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散打)_第1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散打)_第2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散打)_第3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散打)_第4页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散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体育课程《散打》课程计划一、课程简介散打是武术动作在实战中的灵活运用,是两人依照一定的规则,以一定的武术技击动作为运动素材,进行徒手对搏的一项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散打基本理论、散打基本步法、拳法、腿法和摔法、防守技术、实战技术及竞赛规则简介等。通过散打的练习,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活、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韧、顽强、自信、果断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具有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力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素质,健体防身,增进交流,加强友谊,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并掌握切实可行的终生体育锻炼技术和技能,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发展学生各项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基本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课程目标2:通过对散打基础动作的练习、使学生对散打运动项目有初步认知,并且能基本掌握常用技术,且能参与基本的实战训练。课程目标3:通过组织散打课内小组配合练习,对基本拳法和步法进行组合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组织与成员的关系,学习的同时并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课程目标4:通过一年的周期学习激发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爱好,在实战中测试中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材施教的同时把握心理状态的顺利过渡。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课程培养权重关系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第一学期通过大学生体能测试,掌握散打基本技术。0.10.20.10.1第二学期体能明显提高,能流畅且有技巧性地运用拳法和腿法。0.10.20.10.1

小计0.20.40.20.2三、课程教学资源1.线下教学资源:《散打教学与训练》《大学体育教程》《运动训练学》《散打教学与训练》《大学体育教程》《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主编:周争蔚主编:江志鸿主编:田麦久主编:潘绍伟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基本内容:2.线上教学资源:《公共体育基础课》主讲:曹桂祥《运动训练学》主讲:陈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主讲:尹军四、课堂目标要求表4-1课程学时分配与课堂目标课堂顺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评价目标改进目标课堂类别1散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教学大纲。培养对散打项目特征的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散打运动的特点。纠正学生对散打项目的错误理解。理论课2学习散打格斗式,培养身体核心力量。培养学生对击打点的判断能力。通过学习格斗式,培养学生对散打攻守观念的初步认知。能初步协调身体重心,熟练格斗式。纠正错误的姿势。实践课3学习正确的出拳姿势。培养学生对击打点的时间和空间感。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学习态度。初步掌握前手直拳出拳姿势。复习散打格斗式。实践课4学习前手直拳。引导学生直拳的基本发力姿势。通过鼓励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及学习自信。初步掌握前手直拳的发力,引导右手直拳的发力。纠正、巩固直拳的发力。实践课5跳绳,拳卧撑,后蹬跑练习。培养学生的全身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初步掌控身体协调性及协调能力的运用。巩固、提高对自身核心力量的控制。实践课6学习左手摆拳,复习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培养学生对力量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进一步掌握出拳发力及收拳练习。纠正拳法中的易犯错误。实践课

