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在学习这一语文要素过程中,4篇文章各有侧重:课文侧重《观潮》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走月亮》《繁星》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阅读: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2.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3.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5.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2语文园地: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1观潮一、课前解析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关注结构:课文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关注描写:由静态到动态展开对大潮的描写。在潮来之时,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二、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四、课前准备32课时第一课时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读熟课文。教师引导: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出示课件3)(教师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视频中的钱塘江大潮,你会用哪个词语呢?(出示课件4)预设:壮美、奇观、震撼、美不胜收、奇迹……2.链接“资料袋”,探秘大潮成因师:请大家先来看本课的“资料袋”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吧!(出示课件5)教师追问:看完这个“资料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1: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和它特殊的地形有关。预设2:杭州湾呈喇叭形,江面越来越窄,所以就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3.教师过渡:大致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成因,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感受大潮1.(出示课件6)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3.指名读以下词语:(出示课件7)昂首挺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人声鼎沸4(出示课件8)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后来成为传国重器,是4.巧妙识字,交流方法5.指导多音字“薄”的读音。(出示课件10)点拨:请大家查阅字典,看看“薄”有几个读音;再出示词语“很薄、薄饼、薄雾、薄弱、稀薄、单薄”,请学生辨析;最后归纳总结——“薄”字单独使用时常读báo,且多用于这里“薄雾”的“薄”读bó。1.教师提问: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其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出示课件1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从全文层面了解文章的结构,找到本文的教师追问:同学们都同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你们的理由呢?预设: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后面四个自然段都在写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只有第一句话独立成段,点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所以我觉得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预设: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能通过他的理由,看出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教师追问: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对。那既然大家观点一致,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钱塘江大潮的特点?5(出示课件13)教师: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圈画关键词语,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学生汇报圈画的词语:(出示课件14)江潮还没有来从远处潮来了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通过关键语句引导:潮来时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出示课件15)教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通过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把它的时间(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出示课件16)教师总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的景象,再写潮来时的景象,最后写潮去后的景象,表现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景色。教师过渡: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具体哪部分是“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你能给课文划分段落了吗?试一试。学生默读。继续交流,从而明确:潮来前:第2自然段潮来时:第3、4自然段潮去后: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17)教师总结课文分为四部分,小组交流,归纳各部分内容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总体介绍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潮来前在海塘大是上的所见第三部分(3、4)潮来时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第四部分(5)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四、指导书写,课堂演练1.教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也讨论出这篇文章的描写顺序。下面我们来学习写生字。(出示课件18)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结构:“顿”左右同宽;“崩、震、霎”上扁下长、上收下放。重点指导:潮、震(出示课件19)潮:左边三点的摆放位置略微形成竖着的弧形。中间部分倒数第二笔为提。震:上面是“雨”字的变体,四点均是从左斜着往右下轻轻运笔;下面倒数第三笔是竖提。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指名学生上台范写,其他学生练写,写完后对照评议。62.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识记生字词语。(出示课件20)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1、22)第二课时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并背诵第3-4自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1.教师出示词语:(出示课件23)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2.引导回顾课文: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1.(出示课件25)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要求: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边读边想3.集体分享,想象画面。(出示课件26)☆潮来前教师提问:作者登上海塘大提,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用笔圈出来。(出示课件27、28)预设:作者看到了钱塘江、江面、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小山以及堤上的教师提问: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此问题7预设1:我仿佛看到很多人站在堤岸上,抬着脚,仰着头向东望去,都在等着潮来。预设2:这时候江面上一点风都没有,很平静,江面很宽一眼望不到边。预设3:江上雾气很重,远处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静静地屹立在江边,好像要和人(出示课件29)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潮来时教师:描写潮来时,是这篇文章重点,用了2个自然段的笔墨。大潮汹涌而来,并不是一下子就“扑”到了人们眼前,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按照学习提示,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出示课件30)我仿佛看到了我来为大家读一读: 教师:响声如雷,这是暗示潮水来势凶猛。