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_第1页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_第2页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_第3页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_第4页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息风止痉药掌握:牛黄、钩藤、天麻、全蝎熟悉:羚羊角、地龙、蜈蚣、僵蚕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页概述一、含义以平息肝风,阻止痉挛为主要功效,惯用以治疗肝风内动证药品,称为息风止痉药。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页概述二、功效主治1.共有功效主治都含有息风止痉功效,可主治肝阳化风、热极动风、阴虚及血虚生风等所致肝风内动证,症见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以及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页概述2.主要兼有功效主治部分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息风止痉药,亦可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和肝火上攻之目赤、头痛等。另外,一些息风止痉药,尚兼祛外风之功,还可用治风邪中经络之口眼喎斜、肢麻痉挛、头痛、痹证等。“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为治风法则。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页概述三、性能特点1.药性2.药味3.归经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5页概述四、配伍应用五、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一些药品含有毒性,孕妇宜慎用,亦应防止用量过大。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6页

羚羊角

《本经》

『起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Linnaeus角。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7页塑料雕刻羚羊角

牛角雕刻羚羊角

黄羊角

鹅喉羚羊角

藏羚羊角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8页羚羊角

羚羊角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镑片多折曲、白色半透明、纹丝直而微呈波状,质坚韧,不易拉断。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9页二等赛加羚羊角

一等赛加羚羊角

三等赛加羚羊角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0页羚羊角

《本经》【性能】咸,寒。归肝、心经。【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1页羚羊角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为治惊痫抽搐之要药。2.肝阳上亢证。3.肝火上炎,目赤肿痛。4.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2页羚羊角

《本经》【使用方法用量】煎服,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3页

牛黄

《本经》

『起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胆结石。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4页牛黄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5页牛黄

《本经》【性能】苦,凉。归肝、心经。【功效】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6页牛黄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2.热闭神昏证。3.热毒疮痈,咽喉肿痛。【使用方法用量】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使用注意】非实热证忌用,孕妇慎用。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7页

钩藤《名医别录》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8页钩藤『起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毛钩藤

UncariahirsutaHavil.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sessilifructusRoxb.带钩茎枝。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19页钩藤《名医别录》【性能】甘,微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0页钩藤《名医别录》【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2.肝阳上亢及肝火上炎证。

另外,本品含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故又可用于风热外感,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与蝉蜕、薄荷同用,可治小儿惊啼、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使用方法用量】煎服,3~12g;入煎剂宜后下。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1页

地龙

《本经》

『起源』

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e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irs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pectiniferaMichaelsen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2页地龙

《本经》【性能】

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

清热定惊,息风止痉,通络,平喘,利尿。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3页地龙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及高热癫狂。2.中风偏瘫,痹证。3.痰鸣喘息。4.小便不利,尿闭不通。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4页地龙

《本经》【使用方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5页

天麻

《本经》

[起源]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块茎。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6页天麻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7页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8页天麻

《本经》【性能】甘,平。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29页天麻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2.肝阳上亢证,头风痛为治眩晕、头痛要药。3.中风不遂,风湿痹痛。【用量使用方法】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g。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0页【判别用药】钩藤、羚羊角、天麻

都有平肝息风、平肝潜阳之功,均可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然钩藤性凉,轻清透达,长于清热息风,用治小儿高热惊风轻证为宜;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除用治热极生风证外,又能清心解毒,多用于高热神昏,热毒发斑等症;天麻甘平质润,清热之力不及钩藤、羚羊角,但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且能祛风止痛。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1页

僵蚕

《本经》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2页僵蚕『起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蚕娥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4--5龄幼虫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

而致死干燥体。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3页僵蚕

《本经》【性能】咸、辛,平。归肝、肺经。【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4页僵蚕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2.风中经络,口眼喎斜。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4.痰核,瘰疬。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5页僵蚕

《本经》【使用方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其它多制用。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6页

全蝎《蜀本草》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7页全蝎『起源』

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

干燥体。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8页全蝎《蜀本草》【性能】

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39页全蝎《蜀本草》【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为治痉挛抽搐要药。2.风中经络,口眼喎斜。3.疮疡肿毒,瘰疬结核。4.风湿顽痹,偏正头痛。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0页全蝎《蜀本草》【使用方法用量】煎服,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1页

蜈蚣

《本经》

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2页蜈蚣

《本经》【性能】

辛,温。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3页蜈蚣

《本经》【适应证】1.肝风内动证为息风止痉要药。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3.风湿顽痹、头痛。(与全蝎相同并相须为用)临床中药学息风止痉药专家讲座第44页蜈蚣

《本经》【使用方法用量】煎服,1~3g。研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