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_第1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_第2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_第3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_第4页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成立背景、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借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标签:上海自贸区;现实意义;展望;江苏;溢出效应F74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自由贸易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计面积28.78平方公里。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1成立背景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个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迪拜,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设立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软件、汽车、金融、医药等很多行业的贸易结算中心都包含在内。自由贸易区已经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员国或地区保留了它们对贸易区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或地区仍各自独立地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便属于广义的自由贸易区。而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则根据《京都公约》的解释,是在一个国家境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通关监管制度。如德国的汉堡港自由港区、美国的纽约港自由贸易区。显然,中国上海自贸区属于狭义的自由贸易区。设立上海自贸区,藉由现实的国内经济基础支撑,也有经济发展催生的改革需求,更有不断变化的条件与压力。内部环境从国内来说,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对投资过于倚重而消费的拉动力不足,尚未形成内需增长路径;产能过剩十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生产力的发展,六大传统产业全部产能过剩,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都是能源消耗极大户。另一方面,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今天全世界工业产品门类是500类,500类中有220项中国是世界产量第一。例如,中国1秒钟制造15台电脑;1秒钟生产43部手机。全世界10台冰箱有7台是中国制造,10台电视机有5台是中国制造,中国工业化决定了上海自贸区的道路和前途。而全中国1/4的外贸出口通过上海,全中国1/3的外贸进口通过上海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外部环境国际上,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长疲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仍然面临很多部不确定性,比如美国的债务上限、量化宽松的退出、欧洲债务危机等,国际需求疲弱导致产业转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甚微;众多外贸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用工难,周边国家,如孟加拉、柬埔寨、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中国仍然处于价值链低端,获取贸易利益甚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虽然中国在2013年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贸易质量和贸易效益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难以为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趋缓,并且面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不确定性趋高的形势下,各国之间经济贸易政策的协调愈发困难,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包括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TTI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新服务贸易协定(TISA)在内的双边性、区域性、次区域性贸易协定都在积极展开,而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等多边性贸易协定有被架空的倾向,这些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国家,同时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入世之后快速增加,2006年高达67%,此后开始回落,2012年和2013年分别维持在47%的水平,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的30%。而目前中国却被孤立于TTIP、TPP等贸易谈判之外,面临着严峻的国家贸易和投资环境以及“二次入世”威胁。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各种因素的冲击叠加,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这些不利的条件和因素,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果断调整,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谋求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2成立意义第一,设立自贸区,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可以激活企业的发展活力和转型创新动力,带动产业加速升级,带动产值大幅提高,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而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势必承担起这个振奋人心的历史使命,通过自身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来服务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是提高一个国家福利、强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利于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开放促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第二,虽然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红利,但是WTO是货物和服务的部分开放,而上海自由贸易区则是更注重投资领域和金融领域的深层次的开放,是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港口之后形成的“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下全方位的、各领域的开放。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应的具体措施,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为中国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来说,建立上海自贸区是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和勇敢尝试,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自贸区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同时,为了缓解被新的贸易规则边缘化的危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的不断变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需要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有利于捍卫中国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下突围的关键一步。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上海自由贸易区方案的获批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影响巨大。首先,可发挥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竞争力,降低汇率波动和市场风险。