我们来请一位同学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然后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32)教师提问:从这句话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品读想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教师提问:那条白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板书:长、粗、横贯江面)教师:大潮的气势越来越大了!8(出示课件34)教师提问:再近些,大潮又发生了怎样的變化呢?预设: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板书:再近白色水墙)引导交流:“一丈”约等于3.33米,“两丈”大约为6.66米,生活中哪些事物有两丈多高呢?两丈多高的大树、两丈多高的楼房、两丈多高的山崖……教师追问:两丈多高的水墙比两层楼还高。生活中的“墙”又是怎样的呢?如果这堵牆在不断移动、排山倒海而来呢?从“两丈多高”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35)学生借助“学习提示”交流想象的画面,并展示朗读。(5)品读想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出示课件36)教师提问:浪潮越来越近了,这时候的大潮是什么样子的?战马)教师:谁能说一说“犹如”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样子的?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是什么感受?预设1:“千万匹白色战马”这个比喻太精彩了,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场景,预设2:万马奔腾,浩浩荡荡。这钱塘江大潮真可谓“天下奇观”啊。(出示课件37)教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四字词语写出了大潮的声势浩大,是哪个词语呢?预设:演奏时的锣鼓喧天,燃放的爆竹……人惊叹不已。谁来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38)9听到了隆隆的声音,排山倒海而来。(7)诗文参照,感受壮美。(出示课件39)教师过渡:作者描写的大潮的画面是不是很壮观?下面一起读一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再一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出示课件40)浪淘沙(其七)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教师:请大家再读这首诗,从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出示课件41)预设1: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对应文中的“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预设2: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对应文中的“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教师总结:作者围绕一个“奇”字,把这一天下奇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在读文章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自然景观。(出示课件42)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象大潮的形态,读出大潮的变化。学生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8)探索方法,尝试背诵。教师:这两个自然段是本课要求背诵的段落,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而又准确地记住内容呢?(出示课件43)学生交流方法,教师总结。预设:“关键词背诵法”第3自然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学生尝试背诵。(出示课件44)教师: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大潮退去了,江面上是一幅怎样(出示课件45)预设:漫天卷地地涌来、风号浪吼的江面、两丈来高的江水。(板书:余波涌来,涨了两丈来高)观潮:观潮:天下奇观预设1:漫天卷地。预设2:风号浪吼。(出示课件46)交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教师;此时此刻,站在堤岸上的人们舍得离开吗?预设:要是我,我就舍不得,我会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之中。教师总结:作者用文字,铺开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声音也如同浪潮一般,汹涌而来,让人置身其中,久久不能平静。(出示课件47)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出示课件48)教师:学完课文,你知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了吗?(板书:天下奇观)预设:浪潮高,声音响,气势大,余波久……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出示课件50)主题概括:《观潮》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2.(出示课件5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运用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几种方法:结合重点语句展开想象,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结合图片内容展开想象……希望同学们可以将所学方法运用到今后的阅读中去。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2)4.布置作业。(出示课件53)(1)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做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的景观讲述给爸爸妈妈听。潮来前潮来时TT像闷雷滚动像闷雷滚动一条白线长、粗、横贯江面白色城墙长、粗、横贯江面白色城墙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响声越来越大再近更近余波涌来,涨了两丈来高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回顾整堂课的(1)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更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另外对要求背诵的段落进行背诵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加快速而又准确地背诵。2.不足之处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字词的学习较粗略。四年级是向高年段一、课前解析关注语言特色: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关注结构:本文以“走”为线索,写出途中看到的景物及联想,带给读者诗情画意般的关注文本特色:关注作者调动多种感官:眼看,耳听,鼻闻、心想,把一幅幅画面呈现文字让人入情入境,是一篇学习“边读边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的极好例文。二、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3.能边读边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三、教学重难点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2课时第一课时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生动的句一、吟诵古诗,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3)出示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古朗月行》,全班齐读,想象古诗描写的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走月亮”,教师板书课题——走月亮,学生齐读课题。预设:我们经常会看月亮,赏月亮,什么是“走月亮”呢?3.出示生词,进行指读。(出示课件6)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镀亮田埂闪闪烁烁4.进行识字游戏,巩固字词。(出示课件7)5.学写生字。(出示课件8)本课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指导学生书写时,要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左右两部1.(出示课件9)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是谁和谁在走月亮?画出相关语句。预设:我和阿妈走月亮(出示课件10)教师:有妈妈在身边,有月亮陪着,这真是很美的事情呢!“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数一数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这句话,“我”和阿妈是在哪里走月亮呢?请你在文中找一找,把它们圈出来。学生圈画后,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1)“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4次。“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在溪边走月亮,在田埂上走月亮,在很多地方走月亮。2.梳理第一幅画面。教师过渡:那能不能依据这4次同样的句子,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并给每一个画面命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2)(出示课件13)。3.学生自主梳理其他画面。(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先找到“我”和阿妈看到了什么,再想想这些景物出现在什么地点,最后试着用4个字概括看到的画面。