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_第1页
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_第2页
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_第3页
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_第4页
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传染病传输和预防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页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步骤:传染源传输路径易感人群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页1.传染源:能将病原微生物直接传输给宿主生物。传染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2.传输路径:空气传输、接触传输、媒介物传输、病媒传输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人群。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页

血吸虫一旦经过人体皮肤进入体内,便开始快速繁殖,其虫卵会顺着血管进入肝脏,使肝脏纤维化,再使脾脏增大,造成腹水。血吸虫病危害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4页分析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尾蚴经过皮肤或黏膜钻入体内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5页传输步骤血吸虫病例传染源传输路径易感人群血吸虫病人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疫水接触疫区水源人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6页甲型H1N1流感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7页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两种,都以空中飞沫形式传输。流感病原体为流感病毒,流感经常突然发生,传输快速,会造成地域流行,甚至能够引发世界大流行。普通感冒经常先始于打喷嚏、咽部痛,然后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发烧较低,普通数天后便可痊愈;而流感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出现高热、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肺炎等其它并发症,尤其是老人、儿童可因并发症而死亡.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8页传染源传输路径易感人群分析应用:流行性感冒传输小丽小华空气、飞沫思索:假如缺乏传染病流行三个步骤中任一步骤,传染病是否还会传输?流感病毒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9页二。微生物传染病预防思索:控制切断保护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0页

非典疫情在我国发生后,政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组织卫生等部门采取了以下办法:紧急疏导、隔离非典疑似病人

为何?控制传染源想一想: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1页想一想:

对进出疫区全部些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办法。

抢救中心医护人员脱下防护衣,清理、消毒。为何?切断传输路径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2页想一想:教授提议百姓要做到以下四点:保护易感人群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3页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路径控制传染源早发觉,早诊疗,早汇报,早隔离,早治疗。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加强身体锻炼,充分休息,消除恐惧心理,以增强本身抗病能力,主动参加计划免疫

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4页连一连

怎样预防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输路径保护易感人群A隔离传染病人B保持环境卫生C发觉病人早汇报D公共卫生管理E预防接种F锻炼身体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5页1、经诊疗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马上采取了以下办法:(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2)对病人用具进行消毒;()(3)不让病人家眷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4)给附近居民进行预防注射;()(5)毁灭蚊虫().(6)不随地吐痰().(7)生吃瓜果要洗净()。请你指出这些办法各属哪一项?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输径C、保护易感人群D、A和CABDC当堂检测BBB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6页2、某位医生在抢救“甲流”患者时,不幸自己感染上该病。那这位“甲流”患者从传染病流行基本步骤来看,他属于(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输路径

D.易感人群3、甲流易感人群是(

A.正在患甲流人

C.每个年纪段人B.未患过甲流或未注射过甲流疫苗人

D.15岁以下儿童BB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7页三.病原菌和病毒致病过程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8页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分类与人类关系回想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19页(噬菌体)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0页病毒引发烟草花叶病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1页禽流感禽流感病毒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2页脊髓灰质炎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3页艾滋病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4页天花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5页恐水病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6页口蹄疫甲肝麻疹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7页口蹄疫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8页SARS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29页焚烧病牛尸体疯牛病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0页澳洲兔子成灾,利用病毒毁灭兔子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1页植物病毒使郁金香花瓣出现花纹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2页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3页三.病原菌和病毒致病过程(一)病毒致病过程吸附和进入脱衣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4页进入1.裸露病毒胞吞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5页2.包膜病毒

(1)膜融合(2)胞吞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6页脱衣壳在宿主细胞溶酶体酶作用下脱衣壳,释放出核酸。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7页生物合成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8页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第39页绝大多数裸露病毒释放,一次同时,破坏宿主细胞膜,细胞快速死亡。绝大多数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出时包上细胞核膜或细胞膜而成为成熟病毒。逐一释出,非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