7学习右手摆拳,复习左手摆拳。培养学生贯通左右手摆拳的发力使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进一步掌握摆拳和直拳。纠正拳法中的易犯错误。实践课8练习基本步法,绕环步快速启动。锻炼学生技术和心理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性,鼓励学生大胆挑战。掌握基础步法,练习基本协调性。尽量保持重复动作的一致性。实践课9练习基躲避拍击等动作,通过摇臂,闪躲等进行防守练习。进行多次训练和运动,掌握规律。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锻炼的自觉性及自我认同性。形成闪躲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根据学生情况,选取相似水平学生进行对抗。实践课(课外)10复习防守技巧,要求在防守基础上增加组合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攻守技术发挥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培养及时应变的能力。灵活运用基础拳法和腿法进行演练,同时注重防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可再次测试。实践课(课外)11讲解蹬转上步,蹬转退步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完善学生对散打步法的认知理解。熟练掌握散打运动中的基础步法。纠正步法训练和展示中的错误。理论课12学习散打基本拳法和步法的结合。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体会快速连贯动作中的速度激情。初步掌握散打步法与拳法相结合的连续性动作。纠正连贯动作中的错误。实践课13介绍基本散打鞭腿的基本发力。练习鞭腿的基本发力,训练控制身体重心。通过组间练习,形成合作团队意识。熟练掌握鞭腿的发力。强调鞭腿发力时的中心,纠正错误发力。实践课14学习散打的格挡与拍击。提高学生快速防守的意识。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初步掌握散打运动中的拍击格挡以及摇臂等动作。分组练习,锻炼学生注意力和自我防护意识。实践课15介绍散打运动中的的几种基本摔法特点。提高学生主动认知对散打运动摔法的技巧。提升学生自主观察力。初步了解散打的基本摔法。纠正摔法中的违规动作,强调注意事项。实践课16学习散打基本摔法过背摔。培养学生临场技术发挥能力。培养实践和合作意识。了解散打基本摔法的发力,并进一步掌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增强课堂互动。实践课17学习接腿摔,复习过背摔。培养学生的技术配合的互动能力。提高二人配合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我认同感。基本掌握两人之间的固定技术搭配练习。复习过背摔查缺补漏,监督接腿摔的练习。实践课18学习别腿摔,明确与接腿摔的区别。培养学生学习对比的自主发掘性。锻炼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熟练掌握过背摔,接腿摔以及别腿摔的发力。通过小组间测试发现问题,并加以指正。实践课19练习拳法,步法和腿法在实战中的基本运用。培养学生竞技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及心理稳定,团队协作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灵活地进行防守回击。根据学生能力调控规则。实践课(课外)20实战演练,促进团队合作。持续参与大强度的竞技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正确面对实战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激发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课堂反馈,接受学生建议。实践课(课外)五、课堂形式1.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即由教师进行首次动作内容和重点教学,由学生进行初次学习,侧重于学生的双向反馈,组间反馈形成教学结果的讨论和交流,形成新的教学认知,其次则是学生反馈给教师的意见,从而对课程的总体水平形成意见进而改进和提升。(2)人格发展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我挑战,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良好教学的课堂基础上,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较高的教学质量。(3)领会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时注意修正学生的自我规范,注重散打运动中的技巧性和发力方式,尤其是攻守意识和力量控制及速度的节奏感把控,注重对质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式学习,在实践中发挥课程运动的最佳效用。2.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1)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为辅,教师的课堂内容为主要,但该课程对师生互动以及组间互动较高,考核综合素质评定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修正。(50%)(2)散打运动实践性相对较强,但更要求学生自主地领悟式学习,一方面注重个人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考验学生组间团体的对抗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双重发展。(30%)(3)要求课内外相辅相成,一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专业课的平均素养,另一方面对学生总体的体能,协调性和控制等也提出了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尤其在运动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要求学有所得。(20%)3.本课程采用的课堂评价和手段:(1)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分:根据学生上课的实际出发(迟到、早退、旷课相应扣分)学习态度、完成教学情况等给分。专项技术60分:(课内达标成绩技术评定40%,课外成绩技术评定20%)体质测试20分:根据运动成绩分别给予20分、15分、10分、5分,不参加者不计分。(2)考试内容:第一学期:1、步法及直摆拳法的灵活运用。2、攻守结合,闪避和拍击的意识测试。第二学期:1、实战训练中的摔法展示与呈现。2、腿法考核。.本课程课堂目标达成度标准:第一学期:(1)专项技术达成度标准(40分)考评方法:两人小组合作,一人执靶,一人考试。规定时间内打出自定义拳法,要求拳法和步法相结合。考核要求:动作的准确和连贯性。达标成绩评定标准:分数项目40〜3228〜2420〜1612〜8标准动作规范准确,发力连贯,动作协调配合较娴熟,变换靶及时、准确有基本配合,发力顺畅发力较差,动作不规范