预设第4自然段(第二幅画面):“我”和阿妈看到溪水、山草、野花、鹅卵石等景物,这些都是溪岸边的景物,可以用“月下溪边”来概括。(出示课件15)(板书:月下溪边图)预设第6自然段(第三幅画面):“我”和阿妈看到村道、稻田,听到秋虫唱着、沟水汩书:月下田园图)预设第8自然段(第四幅画面):“我”和阿妈看到天上有一轮圆月、还有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可以用“月亮牵星”来概括。(出示课件17)(板书:月亮牵星图)1.(出示课件18)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走月亮》,不但认识了生字词,还知道了课文描写了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图和月亮牵星图四幅画面。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20)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2.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3.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一、回忆场景,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1)教师过渡:这篇文章文字及其优美,呈现了4幅美好的图画,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图二、教学“月亮升起图”,引导学生想象洱海边月下美景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出示课件22)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秋高气爽,秋夜月明,月亮从哪儿升起来了?(出示课件2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提问: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预设1:作者说月亮是在洱海里“淘洗”过的,我一下子就能想象得到这个月亮是那么预设2:这句话用了四个“点亮”。感觉月亮像一盏明亮的灯,点亮了周围的山、树、小路,觉得很神奇。在这样的景色下出来走走,又牵着阿妈的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教师:说得真好,我好像也看见你和你的妈妈在月光下牵着手走路呢!请你给大家读一教师总结: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被月亮点亮,被月光点亮。从远到近、从上到大地)(出示课件24)全班伴着音乐齐读第1、2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26)教师:你发现了吗?月下溪边图中包含了几个美丽的小场景!请你先自读第4自然段,然后交流在脑海中浮现出的场景,并给每一个场景起个名字!(出示课件27)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预设1:我最喜欢这个图画了。作者写得美极了。“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你看这句话里,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不是飘过来,而是“流”过来。我给这个场景起的名字是“溪水流(板书:溪水流香)预设2:感觉作者和妈妈是泡在香味里呢!我仿佛看到了溪水,闻到了山草和鲜花的香(出示课件28)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卵石间布满了一个个清澈、可爱的小水塘,小水塘里倒映着一个预设2:大家看这句话用到的“抱”字,感觉月亮好像水塘的孩子一样,我给这个场景教师(板书:水塘抱月)追问: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说“抱着”呢?(出示课件29)预设: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出示课件30)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这个场景可以起个什么名字?(洗衣做船)想象: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我”和阿妈还会在小溪边做些什么?预设:捉小鱼、打水仗……教师小结:这里不仅“流”着花香草香,更“流”着小作者童年的幻想呢,多么温馨的画面!请大家都来尝试着读一读这段话,用欢快的语气读出母女间浓浓的亲情!借助关键词,积累语段。(出示课件31)细细的(),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布满河床。哟,(),而我,用树叶(),()许多新鲜的花瓣……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处处是丰收的喜悦。(出示课件32、33)教师(板书:果香四溢丰收在望)趁势引导关注“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一句,教师:“我”和阿妈走在田埂上,闻着果子的甜香,看到一幅丰收的景象。小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心想……把一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预设2: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小作者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呢!教师提问:蔬菜、水果在月光下,像一个个孩子。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下田地的美好画面。谁愿意带着感情读一读这个段落呢?(出示课件34)指导:要读出自由、奔放的感情,把丰收的喜悦读出来。*小组合作◆(出示课件35)“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这柔和的月光下,在这团团的月影中,“我”和阿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回顾“月下溪边图”和“月下田园图”,与同学交流并完成表格。(出示课件36)溪边村道、田埂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感觉(心)小组交流,完成表格,分享展示。溪边视觉(眼)视觉(眼)嗅觉(鼻)山草和野花的香味设的情景感觉(心)“我”和阿蚂在漓设的情景●小练笔√(出示课件37)你在什么时候,在哪些地方见过月亮?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第6自然段写(1)思考:回忆自己看到月亮的时候,看到、听到、闻到、想到了什么?(2)练笔:仿照第6自然段,从不同角度(看、听、闻、想……),尝试写一写自己在月光下的所见、所思。(4)全班交流,师生共评。(出示课件38)☆月亮牵星图预设1:有时候,阿妈什么也不讲。静静的,但我觉得在月光下,静静的牵着阿妈的手,走啊,走啊,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出示课件39)预设2:阿妈牵着我的手,在月光下走。月亮牵着星星的手,在夜空里走。这个小作者想象力真丰富啊!教师:夜空中星星与月亮相互交织的画面,就像是阿妈和“我”牵手走月亮。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下这篇优美的文章,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体会着读一读这一个段(出示课件40)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教师引导夜晚的“奇妙”之处在于风景美、亲情浓、丰收喜,体现了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日子。(板书:秋夜奇妙幸福温馨)(出示课件41)教师小结: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细细品读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图和月亮牵星图,我们不仅看到了美景,更看到了真情!相信此刻,你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1.(出示课件42)主题概括:本文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板书:浓浓的亲情)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3、44)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5)(1)修改完善自己的小练笔。(2)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3)抄写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到积累本上。(月亮升起图——明亮柔和、照亮大地(月亮升起图——明亮柔和、照亮大地月下溪边图——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月下田园图——果香四溢、丰收在望月亮幸星图——秋夜奇妙、幸福温馨走月亮浓浓的亲境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了课文,也拉进了他们的生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画美景,而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学生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才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读”。因为学生其次,轻松自然地认识了本文的篇章布局结构。课文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实则是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这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引领学生细细品读、细细咀嚼,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反复出现,将作者走月亮到溪边、果园、庄稼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串联了起来,让课文结构清晰而完整。学生非常直再次,感受浓浓亲情。这篇课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感受到母女间真真切切的情爱。