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上课课件_第1页
《杜甫诗五首》上课课件_第2页
《杜甫诗五首》上课课件_第3页
《杜甫诗五首》上课课件_第4页
《杜甫诗五首》上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五首知人论世1、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2、青年时代漫游各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任左拾遗。被贬后投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漂泊于蜀、湘一带,穷困潦倒,于770年冬死于赴岳州舟中。有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3、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4、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与李白合称“李杜”。作者简介“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其经历分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时机再见面了。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挖苦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单独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有月光的夜晚,总是能引起人们〔尤其是诗人〕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描写咏月的诗句有哪些?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月夜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单独看着月亮〔在思念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还不晓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妇女的鬓发月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倚窗望月1、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什么还说她“独看”呢?2、“小儿女”“未解”的是什么?3、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尾联诗人由眼前望月场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还不晓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妇女的鬓发月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倚窗望月1、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什么还说她“独看”呢?2、“小儿女”“未解”的是什么?3、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尾联诗人由眼前望月场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1、儿女太小不懂得思念在长安的父亲2、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因为儿女“未解忆长安”1、想象妻子望月之久2、表达对妻子的怜爱、体贴1、希望尽快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2、表达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本诗的主旨诗眼:独看、双照1、“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表达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2、“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艺术特点:1.炼字精准2.虚实结合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土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想象故土亲人在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表达思乡之情哀江头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qū)江曲(qū)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ní)旌(jīng)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niǎn)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jué)啮(niè)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hào)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yì),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jì)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1、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哀”2、哪些诗句表现了“哀”?请找出来加以分析。3、诗人在“哀”什么?哀杨贵妃、哀唐玄宗、哀国破之痛也。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

不出声的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偷偷地走到这里江头宫殿锁千门,

表达今日之萧条细柳新蒲为谁绿?国破家亡,失去主人一、曲江所见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统领下文万物生辉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得宠的人

指贵妃之受宠超出常规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啃咬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抬头射云中的飞鸟二、1.昔:唐玄宗与杨贵妃游苑的乐景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苑的快乐情景有什么作用?以乐景衬哀景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指杨贵妃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渭水清澄阴阳相隔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胸膛穷尽〔人生总有情,触景伤情,然而花草无知,年年依旧,岂有穷尽〕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指叛军的骑兵①懵懂走错方向②唐肃宗此时在灵武〔长安以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二、今昔比照2.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三、抒发哀思表达技巧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指杨贵妃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渭水清澄阴阳相隔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胸膛穷尽〔人生总有情,触景伤情,然而花草无知,年年依旧,岂有穷尽〕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指叛军的骑兵①懵懂走错方向②唐肃宗此时在灵武〔长安以北〕,翘首盼望官军的到来二、今昔比照2.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三、抒发哀思主旨: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表达技巧思考:本诗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今昔情景?请找出有关诗句并略加分析。比照手法。今:写今日叛军占领的长安景象:“江头宫殿锁千门”“黄昏胡骑尘满城”。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一城干戈未息的乌云,让人惆怅让人哀。昔:写昔日长安南苑繁华的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一笑正坠双飞翼”。芙蓉苑里,春光融融,花草生辉,霓旌迎风招展;“白马黄金勒”的才人,粲然一笑的杨贵妃,其景其乐何极。诗人将这“今”之凄凉之景与“昔”之欢乐之景加以比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以乐景衬哀景,让哀景更哀。让人倍感“今”之更萧瑟、更凄凉。蜀相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像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的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苦闷彷徨。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现四川省成都市高大而茂盛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然

徒有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指刘备三顾茅庐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首:一问一答,点出所在及环境颔:进一步写环境的幽静、荒凉颈:概括诸葛亮功绩和品德尾:抒发沉痛感慨

一是这里有把台阶映得发绿的碧草,有藏在树枝后唱着动人的歌的黄鹂,但可惜却引不起游人的注意,祠堂如此寂寞,先贤的功绩渐渐被人遗忘,抒发了诗人怀古的寂寞之心。

二是春草青青,无人践踏,黄鹂啼叫,无人惊动,写出了来凭吊的人们的那种虔诚肃静之心。

如何理解“自”、“空”两字的含义?诸葛亮有哪些功绩?有怎样的品德?〔“天下计”、“老臣心”〕功成不居,忠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诗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通过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不逢名主、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写作特点:1、景中含情。2、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天衣无缝。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叙事〔起〕写景〔承〕评价〔转〕悼念〔合〕又呈吴郎题解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预。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改写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歌的内容。改写西邻的妇女是一个无吃的、无儿女的老寡妇。过去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这个寡妇常来打枣,我从不干预。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预,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

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打。打得短促、量少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哪更加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提防吴郎多心当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官府剥削战争

1、开门见山,直叙其事2、“扑枣”的原因3、委婉劝吴郎4、民苦的根源,忧国忧民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打。打得短促、量少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哪更加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提防吴郎多心当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官府剥削战争

1、开门见山,直叙其事2、“扑枣”的原因3、委婉劝吴郎4、民苦的根源,忧国忧民通过劝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的关心和同情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登岳阳楼

杜甫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诵读指导: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注意轻重4、读出感情联系《登高》的写作背景〔767年〕写作背景〔769年〕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早已对之向往之情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分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音信全无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倚首:紧扣诗题,点明登临之意颔:登临所见颈:自己凄苦情状尾:显出诗人博大胸襟天地,包括日月生活艰难,困顿潦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