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记忆课件_第1页
第六章记忆课件_第2页
第六章记忆课件_第3页
第六章记忆课件_第4页
第六章记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记忆本章思考题:1、记忆的定义、分类、品质;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测量;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请思考:

假如没有记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定义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编码——记忆的第一个环节,也称为识记。提取——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贮存——记忆的中间环节,也称为保持。1986年1月4日,原煤炭工业部第三建设公司的一名工人易新创突然失踪。单位派人四出寻找张贴启事,并在枣庄日报、徐州日报相继登出寻人启事,仍一直没有下落。4年后,江苏省沛县人民法院根据其父母和妻子的申请,依法宣告失踪人死亡。其实,易新创并未死亡,而是在丧失记忆无法回家的情况下四处票飘泊,过着流浪的生活。1991年5月流落到安徽无为县姚沟镇。10月天气渐冷,单衫褴褛的易新创被该镇个体户许光和收留。许氏一家给他洗澡、理发、更衣、铺床,并送他到医院治疗。1992年春节刚过,易新创身体复原,在许光和的诱导下,他终于回忆出老家四川安岳县旧址和父亲姓名。这才在亲属和收养人的陪同下于2月23日重返现属徐州矿务局的涨双楼煤矿,结束了因记忆丧失所导致的6年1个月19天的离乡背井的飘流生活。

失去记忆漂泊6年记忆乃是智力生活的根源,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谢切诺夫(俄国心理学家)没有记忆,人的个性就不可能形成,因为不能总结过去经验就不能有统一的行为方式和对周围世界前后一致的态度。——鲁宾斯坦(俄国心理学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古人语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2、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速度)

2.记忆的持久性(时间)

3.记忆的准确性(一致)

4.记忆的准备性(应用)3、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动作记忆————动作或运动,如劳动、体育、舞蹈形象记忆————事物形象逻辑记忆————词语、概念及原理,如定理、公式情绪记忆————情绪、情感,如欢乐、痛苦的事(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

注意复述检索感觉记忆

1—2”容量大刺激物原有物理特征编码短时记忆

20”-

1’以内

7±2组块听觉(音码)、视觉(形码)长时记忆

1’以上1015bit意义编码(3)根据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内隐记忆——提取过程的无意识性外显记忆——提取过程的有意识性

内隐记忆现象是在遗忘病人身上首先发现的。

1854年,一位英国医生(Dunn)报告,一位因溺水昏迷而患遗忘症的妇女,虽然她已完全忘了自己曾学过做衣服这件事,但不久后在学裁剪衣服时却无意中表现出某些裁剪技艺方面的记忆痕迹。

1865年,又有人(Clapaede)报告,一位接受针灸治疗的遗忘症病人,治疗结束后,尽管已压根儿忘记了遭受针刺这件事,但她却拒绝与为她实施治疗的医生握手。

1889年,对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现象进行系统调查者(Korsakoff)报告,一位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遗忘病人早忘了曾受过电击这件事,但当他再次见到电击仪时,却露出了相应的行为表现。

本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Warrington&.Weiskrantz)发现,这种现象在健忘症患者身上都有发现: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对某方面的学习记忆,但在他们完成有关任务的操作上却表现了记忆效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科菲(Cofer,1967)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feeect)。嗣后,对正常人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启动效应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格雷夫和斯科特(Craf&Schacter,1985)把这类记忆称为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统称为外显记忆。从70年代起,一大批从事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心理学家对内隐记忆研究表现出极大兴趣,此不仅深入理解人类的记忆过程的本质,而且将给教育和教学改革带来诸多新的启示和指导作用。4、记忆表象(1)定义

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它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的结果。)(2)特征形象性概括性4、记忆表象(3)作用

表象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表象性知识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形象信息:言语信息=1000:1)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二、记忆的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学说(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

整合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的,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定位论

定位论由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SPI理论

SPI理论由图尔温等人提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这些记忆模块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它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即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贮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这样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就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被认为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白鼠跳台实验是其有力的证明。白鼠跳台实验

心理学家将控制组的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台子上,使它总想往下跳,当它跳下台后,就受到带电金属的电击,白鼠很快又跳上高台,形成回避反应。但狭小的高台又使它想往下跳。这样经过一天的训练,白鼠在高台上呆的时间明显延长,说明它“记住”了下面有电击,形成了长时记忆。这样给予白鼠电休克以破坏它的记忆,当白鼠从电休克状态恢复正常后,再将它放回跳台上,这时它不往下跳了,说明电休克没有破坏它的长时记忆。他们将实验组的白鼠在形成回避反应后,立即给予电休克,也就是在短时记忆时用电休克破坏它的电回路。在白鼠恢复正常后再把它放在跳台上,发现它立即往下跳,这说明电休克可能破坏了短暂保存的回避反应的电回路,引起了“遗忘”。突触结构突触结构突触结构的变化可使突触兴奋程度增高,刺激信息容易通过等。一方面,在神经系统中,突触结构的变化较为稳定,一旦环境刺激引起突触变化,这种结构就会稳定下来,将接受的信息以生化形式储存起来,巩固在记忆系统中。另一方面,长时记忆并不是依靠神经系统的持续活动来实现的,神经系统活动的暂时中断,对长时记忆影响并不大,如通过麻醉、冷却等方法使脑失去活动,但当脑再一次重新恢复活动时,原来贮存的记忆信息还可再现。因此,突触结构的物理化学变化与长时记忆密切相关。长时程增强作用

有研究发现,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这种强化被称为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作用。LTP具有专一性,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其强化作用。(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核糖核酸

有研究认为,记忆是由神经元内的RNA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有关神经内部的RNA的细微化学结构,如同遗传经验能够反映在DNA分子细微结构一样。激素和记忆

近期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记忆的保持。(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条件反射

根据巴甫洛夫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在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形成)、巩固和恢复(再活动)。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形成),就是识记;暂时神经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得到巩固,因不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则被认为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

三、记忆的过程识记

——编码

保持

——贮存记:忆:再认或回忆——提取1、识记(1)识记: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有无识记目的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材料理解程度(2)影响识记的因素识记的目的性识记材料的意义性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位置识记时的情绪状态2、保持与遗忘(1)保持保持: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巴特利特的图形实验,p154)(2)遗忘①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或错误地再认或回忆。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遗忘的规律:

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中间部位的材料易遗忘;③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他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以自己为被试,共做了163次实验,得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结论,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表明:记忆的保持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③遗忘的原因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直至衰退。压抑说:遗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干扰理论:心理学实验证实的观点前摄抑制: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实验组:学习材料B学习材料A回忆材料A控制组:学习材料A休息回忆材料A后(倒)摄抑制: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组1:学习材料A学习材料B回忆材料A组2:学习材料A休息回忆材料A(3)影响保持(遗忘)的因素记忆材料的性质个体的心理状态识记的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3、再认和回忆

再认或回忆: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1)再认: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

(2)回忆: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在头脑中重现出来。有意回忆间接回忆回忆无意回忆直接回忆(3)影响回忆的因素信息加工水平联想线索回忆场合前摄和后摄抑制回忆时的情绪状态四、记忆的测量方法(一)回忆法1、测量短时记忆2、测量长时记忆如:考试中的简答题和论述提回忆的成绩=正确回忆数-错误回忆数提供回忆的总数×100四、记忆的测量方法(二)再认法再认的成绩=正确再认数-错误再认数提供再认的总数×100四、记忆的测量方法(三)再学法(节省法)节省的百分数=初学习所花的时间(次数)-再学习所花的时间(次数)初学习所花的时间(次数)×100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

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