所以,读课文片段的同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在一起时的那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在文字中以极大的想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诗中四幅画面动与静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律动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诗歌一节一韵,云随情生,朗朗上口,将花牛自由、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难点: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出示课件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两幅插图,说说这两幅图上是什么动(出示课件3)刘大白(1880—1932年),现代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出示课件4)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我1.(出示课件5)自由朗读,提出要求:边读课文边圈画本课生词,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2.指名读诗,重点关注以下二类字(出示课件6)4.识字游戏,巩固字词。(出示课件9)1.(板书诗题:秋晚的江上)读诗题,说说你通过诗题知道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10)季节:秋天;时间:晚上;地点:江上。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教师播放范读视频。(出示课件11)2.出示课本“阅读提示”:(出示课件12)圈画出来。(出示课件13)预设:鸟儿、斜阳、江上、芦苇。(出示课件14)提问: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大家在小组中朗读诗歌,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提问,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阅读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5)(1)引导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驮着斜阳)(2)引导交流:大家看原文,谁来说说这“鸟儿”是什么样的呢?预设:要飞回家的,疲倦的。(板书:鸟儿归巢)(3)引导交流:你们都看过夕阳吧,谁来说说夕阳的样子?预设: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阳光洒满天空,红红的美极了。(出示课件16)(4)点拨:第一小节写了鸟儿回家。可以叫做“鸟归图”。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在这件17)4.阅读第二小节,感受一瞬间的江上美景(出示课件18)(1)指名读第二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画面?预设: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2)点拨:芦苇平时的样子还记得吗?出示“白头的芦苇”图片,再出示“芦苇被夕阳染红”的图片,想象画面。第二小节写了夕阳西下,可以叫“夕阳图”。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板书:绚丽美景)(3)拓展想象: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仿照诗歌说一说。(出示课件19)预设1:憨厚的大地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预设2:活泼的溪水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出示课件20)5.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21)四、指导学习《花牛歌》(出示课件22)1.(板书诗题:花牛歌)教师播放范读视频,学生跟着范读读诗歌,读完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出示课件23)预设:淘气可爱、俏皮、悠闲、无拘无束……2.小组合作。(出示课件24)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我们学习《秋晚的江上》时运用的(出示课件25)小书小书第1小节第2小节第3小节第4小节想象到的画面景物(1)四人一组,轮流读诗,每人一小节。(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自学单并分享。小节景物第1小节花牛、草地、剪秋罗压高了剪秋罗第2小节花牛、草地、白云、天天上白云悠愁第3小节花牛、草地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第4小节花牛、草地、太阳、青峰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教师板书: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相机指导:第1、3小节花牛“坐”和“走”是动景,第2、4小节花牛“眠”和“做梦”(1)(出示课件26)点拨:请大家想象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的样子。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预设:花牛在草地里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表现花牛的沉重,以及作者对花牛压扁剪秋罗的些许惋惜。(出示课件27)(2)(出示课件28)花牛在草地里眠,点拨: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白云“霸占”着半个天和白云飘在天空中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朗读时可在“霸占、半个天”处加快语速,表现出白云的调皮,以及蓝天白(3)(出示课件30)花牛在草地里走,指导朗读:“滴溜溜”读得要快一点儿。读得轻快俏皮些。(出示课件31)很多东西,花牛会梦到什么呢?“偷渡”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这两处拟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指导朗读:朗读时引导学生轻轻读出花牛睡觉做梦的那份悠闲。(出示课件33)(5)仿写诗歌。(出示课件34)小练笔:花牛在草地里还能做什么?用上拟人的修辞写一写吧!(出示课件35)过渡: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1.齐声朗读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出示课件36)(出示课件37)总结:《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尽染的绚丽美景,而《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读着这两首诗,我们仿佛看见倦鸟背驮斜阳,忽又抖落斜阳于江水之中;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或坐或走或卧,却悠闲散漫,自由自在。无论是哪一首诗,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1)课下搜集一两首你喜欢的现代诗读一读,并与同学分享。秋晚的江上现代诗二首绚丽美景花牛歌草地里眠草地里走草地里做梦诗歌这种形式具有诗歌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现代诗,读起来似乎通俗易懂,但是有这样也不是单纯的语境,而是学生熟读课文后脑中呈现出的“情景再现”。无论是《秋江的晚上》还是《花牛歌》,语言都是非常简单的。如何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诗歌?这是本节课我所做(1)用直观形象的课本插图导入,引起学生思索。简单的诗,简单的画,却能够引人入胜。学生对图片充满好奇,由兴趣引入,提高学生注意力。(2)咬文嚼字学诗歌。一个“驮”字表达的是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用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深入诗歌,体会诗歌主旨。(3)所谓“无诵不成诗”,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可千万不能忽视了阅读教学。“在朗读中的体会能达到用语言难以言传的心灵触动。”朗读是学生同文本进行对话的一个过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学习诗歌的方式。4*繁星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1课时。一、谈话导入,链接经验1.出示繁星图片(出示课件3),引导:看到星空,你有什么感受呢?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4)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星》就是其中的一篇。在巴金爷爷眼中,星空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5)教师出示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昧”字读mèi,不要读成wèi。这个字容易与“味”混淆,可以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怀抱”和“杯子”及图片,通过辨析比较识记“怀”字。(1)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出示课件8)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在哪些地方看繁星的情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完成(出示课件9)地点时间(2)全班分享交流:抽3名学生逐行汇报填写的内容,梳理每个自然段内容。地点时间从前教师板书:地点家乡庭院南京菜园海上时间从前三年前如今(3)说一说: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在三个不同时段、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一读印象最深的语段,想象画面。