其次,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到此,对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对于上海而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的宝贵经验,在时机成熟时向国内其他有条件地区推广,为新一轮的全国性经济改革浪潮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将借自贸试验区之东风更快更好推进,迈出从“境内关内”走向“境内关外”这一步,逐步形成与自贸区建设的联动机制,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有更加强劲的动力。最后,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3前景展望上海自贸区作为试验区,28平方公里的功能是有限的,更多的意义体现在未来乃至周边比如在江苏的推广,其制度创新性必须可推广、可复制。从区域经济竞争角度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将给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崭新的环境,对于上海的近邻江苏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江苏全省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个,包括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同时,江苏有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道为轴的便利交通网络,交通物流发达,还有雄厚的出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凭借这些优势,江苏可以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打造江苏经济的“升级版”。江苏应充分利用区位和苏沪经济合作密切的优势,学习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进而推进体制机制层面的突破。近年来,江苏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1/7强,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江苏已在多年的进出口贸易中掌握了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规则,其进出口贸易几乎覆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所有行业,因而已经具备了向自贸区转型的的产业基础。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重要的经济枢纽。目前,江苏拥有苏州港、连云港、南京港、南通港等多个4亿吨以上的大型港口。连云港拥有深水港、航空港、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江苏北部第一个物流保税园区,目前已形成了港、产、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作为上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有利于分享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也有利于贯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进而带动整个江苏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龙头苏州,拥有江苏南部一半的7个保税区,建立自贸区的条件比较成熟,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较具备,完全可以分享上海自贸区带来的政策红利。江苏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实力全国第二,以经济实力全省排名靠前的无锡市为例,无锡拥有众多品牌进出口企业和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前10,拥有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云计算、物联网、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工业设计、高端装备等,而上海自贸区具有贸易、税收、管理等政策优惠,无锡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物流成本低,有利于无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全面拓展境外市场。尤为重要的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有利于无锡深入研究、探索设立文化产业保税区,抢抓开展空港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的机遇。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江苏应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各项措施,因地制宜,对接到上海自贸区的各项改革之中,实施“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行政精简化”。例如,江苏众多港口,可以试点“先入区,后报关”;启动上海自贸区的集装箱在江苏各个港口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上海自贸区是原上海综合保税区基础上叠加了新的功能而成,而江苏的苏州综合保税区、张家港综合保税区与原上海综合保税区在功能平台、业务发展模式、转型发展路径纪委相似,拥有其他地区不具有的良好基础和技术条件;促成江苏张家港、太仓港等港口与上海洋山港的通关一体化、检验检疫一体化和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上海与江苏之间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的无缝对接等。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必将加剧上海周边区域的土地、劳动力、交通等要素的稀缺,这对一些要素依赖型企业比如制造型企业造成打击,预计将会有新一波产业从上海向外围城市转移,比如江苏的苏州、无锡和南通地区。虽然南通与上海相隔只有100多公里,同属一个经济圈,但人力资源成本和土地成本差距还是很大。以上海为参照,我们将南通的人力资源成本及土地成本和上海做个对比。2013年,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1620元,比南通的1480元高9.5%;职工平均工资为5036元/月,比南通的4273元/月高17.9%;出让土地均价11917元/平方米,比南通出让土地均价1977元/平方米高出503%。基于降低商务成本的考虑,上海制造业将向周边地区转移,这必将给苏州、无锡、南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鉴于此,南通地区应主动介入,同时增强自身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积极争取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到南通落户;而苏州地区可以选择壮大本地区的港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金融服务、技术开发、商务配套等服务产业,重点集聚高层次人才、高新科技等稀缺资源,加快苏州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争取成为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的最大受益者。利用上海自贸区辐射效应,江苏应加大新兴产业研究,巩固并扩大制造业已有的发展优势,推动“江苏智造”型产业;更加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坚持需求驱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相结合,推动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融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南京、苏州电子商务城市试点项目,支持常州、无锡、徐州等城市申报第二批试点。政府也应抓住机遇,重视平台经济研究,加大对平台企业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积极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营销配送物流网络,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依托江苏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优势,支持健康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支持常州建设两岸健康产业示范区,促进养老、养生、康体等健康服务发展。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于上海金融机构来说,不仅会带来更多业务,而且可以打通国际资本市场,为江苏的制造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江苏政府应鼓励在苏州工业园区深化中新金融合作,在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苏州昆山除深化金融业之外,还应加强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研究和对接合作,更好地分享其溢出效应,用足用好国家先行先试政策,在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平台上叠加更多功能,构建参与国际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