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
徐晨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和着眼点,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是人类不断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都一直在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首先提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课题,并提出“统筹兼顾”等战略思想,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执政理念,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关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90年代以来,江泽民先后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进一步全面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什么、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根本问题,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全球发展理论演变的逻辑旨归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党的发展观经历了几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一阶段: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是粗放的发展观。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是革命的发展观。第三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是超常规和非均衡的发展观。这一时期我们党采取了超常规、非均衡的发展观,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正是采用超常规、非均衡的发展手段,使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第四个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是科学的发展观。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这个阶段是全面发展观。这个阶段我们提出了“全面协调的发展”,提出了“五个统筹”。在这种全面发展观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从更深层次的价值评判方面告诫人们,应当深刻反思近代工业文明的利和弊,重新检讨现实社会发展中沿袭已久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得与失。科学发展观比我们历史上的各种发展观更有科学性,对新的实践更有指导性。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吸纳了全球发展理论的成果,是全球发展理论演变的逻辑旨归。站在全球发展的平台审视发展理念,早期现代化发展观主要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与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将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但缺陷十分明显,它强调的是西方中心论与西方价值观;它将发展等同于增长,见物不见人,用经济增长指标来取代社会全面发展指标,忽视发展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是片面的和有害的,实践上也造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挫折与损失。正是在吸取全球发展理论的得失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中国的国情特点为出发点,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因为我们不能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无法支撑起那种高能耗、高消费、低效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可能重蹈以量取胜的复辙,只能走资源节约型、适度消费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道路;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把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又指导新的实践的科学理论,是开创新的发展时代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指导新的实践的科学理论,是开创新的发展时代的行动指南。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和中国的情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等客观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家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也在逐渐发生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也是顺应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历史潮流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融理论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是有效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行动纲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能够很快得到党内外的广泛赞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既是理论,又是政策;既是一种理论指导,又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既有完整科学的理论阐述,又有系统全面的政策配套,还有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带头示范。这种理论性与政策性的结合,使这种新思想、新理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蜂巢能源面试试题及答案
- 财务经典面试题及答案
- 构建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机制的试题及答案
- 电动汽车的市场监管策略试题及答案
- 营销策略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动车的电池更换技术研究试题及答案
- 磷化集团 面试题及答案
- 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在线家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喹ac啶酮颜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JG-T+100-199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供应商改善计划表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中国兔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历程回顾及市场前景预测
- 10以上20以内加减法
- 急产分娩应急演练方案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离散数学》大作业参考答案
-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化学试题(适用地区安徽)(试卷)
- 新能源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