2.引导学生分享交流,抓住关键词句,交流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1)(出示课件10)引导学生围绕第1自然段交流。①想象画面:什么时候能看到繁星?(夜晚)你在晴朗的夜晚,看到了怎样的繁星?(观察插图)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绘看到的繁星?(“密密麻麻”)(板书:繁星的样子密密麻麻)(出示课件11)“密密麻麻”写出了星星的什么特点?(又多又密)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晴朗的夜晚,星星闪闪烁烁,像无数颗珍珠撒滿了夜②指导朗读:炎热的夏夜,坐在庭院里,享受着夜风习习,看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想象着画面,读出感受。(2)引导学生围绕第2自然段交流。(出示课件12)①想象画面:(出示课件13)作者描写了繁星的什么特点?从哪一个词语中体会到的?(星群密布)(板书:星群密布)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又发现了什么不同?(“密密麻麻”只能突出星星又多又密;“星群密布”还能体现星星是一群一群分布的。)第2自然段,除了描写繁星多而密的特点,还写出了什么特点?(“微小”“光明无处不在”)(出示课件14)为什么说星星“微小”,而“光明无处不在”?(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因为星星很多,一群一群的,分布很廣,所以“光明无处不在”,柔和清亮的光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宁静又温馨。)(出示课件15)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星群密布的星空,星星用它柔和清亮的光照亮了夜空。)(3)引导学生围绕第3自然段交流。(出示课件16)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引起了你的注意?这些词语使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①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搖搖欲坠“摇摇欲坠”,星星那么低,又不停地动,就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板书:半明半昧、摇摇欲坠)(出示课件18)闭上眼,想象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半明半昧的星星撒满夜空,好像孩子调皮地眨着眼睛。它们那么低,又在不停地动,摇摇欲坠。)教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繁星像什么呢?预设:像萤火虫的繁星,就不是固定不动的了。它们在天上飞啊飞,忽明忽暗,闪闪烁烁。我想,可能因为作者巴金是在船上的缘故吧。教师:你说得有道理。繁星不是静止不动了,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繁星具有了动态的美感。由这句话,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20)(出示课件21)④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出示课件22)象到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23)预设:我看到星空辽阔无垠,星星仿佛在我的身边萦绕,带来光明和温暖,我仿佛睡在(出示课件24)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入微地捕捉到繁星的样子,离当下越近,描写就越细致。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去理解文意,去体会感3.分类整理,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出示课件25)1.小结:(出示课件26)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我”在从前、三年前、如今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3.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9)仰望星空时,你有什么感受呢?课下和同学交流。时间从前三年前如今4*繁星地点家乡庭院南京菜园海上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繁星》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作品。文章语言流畅优美,情感洋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流淌着真挚热烈的情感,向读者传达了强烈的内心感受,是篇文质兼上课一开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简介及作品等,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及本课的创作背景知识后,要求学生分组朗读,思考:本课围绕繁星描写了几个生活片段,作者几次看繁星?然后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让学生跳读课文,画出文中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情景及感受的句子,在语境中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感悟。想想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有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回答问题考虑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写片段练习,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提出预习的要求,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让同学能大胆地说话,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在一、课前解析关注主题: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与环境”,旨在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环境问题,围绕话题,倾听同伴的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树立环保意识。接着用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滥砍滥伐。与美好体验形成强烈对比,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打开思路,激发交流二、教学目标2.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重点)三、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地点对身1课时一、环境对比,引发思辨(出示课件2)教师提问:同学们,谁来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文章?(出示课件3)教师过渡:这个单元,我们跟着作者去钱塘江观赏了雄伟壮观的大潮,去还见识了花牛在草地上的怡然自得…如此美好的环境,给你什么感受?(心旷神怡、心潮澎湃……)2.引导学生进行环境对比: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深深陶醉,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出示课件4)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四幅人类破坏环境的插图,然后说一说: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你最想说什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评价:是否围绕图片所传达的环境问题发表看法。4.(出示课件5)教师总结: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滥砍滥伐……这些环境问二、展示课前搜集,发现问题(出示课件6)么样的问题呢?我们来交流一下调查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然后尝试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预设1:平时爸爸妈妈不想做饭了,都会点外卖给我吃。每次的外卖都是用塑料盒盛着,教师: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商家要增加销量,服务好顾客;没有更廉价环保的材料……)预设2:我们楼下的花园里,小狗比人还多。经常在去往花园的路上“踩雷”,人们总是教师: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环保意识淡薄,文明养狗意识薄弱……)预设3:每年秋天,妈妈总会给我准备一些防雾霾的口罩。一到冬天,指数常常爆表,教师: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工业生产方式落后,汽车越来越多,燃烧污染物……)(出示课件7)谈话:由同学们的调查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存在各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围绕一些典型的事例,共同讨论怎么保护周围的环1.(出示课件8)事例一:如果遇到堵车时间长的情况,如何做才能保护环境呢?(1)学生发言,提出建议。生A: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火。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生B:我认为多多乘坐公共交通也可以保护环境。生D:如果堵车时间长,上学就要迟到,我会让爸爸给老师打电话请假。(2)教师引导讨论:这是大家围绕城市交通堵塞提出的一些建议,你对这些建议有什么看法?预设1:生C的建议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预设2:我认为生D的发言与保护环境无关,跑题了。