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_第1页
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_第2页
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_第3页
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_第4页
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2第二部分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4第三部分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6第四部分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8第五部分评价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11第六部分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14第七部分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案例分析 18第八部分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改进建议 20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关键词关键要点【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考察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等指标,反映经济总量和结构是否合理。

2.产业结构:关注地区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关联度、多样性等指标,评价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具有竞争力。

3.创新能力:考察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转移转化等指标,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

【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能够全面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文化等。

(三)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并能够被决策者和公众所接受。

(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操作,能够收集到所需的数据,并能够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分析。

(五)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能够随着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经济指标: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投资强度、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就业率、居民收入、贫困率等。

(二)社会指标:包括人口增长率、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

(三)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固体废物处理量、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等。

(四)资源指标:包括矿产资源储量、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等。

(五)文化指标: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文化活动举办数量、文化产业产值、文化教育普及程度等。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指标体系的权重是指标重要性的量化反映,对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熵权法等。

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将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

指标体系的应用包括:

(一)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利用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利用指标体系设定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三)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利用指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政策进行评价,找出政策的优缺点,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四)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利用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评价,找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关键词关键要点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1.经济增长质量:衡量经济增长是否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包括经济增长率、人均GDP、产业结构等指标。

2.就业和收入分配:衡量经济增长是否惠及全体居民,包括失业率、收入差距、贫困率等指标。

3.资源利用效率:衡量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矿产资源消耗等指标。

4.环境保护:衡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排放、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5.科技创新:衡量经济增长的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支出、专利申请数量、科技人才数量等指标。

6.区域协调发展:衡量经济增长是否均衡协调,包括区域经济差距、城市化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指标。一、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增长速度:反映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速度,反映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活力的主要指标。

2.人均GDP: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衡量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产业结构:反映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后劲。

4.劳动生产率: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是衡量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5.投资强度:反映珠三角城市群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6.贸易依存度: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是衡量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7.外商直接投资: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吸引外资的情况,是衡量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1.指标归纳法:根据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归纳出能够反映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

2.专家打分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归纳出的指标进行评分,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确定指标的权重。

3.层次分析法:将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分解为多个子目标,并根据子目标之间的关系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4.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将各个指标的值转换为模糊值,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1.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利用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找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根据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结果,设定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3.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根据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关键词关键要点【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1.环境污染状况评价:包括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水污染物总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等指标;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指标;

3.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包括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

【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1.1.1空气质量

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1.1.2水环境质量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物超标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等指标。

1.1.3土壤质量

包括土壤污染状况、土壤侵蚀状况和土壤肥力等指标。

1.1.4生态系统质量

包括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自然保护地比例、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指标。

1.1.5资源利用效率

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和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1.1.6环境管理

包括环境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执法力度、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教育水平等指标。

1.2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

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是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相关性和可获取性等因素确定的。一般来说,重要性高的指标权重较大,相关性强的指标权重较大,可获取性高的指标权重较大。

1.2.1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包括:

(1)专家打分法:由领域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打分结果确定权重。

(2)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分解成多个层次,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熵权法:根据指标数据的变异程度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4)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1.2.2指标权重实例

表1给出了珠三角城市群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实例。

表1珠三角城市群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权重实例

指标|权重

||

空气质量|0.25

水环境质量|0.20

土壤质量|0.15

生态系统质量|0.20

资源利用效率|0.10

环境管理|0.10第四部分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关键词关键要点【社会包容性】:

1.减少收入不平等:缩小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3.促进社会流动性: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实现阶层流动。

【社会公平性】:

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一、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1.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平均寿命等。

2.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险覆盖率、社会救助覆盖率、社会福利水平等。

3.收入分配状况: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

4.社会流动性:城乡人口流动率、职业流动率等。

5.社会和谐程度:社会治安状况、公共安全状况、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情况等。

二、社会公平正义评价指标

1.司法公正水平:司法独立程度、司法程序公平性、司法判决公正性等。

2.社会保障公平性:社会保险缴费公平性、社会救助公平性、社会福利公平性等。

3.教育公平性: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性、教育质量均衡性等。

4.医疗公平性: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医疗费用负担公平性、医疗服务质量公平性等。

5.住房公平性:住房资源配置公平性、住房价格公平性、住房质量公平性等。

三、社会包容性评价指标

1.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状况:残疾人保障水平、老年人保障水平、妇女儿童保障水平等。

2.社会歧视状况: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种族歧视等。

3.社会救助覆盖面:社会救助对象范围、社会救助水平等。

4.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志愿服务参与率、志愿服务时长等。

5.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社会组织数量、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组织活动等。

四、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1.文化教育水平:文盲率、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等。

2.科技创新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数量、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等。

