过大、污染严重、产出比低等),改府财政支出结构转型(由投资型转向公共型财政)开始显现,政府对若干行业(如钢铁、房地产等)的干预与调节力度加大。第六周期: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2010年第三季度受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衰退,到12月分GDP增速已降至6.8%,全年降至9%。与此同时,CPI,PPI也明显回落,到2009年2月,CPI已降至负1.6%,PPI也已降至负4.5%。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降至6.1%,房地产、进出口受到明显冲击,失业问题凸现。本周期的问题我国粗放的、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具备可持续性。但为了挽救衰退的经济,国家仍采取了强有力的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措施。2009年预算赤字创记录地达9500亿,财政扩张的力度明显加强,与此同时,信贷扩张也表现明显,仅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就已达到7.38万亿,全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将超10万亿。第七周期: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至今持续大量的货币投入,导致了本周期通胀的加速和走高,从2011年开始,CPI连续上升,一直升至7月的6.5%,由此紧缩政策的连续效应也导致了某种衰退预期(到7月底为止,本周期已加息5次,提高准备金率12次)。(二)“过剩运行”的宏观经济的基本格局及其成因近几年,宏观经济在市场供求格局上形成了“过剩运行”(刘诗白2000年)。过剩运行不同于过剩经济、其区别是:过剩经济是某种经济形态长期固有的经济特征,而过剩运行是转型期国内需求不足使然;过剩经济的需求不足具有长期持续性,并且是供给的全面过剩,而过剩运行是需求不足与供给结构性失衡并存,消费品的供给过剩与居民储蓄增长并存。经济过剩运行的背景与成因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两个最重要的变化:一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由单一资源约束转向资源与需求的双重约束;二是消费需求已逐步成为导向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成因:一是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二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减速;三是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四是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五是体制变迁中的摩擦,如失业,市场失序等。二.市场供求格局变动的宏观调控分析(一)宏观调控与政府管制1、宏观调控属于总量调节,以稳定币值为基本目标,而且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针对市场失灵)2、政府管制属于微观规制,以限制和规范市场或市场主体的某些过度的垄断或竞争行为为目的,但应以政府自身的规范为前提。(针对市场缺陷或市场的负外部性)(二)宏观调控目标与政策工具1.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经济增长率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