(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对典型事例一的评议发现,提出建议要能解决问题,不能跑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事例二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合理建议。2.(出示课件11)事例二:教室无人时灯也经常开着,我们该怎么办呢?(1)学生发言,提出建议。预设:(出示课件12)生A: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生B:同学们轮流当班级的“电灯管理员”,这样可以节约能源,也可以提高大家的环保(2)教师引导讨论:这是大家围绕班级如何节约能源提出的一些建议,你对这些建议有什么看法?(3)小结:我们应该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建议应简单易行,能解决实际问题。3.小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建议。(出示课件13)(1)接下来,请同学们对自己发现的环境问题提出环境保护的合理建议。①每组根据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保护环境的简单易行的做法。②判断提出的做法是否简单易行。(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点评修改。示例:(出示课件14)预设A小组的汇报:我们通过对塑料污染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的建议是:①超市购物时用布袋,不用塑料袋;②外出就餐时,不用塑料打包盒;③做好垃圾分类,及时收集塑料垃圾;④回收利用一些废旧的塑料制品。预设B小组的汇报:我们通过对造成小区环境问题原因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原因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的。因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①在小区合理位置安放“宠物便便纸取用点”,便于宠物主人擦拭宠物便便。②在小区草坪处树立劝导牌,提醒居民爱护草坪。③在小区公告栏里倡议大家将垃圾放到指定位置,共同打造宜居环境。④建议小区居民上下班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共享单车,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汇报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对同学的发言提出意见。(同学的发言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或指出不足之处。其他小组进行汇报,重复上述过程。四、归类汇总,选出保护环境建议(出示课件15)(1)导入:各小组围绕环境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现在,我们要从中选出十条建议,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什么样的建议才能入选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入选“保护环境小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整理:如: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是不是简单易行?(2)全班讨论、筛选①整合各小组的建议,归并相似或相同的建议,形成班级关于保护环境的总体建议。②根据评选标准,逐一进行筛选,说出选和不选的理由。③如果筛选出来的建议超过了十条,根据重要性排序,选出排在前十的建议。(3)将选出的十条建议汇编在一起誊写或打印。(4)小结:我们与环境相依存,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五、做一做,张贴展示。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课后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探讨,使保护环境贯穿我们的生活。你们也可以从中选出十项最简单易行的做法,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张贴在我们学校、社区的布告栏里,使别人看了之后也能受到启发,并自觉地保护环境。(设计意图:设计小建议,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环境,从身边点滴做起,真正从小处解决示例:(出示课件16-18)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2.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地点或容器内。3.节约用纸,大家在用纸的时候不能浪费,没用完的纸张可以撕起来装订成草稿本,既5.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电器的插头,减少资源损耗,8.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9.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少数学生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还不够自然关注话题: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推荐一个好地方,把推荐理由写清楚。这个话题既与本单元阅读内容密切联系,又能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关注导语和插图:教材第一部分通过导语和插图,让学生明白这个“好地方”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使某个景点,也可以是某个角落;可以是某个娱乐场所,也可以是某个学习场所。教材还用1个省略号,表示“好地方”还可以有很多很多,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关注习作内容:教材第二部分通过三个问题,提示了习作的内容。教材第三部分对习作修改进行了提示。组织学生先自读自改,帮助学生树立自己修改习作的意识,提高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教材第四部分引导举办推荐会,主要是通过习作的展示盒交流,让学生分享信息,体现习作的交际功能,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表达的快乐。二、教学目标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2.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重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推荐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出示课件3)教师提问:你听说过或者去过哪些好看好玩的地方呢?说一说吧!指名说地方。(出示课件4-7)教师:好看好玩的地方可能是学校里的小花园,可以是家乡的梯田,还可以是祖国的名胜,或者是市区的图书馆……我们今天习作的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板书:推荐一个好地方)二、指导审题,拓宽思路(出示课件9、10)引导学生读教材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写作重点——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文章结构——从多个方面抓特别之处,如古镇:这个古镇很美……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好”地方?有哪些好地方?试着用“好”组词。组词一:好看(出示课件12)组词二:好玩(出示课件13)组词三:好吃(出示课件14)组词四:好学(出示课件15)(出示课件16)教师总结:“好地方”是——好看的地方——好玩的地方——能吃到美食的地方——能学到知识的地方三、借助示例,进行推荐1.(出示课件17)教师提问:有好地方当然要推荐给身边朋友,该怎么推荐呢?先看教材上的示例——推荐一个古镇:(1)“好地方”要吸引人,就得抓住它的“特别之处”。要求:默读示例,想想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抓古镇的“特别之处”?(板书:特别之处)(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教师点拨、板书要点。预设:学生大致会说出古镇“景色美、人们以前的生活美好、小吃多”这三个方面的“特教师相机点拨:你去过古镇吗?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抓古镇的特别之处?”预设:学生接着能说出“手工艺品十分精致、节日活动热闹非凡”等角度。教师点拨:同一个“好地方”,不同的人来推荐,抓住的“特别之处”不尽相同:不同的好地方”,它们的“特别之处”更是各不相同。(3)小结:推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推荐;根据特色选角度;角度至少有三个。2.出示推荐卡,学生自主填写后交流。(1)要求:确定你喜欢的一个“好地方”,写清楚它的名称、位置,并抓住它的“特别之处”列出一个以上的推荐理由。推荐一个好地方 (2)依据推荐卡,汇报交流不同“好地方”的“特别之处”。预设1:(出示课件19)

这个地方花香怡人……

这个地方心情愉悦……预设2:(出示课件20)

这里交通方便……

这里游乐项目丰富多样……

这里有很多适合学生看的书……

这里安静无比,适合阅读……

