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_第1页
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_第2页
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_第3页
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_第4页
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濮阳市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工作创新及成效濮阳市地震台李桂清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地震宏观测报方面,为我国多次地震实现成功短临预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保障措施,是各级地震部门的重要职责。以现有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为基础,在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以继续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为重点,实现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联合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群测群防工作效能。一、因地制宜,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建设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处兰聊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所处的冀鲁豫交界区自1996年以来一直被国务院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历史上屡次发生严重的地震灾害。濮阳及邻区从1067年至今共记载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8次,最大的是1502年河南濮城6.5级和1937年山东荷泽7.0级地震,都对濮阳市造成了较大破坏。2003年4月27日我市发生ML4.0级地震后,一年内接连发生了8次有感地震,并出现了一些其他异常,从此,国务院把我市确定为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值得注意的地区,濮阳市进入了震情短临跟踪期。为了有效应对严峻的地震形势,我们把群测群防工作作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环节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群测群防网络建设。2003年,我们根据省局震情跟踪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向各县区下发了《关于完善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体系》的通知,在全市各乡镇设立了乡镇防震减灾信息员。同时,借助各县区现有农用灌溉机井和养鸡场、养猪场、养鱼场等群体动物习性观测优势,按照”六有”条件:即有名称、有牌子、有人员、有手段、有电话、有记录,在每个乡镇选择一个规模较大、人员文化素质较高的养殖场,作为地震宏观观测点,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各个乡镇的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地震灾情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络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加强宏观观测点的规范和管理。2005年,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宏观观测点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在全市建立的宏观观测点中,每个县(区)选取5个观测人员责任心强、观测条件好、运行稳定的观测点作为骨干观测点,重点加以规范。全市共选取了31个骨干观测点,由市地震局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一些资金统一制作了名称标牌、管理办法、工作制度。5月份,举行了地震宏观骨干观测点挂牌仪式,在全市五县二区进行了统一挂牌。使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二、争取政府支持,建立了岗位补助制度由于宏观点观测人员都是由农民常年业余从事的地震监测工作,如果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就难以调动观测人员的积极性,势必影响宏观观测点的正常运转。针对这种情况,我局紧紧抓住震情短临跟踪这一机遇,通过多次向市政府领导汇报,积极与市财政局协调,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7月份起,由市财政增拨专项经费,对全市地震宏观骨干观测点观测员进行岗位津贴补助,解决了困扰地震部门多年的难题。为管好用好岗位津贴专项经费,我们制定了《濮阳市地震宏观骨干观测点观测员岗位津贴补助办法》,明确了岗位津贴补助标准。补助办法规定,每个地震宏观骨干观测点每月补助岗位津贴50元。市地震局每季度定期将骨干观测点观测员岗位津贴补助拨付到各县(区)地震局(办)。各县(区)地震局(办)要将骨干观测点观测员岗位津贴补助专款专用,接到市局拨款10日内足额发放到观测员。对工作中没有按照制度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观测员,停止发放观测员岗位津贴补助。这一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观测人员的责任感,激发了观测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了群测群防工作队伍。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促进了群测群防网络的规范化运行为了保证群测群防工作的正常进行,发挥好群测群防工作的作用,我们一方面从健全制度入手,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管理。先后制定完善了《濮阳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濮阳市宏观观测点工作制度》、《濮阳市观测员工作职责和信息报送规定》、《濮阳市地震宏观观测点评比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