3.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文化产业产值、文化产业就业人数、文化产业增加值等。

4.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量等。

5.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程度:公共文化设施数量、文化活动参与率等。

五、社会安全保障水平评价指标

1.公共安全状况:刑事案件发案率、治安案件发案率、火灾事故发生率等。

2.社会保障覆盖面:养老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

3.社会救助水平:社会救助标准、社会救助对象范围等。

4.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项目数量、社会福利项目覆盖面等。

5.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率等。第五部分评价体系权重确定方法评价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是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步骤,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体系权重确定方法主要有:

1.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并通过比较判断的方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构建层次结构。将评价体系分解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若干个指标。

2.构造判断矩阵。对每个层次中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给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的元素表示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3.计算指标权重。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得到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优点是直观简单、易于理解。但是,层次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主观性强、计算量大等。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并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将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分为若干个等级,并给出每个等级的模糊值。

2.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将模糊评价矩阵与指标权重矩阵进行相乘,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3.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对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进行模糊合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但是,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计算量大、结果解释困难等。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咨询方法,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德尔菲法能够征集专家的意见,并通过多轮反馈的方式逐渐达成共识。

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选定专家组。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2.发放调查问卷。向专家组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专家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意见。

3.汇总专家意见。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指标权重。

4.反馈和修正。将汇总后的意见反馈给专家组,并征求专家的进一步意见。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专家组达成共识。

德尔菲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征集专家的意见,并通过多轮反馈的方式逐渐达成共识。但是,德尔菲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耗时长、成本高等。

4.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方法,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Pearson)于20世纪初提出。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主成分,并通过主成分的权重来确定指标权重。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包括:

1.标准化数据。将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具有相同的量纲。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3.计算主成分。通过特征值分解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及其对应的特征值。

4.计算指标权重。根据主成分的特征值,计算指标权重。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主成分,并通过主成分的权重来确定指标权重。但是,主成分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计算量大、结果解释困难等。

5.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论的权重确定方法,由美国学者香农(Shannon)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熵权法能够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

熵权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计算指标标准化值。将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具有相同的量纲。

2.计算指标信息熵。根据指标标准化值,计算指标信息熵。

3.计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信息熵,计算指标权重。

熵权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优点是能够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但是,熵权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对极值敏感、结果解释困难等。第六部分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指标,既要反映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要兼顾各城市的实际情况;

2.评价指标体系应科学合理,指标之间应具有相关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重复或遗漏重要方面;

3.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随着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更新。

指标权重确定

1.指标权重是评价体系中各指标重要性的体现,权重的大小决定了指标在评价中的影响力;

2.指标权重可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也可以结合主观判断和客观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3.指标权重应根据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各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动态调整。

评价方法选择

1.评价方法是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评价结果的方法;

2.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法等,应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3.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评价结果分析

1.评价结果是评价体系的最终输出,是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2.评价结果应及时公布,并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排名,以促进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竞争;

3.评价结果应作为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整的依据,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应用

1.评价体系可用于监测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评价体系可用于评价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各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和推广;

3.评价体系可用于评价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为一个总评价指标的方法,从而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最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各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乘以各自的权重,然后求和,得到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相关性、专家意见等因素来确定。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结构,然后通过比较各层的元素来确定其相对重要性,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适用于指标较多、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较大的情况。

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将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转化为模糊数,然后通过模糊运算得到总评价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或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

4.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从而减少指标的数量并简化评价过程。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指标较多、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大的情况。

5.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将多个变量归纳为几个公共因子,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因子分析法适用于指标较多、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大的情况。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指标的特点、评价目的、数据类型等因素来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综合评价方法来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6.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其权重。熵值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之间差异较大或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7.DEA法

DEA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可以将多个评价单元在多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并确定评价单元的相对效率。DEA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较大或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8.TOPSIS法

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将多个评价单元在多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并确定评价单元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TOPSIS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较大或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9.VIKOR法

VIKOR法(多准则排序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将多个评价单元在多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并确定评价单元的排序。VIKOR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较大或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10.ELECTRE法

ELECTRE法(消除与选择翻译现实)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将多个评价单元在多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并确定评价单元的排序。ELECTRE法适用于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较大或数据不完整的情况。第七部分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案例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经济发展

1.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GDP总量达到12.6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2.4%,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2.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3.4%,比2015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3.珠三角城市群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3%,是全国最大的外贸进出口基地。

社会发展

1.珠三角城市群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万元,是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

2.珠三角城市群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7%,是全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珠三角城市群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达到6000元,比全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高出近2000元。

资源环境

1.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丰富,但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高于国家标准的35微克/立方米。

2.珠三角城市群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00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

3.珠三角城市群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21年,珠三角城市群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2.2亿吨,是全国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5。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案例分析

一、评价体系构建

本案例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实现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准则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区域协调。

指标层:人均GDP、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空气质量、水质、土地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经济差距。

二、数据收集

本案例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珠三角城市群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等。

三、评价结果

根据构建的评价体系,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等。

四、对策建议

针对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缩小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加强科技创新。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高珠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4.优化产业结构。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5.加强城市管理。要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结论

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对策建议能够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八部分珠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