这里有配套复印装订服务……对于写推荐理由不足三条的同学,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写出更多的推荐理由。(3)再次填写推荐卡,补充更多的推荐理由。要求:在已有的推荐理由之上,试着再从其他角度多写一两个推荐理由。小结:大家推荐“好地方”时,尽量从多个角度来抓它的“特别之处”,就会让推荐理由更充分,让“好地方”具有吸引力。(板书:理由充分)3.(出示课件22)教师过渡:同学们做得很好,下一步就要具体描述每个方面,让朋友们喜欢上你推荐的地方。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一个地方的。出示《观潮》片段:(出示课件2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点拨:再近些——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如同山崩地裂。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出了眼中潮水的变化,使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写出来了潮水的磅礴气势,让人如身临其境般。出示《走月亮》片段:(出示课件24)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点拨:“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作者使用奇特的想象,写出了水塘月亮的特点以及自己纯真的童年。文章具有诗意化,能更好地表现优美景色。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5)——写景要有顺序——要使用修辞增强表达——要写出景物特色——语言要优美富有诗意教师:现在让我们借鉴这两段的优点,结合你推荐卡上要推荐的地方,将这个地方的一个推荐理由展开来描写。(出示课件26)(出示课件27)教师:要想写好这次习作,还有什么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能说一说吗?(出示课件28)生A:我觉得地方好与不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关键是如何做好“推荐”,让更多人喜欢。生B:写作时要养成好习惯,先总说,再分说。这样文章层次更清晰。生C:多使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多写一下具体的内容,用诚心去吸引更多的读者喜欢你(出示课件30)教师:你想好自己的习作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出示提纲要求(出示课件31),学生根据自己要推荐的地方列写作提纲。指名交流提纲,师生互评、修改。(出示课件32-34)(出示课件35-36)学生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写好之后,和同位交换,看看谁写得好。第二课时一、回顾习作要求(1)确定你要推荐的一个好地方。(2)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写清楚推荐理由。(3)写完后先自己进行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二、出示例文,阅读赏析1.引言:在大家的妙笔之下,“好地方”可以让我们“赏美景、享美食、逛乐园”,也可我们“品书香、听故事”……下面这个“好地方”能吸引你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展示习作,学生阅读赏析。(2)展示习作,学生边自主阅读边思考问题。家乡的小山岗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山岗的上面,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季节,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嘴馋的小朋友。大一点儿的小朋友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小朋友在树下,看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3)小组交流分享。(4)选取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课件38、39)(5)教师总结范文可借鉴的优点。(出示课件40-42)①特点鲜明:作者通过叙述摘杏子、捉爬蚱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小事,写出了小山岗热闹、有趣、快乐的特点,内容全面、丰富,特点鲜明,文章中心突出。②形象生动:作者能够通过描写人物对话、神态、动作,分段重点描写初夏时节在山岗上摘杏子和暑假在山岗上摸爬蚱的热闹、欢乐的场面,形象生动,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③条理清晰:文章按照初夏、暑假的时间顺序,安排发生在山岗上的两件生活趣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三、小组评议,完成评价(出示课件43)教师:下面请和同桌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出示课件44)①能从多个方面推荐,层次清晰。②能突出地方特色。③详略得当,结构合理。④语言生动形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评价标准展示评改范例(出示课件45)教师:下面是《美丽的家乡》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小草悄悄地从土里探出了嫩嫩的、绿绿的脑袋。小鸟欢快地在枝头乱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树木也吐出了嫩芽,长出了新叶。野花遍地都是,这一丛,那一束,真是好看极了!一阵风吹来,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精神倍增。学生交流,分析问题:这段话缺少一个中心句来概括整体内容。写景顺序也有问题,最好先写树,再写树上的鸟。此外,在描写上应该多用些修辞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出示课件46)教师: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春天的家乡景色如画。阳春三月,小草悄悄地从土里探出了嫩嫩的、绿绿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美丽的世界,可爱极了!树木也吐出了嫩芽,长出了新叶,小鸟欢快地在枝头乱蹦的如雪,黄的像金,这一丛,那一束,真是好看极了!一阵风吹来,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学生交流,教师明确:增加了中心句,意思更明确;先写树再写鸟,表达更顺畅;使用了拟人、比喻和想象,让春意更加浓烈。教师进行习作技巧总结:(出示课件47)●有特色的重点说,其余的简单说。●写作时要显示出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学生修改个人习作,教师巡视指导。推荐一个好地方特别之处理由充分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习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习作中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写作时充分利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在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修稿。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时,运用了部分非常贴合学生实际的举例,这些通俗易懂的举例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了写自己习作的方法。语文园地一一、课前解析关注内容: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总结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文章,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由两道题组成,旨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想画面,让词语学习更加富有情景感;让学生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书写提示”用《观潮》中的一段话作为书写示范,指导学生书写时,把一段话写工整、美观。“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要求学生积累背诵。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4.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5.朗读、背诵古诗《鹿柴》。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泛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一、教学“交流平台”1.(出示课件3)导入: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通过课文,重点学习了“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谁愿意来说一说,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有了哪些阅读体验和收获?(出示课件4、5)预设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情景之美,读《观潮》时,我仿佛身临其境,目睹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预设2:读《走月亮》时,随着文章的描写,我脑子里就像放电视剧一样,一路走,一路欣赏月下的美景。预设3:读《现代诗二首》时,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着鸟儿驮着夕阳归巢,夕阳染红芦苇的美景:想象蓝天下,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样子,不知不觉就读懂了这两首诗。预设4:读《繁星》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声音,看到了一个人躺在甲板上,仰望满天的星空。2.(出示课件6)引导:看来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都有了真切的阅读感受,我们来读读“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出示课件7-9)预设1: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预设2: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听其声)预设3: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如《走月亮》中,那果园里的香味扑来,有雪教师:阅读时除了上面几位同学说的阅读体验,你还能从阅读文章中获比如读到大熊猫毛茸茸的,我想起我们家的狗摸上去也是毛茸茸的,就能体会到大熊猫毛茸3.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1):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理解二、教学“词句段运用”(一)读词语,想画面(出示课件12)不同点:第一排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排词语形容声音小甚至没有声音。