(2)课外成绩达成度标准:(20分)考核方法:两人一组,实战练习,规定动作内按完成度评分。考评要求:3分钟内,实战练习根据完成的闪避次数和击中次数评分。达标成绩评定标准:分数项目20〜1816〜1514〜1312〜11闪避/击中点次数(男)三5432闪避/击中点次数(女)三4321第二学期:(1)专项技术达成度标准:(40分)考核方法:训练中的摔法呈现。考评要求:两人一组,规定时间内自由完成摔法,根据摔法完成度及点数来判定分数。达标成绩评定标准:分数项目40〜3228〜2420〜1612〜8标准摔法动作规范准确,发力准确,运用多种摔法。动作规范,发力准确,灵活运用摔法。动作相对规范,以单种摔法完成指定动作。发力较差,动作不规范,摔法不熟练。(2)课外成绩达成度标准:(20分)考核方法:腿法考核,两人一组,规定次数内完成指定鞭腿动作。考评要求:根据速度,核心力量的把握来判断评分。分数项目20〜1816〜1514〜1312〜11

标准动作规范准确,发力连贯,动作协调,鞭腿准确、有力配合较娴熟,掌握核心发力,鞭腿发力准确有基本配合,发力顺畅,基本动作完成度较好发力较差,动作不规范,但有基本发力.本课程课堂拟持续改进的措施: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性提出改进建议。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课程总成绩构成:课程总成绩由考勤、期中表现、课程考试、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构成,其构成权重分配如表6-1所示。表6-1课程总成绩构成表课程总成绩构成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监控手段和方法权重占比%平时表现考勤课前(后)点名签到根据点名签到次数获得平时成绩20%体能测试有氧耐力跑计时测试成绩参考大学生体侧标准20%课外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技术演练组间测试互评组间互评分数加上教师打分20%课程考试(考核)拳法、腿法及摔法防守等技巧的综合运用技术测试根据考核标准获得成绩(教师打分)40%合计100%、.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考核项目、分值B等分解对应关系如表6-2所示,其中分值说明如下。(1)同一考核项目总分100分,即WB=»B=»B=»B=100。i1j i2j i3j i4j(2)BijCikj下标依次为:i二课程目标、k二考核项目、上二考核分项。表6-2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表

课程目标考核项目考核分项分值Bikjikj人均得分Cikikj评价值加权值课程目标1考勤打卡/周B= 11 C“=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30%ikj体能测试耐力跑B= 12 "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50%ikj课外练习技术演练B= 13 C,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10% ikj 期末考试自由组合拳B= 141 C141=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10% ikj 步法及腿法B=C14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0%摔法配合B= 143C14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0%心理抗压B= 144 C…=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0%攻防意识B=C,=s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0%课程目标1总分27口0%,课程目标2考勤打卡/周B= 21 C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T0%体能测试耐力跑B= 22 C2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O%课外练习技术演练B= 23C2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0%ikj期末考试自由组合拳B= 241 C24,=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20%步法及腿法B242=C24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20%摔法配合B= 243 C24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ik:20%心理抗压B= 244 C244=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ik;10%攻防意识B=C~=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课程目标2总分2、,即课程目标3考勤打卡/周B= 31C31=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0%ikj体能测试耐力跑B= 32 C3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0%ikj课外练习技术演练B= 33 C1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0% ikj 期末考试自由组合拳B= 341 C34,=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 ikj Cj10%步法及腿法B342=C34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O%摔法配合B343=C34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4。%心理抗压B=344C344=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kj20%攻防意识B=C,「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10%课程目标3总分27口0%, ,课程目标4考勤打卡/周B=41 C11=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j10%体能测试耐力跑B=42 C1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jo%课外练习技术演练B=43C1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o%期末考试自由组合拳B=441C141=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v\o%ikj步法及腿法B=442 C,42=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30%ikj摔法配合B=443 C143=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20%心理抗压B=444 C144=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j30%攻防意识B=C,“=2学生该项得分/学生数C=ikjCikj.0%课程目标4总分2c.20% … 〜ikj 课程总体考核CHg.ikj 」表6-3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定标准成绩区间平时表现体能测试课外考核期末考核第一学期第二学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期90-100优秀全勤3.30以内男:三5次女:三4次前16名前16名前16名80-89良好请假、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