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小组交流:读这些词语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出示课件14)预设1:响彻云霄——(出示课件15)读“响彻云霄”时,我仿佛看到了“神州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只听一预设2:鸦雀无声——(出示课件16)我想到了一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端坐在讲台上,同学们奋笔疾书,教室里一片安(出示课件17)小结: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画面会更立体,运用边读边想(二)选事物,用词语描绘1.(出示课件18)请同学们读左、右两部分的词语,说说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朗读“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体会这些词语都表示2.(出示课件19)指导学生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左边的一个事物。)同学们,你们能尝试着用右边的词语,来选择左边的一个事物进行描绘吗?(出示课件以“风”为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提示:风怎样吹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为了让画面更生动形象,还可以预设:起风了!顿时,寂静的田野热闹起来了!柳树枝在风中摇摆,忽东忽西;金黄的麦穗沙沙地唱起歌来;草地上像涌起了波浪,红眼睛的蜻蜓上下翻飞,追逐着猎物……3.(出示课件21)学生自主选择左边的一个事物,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同桌交流,然后把1.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2.朗读、背诵古诗《鹿柴》。一、教学“书写提示”1.(出示课件22)导入: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就是人生的第一张名片。我们常说要字迹工整,书写美观,可究竟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件23)预设:(出示课件24)(1)字的大小要基本一致。(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4)正确握笔,坐姿端正,还要保持“三个一”。6.学生再从本单元找出一两句优美生动的句子练习书写,最后展示进步大或写得好的作7.(出示课件25)小结: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二、教学“日积月累”1.(出示课件26)导入:唐朝有位诗人,因擅长写山水诗而著名。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誉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王维。2.(出示课件27)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古诗读正确,重点关注“柴”的读3.(出示课件28)如何理解题目“鹿柴”?“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创作背景: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返景”和“照”怎么理解?照:照耀(着)。4.同桌交流诗文大意,全班汇报。(出示课件31)预设: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5.(出示课件32)教师总结: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动听觉,仿佛耳边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调动视觉,仿佛看到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值得商榷的地方可能会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这部分的学习,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累运用。学生在读、说、交流中发现写景文章主要的在于想象画面,通过看、听、闻、想,将语言文字具体化,在脑中形成画面感。这部分的学习等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复习”,通过这个环节的交流,学生在“词句段运用”部分,学生不仅透过这些词语与句段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用“风”“烟花”“雷雨”“小狗”说几句话,并且按照要会儿工夫”则是对于语言组织方面的规范。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于如何丰富语言、如何“书写提示”是新增的练习项目,字体范例内容是《观潮》中的语段,最主要的是旁边的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对于写字要求更加明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教师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第二单元导读【单元导教】单元语文要素一个指向阅读——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个指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三篇精读和一篇略读课文虽文体不同,但内在之间的目标训练具策略,旨在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敢于提问的勇气,改变被动的阅读状态,借助“提出问题”理解文章,从而提升阅读能力,最终成为积极的阅读者。三、梳理总结,用好支架(导读提示、课后练习、学习伙伴、对话泡泡);四、思维纵深,实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关注点语文要素分解教学策略设计课外拓展链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精读积极思考,针对文章的部分和整体提出问题。从学习范例到仿照范例,整理全班共同的问题再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分辨出针对部分和全文两个角度提出的问题。儿童优秀读物中题目能够引发思考的单篇故事,例如《阿里巴巴和夜间飞行的秘密精读(内容、写法、启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提高从多角度进行阅读思考《青蛙和电子蛙眼》《苍耳和尼龙搭扣》《人与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精读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发,筛选出最能帮助理解文《走进科学》“我身边的高科技’蝴蝶的家略读提出问题,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综合运用前三篇文本积累的学习体验,放手让学生习作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语文园地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3个字,正确读写46个词语。2.能运用形声字的规律主动识字。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阅读:1.阅读时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2.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书面表达: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体验表达的乐趣。3.能修改不通顺的语句。【特别说明】策略单元设计中的“预设”仅为编者所在班级的学情,教师在借鉴使用的过程中,务必要基于自己学生真实的问题、真实的课堂,随机灵动地应对调整。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关关注文本特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共有24个自然段,1600余字,属于第二学段中的长文。正因如此,这篇童话故事不适合逐句逐段理解剖析,而应该从整体着手解决问题,十分符合用来训练学生对故事发展脉络以及某些具体情节进行提问的关注策略衔接:用提问策略进行自我阅读的意识和阅读的基本能力,是相对于“预测”一种更为理性、更高阶层的思维活动。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一目标与课标第二学段“尝试运用语文知关注任务支架:更高。课后练习二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小组提问清单,并要求仿照样子对问题进行整理,说说自己的发现。清单中的三个问题隐含了两个提问的角度,旁边的泡泡给予提示,正是引导学【教学目标】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梳理问题的类别,知道哪些是针对局部提问,哪些是针对全文提问。【课前准备】2课时一、借助单元导读,明确学习任务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进第二单元的学习,先来看看单元页,了解学习任(出示课件2)教师过渡: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能激发思考,带来更多的阅读收获。本单元,我们要用提问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现在从学习第一篇课文开始丹麦著(出示课件3)文要素做以了解,做好心理铺垫,鼓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出示课件4)了解作者。教师引导:对于安徒生,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自传式童话《丑小鸭》以及《卖火柴的小荚里的五粒豆》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出示课件5)(1)同桌互读,纠正错音。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